第491節 截斷作戰(1)

字數:7337   加入書籤

A+A-


    當南京軍第31軍在湖東戰場上、阿拉木圖戰場上迎接著中亞蘇軍反撲時,南京軍第77、第10、第100軍在切列姆霍沃和安東戰場上與北亞蘇軍展開著大規模會戰,同時,南京軍第37軍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戰事,作戰地域橫跨兩大戰場,因為該軍從中亞向北亞進擊。

    同時展開三場大型戰役,無疑會給因為國力疲軟而導致軍力不足的南京軍帶來極大的壓力,但南京軍不得不這麽做。南京軍在開戰初期必須取得可以使其掌握主動權的重大突破,才能在接下來的持久戰、消耗戰、蘇軍的反擊反攻反撲中不被打垮,但需要進行重大突破的地方不止一個,南京軍一方麵後勁不足一方麵時間不夠,不得不同時展開。說到底,這還是國力軍力不強卻又要成為進攻一方的中國、中國軍隊的客觀因素所決定的無奈事實。就好像一個人手中隻有一把刀(這個人是中國人,如果是美國人,手裏拿的就不是刀了,而是機槍),卻又想要殺死一頭熊,在熊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可以展開第一波偷襲式攻擊,既是偷襲式攻擊,自然隻能搞一次,無法搞第二次,熊不可能給第二次偷襲機會,所以人的這第一波攻擊肯定要打在熊的要害上,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將其殺死,但也要讓人在這場戰鬥中奠定勝利基礎,人肯定要砍傷熊的四肢,最起碼要砍傷四肢裏的三肢或兩肢,讓熊接下來無法進行有威脅的反抗或逃跑,一旦失手,人必遭熊的反噬。南京軍就是這樣的,根據南京軍總部的戰前計劃,參戰的南京軍共建立三路大軍,第一路和第二路對中亞下手,第三路對北亞尾部(北亞東部)下手;第一路和第二路完成第一步目標後,第一路鞏固對中亞的控製,轉攻為守、消化戰果,第二路從中亞出擊,對北亞頭部(北亞西部)下手,配合第三路,首尾夾擊,一起拿下北亞;如此一來,南京軍才算完成戰爭初期的戰略目標,接下來有很大可能性從此會立於不敗之地。戰爭初期,南京軍不得不疲於奔命,但隻要完成戰爭初期的戰略目標,南京軍接下來就能“喘口氣了”,就可以從容不迫、遊刃有餘地繼續接下來的戰事了,基本上不需要再疲於奔命了。

    很顯然,南京軍第一路部隊就是第31軍,第二路部隊就是第37軍,第三路部隊就是第77軍、第10軍、第100軍。南京軍必須這麽做,因為必須拿下北亞,若從北亞東部順著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一路向西,一路上都是攻堅戰,南京軍肯定打不下來,所以要從北亞西部下手,一舉達成釜底抽薪的效果,不過,蘇軍不是瞎子或傻子,光靠第37軍是遠遠不夠的,第37軍一旦動手,蘇軍立刻會針鋒相對地調兵遣將,所以,第77軍、第10軍、第100軍要在北亞東部與蘇軍展開大戰,第一目的是牽製蘇軍主力,掩護第37軍,第二目的是尋機重創或消滅蘇軍主力,到時候第37軍從北亞西部一路向東,第77軍、第10軍、第100軍從北亞東部一路向西,雙方在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上舉行會師時就是南京軍控製大半個北亞的勝利之日。

    第37軍軍長馮治安很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通過縝密運籌和奇襲手段而輕取了哈薩克東北部的厄斯克門、塞梅伊、庫利克這三座大城市後,第37軍的下一步就是從此三城北上,全力猛擊蘇軍東方軍區的“頭部”。第37軍下轄4個師:第111、第37、第38、第39師,總兵力約12萬。馮治安眼下的對手是一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此人會說一口流利漢語,對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也十分了解,曾經以外交隨員、軍事顧問的身份在中國呆過較長時間,此人全名瓦西裏·伊萬諾維奇·崔可夫,此時職務是蘇軍第9集團軍司令,負責新西伯利亞一帶的防禦。很顯然,崔可夫可以說是蘇軍高級將領裏為數不多的“中國通”,斯大林將其派到蘇聯對華前線也是人盡其才。崔可夫的第9集團軍此時共有8個師,4個是正規軍的師,4個是開戰後新建的民兵師,總兵力約9萬(在原先曆史上,崔可夫曾率領蘇軍第9集團軍參加了侵略芬蘭的戰爭,結果該集團軍的兩個主力師被芬軍打垮,崔可夫也因此而丟了官帽,另外,崔可夫還曾率領蘇軍第4集團軍參加過侵略波蘭的戰爭。)。

    崔可夫是東方軍區司令科涅夫的部下,不過他同時得到烏拉爾軍區司令f.a.葉爾夏科夫中將的大力支持,因為東方軍區與烏拉爾軍區緊靠在一起,南京軍若打垮東方軍區,下一個就是烏拉爾軍區了,兩個軍區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葉爾夏科夫中將跟蘇軍中亞軍區司令托洛費門科中將一樣,都是政治軍官出身的,能力平常,烏拉爾軍區的轄地是烏拉爾山脈東西部,該軍區連接著蘇聯的東歐和北亞(也連接著中亞),相當於蘇聯的第一大後方(蘇聯的第二大後方是北亞,第三大後方是中亞),東歐若崩潰了,蘇軍和蘇聯黨政機構隻能退到烏拉爾地區繼續抵抗,因此,烏拉爾地區很重要,但也很安全,因為烏拉爾地區西邊有好幾個軍區負責抵抗德國人,東邊也有東方軍區和中亞軍區負責抵抗中國人,該軍區完全是蘇聯的腹地,不需要駐紮重兵,軍隊不多,但工廠極多,該軍區的責任與其說是打仗還不如說是“抓生產”,自然而然了,負責這裏的葉爾夏科夫肯定不是什麽能征善戰的猛將、智將,因為烏拉爾軍區目前負責生產坦克而不是負責打仗,不需要會打仗的將軍,會打仗的將軍已經被送到前線了。跟托洛費門科不同,葉爾夏科夫雖然也能力平平,但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適合打仗,所以他不希望烏拉爾軍區成為前線,所以他竭力地支持東方軍區,希望東方軍區擋住南京軍,因此崔可夫需要烏拉爾軍區幫忙的話,葉爾夏科夫是非常配合的。

    南京軍第37軍是在8月15日正式從中亞(哈薩克東北部三城)揮軍北上的,馮治安把部隊部署得中規中矩,經過先前幾番激戰後傷亡不小、需要休整的第111師駐紮後方三城,兩個團駐紮在三城裏位置最靠前、處境最危險的克列庫,另外兩個團分別放在後麵的塞梅伊、厄斯克門,然後調動第37、第38、第39師組成的十萬大軍從塞梅伊、厄斯克門出擊,順著鐵路幹線一路北上,兵鋒直指四百公裏外的“西伯利亞第一重鎮”新西伯利亞。

    馮治安性格寬仁敦厚、不急不躁,打仗風格也是“溫吞水”,不淩厲,但沉穩,由於蘇軍東方軍區主力被薛嶽吸引在一千多公裏外的湖西戰場,所以他“不太著急”,部隊沒有急行軍或強行軍,一邊修鐵路(蘇軍把鐵路破壞得很嚴重)一邊前進。對此,副軍長張自忠、參謀長張樾亭、副參謀長張克俠都十分焦急,但馮治安不以為然,實際上他並非真是慢性子,而是他知道,第37軍“跑得太遠了”,輜重物資需要輾轉幾千裏地從華北運來,部隊如果前進太快,反而會陷入後勤枯竭中,部隊慢騰騰地前進,既穩重保險,也可以等待後續物資運來更多。不打準備不充分的仗,這是馮治安的思想理念。

    對此,張樾亭打趣道:“如果讓軍座(馮治安)去湖西戰場上對付科涅夫,估計兩人打半年都不分勝負,因為兩人都是謹慎沉穩的人,誰也不輕易冒險。”

    8月22日,第37軍北上三百多公裏,抵達巴爾瑙爾,巴爾瑙爾是新西伯利亞的南大門,因為巴爾瑙爾往北約一百公裏就是新西伯利亞。崔可夫集結了蘇軍第9集團軍三分之二的兵力,在巴爾瑙爾與南京軍第37軍展開大戰。蘇軍炮兵力量大大地超過南京軍,因此南京軍進展緩慢,崔可夫也比較擅長打防禦戰,使得南京軍與蘇軍激戰近十天都沒能攻入巴爾瑙爾,但值得慶幸的是,由於馮治安的“慢性子”,所以南京軍在後勤上準備得很紮實,能與蘇軍進行一定的消耗戰,不過張自忠也委婉地批評馮治安,正因為部隊慢騰騰的,導致巴爾瑙爾蘇軍獲得了充足備戰時間,在巴爾瑙爾城內外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使得南京軍久攻不克。

    盡管第37軍沒能攻下巴爾瑙爾,但該軍上下官兵跟同期在作戰的第31、第77、第10、第100軍一樣頑強苦戰,殺傷大批蘇軍。盡管蘇軍是在打城市防禦戰並且擁有數量是南京軍兩倍以上的火炮,但蘇軍和南京軍的傷亡比例卻是二比一,南京軍官兵們用出生入死的戰鬥精神、老練過硬的戰術素質、靈活多變的戰鬥手段彌補並一定程度地扭轉了蘇軍的炮火優勢。但南京軍也損失嚴重,損失最嚴重的第38師不得不撤離巴爾瑙爾前線,退回後方三城休整。

    “老毛子大炮確實又多又厲害,但隻要揚長避短,我們就可以打得他們哭爹喊娘。”

    “老毛子裏也有一些人不怕死,但更多的還是怕死的。一旦陷入苦戰,他們就害怕了,然後就想後退逃跑,所以他們才用督戰隊逼著部隊不得不賣命。”

    “老毛子戰術很僵化,就知道一窩蜂地衝上來,正好方便我們用機槍殺他們。”

    “老毛子明明比我們高大強壯,但跟我們拚刺刀時都打不贏,他們沒膽子刺刀見紅。”

    這是南京軍基層官兵對蘇軍的看法,雖然有一些偏見,但基本上是事實。

    不管是在中亞戰場還是北亞戰場,蘇軍人數都比南京軍多,唯獨在巴爾瑙爾這裏蘇軍反而人數比南京軍少。崔可夫堅持了九天後,由於前線部隊損失嚴重,他不得不考慮把部隊撤到新西伯利亞,放棄巴爾瑙爾,畢竟新西伯利亞才是核心,不過,一個新的消息讓他很快改變了主意,他堅定了把戰線維持在巴爾瑙爾的信心和決心,為此,他把駐紮新西伯利亞的兩個師調走了一個投入巴爾瑙爾前線。蘇軍第9集團軍在新西伯利亞的兩個師是一個正規軍步兵師和一個民兵師,崔可夫調走了那個正規軍步兵師,並且崔可夫把新西伯利亞以西四百公裏的鄂木斯克的守軍兩個師也調走了一個師。

    當天(8月31日)晚上,南京軍第37軍的前線指揮部內,馮治安召集了幾位主官展開緊急會議。馮治安神色很不安,他指點著地圖:“從湖西戰場傳來的壞消息,蘇軍瓦圖京部第64軍正在從切城趕往新西伯利亞,該軍約五萬人。”

    將領們都神色凝重起來,這確實是一個壞消息,蘇軍第64軍抵達後,蘇軍就獲得大量有生力量,南京軍第37軍的作戰就更加艱難了。

    “所以崔可夫不打算從巴爾瑙爾退往新西伯利亞,因為他有了援兵,有了底氣,打算把我們就擋在巴爾瑙爾一帶。”馮治安說道,“甚至,他在瓦圖京抵達後可能還對我們展開全麵反擊。”

    張克俠焦躁不已:“軍座,那怎麽辦?”

    馮治安神色從嚴肅變成了絕然:“沒辦法,我們不能不完成我們的任務呀!根據情報,瓦圖京部預計還有兩天抵達新西伯利亞,這裏存在一個時間差,崔可夫在巴爾瑙爾已經拚得搖搖欲墜,他本打算放棄巴爾瑙爾,退到新西伯利亞固守待援,但因為瓦圖京即將來增援他,所以他決定繼續在巴爾瑙爾抵抗我們,但因為巴爾瑙爾蘇軍已經損失嚴重,因此他冒著風險,把新西伯利亞的兩個師調走一個到巴爾瑙爾,同時,又把鄂木斯克的兩個師調走一個到巴爾瑙爾。諸位是清楚的,新西伯利亞距離巴爾瑙爾隻有約一百公裏,崔可夫一直高度防備我們可能來一個百裏大迂回,派遣一支快速部隊繞過巴爾瑙爾,側擊新西伯利亞,所以他在當地保留兩個師,但現在,他不得不冒險。很好,我們就要抓住崔可夫的這個空隙,果斷地出擊!”

    崔可夫不放棄巴爾瑙爾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斯大林不允許。斯大林每天都密切地關注著各前線戰場,要求各前線戰場的主要指揮官每天向他匯報戰況報,他再給予最新指示。崔可夫在跟斯大林通電話時提議放棄巴爾瑙爾,收縮兵力到新西伯利亞,畢竟兩地相隔一百公裏,蘇軍第9集團軍不得不兼顧兩地,一方麵無法集中兵力抗敵,一方麵也容易被南京軍鑽空子,崔可夫提議“在新西伯利亞防禦戰中消耗掉南京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展開全麵反擊,重新收複巴爾瑙爾”,但斯大林斷然拒絕了。

    “不許放棄!”斯大林怒道,“勝利不是用撤退換來的!是要用進攻換來!蘇聯紅軍怎麽可以放棄蘇聯領土?基輔,我不允許放棄,巴爾瑙爾,我同樣不允許放棄!庫茲涅佐夫同誌不久前收複了安北,崔可夫同誌你卻要放棄巴爾瑙爾?簡直是豈有此理!更何況,放棄城市的先例一開,後患無窮!巴爾瑙爾被放棄,接下來就會有第二個巴爾瑙爾、第三個甚至第四個!基輔是不是也要放棄啊?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放棄國土的借口!”

    崔可夫無可奈何,不得不遵守斯大林的指示,這也是他冒險從新西伯利亞抽調部隊的直接原因。

    “軍座,您的計劃是...”張樾亭急切地詢問道。

    馮治安指點著地圖:“從塞梅伊和厄斯克門一路向北,可以抵達巴爾瑙爾,從克列庫一路向東北,也可以抵達巴爾瑙爾。張副座(張自忠)帶著第38師撤回了克列庫,名義上因為該師損失嚴重,但該師其實是把拳頭收起來,然後再猛地打出去!我已經給張副座下達命令,他會帶著第38師和第111師一部分,從克列庫出擊,順著鐵路,星夜兼程,大迂回向巴爾瑙爾的側後方。”

    “原來如此!”將領們頓時醒悟,張樾亭明白了,“這就是軍座您緩慢行軍的原因吧?因為您要讓部隊邊前進邊修複鐵路。”

    馮治安點點頭:“不止如此,正在巴爾瑙爾的第37師和第39師也要采取新一步行動。你們看地圖,巴爾瑙爾和新西伯利亞間不但有鐵路,還有一條大河,卡通河(該河是鄂畢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該河發源於我國新疆,由南向北地注入鄂畢河,最終流入北冰洋。因此,我軍如果從河上用木筏前進,雖是北上,但完全是順流而下,速度很快。”

    張樾亭頓時明白了:“軍座,您是打算把我們奪取哈薩克東北部三城的辦法再用一次?當初第111師就是用事先準備的大批安裝著發動機的木筏順著額爾齊斯河前進,所以速度很快,打得蘇聯人措手不及。”

    馮治安再度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崔可夫以為我的目標是巴爾瑙爾,實際上,我要越過巴爾瑙爾,直接拿下新西伯利亞!”

    五個多小時後,蘇軍第9集團軍前線指揮部內,崔可夫正在接見一名中國軍人,由於崔可夫會流利的漢語,因此現場隻有兩人,這個中國軍人是一名南京軍少校。

    “這就是馮治安的最新戰術。”少校說完,看著崔可夫。

    崔可夫點點頭,臉色真誠:“替我感謝張同誌,他的這份情報非常重要。若非張同誌提前通知我,我真的要被馮治安打得猝不及防了,不但巴爾瑙爾難保,新西伯利亞也要完了。”他長長地歎口氣,“這個馮治安,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看上去很遲緩,實際上卻暗藏著殺機。”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少校神色莊嚴,“雖然我和張同誌都是中國人,但我們和您、和廣大蘇聯同誌是一樣的,因為我們的信仰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同誌。”他語氣十分有力。

    崔可夫再次點點頭,然後想到了什麽,問道:“對了,根據張同誌提供的情報,似乎馮治安本人也傾向於我們的信仰,是嗎?”

    少校想了想,說道:“馮治安以前對我們不反感,但他又像一個騎牆派,特別是眼下,他在蔣緯國手下得到重用,所以他看上去好像打算死心塌地地為國民黨反動派政權賣命了。”

    “你們可否爭取他到我們的陣營裏?或戰場舉行起義,或潛伏?”

    “不可能的。首先,這場戰爭不是中國的內戰,馮治安即便想起義也做不到,他可以自己獨自加入我們的陣營裏,但他沒辦法把他手下十幾萬部隊也帶進蘇聯紅軍裏麵,說到底,你們畢竟是俄羅斯人;其次,馮治安態度一直十分曖昧,主要是以前,對我們的活動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的情況跟以前不同的,國民黨反動派已經牢牢地控製住了中國,他極有可能明哲保身,更多的還是為虎作倀,為了榮華富貴而甘心給蔣氏父子充當鷹犬走狗,不願意站到人民這邊。如果我們對他進行太過於明顯的暗示,很可能打草驚蛇,讓他在背後向蔣緯國告密,把我們告發出賣出去,因此,也不可能讓他成為我們的秘密潛伏者。”

    “真是太遺憾了!”崔可夫十分惋惜地歎口氣,“好了,就這樣吧!你快點回到那邊,不要暴露了,我也必須要抓緊時間重新部署部隊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