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節 重大變故

字數:6184   加入書籤

A+A-


    基輔會戰結束後的希特勒用“得意忘形”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實際上,他也有資格得意忘形,因為德軍獲得的勝利實在太輝煌了,取得的戰果實在太巨大了。德蘇爆發後,希特勒看上去信心十足、豪氣幹雲,在公開場合更加是張口“勝利”閉口“成功”,實際上,他心裏相當地“發虛發慌”。希特勒步步高升至此時,納粹德國步步壯大至眼下,很大程度靠的就是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撕毀《凡爾賽條約》、重建德國軍隊、出兵占領萊茵區,德奧合並、吞並捷克斯洛伐克...每次重大行動都是冒險,但英法美蘇對此都采取了綏靖政策,對德國不痛不癢地抗議一下、譴責一下,從來沒有采取實質性的阻止措施,甚至還互相暗算,英法美想把德國“禍水東引”,蘇聯想把德國“禍水西流”,使得希特勒一次又一次地贏得大滿貫,德國對蘇聯開戰是希特勒又一次的賭博,並且是前所未有的豪賭。就好像一個賭徒,哪怕連贏九次,也無法保證第十次下注還會贏,更何況第十次賭博是把身家性命、前麵已經贏得的所有財產全部押上去的“最後一搏”,贏了,獲利翻倍翻倍再翻倍,輸了,血本無歸、傾家蕩產。麵對這個賭局,希特勒不得不心虛,不得不心慌。更何況蘇聯戰爭是德軍在上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時隔二十二年再次參加的第一場戰爭,正所謂用進廢退,一把軍刀二十二年不用,再用時還鋒利不鋒利?希特勒心裏也沒什麽底。德軍都二十多年不打仗了,第一場仗就是跟蘇聯這個世界最大的國家開戰,並且,開戰後一下子就展開規模史無前例的基輔會戰,希特勒除非是未卜先知的上帝,否則沒有理由不心虛心慌。

    從1940年5月1日到11月1日,提心吊膽了足足六個月的希特勒在神經幾乎被折騰得快要衰弱時,終於迎來了讓他猶如大旱盼甘霖般的基輔會戰的大勝,接到捷報時,希特勒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欣喜若狂的他興奮得差點兒當眾手舞足蹈。情緒好不容易緩下來後,“龍顏大悅”的希特勒狠狠地封賞了一通,一口氣晉升了三個元帥、七個上將、十幾個中將。“這場大戰的勝利,足以奠定德意誌成功地在東方(東歐)獲得讓日耳曼民族綽綽有餘的生存空間的勝利基礎!”希特勒心花怒放地評論道,“此戰足以永載史冊,讓德國軍隊在五百年內都能籠罩在勝利和榮譽的光環下!”“此戰證明了,德國軍隊無愧於它的榮耀和傳統!世界都為之而震驚顫抖!斯大林的蘇聯已經遭到致命性打擊,蘇聯的滅亡已成為定局!除非上帝出手幫助,否則斯大林的失敗是絕無可能避免得了!當然了,上帝不可能出手幫助斯大林的,因為斯大林信仰的是那套布爾什維克主義。”

    “斯大林死定了!蘇聯死定了!”德國高層們激動得歡呼雀躍。

    隨著德軍取得基輔會戰的壓倒性勝利,德國的戰爭環境得到了很大改變。美英法三國都極度震驚,羅斯福總統已經感到一絲隱隱的不安,但他無力讓美國政府立刻采取斷然措施,實際上,美國高層除了震驚外,還有很多人感到喜悅和幸災樂禍,因為厭惡乃至仇恨蘇聯是美國高層裏很普遍的一種情緒,在這樣的曆史環境下,羅斯福如果出手幫助蘇聯,簡直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至於英法兩國,比美國更加感到震驚,畢竟英法比美國更加靠近德國,並且對於英法高層而言,德軍的強大要比德軍的勝利更加讓他們感到震驚,在這樣的情況下,英法高層要麽受到徹底的刺激,狠下決心“不能繼續縱容德國了”,要麽因此而感到膽怯和恐懼,“更加不敢招惹德國了”,甚至希望“德國吃掉蘇聯後就吃飽了”,事實是,少部分英法高層是第一種想法,但更多的英法高層是第二種想法,德國的強盛確實讓他們得到警醒,但更加讓他們感到害怕。因此美英法在基輔會戰後雖然已經意識到它們縱容德國已經縱容得有些過頭,德國其實並不在它們的控製能力範圍內,但仍然采取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態度。

    美英法繼續袖手旁觀,德國的眾多盟友國、仆從國以及親德國家則因為德軍取得基輔會戰的大勝而被狠狠地注射了一針興奮劑,已經投靠德國或是被迫投靠德國的國家都因此而對德國死心塌地,都堅定地認為德國必定獲勝,原先在騎牆觀望、對德國信心不足或者想要兩麵三刀、見風使舵的國家也紛紛趨之若鶩地倒向了德國。除中國和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德國的“死忠盟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徹底地投靠了德國,波蘭、保加利亞、芬蘭也徹底地倒向了德國,長期受到蘇聯重大威脅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同樣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德國陣營,就連葡萄牙、瑞典、愛爾蘭三國也主動向德國拋來橄欖枝,試圖“也跟著德國混”從而分一杯羹,這三國本來就親德,此時倒向德國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更何況愛爾蘭還想依靠德國對抗英國、收複北愛爾蘭。一時間,德國聲威大震,儼然間已是眾望所歸的歐洲霸主。

    希特勒徹底地陶醉了,他毫不懷疑德國肯定能打贏蘇聯戰爭,因為被輝煌勝利迷醉住,他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德軍的很多問題:開戰已來,已經傷亡了約60萬訓練有素的精銳老兵,富有經驗的中基層軍官損失嚴重,軍械彈藥已經入不敷出,輜重物資也是捉襟見肘,特別是坦克、火炮、汽車、汽油,大勝後的德軍固然士氣大振,充滿必勝信心,但已經筋疲力盡了,需要時間休整、補充,占領區太大,需要消化和鞏固,後勤運輸線拉得太長,戰線縱深太寬...可問題的關鍵是,德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雨季已經到來了,雨季後就是俄羅斯的寒冬了。

    因為取得空前大勝,希特勒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這種過度的信心變成了一種驕傲。在跟商震交談時,希特勒紅光滿麵地說道:“事實證明,蘇聯這個國家、蘇聯紅軍這支軍隊,都是外強中幹的,蘇聯看似龐然大物,其實就是一棟搖搖欲墜的大房子,隻要我用腳踢一下,不但會踢破大門,還會讓這棟大房子轟然倒塌,至於蘇聯紅軍,簡直就是一支笑話般的軍隊,我們在戰前實在太高估這支腐朽透頂的軍隊了,基輔會戰結束時,投降的蘇軍居然是死傷的蘇軍的兩倍數量,這種比例簡直令人發笑!哪有這麽差勁的軍隊?德國軍隊哪怕墮落一百年,也不會出現投降人數是傷亡人數的兩倍的醜事!由此可見,蘇聯紅軍是一群一觸即潰的烏合之眾!我們徹底地高估他們了!這支軍隊的戰鬥意誌、戰鬥精神都可以用低能和可笑來形容。我們不應該低估敵人,但也不應該高估敵人,蘇聯是一頭熊,但隻是一頭奄奄一息、看上去嚇人實際上不堪一擊的快要病死的年邁老熊而已。看樣子,我們的勝利完全是能提前到來的,因為敵人根本沒有我們相信的那麽難對付,斯大林此時在莫斯科肯定像一隻躲在紙盒子裏的老鼠般渾身瑟瑟發抖,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他的醜態嘴臉了...”他眉飛色舞、口若懸河。

    商震硬著頭皮、耐著性子地聽希特勒滔滔不絕了二十多分鍾後,他艱難地插話道:“尊敬的元首,毋庸置疑,基輔會戰的勝利已經基本上奠定了我們的勝利基礎,但是,我們不能被勝利衝昏頭腦,我們仍然要小心謹慎,因為太多的事情還需要完成,可能還會出現變故...”

    “當然!”希特勒興致勃勃,“所以我們不能再拖下去了!既然有很大希望可以提前結束戰爭、獲得勝利,我們就要把握機會和我們現在擁有的巨大優勢。接下來,德軍會兵分三路,一路奪取列寧格勒,一路進兵高加索,一路撲向莫斯科!商將軍,因為你們中國軍隊在中亞、北亞取得同樣輝煌的勝利,加上伊朗也已經加入我們,所以蘇聯在中亞、遠東已經被徹底地封鎖住了,完全喪失了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通道,接下來,我們會奪取列寧格勒,芬蘭軍隊和波蘭軍隊會協助德軍完成這一目標,波羅的海三國和瑞典也願意向德國積極提供援助,拿下列寧格勒是易如反掌的!列寧格勒已是蘇聯最後的對外出口,德軍占領這座城市,蘇聯就徹底被我們堵死了,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即便想援助蘇聯,也無路可走!高加索自然無需多言,巴庫油田是蘇聯的工業命脈所在,拿下當地,德國以及整個聯盟國都能獲得起碼在兩年內足夠使用的大量石油,並且,德國軍隊和中國軍隊還可以在裏海一帶完成勝利會師!而喪失了當地的占蘇聯全國石油產量七成的油田,蘇聯就必死無疑了!再也沒有死灰複燃的希望了!至於莫斯科...”希特勒目光炯炯,“那是斯大林的老巢,是蘇聯的心髒,拿下它後,再加上拿下了列寧格勒和高加索,戰爭就結束了!是的!戰爭就結束了!蘇聯除了滅亡還會怎麽樣呢?斯大林除了自殺或被俘,難道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嗎?”他誇張地做出一個張開雙臂的手勢。

    商震心急如焚,但仍然保持克製:“尊敬的元首,根據聯盟國總部在戰前製定的計劃,奪取莫斯科並不是德軍第一階段作戰的目標,莫斯科隻是蘇聯的首都,隻有重大的政治意義,不具備太強的軍事意義...”

    “我需要的就是莫斯科的政治意義!”希特勒神采飛揚,“拿下莫斯科,蘇聯人就會徹底在心理上陷入崩潰!我們就贏了!”

    商震略微揶揄地道:“尊敬的元首,您難道忘了中日戰爭期間的南京會戰嗎?日本人在南京戰場上付出了差不多是在中國戰場一半的死傷損失代價,極大地得不償失,我國軍隊利用南京這麽一座除了政治意義外幾乎沒有什麽太大的別的意義的空城,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實力,迫使日本人不得不與我們議和停戰。元首閣下,請您三思。”

    希特勒聽得出商震的意思,他堅定地道:“莫斯科絕不會是第二個南京!因為守城的蘇軍完全比不了當初在南京的中國軍隊,而攻城的德軍也是當初進攻南京的日本軍隊比不上的!”他略微感到不悅,“商將軍,中日戰爭和德蘇戰爭雖然有些相似,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在本質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兩場戰爭,不可以把中日戰爭的經驗生搬硬套到德蘇戰爭上麵。”

    商震心頭焦躁起來:“尊敬的元首,不管怎麽說,進攻莫斯科並不在戰前的計劃裏呀!德國軍隊確實在基輔獲得了曆史罕見的重大勝利,可是,德國軍隊也筋疲力盡了,部隊傷亡很大,重武器損失嚴重,彈藥油料的補充也不足了,休整部隊、補充物資,都是需要時間的,最關鍵的是,時間已經不夠了,現在的氣溫已經在明顯下降,每天的降雨量都在增加,還有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俄羅斯的寒冬就要來了,在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內同時展開三場大型戰役,請恕我直言,作戰任務會讓前線的德軍將士們感到不堪重負的,另外,部隊兵分三路,也犯下了分兵的錯誤,力量必須要集合在一點上使用。我建議,取消德軍的中央集團,並入南方集團,全力猛攻高加索,先突破斯大林格勒,再占領高加索,至於北方集團,隻需調遣十幾萬德軍,再加上幾十萬波蘭軍隊和芬蘭軍隊,對列寧格勒圍而不打,實施包圍封鎖即可,不攻城,隻圍城,城內蘇軍若突圍,圍城德軍就在防禦戰中給予打擊,城外蘇軍若趕來增援,圍城德軍也在防禦戰中給予打擊,這樣,我們隻需要動用不多的部隊就可以讓蘇聯政府無法使用列寧格勒對外獲得援助,從而集中最大化的軍力,一舉拿下高加索...”

    希特勒越聽越感到掃興:“商將軍,話雖如此,但根據計劃書打仗,不就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規嗎?戰場局勢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因地製宜、隨機應變、靈活變通。說實話,基輔會戰結束前,你能想象得出德國軍隊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嗎?說實話,無人在會戰結束前就敢下達這個結論,但德國軍隊做到了!他們幾乎創造了奇跡!你說的也很對,德軍的問題有很多,但蘇軍的問題更多!繼續進攻讓德軍有些吃驚,但繼續被進攻則讓蘇軍走投無路!”他舉例子道,“就好像我跟斯大林進行決鬥,斯大林打斷了我一隻胳膊,但我卻已經把刀捅進了他的肚子裏!我接下來要養傷嗎?當然不要!我要再接再厲!強忍住疼痛,繼續攻擊他!因為我知道,他比我傷得更重!我再補上一刀,他就要死了!值得我忍住疼痛!”

    商震感到啼笑皆非。

    希特勒露出一個心馳神往的表情:“這場戰爭,極有可能在聖誕節到來前就能結束了。前線的德國軍人們確實辛苦了,讓他們回家跟家人一起過聖誕節,就是我們能給他們的最好嘉獎。”

    商震張了張嘴,正要說什麽,但希特勒一下子打斷了他還沒有說出來的話:“商將軍,你給我的那份建議書很不錯,中國軍隊在中亞做得非常好,是一個完美的先例,哈薩克人等蘇聯境內非俄羅斯族居民都痛恨俄羅斯人、俄羅斯、蘇聯、斯大林政權,烏克蘭人也是一樣。你提議德國用懷柔手段拉攏烏克蘭人,就像中國軍隊對哈薩克人做的那樣,好,我批準你了,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基輔已經被解放了,你明天就可以從柏林去基輔了。能不能讓三千多萬烏克蘭人變成我們的朋友,讓烏克蘭變成德國的糧倉,就看你的了。”

    商震心頭一冷,他知道希特勒這是在給他下達間接的逐客令,他隻能懷著沉重的心情向希特勒致謝並告辭。

    “好大喜功、自作聰明、剛愎自用、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在走出總理府後,商震忍不住長長地感歎道,“跟委員長簡直是一模一樣!不過,委員長好歹還有二公子這個天才兒子幫他彌補了,希特勒可沒有兒子喲!”他搖頭苦笑。

    11月上旬,蘇聯戰場上的德軍兵分三路,被劃分為“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團,分別由威廉·馮·勒布元帥、費多爾·馮·博克上將、卡爾·馮·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馬不停蹄地朝著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撲去。根據希特勒的指示,此戰的目的是“同時占領蘇聯的這三大重地,從而一舉摧毀掉蘇聯”,參戰德軍約180萬人(扣除傷亡,加上新補充的後續部隊,但新補充的後續部隊並不多,因為時間過於緊張,運輸力有限),另有超過100萬德國盟國軍隊助戰。

    “聖誕節前結束戰鬥,讓小夥子們都回家過聖誕節!”下達作戰命令後,希特勒滿麵春風地說道。

    作戰會議上的德軍將帥們一半人喜形於色,一半人憂心忡忡。跟蔣緯國、商震持相同看法的德軍將帥其實是很多的,但希特勒根本就聽不進去。

    “唉!”看完商震從德國發來的報告,蔣緯國感到深深的無力,“這下麻煩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