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節 再度戰備

字數:7910   加入書籤

A+A-


    希特勒因為得意忘形而昏了頭,犯下了戰略上的重大錯誤,對此,蔣緯國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他一口氣發了十幾封電報給希特勒,苦口婆心地規勸希特勒“懸崖勒馬”,並且要求商震在希特勒麵前據理力爭,同時又請求德國軍政高層裏十多位跟他有私交的將帥政要向希特勒“犯顏直諫”,但諸多努力都無濟於事,希特勒鐵了心地打算“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並且得到了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長威廉·凱特爾等一批要員的支持,這些要員有的是心口不一,迫於希特勒的權威而曲意逢迎,有的是跟希特勒一樣腦子發昏了,嚴重地誤判了戰局,還有的則堅定希特勒的“領導能力”。蔣緯國請求戈林幫忙勸說希特勒,戈林是這樣回複道:

    “小蔣先生,不要擔心,我相信元首的直覺,他一直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這次也是一樣的。元首的直覺一直都不會出錯,他說可以,就可以的。”

    蔣緯國啼笑皆非。

    戈林對希特勒的這種近乎迷信的崇拜和服從,並不是偽裝出來的或被洗腦後而產生的,實際上,在德國,極度而狂熱地崇拜希特勒並因此而產生迷信希特勒思想的德國人可謂不計其數,戈林是這樣的,很多德國高層以及更多的德國基層民眾都是這樣的,堪稱走火入魔地對希特勒死心塌地。希特勒說向東,他們堅定向東,希特勒說向西,他們堅定向西,希特勒哪怕說一加一其實等於三,堅定相信的德國人也大有人在,這就是“人格魅力”的作用以及意識形態被強化的結果。希特勒之所以能得到德國上下萬眾一心的崇拜,使用的並不是後世某國金家的欺騙手段,因為希特勒為德國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不得不令人心服口服,希特勒是用結結實實的、貨真價實的政績成果輔以宣傳手段,從而讓德國上下對他忠心不二。對於一位對內安邦定國、對外開疆拓土、並且私生活沒有任何瑕疵的“明君”,人民怎麽會不愛戴、不尊敬、不崇拜、不發自肺腑地信服呢?所以希特勒下令兵分三路,導致很多德軍高層“雖然覺得不太好,但還是下意識地選擇信任元首、服從元首”。戈林就是希特勒的“死忠信徒”,所以對希特勒的命令毫無疑問,並且他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一起都支持希特勒,反過來,希特勒看到這麽多部下支持自己,從而又堅定了“我的決定確實是正確”的自信心。

    蔣緯國對此是一籌莫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希特勒犯下這個很重大的戰略錯誤。不過,托希特勒的“福”,因為德軍打完基輔會戰後幾乎沒好好地喘口氣就撲向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緊鑼密鼓、馬不停蹄,使得蘇軍也沒有得到任何喘息時間,不得不倉惶無比地展開下一步的抵抗,新建立的蘇軍部隊、新出廠的飛機大炮坦克都被送到東歐戰場上填進去,導致在蘇聯大後方狠狠地占足便宜的南京軍沒有迎來蘇軍的全麵反撲或局部反撲,獲得更多時間進行戰備工作。蔣緯國苦笑一聲:“我還得感謝老希呢!他讓斯大林手忙腳亂,斯大林被他逼得喘不過氣,所以根本顧不上我了。”

    十一月份,東歐戰場上繼續戰火連天,中亞和北亞戰場上則繼續風平浪靜。蘇軍此時在中亞和北亞戰場上的實力十分虛弱,堪稱紙糊泥捏,如果南京軍有100萬武裝整齊、彈藥充足、後勤保證的軍隊,完全可以全麵地高歌猛進,以犁庭掃穴、摧朽拉枯之勢拿下整個的中亞和北亞,甚至可以一路打過亞歐兩大洲分界線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一路殺到歐洲境內,但南京軍沒有100萬武裝整齊、彈藥充足、後勤保證的軍隊。雖然對麵的蘇軍是一群軟柿子,但南京軍已經虛脫透支,無力捏碎對麵的那些軟柿子,因此中亞和北亞戰場上還是風平浪靜。

    焦躁之餘、無奈之後,蔣緯國隻能竭力地做好自己手裏的事,一方麵讓南京軍更好地展開接下來的戰事,一方麵在聯盟國整體大局上進行力所能及的彌補。出於好心、善意以及從大局考慮,蔣緯國努力地想讓德軍損失少一點,南京軍很早前就為了在冬季打仗而在東北、蒙古等地收購“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因此囤積了上千噸,蔣緯國拿出很大一部分無償援助給德軍,送去了德國。烏拉草具有超過棉花的保暖防寒作用,並且自身無菌根,對真菌、細菌都有很好的抑製作用,長期使用可以改善或治療腳氣(戰場上的軍人很容易得“戰壕足”,由於長時間呆在寒冷潮濕的戰壕裏而引起的足部損傷,這種傷病會給軍隊造成不小的非戰鬥減員),對於即將在俄羅斯寒冬雨季中作戰的德軍而言,這種東方的草本植物受到極大歡迎。

    蔣緯國又苦口婆心地提醒希特勒“準備好防寒措施和設備”“要向前線部隊大量提供防凍油和禦寒衣物”“雨季和冬季的俄羅斯地區道路泥濘,會讓德軍的坦克、汽車陷入爛泥”等等,希特勒對此表示感謝。

    “看天意吧!”蔣緯國真的無奈了。

    德軍忙著打仗,南京軍雖然暫時無力再打,但也在不停地忙碌著。

    一波機翼上噴塗著青天白日軍徽的運輸機呼嘯著飛至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上空,緩緩地降落在郊區的機場上,數百名中國軍人走下飛機,軍銜都不是很高,最高的也隻是一個少將,大部分都是校尉級中層軍官。

    機場邊,一群伊朗軍人已經在等待著了,軍銜都較高,為首的是一名中將,還有幾個少將。看到中國軍人們走下飛機,伊朗軍人們急忙迎上去,盡管對方軍銜低於自己,伊朗的這幾位將軍還是表現得十分恭敬。

    雙方敬禮,然後緊緊握手。

    中國少將說道:“我們是第四批來到貴國軍隊內擔任教官、顧問、軍事觀察員的武官,都是剛剛從戰場上回來的,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們保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會盡心盡力。”

    伊朗中將連連點頭:“當然,當然,有你們為我們指導,伊朗軍隊的戰鬥力一定可以飛速提升的。另外,軍械方麵的事情...”

    中國少將說道:“我們願意向貴方提供可以武裝十萬軍人的蘇械武器,另外,我們跟德國人說好了,德國人在基輔戰場上繳獲的蘇械武器極其巨大,但德國人也要武裝烏克蘭人、芬蘭人、波蘭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等等,所以沒辦法給你們太多,也給你們提供可以武裝十萬軍人的蘇械武器。我們的計劃是,集合伊朗軍隊現有的素質較高的部隊,武裝並且訓練出二十萬主力精銳,用於接下來的戰事。伊朗現在是聯盟國成員國,根據聯盟國總部的安排,伊朗以後的軍事行動以配合中國為主,德國不會對伊朗提出什麽要求。我們希望伊朗軍隊把二十萬主力精銳分為兩部分,四分之三放在伊朗西北部,畢竟德軍馬上要攻打高加索地區,伊朗軍隊肯定要出力,還有四分之一放在已經屬於伊朗的土庫曼境內,配合中國軍隊防禦中亞,反正伊朗的南方是沒有敵人的。我國高層擁有對伊朗軍隊的指揮權,你們明白的。”

    伊朗中將再次點頭:“我們明白,我們會按照你們的意思去做的。”

    中國少將補充道:“還有三件事需要囑咐一下,第一,交通問題,伊朗位於中德之間,雖然蘇聯早晚被中德拿下,但現在就構建中德之間的陸上運輸線也是頭等大事。我國意思是,從我國新疆出發,鐵路線穿過中亞南部,進入伊朗境內,再轉向高加索地區,隻要德軍占領高加索地區,中德之間就可以正式實現陸上聯係了;第二,資源問題,伊朗是一個資源大國,特別是石油,中德意日都缺乏石油,伊朗既已是聯盟國成員之一,自然要承擔起相關的責任,希望伊朗以後能加大對中德意三國的石油出口量並且降價,請放心,我們不會讓伊朗吃虧的,伊朗現在的付出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第三,語言問題,為了加強中伊兩國在軍事、經濟等方麵的密切合作,我國會開設波斯語培訓班,也希望貴國能開設漢語培訓班。說起來,你們希望我國軍隊指導你們、訓練你們、幫助你們,那你們軍隊裏就要有很多的我國軍事顧問和翻譯人員,這也是大事,語言不通會導致交流難度很大的。”

    伊朗中將不停點頭:“我們知道了。”

    中國少將揮了揮手:“時間緊張,不要浪費了,請貴方給我方這批人員安排住宿場所,然後帶我們立刻去貴國軍隊裏。”

    “實在太謝謝了!接下來就要麻煩你們了!”伊朗中將再次道謝並伸出手。

    兩國軍人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中再次握手。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塔吉克首都杜尚別、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幹,盡管資源有限,但南京軍還是竭盡全力地幫助中亞四國和伊朗組建或訓練軍隊,使其成為自己的戰爭助力。

    “消滅蘇聯!報仇雪恨!”中亞和伊朗的各個練兵場上,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軍人帶領著中亞軍人、伊朗軍人展開著嚴格的軍訓,語言不通但同仇敵愾的口號聲響徹雲霄。

    “一二三!修鐵路!向前進!修好鐵路就能打勝仗!大家一起加油幹!”西北的荒野、新疆的戈壁、蒙古的高原、中亞的大漠、北亞的林海、西亞的山脈間...上千萬被動員起來的中國工人們、中亞工人們、伊朗工人們一起揮汗如雨地大幹苦幹。一條條鐵路、一條條公路猶如增長的血管般不斷地延伸著。

    高亢的汽笛聲中,一列接一列火車緩緩減速著駛入北平火車站,同時又有一列接一列火車緩緩加速著駛出北平火車站。戰爭時期,軍隊第一,前線第一,因此北平火車站與中國北方各個交通樞紐城市的火車站一樣,進出的火車裏一半以上都是軍列,上麵乘坐著軍人或裝載著軍用物資。

    一回一去,兩列軍用火車緩緩地擦肩而過。

    回來的這列軍用火車上,客用車廂裏都是傷殘官兵,貨用車廂裏都是蓋著軍旗的棺材和碼得整整齊齊的骨灰盒。戰場上,陣亡了的南京軍官兵都是要被全力地搶回來的,中國人素來尊崇“死者為大”的思想,並且把陣亡士兵的遺體拋棄在戰場上不管是非常打擊士氣的。有時候,南京軍為了搶回一具自己人遺體,往往會多付出幾條人命,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值”,但卻能有效地維持部隊的士氣,南京軍的官兵們都知道,自己如果陣亡了,絕對不會被同伴扔在戰場上腐爛發臭,而是會被搶回來安葬。對於死亡的恐懼,軍人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想到自己死後會被遺棄在戰場上成為野狗、蛆蟲、老鼠、烏鴉、細菌的食物,即便是最勇敢不怕死的士兵也難以接受這一點。南京軍的這個傳統,是南京軍官兵們勇猛作戰的精神來源。

    出去的這列軍用火車上,客用車廂裏都是年輕的新兵,他們即將被補充到前線部隊裏,貨用車廂裏都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和輜重物資。

    火車站的站台上,早已是哭聲一片了。迎接遺體或骨灰的陣亡官兵的家屬們悲痛欲絕,迎接傷兵的家屬們喜極而涕,送別家人的新兵家屬們更是淚落如雨。軍姿如鐵的軍樂隊開始演奏軍樂,既是迎接陣亡官兵的英魂和受傷退役的傷兵,也送別即將上戰場的新兵。一隊隊熱血的青年學生們在站台上,高舉右拳,揮舞國旗,神情慷慨激昂地放聲高喊各種愛國口號:

    “為國捐軀,永垂不朽!為國受傷,無上光榮!”

    “消滅蘇聯!中國必勝!中國萬歲!”

    “蔣委員長萬歲!蔣二公子萬歲!”

    運載新兵的火車的車廂裏,帶隊的軍官們喊道:“全體起立!向左轉!敬禮!”

    新兵們都神色肅穆,齊刷刷向正在擦肩而過的回來的傷兵和陣亡官兵的靈柩敬禮:“歡迎前輩們回家!前輩們辛苦了!前輩們請走好!”

    第一句話是對傷兵和陣亡軍人說的,第二句話是對前者說,第三句話是對後者說。

    從前線戰場下來的傷兵們用複雜的眼神看著即將接替他們的新兵們,或鼓勵或打趣:

    “好好幹!小心子彈!”

    “我們回來享福了,輪到你們跟老毛子拚命了!”

    “新兵蛋子們,上了戰場不要嚇得尿褲子啊!”

    由於南京軍並未把全部兵力投入前線,所以前線傷亡多少官兵,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行補充,並且補充的都是訓練有素的新兵,使得前線各部隊逐漸地恢複了滿員狀態。比起蘇軍幾乎是饑不擇食地把平民填入軍隊裏、用數量彌補質量的做法,南京軍無疑做得很好的。

    蒙古高原上的某個戰俘營裏,一群軍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這些軍人穿著蘇軍製服,並且長的也是俄羅斯人的麵孔,但他們都是“白皮黃心”的南京軍黃俄部隊官兵,他們繼續穿著蘇軍製服,是因為穿著蘇軍製服更能方便他們打仗,不久之前,他們就在這個戰俘營裏,眼下回來堪稱是“故地重遊”,甚至還可以說是“衣錦還鄉”。

    “尼古拉!尼古拉!哈哈!我回來了!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麽?純正的伏特加酒!還有很多好吃的!熱騰騰的羅宋湯!牛排!香腸!哈哈!”

    “伊凡,你還在嗎?什麽?已經死了?嘖嘖,真可惜。瓦西裏,你是瓦西裏?你變得跟鬼一樣!看看我!我當初就說了,跟我一起去投靠中國人,你和伊凡都不信,你說中國人會謀害我們,伊凡那個白癡居然還說不可以背叛蘇聯和斯大林同誌,哈哈!去他媽的斯大林!斯大林就要完蛋了!”

    “鮑爾你這個老色鬼!看看我給你帶來了什麽!中國人發給我們的日本人拍的春宮圖!夠你找個沒人地方好好地爽個夠了!這東西我們都看膩了!”

    戰俘營裏一下子猶如過年般熱鬧起來了。鐵欄外是已經投靠南京軍的俄羅斯人,準確地說是“中國俄羅斯族南京軍”,鐵欄內的人的身份還是蘇軍戰俘,兩者原屬於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但此時的身份已經天差地別,並且外貌也是截然不同。黃俄軍官兵們由於打仗立功,得到豐厚嘉獎,再加上待遇也很好,所以一個個身強體壯、紅光滿麵,大魚大肉更是吃得滿嘴流油,蘇軍俘虜們則是衣衫襤褸、蓬頭亂發,長期的監禁、高強度勞動、食物不足導致他們饑腸轆轆、營養不良,瘦得皮包骨頭,人不人、鬼不鬼。

    “真的嗎?中國人沒有騙你們?”

    “你們給中國人打仗,中國人給你們什麽待遇了?”

    “你們還有伏特加可以喝?”

    黃俄軍官兵們意氣風發地向昔日的戰友們大肆炫耀著,蘇軍俘虜們急不可耐地向昔日戰友們詢問著,猶如乞丐般地乞討著。現場活像一群城裏有錢人來到鄉下看昔日的窮親戚們,前者高高在上,在精神上充滿了極度的優越感,後者卑微萎縮,在人格上完全被踐踏了下去。對於蘇軍俘虜們而言,看到昔日同夥此時的風光場景,他們徹底忍無可忍了,徹底不想幹了。

    “中國長官們讓我們問你們,願不願意加入我們、為中國效力?”黃俄軍官兵問道。

    “願意!願意!我們願意!”蘇軍俘虜們聲嘶力竭、爭先恐後地喊道。

    加入黃俄軍的蘇軍俘虜以幾何倍數地不斷增加著,黃俄軍人數與日俱增地膨脹著。

    深入蘇聯腹地但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鄂木斯克,大批南京軍官兵和數量更多的俄羅斯人正在忙碌著。

    鄂木斯克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隻要南京軍把它掌握住,南京軍就截斷了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一萬多公裏的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以鄂木斯克為截點,向東的六千公裏全部癱瘓,但鄂木斯克位置險惡,深入蘇聯腹地,距它最近的南京軍占領區就是哈薩克東北部的克列庫,距離足足三百公裏,兩城之間隻有額爾齊斯河進行交通聯係,如果蘇軍大舉反撲,鄂木斯克幾乎毫無懸念地會陷入蘇軍重圍,因此,加強鄂木斯克的防禦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十多萬南京軍官兵以及幾十萬當地居民一起大幹苦幹著,隻不過,南京軍官兵是自願的,當地居民則是被強迫的。

    “快點幹活!俄國豬!”充當監工的南京軍官兵揮舞著木棍或皮鞭。

    大批當地居民拖著僵硬而麻木的身體,沒日沒夜地挖著掘塹壕、戰壕、交通壕、地道、地下室,修建著工作,把城內建築改造成火力點,同時在城外城內修建多個野戰機場,並且順著額爾齊斯河修建兩條通往克列庫的公路。一開始,當地居民反抗自己被強征為苦力勞工,南京軍也不客氣,當場殺了一批鬧得最凶的,讓當地居民嚇破了膽,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幹活。

    一"bo bo"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開始飛來,以鄂木斯克為跳板,轟炸蘇聯的烏拉爾工業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