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節 跨湖奇襲(7)
字數:6990 加入書籤
為了讓伊朗軍最大限度地出力拚命,陳濟桓隻得“對症下藥地不擇手段”,他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哄騙”巴列維王儲帶著部隊孤軍深入,繼而陷入蘇軍重圍,迫使戰場上的所有伊朗軍都為了救出“本國皇太子”而拚死拚活地賣力。對此,陳濟桓也做了比較充分的戰鬥準備,南京軍在伊朗軍裏有大批的教官、顧問、觀察員等軍事人員,陳濟桓來到伊朗時,陳明仁配給他一個加強營的衛隊,為了進一步地提升伊朗國王衛隊第一旅的戰鬥力,陳濟桓把自己的衛隊營和能調動的南京軍駐伊軍事人員都補充進國王衛隊第一旅裏,共1000餘人,毋庸置疑,這一千多名南京軍官兵在國王衛隊第一旅裏起到了骨幹作用,另一方麵,陳濟桓挑選的突擊方向也不是他“哄騙”巴列維王儲時說的“蘇軍薄弱處”,恰恰相反是蘇軍重兵布防的地方,隻不過地勢平坦,適合機械化部隊衝擊。陳濟桓製定這個作戰計劃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說難聽一點,巴列維王儲完全被他利用了,但他也是沒辦法,必須這麽做。
在陳濟桓的調兵遣將下,反擊的伊朗軍以國王衛隊第一旅為突擊先鋒,另外兩個表現較好的伊朗軍步兵師緊隨其後。戰鬥爆發後,陳濟桓集中伊朗軍大部分的火炮,在距突擊點數十公裏外展開猛烈炮擊,給蘇軍造成了伊朗軍即將在那裏展開突擊的假象,繼而聲東擊西,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在震天的“真主至大”呼喊聲中,伊朗軍國王衛隊第一旅一馬當先,全旅裝備著一百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以及五百多輛汽車,飛沙走石、風馳電掣,一舉在當麵蘇軍防線上衝破一個缺口,繼而長驅直入,全旅不跟蘇軍糾纏,車不減速、馬不停蹄,埋頭向前衝,堪稱“勢如破竹”,在短短三個小時內,全旅前進了一百多公裏,一下子深入蘇軍控製區腹地。前進過程中,陳濟桓和巴列維連連接到後續兩個師的電報,兩個師長十分緊張,不停地說:“你們速度太快了!我們跟不上!這樣會危險的!”
巴列維驚疑不定地看著陳濟桓,陳濟桓談笑自若:“王儲殿下勿憂,沒關係的!他們多慮了,蘇聯人已經被我們衝垮,根本不會集結起來反擊我們的。”
對於陳濟桓的這套說辭,巴列維半信半疑,他雖然不是軍校出身的,但也知道一定的軍事常識,先頭部隊衝得太快、跑得太遠,極容易與後續部隊脫節,搞不好的話,被衝垮的敵軍會在己方後麵包抄起來,己方就要陷入不利了。盡管有些懷疑,但巴列維看了看陳濟桓,發現陳濟桓確實是胸有成竹、信心滿麵,毫無故作鎮定、強裝平靜的樣子,因此稍微安下心,說到底,陳濟桓畢竟是跟巴列維在一起的,巴列維如果陷入重圍,陳濟桓也會一起陷入重圍,陳濟桓充當著“人質”,相當於巴列維的“人身安全保證”,所以巴列維肯定陳濟桓並沒有欺騙自己,部隊並沒有危險,他本人也沒有危險。
事實很快就讓巴列維目瞪口呆,他的部隊雖然在一開始確實是勢不可擋,但打著打著,前麵蘇軍卻越來越多,並且兩邊和後麵也出現了大批的蘇軍。戰局正如巴列維這個“門外漢”猜測得那樣,因為衛隊第一旅穿插得太快、太遠,導致後續部隊與其脫節,雖然衛隊第一旅衝垮了蘇軍幾道防線,但並未大量地消滅蘇軍,使得被衝垮打散的蘇軍逐漸地在衛隊第一旅後方重新組織起來並展開反撲,衛隊第一旅沒過多久就陷入蘇軍的四麵重圍中。
看到四麵八方都是漫山遍野的蘇軍,巴列維頓時毛骨悚然,他急切地抓住陳濟桓:“陳將軍!怎麽會這樣?你不是說這裏蘇軍很少嗎?”
陳濟桓不慌不忙:“王儲殿下稍安勿躁,打仗嘛,本來就是充滿意外的。”
巴列維氣急敗壞:“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陳濟桓從容不迫:“當然是死戰到底,等待國王陛下援兵趕來了!否則,王儲殿下您要麽當蘇聯人的俘虜,要麽為國捐軀吧!”
巴列維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他猛地拔出手槍對準陳濟桓,又驚慌又惡狠狠地道:“你是蘇聯人的間諜!你故意把我送到蘇聯人包圍圈裏的!”
陳濟桓啞然失笑:“我怎麽可能是蘇聯人的間諜!”
巴列維在極度的恐懼下幾乎歇斯底裏:“那我們怎麽會陷入蘇軍重圍?到處都是蘇軍!我們就要全軍覆沒了!”
陳濟桓冷淡地看著巴列維:“王儲殿下,我提醒你,你現在是一名軍人!軍人就要有軍人的樣子!還沒到最後關頭就已經嚇破膽,豈不丟人現眼?”
巴列維丟掉手槍,猶如抓著救命稻草般地抓著陳濟桓:“陳將軍!陳將軍!我們到底該怎麽辦?請你指揮部隊,帶著我們突圍吧!”
陳濟桓目光平靜地看著戰場:“突圍已經不切實際了,固守待援吧!後續部隊距我們不到五十公裏,還是可以靠上來的,並且我們還有更多的後續部隊。另外,王儲殿下,請你立刻發電報給國王陛下,讓他下達嚴厲命令要求各部竭力援助你。”
巴列維恐懼得渾身發抖:“我不想死,我不想落到蘇聯人手裏,我要回德黑蘭...”
陳濟桓搖了搖頭,他鄙夷地看了一眼在坦克裏縮成一團的巴列維,忍不住感慨道:“都是太子,但差距實在太大了!”他毫無懼色地揮舞手槍,“弟兄們!我們已經被蘇軍包圍了!四麵楚歌,唯有背水一戰!弟兄們,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血戰到底!”
“血戰到底!”包圍圈內的南京軍官兵們跟陳濟桓一樣毫無懼色。
南京軍身邊的伊朗軍官兵們雖然也有一些人露出同仇敵愾、想要拚命的神色,但還有很多人露出畏懼和慌亂。陳濟桓冷冷地掃了伊朗軍官兵一眼,吩咐身邊的翻譯:“告訴他們!他們的王儲就在這裏,如果他們逃跑了或投降了,王儲肯定成為蘇聯人的俘虜,他們的國王絕不會饒過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
翻譯把陳濟桓的漢語翻譯成波斯語後,包圍圈內的伊朗軍官兵都精神一振,他們紛紛醒悟了,如果王儲被蘇軍打死或被蘇軍活捉,他們即便能逃回伊朗,也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並且還會牽連到家人。想明白這一點後,伊朗軍官兵們在一種身不由己中咬咬牙也背水一戰。
大批蘇軍撲向這支突入蘇軍控製區腹地內的伊朗軍,伊朗軍和部隊裏的南京軍官兵們一起怒吼嚎叫著,用劈頭蓋腦的彈雨拚死反抗向蘇軍,槍林彈雨間卷起一團團腥風血雨。“這是伊朗軍第一次真正打仗。”陳濟桓對此十分欣慰,也如釋重負,因為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巴列維王儲被蘇軍包圍的急電迅速被送到禮薩汗國王麵前,禮薩汗不亞於遭到雷擊般,先是大驚失色,隨後五內俱焚。禮薩汗最寵愛的就是巴列維王儲,準備以後把王位傳承給他,如果巴列維王儲在前線有什麽三長兩短,對禮薩汗的打擊是無需多言的,幾乎是急火攻心的禮薩汗隨即命令前線伊朗軍“不惜一切代價地救出王儲”,並命令“救出王儲者,重重有賞,作戰不力者,嚴懲不貸”。
先前伊朗軍作戰不力,禮薩汗雖然也聲色俱厲地督促部隊,但跟眼下不同,先前如果打得不少,後果隻是沒辦法再次開疆拓土而已,軍隊還能退回伊朗,事情還有餘地,但眼下情況大不相同,事態嚴重得一發不可收拾,部隊如果打得不好,身嬌肉貴的巴列維王儲就要慘死在前線或成為蘇聯人的高級戰俘,這是禮薩汗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龍顏大怒”的他下達了一係列嚴厲至極的命令,又懸以重賞,雙管齊下,刺激得前線伊朗軍無不拚命作戰。
伊朗軍本身戰鬥力就不高,加上消極思想作怪,所以在外高加索戰場上發揮作用有限,為此,南京軍采取了一個很粗暴但很有效的手段:誘騙巴列維王儲孤軍深入,把這位“金枝玉葉”丟進狼群裏,從而迫使伊朗軍以狗急跳牆之勢拚盡全力地作戰。事實證明,這個辦法效果奇佳,原本萎靡不振的伊朗軍一下子猶如集體抽鴉片般紅著眼地衝殺向蘇軍,雖然並未給蘇軍造成太大重創,但也糾纏得蘇軍難以抽身。前線的伊朗軍高級軍官都心裏清楚,救出王儲,肯定是“救駕有功”,升官發財一起來,救不出王儲,不是殺頭就是坐牢,前途盡毀。基於如此簡單的道理和如此明了的邏輯,伊朗軍自然爆發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鬥精神”。
在南京軍高層的棋盤上,伊朗軍這顆棋子總算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在外高加索戰場南部牽製住了大量蘇軍,迫使蘇軍減少了用於反攻巴庫的兵力。
巴庫已經是整個高加索地區的核心,毛遂自薦前來挽救局勢的蘇軍莫斯科軍區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中將雖然手握十萬大軍,對麵的中德聯軍隻有約七千人(南京軍約四千,德軍傘兵約三千),但戰局卻讓華西列夫斯基難以下手,造成華西列夫斯基感到棘手的原因並非巴庫“太堅固”,恰恰相反,而是因為巴庫“太脆弱”,交戰區域是油田,並且是產油量占蘇聯全國產油總量七成多的核心大油田,導致蘇軍感到嚴重投鼠忌器。華西列夫斯基在事後是這樣形容的:“巴庫的戰鬥就好像在兩群人在陶瓷店裏打架,雙方都試圖獨占這家陶瓷店,從而擁有陶瓷店裏那些價值高昂的陶瓷製品,但雙方動手時一旦動作大了一點,店裏就立刻響起稀裏嘩啦的陶瓷被打碎的聲音”。
盧欣榮是很有腦子的,當他率部初步突襲得手後,巴庫油田約六分之一在戰鬥中毀於大火(可以修複並恢複生產,但需要時間),約六分之一在南京軍的控製中,剩下的在蘇軍控製中。盧欣榮擔心蘇軍會采取壯士斷腕的手段,即不分青紅皂白地炮擊南京軍控製的六分之一油田,舍棄這六分之一油田,把這六分之一油田和油田裏的南京軍一起變成火海,如果事態是這樣,那一八零旅就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因為一八零旅既沒有占領或部分占領油田,也沒有摧毀掉油田,已毀於大火的六分之一油田和南京軍占領的六分之一油田加起來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巴庫被毀,雖然讓巴庫油田遭到重創,但距離摧毀掉油田還是有很大距離的。盧欣榮反複思索,如果蘇軍真的這樣狠下心,一八零旅第二次全軍覆沒已經令人難以接受了,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一八零旅此戰沒有完成任務,僅破壞了三分之一的油田,因此,盧欣榮麵臨兩個選擇,副旅長穀尋之提議“先把已經控製的油田給盡數破壞掉,然後對蘇軍控製的油田地區展開猛攻猛衝,一邊打一邊讓更多的油田毀於戰火和大火,一八零旅雖然會覆滅掉,但起碼能摧毀一半甚至更多的油田”,參謀長張朋和副參謀長徐振宇不同意,他們認為真要這樣做,未免太蠻幹了,一方麵會導致一八零旅再度全軍覆沒,一方麵會導致可能不會全軍覆沒的一八零旅提前全軍覆沒。
就在盧欣榮舉棋不定的時候,德軍第7空降師在巴庫展開空降,當巴庫的南京軍頓時得到了三四千的援兵,極大地緩解了兵力不足的問題。盧欣榮一錘定音:“盡量不要毀滅掉油田,能占領就占領。”他神色凝重地道,“咱們國家太缺石油了!有機會搶占還是搶占吧!”盧欣榮隨即調遣部隊,趁著前一夜的夜色掩護,原本裝在伊朗商船上的南京軍的坦克和自行重炮都陸續被卸上岸,盧欣榮命令用坦克和步兵組成機械化突擊力量,多麵攻擊蘇軍控製區,並且戰鬥任務“不需要占領,隻需要攻進去跟蘇軍混在一起,呈現出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態勢即可”,隨即,盧欣榮叫來自行重炮團團長王業成。
“老王,交給你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旅座請吩咐。”
“帶著你的自行重炮團跟老毛子打遊擊戰,不以殺傷蘇軍為目標,以摧毀油田為目標,但也不是真的摧毀油田。具體做法時,對蘇軍控製的油田區域轟上一頓炮彈,然後迅速轉移,換一個地方再對蘇軍控製的油田區域轟上一頓炮彈,就這麽簡單。”
王業成笑起來:“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並且還不需要打中的任務,容易!”
部隊隨即展開行動。斯圖登特一瘸一拐地走到盧欣榮身邊:“盧上校,我把我的部隊暫時交給你指揮了,你能向我解釋一下你的用意嗎?”
“當然。”盧欣榮點點頭,“斯圖登特將軍,咱們很缺石油吧?無論德國還是中國。”
斯圖登特連連點頭:“實在太缺石油了。美英法已經覺察到了我們的戰爭意圖,它們希望我們跟蘇聯拚得兩敗俱傷,不希望我們快速勝利,所以故意在石油出口上卡住我們脖子,美國今年產油兩億多噸,但賣給我們德國不足兩百萬噸,百分之一都沒有!並且大部分還是在蘇聯戰爭爆發前高價賣的,蘇聯戰爭爆發後,美英法都基本上停止供油了,真是豈有此理!德國今年隻有一千萬噸石油,從羅馬尼亞進口了五百萬噸石油,從你們中國進口了一百萬噸,其餘的都是用煤炭化工合成的人工石油。”他忍不住歎口氣,“美英法三國試圖用石油困死我們,說實話,石油確實是我們最大的短處。戈林元帥和古德裏安將軍都抱怨,他們的飛機和坦克一直得不到足夠的燃油,如果有更多的燃油,德國空軍和德國陸軍的坦克部隊就更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了,石油短缺限製了德國軍隊的戰鬥力。”
盧欣榮深以為然:“是啊,這個巴庫油田年產石油兩千萬噸,兩千萬噸啊!如果我們能得到這裏...”
斯圖登特驚愕地道:“蘇聯人怎麽可能讓我們得到這裏?”
盧欣榮看著斯圖登特:“將軍,你忽略了一個重要前提,我們和蘇聯人都想得到這裏,但是,這裏本來就屬於蘇聯人的。我們得不到巴庫,我們的處境還是原先的樣子,可蘇聯人失去了巴庫,他們的處境就要雪上加霜了。我原本懷疑蘇聯人會把巴庫和我們來個玉石俱焚,可我現在想一想,覺得蘇聯人沒有這個魄力。我們得不到巴庫,不會死,蘇聯人失去了巴庫,必死!蘇聯人比我們更不能接受巴庫變成一片廢墟。”
斯圖登特思考了一下,他立刻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雖然我們迫切地想要得到巴庫,蘇聯人也迫切地想要保護好巴庫,但蘇聯人沒有餘地,而我們卻有。得到巴庫,我們是贏家,毀掉巴庫,我們還是贏家,對於蘇聯人而言,丟掉巴庫,他們是輸家,毀掉巴庫,他們還是輸家!”他目光炯炯地看著盧欣榮,“所以你命令部隊向蘇軍控製著的油田地區進行反複的穿插,目的不是為了奪取和占領,而是造成敵我雙方犬牙交錯的局勢,這樣,蘇聯人是萬萬無法下狠心炮火覆蓋或轟炸油田的,雖然可以把我們炸得屍骨無存,燒得灰飛煙滅,但巴庫也給我們陪葬了,蘇聯人徹底地得不償失。”
“是啊。”盧欣榮點點頭,“我又命令王業成帶著自行重炮團打炮火遊擊戰,是借此告訴蘇軍指揮官,哪怕我們被他們消滅,我們也有能力在全軍覆沒的同時把巴庫徹底地夷為平地。”他微微一笑,“這就是在敵國境內作戰的好處,敵國的城市、平民、基礎設施都能成為被我們綁架的人質,雖然蘇聯人不在乎人命,不在乎城市,但他們不得不在乎巴庫油田。”
斯圖登特笑起來:“說得對!說得對!”他看了看周圍林立的油井,“這裏非常危險,一發炮彈就可以讓我們跟遍地石油一起葬身火海,但實際上,這裏卻是最安全的。”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嘛。”盧欣榮嘻嘻地笑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