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節 鹿死誰手(6)
字數:8366 加入書籤
南京軍目前共有八支部隊擁有榮譽稱號,分別是:第77師(“無敵”)、第88師(“常勝”)、第99師(“不敗”)、第74師(“虎賁”)、第17師(“閃電”)、第111師(“奔雷”)、第123師(“天山”)、第180師第180旅(“陷陣”)。該舉措是蔣緯國在南京會戰期間創立的,授榮譽稱號予功勳卓越的部隊,從而作為鼓勵和嘉獎,事實證明了,這是一個天才般的創舉,得到榮譽稱號的南京軍部隊因此而鬥誌高昂、戰意旺盛,團隊精神更加鞏固,部隊戰鬥力也隨之成倍增長,沒有得到榮譽稱號的南京軍部隊也會因為渴望得到而蓄誌奮鬥、浴血苦戰,戰鬥力同樣隨之成倍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得到榮譽稱號的南京軍部隊會在特定情況下被剝奪榮譽稱號,比如出現了人數較多的投降、叛亂、嘩變或臨陣脫逃、戰鬥消極等各種玷汙軍人榮譽的事件,從而鞭策得到榮譽稱號的南京軍部隊不敢驕傲鬆懈。蔣緯國的這個創舉,比蘇軍近衛軍製度更提前(蘇軍頒布“近衛”榮譽稱號是在1941年秋),也比德軍黨衛軍更正式(德軍黨衛軍雖然也有“帝國師”“骷髏師”等稱號,但那隻是名稱,並非正式的榮譽稱號),極大地激勵了南京軍的士氣。眼下,南京軍第九支獲得榮譽稱號的部隊正式誕生,即正在血戰死守冠軍城的第202師,蔣緯國授予該師的榮譽稱號是:“背嵬”。
背嵬,即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背嵬軍”,是嶽飛統領的嶽家軍裏最精銳的王牌部隊。
當蔣緯國把“背嵬”戰旗莊嚴地遞交給第202師師長張世希、副師長寸性奇、參謀長王竣、副參謀長陳文杞時,四位軍人都喜極而泣、潸然淚下。寸性奇情難自禁地揮舞著戰旗,奔跑在各陣地上,忘情大呼道:“弟兄們!我們第二零二師有榮譽稱號啦!背嵬!背嵬萬歲!”
幾乎沒有什麽比這個更能振奮第202師官兵們的士氣了,得知這個喜訊後,全師官兵歡聲雷動。很多士兵其實並不理解“背嵬”的含義,軍官們解釋道“就是‘嶽家軍’的意思”,使得士兵們驚喜激動不已,嶽飛和嶽家軍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即便是目不識丁的人,也是從小耳聞口傳的,嶽飛百戰百勝,“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的故事更加是源遠流長,“啊,我們被稱為嶽家軍啦!”“萬萬不能辜負這個稱號啊!我們不能給嶽武穆丟臉抹黑啊!”“嶽家軍當年打得金人聞風喪膽,我們現在也要打得蘇聯人望風披靡!”這個樸素的想法再加上軍人的榮譽感,讓第202師的官兵們熱血沸騰、士氣大振。
跟著“背嵬”戰旗一起被頒給第202師的還有三萬多條繡著“背嵬”二字的臂章標誌,第202師的官兵們正式將其縫在或臨時捆綁在胳膊上。
比得到榮譽稱號更能振奮第202師官兵們士氣的,是蔣緯國的親自到來。蔣緯國雖然不喜歡像後世某些領導或公眾人物那樣“前呼後擁、排場十足”,但他必須要這麽做,因為他需要讓守城官兵們看到他的臉,看到他這個活生生的人,知道他來了,來跟他們同仇敵愾、患難與共。南京軍的統帥自然是蔣介石,畢竟南京軍是國軍的一部分,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南京軍真正的統帥是蔣緯國,蔣緯國在南京軍裏的威望和影響力是包括他老頭子蔣介石在內所有人都望塵莫及的,說南京軍官兵們把蔣緯國“視若為神”有些肉麻,但也不是特別誇張,很多很多的基層官兵確實在心裏把蔣緯國“神化了”,他們會有如此“封建思想”,是因為他們非常直觀地知道:是誰創建了他們所屬的這支軍隊,又是誰讓這支軍隊擁有世界一流的裝備和戰鬥力,是誰讓這支軍隊的成員擁有豐厚待遇和完善的撫恤製度,又是誰讓他們可以心無旁騖、沒有後顧之憂地在戰場上為國而戰,是誰對他們愛兵如子,又是誰帶著他們屢屢力挽狂瀾,是誰帶著他們戰無不勝,又是誰讓日本人都對其畏稱為“三眼戰鬼”,答案都是一個人的名字。在南京軍裏,文化程度和見識都很高的高級軍官是尊敬蔣緯國,文化程度和見識都較高的中層軍官是崇敬蔣緯國,文化程度和見識都不是很高的基層官兵則完全是死心塌地地崇拜蔣緯國。蔣緯國當初在南京保衛戰中險些被日軍炮彈碎片崩開腦袋,額頭眉心處從此留下一個由上至下的粗重而醒目的傷疤,看上去酷似“第三隻眼睛”,加上蔣緯國是“蔣二公子”,因此北平的說書先生們煞有其事地聲稱蔣緯國“其實是二郎神轉世投胎”,對此,蔣緯國很啞然,南京軍的將軍們更是討厭這種說法,因為那些說書先生在“蔣緯國是二郎神轉世”的基礎上捎帶又熱烈地爭論南京軍哪位將軍是“哮天犬下凡”,為之抬杠得不可開交。
蔣緯國親自來到冠軍城,對第202師上下起到的鼓舞、激勵、振奮的效果甚至遠遠地超出授予該師“背嵬”榮譽稱號,整個冠軍城都為之沸騰了。第202師共有10個團,9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蔣緯國逐個地巡視這十個團的陣地,所到之處,歡聲震空、淚飛如雨。
“二零二師的弟兄們,好好打!我相信你們!”蔣緯國振臂握拳、神采飛揚。
“二公子萬歲!萬歲!萬歲!”看到蔣緯國的官兵們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隨後無不激動得歡呼雀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呐喊。
第202師是南京軍,蔣緯國在南京軍裏受到擁護、熱愛、崇敬的地步簡直不亞於日本軍隊對日本天皇的程度。看到蔣緯國本人,足以讓官兵們激動至極、驚喜至極、意外至極了,更何況,冠軍城此時的處境是官兵們心知肚明的,而蔣緯國身為南京軍統帥、貴為蔣二公子,居然在這個十萬火急的關頭親自趕來,這個行為意味著什麽,哪怕文化水平、思想覺悟再低,官兵們都是清清楚楚的,哪怕蔣緯國轉身就離開冠軍城,光是這份親自犯險過來看望他們的情義,就足以讓官兵們感激涕零乃至以死相報了。官兵們猜測,蔣緯國來冠軍城要麽在短暫停留後就離開,要麽一直在這裏,如果是一直在這裏,說明兩種情況,一是援兵馬上就來了,二是蔣緯國相信第202師能守住冠軍城,不會讓他死在這裏。不管是哪種情況,官兵們心中都溫暖無比:
“天呐!是二公子啊!二公子居然親自來冠軍城了!”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老毛子都打進城了,他居然還敢來!”
“唉!二公子的恩德,咱們隻能用這條命來報答了!”
看到蔣緯國的官兵們在回過神來後有的拚命歡呼,有的熱淚滾滾,全師上下群情激奮,士氣鼎沸得幾乎要爆炸了。師長張世希感慨道:“區區一人(蔣緯國),卻頂得上一萬精兵!”他隨即召集全師能離開崗位的中高層軍官,聚集在總指揮部的播音室裏。冠軍城是一座軍城,經營已久,各陣地、各戰壕、各地堡裏都安裝了有線廣播,從而能讓高級軍官的聲音一下子傳給全軍官兵。
在數十名軍官眼含熱淚的注視下,蔣緯國昂然地站在播音室的麥克風前,他一身戎裝,手持軍委會授予他的醒獅勳刀,這是中國軍隊的最高榮譽物品,跟中正劍是不同的,中正劍代表蔣介石本人,醒獅勳刀則代表中國軍隊,蔣緯國的這把醒獅勳刀是通過南京會戰獲得的。蔣緯國神色莊嚴,表情凝重,目光專注,緩緩拔出勳刀並高舉起,用爆發式的聲音厲聲高呼:
“全體將士!聽我命令!”
冠軍城的南京軍官兵們都聽得出,這是蔣緯國在親自給他們下命令,他們懷著肅穆的心情聽著蔣緯國的命令。
蔣緯國深深地吸口氣,長聲大吼:“奉、天、殺、賊——”
巨雷般的“奉天殺賊”霎時響徹全城,冠軍城儼然成為了第二個南京城。冠軍城戰役雖然在規模上大不如當初的南京會戰,戰事初期,攻城蘇軍約11萬,守城中國軍隊約5萬,但烈度極高,蘇軍總指揮官戈利科夫因為蘇軍急需在短時間內重新奪回冠軍城、他本人渴望建功立業以進行打壓政敵和爭寵以及他已經向斯大林打包票從而導致他沒有後路等原因,根本就不在乎人命的犧牲,這跟日軍幾乎是一模一樣,最重要的是,冠軍城南京軍的炮兵力量大不如當初南京城的南京軍,而進攻冠軍城的蘇軍的炮兵力量卻大大超過當初進攻南京城的日軍,當初在南京,南京軍的那幾座炮山、那幾十門被安裝在山丘上的重炮是日軍對南京城久攻不克的重大原因之一,但眼下,冠軍城的南京軍則沒有這個巨大的優勢。
盡管被傅作義強行架進了地下指揮室內,但隔著三十多米厚的土層,蔣緯國也能清清楚楚地聽到外麵地表上那股猶如天塌地陷、山崩嶽裂的戰爭進行曲,他不用看也知道,他的忠勇部隊正在與蘇軍進行著神驚鬼顫的死戰。
蔣緯國突然間想唱歌,現實中的戰爭可不像影視劇裏那樣自帶背景音樂,蔣緯國五音不全,他也不太好意思引吭高歌,因此他隻是哼著,哼著一首後世的回味記憶的憂傷的歌曲,但他卻哼出了十分符合眼下這個時代大背景、戰爭大背景的意味:
“我們哭了…”蔣緯國邊哼邊想:當然要哭,君不見,我們堂堂中華,傲立世界東方千餘年,昔日是何等的輝煌榮耀,今天卻如此的狼狽落魄,炎黃後裔卻變成蠻夷列強的魚肉,尊嚴被踐踏,國土被瓜分,財富被掠奪,男人被奴隸,女人被淩辱,那個掃滅六國的秦還在哪裏?那個威震四方的漢還在哪裏?那個萬國來朝的唐還在哪裏?那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又在哪裏?那個亡國後有二十萬國民跳海殉國的宋又在哪裏?它們的輝煌早已經被百年來中華割地賠款的條約和喪權辱國的曆史書給厚厚地覆蓋住了。中國人啊,問問自己,羞不羞?炎黃有靈,如何看待今日的不肖子孫?——天崩地裂、碎石橫飛,蘇軍的猛烈炮火炸得冠軍城的建築物、工事堡壘一片接一片轟然倒塌,一處接一處灰飛煙滅,炮彈密集如雨,火球翻滾如海,一段段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防線被硬生生地炸開,正在地麵上展開反衝鋒的南京軍被炸得血肉橫飛,彈坑裏青煙滾滾,肉泥混灰、血漿和土,躲在戰壕工事裏的南京軍被炸得粉身碎骨,電光火石中血霧成雲,沙暴般的硝煙席卷全城,大如西瓜小如雞蛋的無數破碎粉碎的磚瓦石塊在衝擊波氣浪中狂舞橫飛,躲閃不及的南京軍官兵被劈頭飛舞來的碎石砸得或鋼盔變形、顱骨粉碎、腦漿迸濺或筋斷骨折、髒腑震傷、肢體扭曲,海嘯般的震蕩波洶湧地灌進地道地堡裏,躲藏在裏麵的南京軍官兵在天旋地轉中被震得眼前發黑、口鼻滲血。歇斯底裏的“烏拉”口號聲中,地動山搖間,一輛輛蘇軍坦克碾壓著狼藉遍地的瓦礫、廢墟、屍骸、血泊,掩護著一群群蘇軍步兵從被蘇軍炮群炸得千瘡百孔的南京軍防線上蜂擁著湧入,密密麻麻猶如灰褐色的螞蟻群。炮火力量隻有蘇軍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第202師的炮兵團在團長姚北辰和副團長王南平的指揮下毫無懼色地奮力還擊,炮兵們舍生忘死,為避免火炮遭到蘇軍占絕對優勢的炮火壓製,火炮都分散開並且開幾炮就換一個地方。激戰中,姚北辰看到一門120毫米榴彈炮因為炮架受損而癱瘓在地、無法轉移,他萬般舍不得拋棄這門火炮,但一時間又無法將其轉移或將其修複,因此他說道“我需要一個炮組的誌願者”,二十多名炮兵義無反顧地留下來,和姚北辰一起操控著這門無法移動的火炮。火炮不斷地咆哮出烈焰,和操控它的姚北辰等炮兵官兵一起燃燒著最後的生命,在連續轟射了十幾發炮彈後,幾十發蘇軍炮彈壓製飛來,火炮頓時在大爆炸中變成鐵水,姚北辰等炮兵化為一團隨風飄逝的血雲;
“我們笑著…”蔣緯國邊哼邊想:當然要笑,君不見,鳳凰涅槃才會重生,苦難正是一種磨練,一個強大的民族必然是從苦難重重的屍山血海裏廝殺出來的,比如後世的以色列,比如今日的中國。昨天的苦難,就是今日的動力。踐踏我吧,我終將會百倍償還;蔑視我吧,我終將會讓你為之膽寒;中國人啊,請相信自己,不要自卑,因為我們是足夠優秀的,不要悔恨,我們會變得足夠強大的,不要氣餒,失去的榮耀,還會通過我們手上的鋼鐵和腳下的征途再度奪回,不要放棄,昔日的輝煌,還會由我們用淚水、汗水、血水再度重現。中華的命運,就在你我的手上,中華的未來,就在你我的腳下。——“殺賊!”在仿佛從靈魂深處爆發出的憤然吼聲中,被蘇軍炮火炸得衣衫襤褸、灰頭土臉、渾身血汙的南京軍官兵們端著明晃晃的刺刀,跳出寸斷的戰壕、躍出破碎的工事、鑽出坍塌的坑道,在無懼死亡的大無畏勇氣中爭先恐後地衝殺向湧來的蘇軍,迎著蘇軍的坦克和炮火,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強大反擊。蘇軍炮彈一波又一波落下,天翻地覆、雷電交加的火海中,仿佛殺不盡、死不絕的中國軍人持續地反擊著,頑強得令蘇軍驚悚駭然。麵對滾滾開來的蘇軍坦克,南京軍官兵們毫不懼怕、毫不退縮,前赴後繼地把雨點般的燃燒瓶擲向蘇軍坦克,一輛又一輛蘇軍坦克燃起熊熊大火;
“我們抬頭望天空,星星還亮著幾顆…”軍官身先士卒是南京軍的鐵血傳統,也導致軍官傷亡率比士兵低不了多少。第212旅副旅長梁希賢奉命率部與蘇軍爭奪碼頭,官兵們與蘇軍反複廝殺,碼頭屍骸如麻、血流漂杵,蘇軍第20坦克師在師長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卡圖科夫的指揮下,集中全力衝擊碼頭,先穿插到梁希賢部後方,再向河邊進行壓迫,把包括梁希賢在內的七百多名官兵驅趕到了河邊。由於河灘地勢平坦,官兵們又很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無法抵擋蘇軍坦克。梁希賢打光手槍裏的子彈後,大吼道:“寧做中華鬼,不當羅刹囚!”說完縱身跳進了鄂木河,隨即消失在血濤紅浪中,屬下官兵們放聲大哭,在打光彈藥後紛紛跳河自殺以殉國明誌,除戰死者和重傷無法動彈者,河灘上剩餘的最後三百多名官兵都跟著梁希賢一起跳河自殺。看得蘇軍官兵無不目瞪口呆,卡圖科夫更是被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我們唱著時間的歌,才懂得互相擁抱…”由於傅作義的作戰方針是誘敵深入再與之纏鬥以迫使其無法脫離,所以南京軍刻意地在防線上放開幾處缺口,使得大批蘇軍猶如決堤洪水般湧入冠軍城內,導致南京軍的部分突出據點在激戰中被蘇軍包圍。在城北一處以一座東正教大教堂為基礎而修建的南京軍大型據點裏,師參謀長王竣剛趕來這裏督戰就與據點裏眾官兵一起陷入蘇軍的狂瀾洪潮中,官兵們請求王竣突圍,王竣回答道“未殲敵即逃是恥辱!你們希望我以後沒臉見人嗎?軍人不成功便成仁!我要和你們一起死在這裏!”官兵們無不感動落淚,拚死血戰包圍住據點的蘇軍,大教堂在蘇軍炮火中分崩離析,官兵們依靠著廢墟、坑道、散兵坑頑強抵抗,據點裏僅僅一個營的南京軍被四倍於己方並且擁有絕對炮火優勢的蘇軍猛攻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最後傷亡殆盡。當蘇軍衝進據點時,據點裏隻剩下八十多人,除了王竣受傷較輕外,其餘都是無法動彈的重傷員,因為還能動彈的輕傷員都已經在戰鬥中陣亡或變成重傷員。王竣看著奄奄一息的重傷員們:“弟兄們,我打算前去投降,以此換來蘇軍放你們前去我軍控製區,讓你們獲得一條活路。”重傷員們紛紛哭喊道:“不要!我們不要參座您當俘虜。”王竣點點頭:“那我們就一起為國盡忠吧!”衝進據點的蘇軍呆呆地看著眼前這一幕:王竣動作輕柔地跟重傷員逐一擁抱,語言溫和地逐一告別“我馬上就來了”,言罷用槍械一槍一個地打死所有的重傷員,重傷員們神色超然甚至麵帶微笑地排隊被打死,最後,王竣對著被他打死的重傷員們跪下來並且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然後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重重地倒在遍地屍體血泊中。
“到底是為了什麽,因為我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風吹花落淚如雨…”蔣緯國知道,自己遇到了這個曆史機遇,自己肯定也要將其牢牢地抓住,在這個時空裏留下自己的痕跡、功績,並且再給無數的中國人創造可以為中華民族做出最大限度的貢獻的機會。不管蔣緯國有無改變曆史,這個時空裏的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都是存在的,但因為蔣緯國的改變,成百萬乃至成千萬的中國人有了更好、更大的為國付出的機會,沒有蔣緯國,就沒有南京軍這支軍隊讓上百萬中國青年可以參加其中,為國奮戰、為中華民族流淌出身上的那一腔熱血;
因為蔣緯國給的機遇,原本在山西省某個鄉村裏做貨郎的第202旅第1022團的上等兵胡棟梁得以從戰壕裏突然間跳出來,在被蘇軍坦克機槍子彈打成馬蜂窩的同時成功地把一捆燃燒瓶砸到蘇軍坦克上,看著蘇軍坦克因為自己而燃起熊熊大火、幾個渾身冒著火苗青煙的蘇軍坦克兵鬼哭狼嚎地從坦克裏爬出來,滿嘴渾身都在噴血的胡棟梁含笑著倒在死人堆裏;
因為蔣緯國給的機遇,原本在河南省某個小鎮子上當鐵匠的第212旅第1024團的少尉唐鑫凡得以像瘋虎般大吼著在冠軍城一條巷子裏爆發的肉搏戰中靠著常年打鐵而鍛煉出的強壯體魄連續殺死八個蘇軍士兵,當兩眼發紅的唐鑫凡用一塊碎石把第八個蘇軍士兵的腦袋砸成血肉模糊的爛西瓜時,他的身體被第九個蘇軍的刺刀捅穿,知道被刺刀捅穿是如此痛苦;
因為蔣緯國給的機遇,原本在江蘇省某個湖泊邊養鴨子的第222旅第1026團的機槍手董新得以在冠軍城戰鬥中用一挺mg-34機槍連續射殺了兩百多個蘇軍,這個心善得連鴨子都不忍宰殺的小夥子在被蘇軍狙擊手一槍打穿頭蓋骨時仍然不敢相信自己這輩子居然會殺死這麽多的人,意識消失的那一刻,他回想起了在家鄉那片波光粼粼的湖上駕著小船的場景;
因為蔣緯國給的機遇,組成第202師的中國青年們得以萬裏迢迢地離開故鄉,在這場洗刷國恥、開疆拓土的偉大戰爭裏揮灑滿腔熱血,譜寫著一曲曲蕩氣回腸的中華英雄的戰歌。第202師死傷巨大,但也給蘇軍造成了極其慘重的傷亡,蘇軍的第一波強攻足足持續了兩天兩夜多,五十個小時沒完沒了地瘋狂進攻,戰鬥模式以巷戰和陣地戰為主,蘇軍足足傾瀉了兩萬五千多噸炮彈,摧毀了70%以上的城區,炮火猛烈得達到“空氣和河水都在燃燒”的程度,但蘇軍攻占的城區僅占全城五分之一左右,並且為之付出了三萬三千多人的死傷代價,死亡蘇軍裏包括1名少將和8名上校,南京軍第202師傷亡一萬三千餘人,並且過半的傷亡都是蘇軍炮火造成的,陣亡者裏軍銜最高的是第212旅旅長孫明瑾。孫明瑾在3月4日白天激戰裏被蘇軍炮彈炸斷右臂,當天晚上,麻醉藥效過去的他強忍劇痛前往野戰醫院大呼:“願意參加敢死隊的跟我來!”一千多名可以奔跑的傷員被孫明瑾組成一支敢死隊,孫明瑾自任敢死隊長,這些或斷手或肚破或瞎了一隻眼的傷兵們人人身上像孫明瑾一樣捆綁著炸藥包或集束手榴彈,隨即趁著夜色掩護對蘇軍發動了千人級別的自殺性夜襲。一千多名視死如歸的敢死隊員在孫明瑾的帶領下,摸到蘇軍某片控製區的邊緣處,繼而在震撼天地的咆哮吼聲中爭先恐後地拉響炸藥包或手榴彈的引信猶如離弦箭雨般衝進蘇軍控製區內、人群裏,頃刻間,霹靂夾雜著鬼哭狼嚎聲一起遍地開花,血肉伴隨著火球一起此起彼伏,孫明瑾第一個在一團火光中粉身碎骨,遭到攻擊的蘇軍第62軍第271師完全陷入精神上的崩潰,副師長寸性奇趁機率領一個旅展開反擊,一舉打垮蘇軍兩個師並且擊斃了蘇軍第62軍軍長奧澤羅夫少將。
第202師的官兵們沒有辜負蔣緯國對他們的高度信任以及他們肩膀上的職責,頑強地抗拒著蘇軍,在這場山河變色的血戰中無不有進無退,但在3月5日淩晨時,城內發生了重大意外。(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