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節 遠征中南(3)
字數:8072 加入書籤
馬來亞戰役爆發當天,南京軍勢如破竹地擊潰泰馬邊境的英軍(絕大部分是馬來亞籍英軍),繼而高歌猛進、長驅直入,晝行一百多公裏,當晚抵達位於馬來亞西北部的馬來亞第五大城市檳城的北部郊區,在這裏,南京軍遇到了馬來亞北部的第一道真正的防線。這道被稱為“日得拉防線”的防禦工事被英軍重兵把守,在英軍總指揮珀西瓦爾的計劃裏是英軍展開節節抵抗的第一個階段性戰場。日得拉防線由星羅棋布的混凝土機槍工事、縱橫交錯的反坦克塹壕、密如蛛網的戰壕、不計其數的鐵絲網以及成千上萬顆地雷組成,縱深共有四層堅固陣地,駐有英軍一萬五千餘人,三分之一是英國本土官兵,三分之一是印度籍英軍官兵,三分之一是澳大利亞官兵,配有輕重機槍五百多挺、各型火炮三百多門,另有坦克一百多輛。珀西瓦爾在戰前視察了這道防線,很有自信地認為“可以抵擋五萬敵軍持續三個月的進攻”,甚至為其取名“馬來亞的馬奇諾防線”。
“馬來亞的馬奇諾防線?”廖耀湘舉起望遠鏡打量著英軍的防線,忍不住笑了,“這個外號在以前可以說是美譽,在現在完全就是譏諷了吧?珀西瓦爾難道不知道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在西歐戰役中完全就是廢品?”
對於如何攻破這道日得拉防線,廖耀湘胸有成竹。馬來亞半島東西兩邊沿海處是平原,中部是“中央山脈”,英軍的日得拉防線從山脈的山腳下一直修建到海邊,儼然是一道長城,廖耀湘命令第74師第74旅、第75旅兵臨日得拉防線城下,按兵不動,第76旅則翻山越嶺,鑽進中央山脈,在山林裏迂回繞向英軍防線後方。接受過嚴格訓練的南京軍南下部隊官兵們此時對於跋山涉水可謂輕車熟路,在深山老林裏也是如履平地。
廖耀湘隨後在俘虜堆裏找到十幾個英軍士兵,特地帶他們看了這麽一幕畫麵:幾十頭大象拖曳著十幾門重型榴彈炮在橡膠林裏緩緩地前進。“明天中午,我們會有三百多門重炮被運送到前線,用於炮擊日得拉防線。”廖耀湘告訴這些英軍士兵,“到那時候,日得拉防線肯定被突破,裏麵的英軍會全軍覆沒,我現在放了你們,讓你們替我告訴日得拉防線的英軍指揮官,如果他在明天中午前和平地讓出日得拉防線,他和他的部下都不會死,如果他選擇頑抗,那他和他的部下都要跟著防線一起玉石俱焚。另外,告訴你們的同伴,我們不會虐待、折磨、屠殺戰俘。”
被釋放的這十幾個英軍士兵不停地說“thankyou”,然後忙不迭地從南京軍控製區跑去日得拉防線的英軍陣地。
“師座,我們的重炮在明天中午是不可能被運送到日得拉防線的。”王業成報告道,“交通實在太糟糕,沿途到處都是山嶺、密林、溪河,重型牽引車沒辦法使用,大象也沒那麽多。”
“我作為師長,能不知道這個情況?”
“師座,您打算恫嚇英國佬?讓他們臨陣脫逃、不戰而退?”
“你也太看不起英軍了。我不是嚇他們,是騙他們,讓他們錯判我們的進攻方向。”
“師座高明!”
“少拍馬屁,順便替我通知部隊,安心睡覺,補充體力,趕了一白天的路,肯定累了,明天還要繼續戰鬥、繼續趕路呢!”
“啊?假如英軍在夜間主動出擊,怎麽辦?”
“不會的。”廖耀湘很有把握,“第一,英軍依靠的就是防線,主動出擊就是脫離防線,而我軍兵力超過英軍,英軍的主動出擊豈不是等於找死?第二,英軍沒這個膽子。”
日得拉防線的英軍指揮部內,防線總指揮官、英軍第11步兵師師長大衛·梅菲·裏昂少將在聽完那十幾個被南京軍釋放的英軍俘虜的報告後,他一方麵懷疑“中國人是在虛張聲勢”“肯定沒有那麽多大口徑重炮,但應該有超過一百門”,一方麵把思維牢牢地定格在了“中國軍隊會在明天中午對日得拉防線展開正麵強攻”這個結論上。裏昂少將命令部隊養精蓄銳,準備迎接會在明天白天爆發的戰鬥,有參謀軍官建議“中國軍隊長途奔襲了一個白天,肯定疲憊不堪,不如主動出擊,一來出其不意,二來可以打擊中國軍隊的囂張氣焰”。裏昂少將否定了這個提議,他認為:己方兵力不如敵軍,應該依托防線,好好地打防禦戰,不能冒險。
這個夜晚,日得拉防線內的英軍大多數因為緊張而難以入眠,在防線北部的橡膠林裏,準備進攻的南京軍官兵們同樣大多數難以入眠,但不是因為緊張,而是因為激動,與此同時,日得拉防線附近的中央山脈裏,一萬餘南京軍正在星夜兼程地翻山越嶺,官兵們一邊大嚼著辣椒和幹肉以提神充饑,一邊不知疲倦地邁著兩腿。部隊人人輕裝前進、打著綁腿,在隊伍前麵的是幾十名向導,這些向導都是檳城當地的華僑青年,非常熟悉這裏的山路,此時引導祖國大軍在崎嶇坎坷的山林裏抹黑前進。
次日上午,南京軍正式進攻日得拉防線,但與裏昂少將預想的不同,南京軍是從防線後麵殺過來的。在驚天動地的喊殺聲以及英軍的目瞪口呆中,大批身穿迷彩服的南京軍兩眼發紅地從防線附近的山林裏鑽出來,猶如山洪般勢不可擋地衝到了英軍的防線上。與此同時,數百架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飛臨日得拉防線上空,展開劈頭蓋腦的狂轟濫炸。籠罩在電閃雷鳴和地動山搖中的日得拉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煙火中,揮舞著槍械和刺刀的南京軍官兵猛虎下山般奔跑著、掃射著、投擲著手榴彈。最先與南京軍交手的印度第45旅立刻就被打垮了,衝擊中的南京軍官兵們隻看到成群結隊的、蓄著大胡子、用毛巾包裹著腦袋的印度士兵驚慌失措地向他們舉起雙手。
“全體進攻!”廖耀湘下達了總進攻的命令。
第74師的三萬餘步兵一前一後地夾擊咆哮向英軍的日得拉防線,雙方混戰成一團。
比起印度士兵的毫無鬥誌,身為“主子”的英軍表現得與其相差無幾,英聯邦軍隊裏戰鬥力最強的是澳大利亞軍隊。大批澳軍官兵積極地投入戰鬥,驅趕著調頭逃跑的印軍返回前線,甚至對逃跑的英軍也毫不客氣地進行驅趕。盡管澳軍表現得頗為頑強,但仍然擋不住南京軍的衝擊。衝擊中的南京軍官兵猶如蜂群般呼嘯而來,在遇到火力攔截後立刻就地打滾,以熟練過硬的規避動作一邊躲閃一邊繼續摸爬滾打著不斷前進,戰場上極少出現英軍用機槍打倒一片南京軍的場景,更讓英軍吃驚的還是南京軍的槍法,南京軍士兵幾乎人人能夠做到一邊奔跑躲閃一邊開火射擊並且子彈還能命中敵軍的精度水平,刻苦訓練和身經百戰的單兵優勢在這個時候被體現了出來。雙方展開對射後,英軍是接連不斷地倒下,南京軍則是稀稀拉拉地倒下,同時南京軍還在衝鋒中,當雙方人群短兵相接後,戰局進一步地倒向了南京軍。打光子彈或來不及更換彈夾的南京軍士兵毫不猶豫地掄起刺刀在英軍人群裏左突右捅,殺得刀刀見血。迂回到英軍防線後方的第74師第76旅猶如水銀瀉地般湧上英軍防線,跳進戰壕、鑽進碉堡、衝進工事,繼而卷起遍地開花的血雨腥風,處處都是展開近戰的南京軍和英聯邦士兵。被子彈打得血水飛濺的雙方軍人滾滾倒地,四分之三以上是英聯邦軍人,南京軍傷亡人數隻有英聯邦軍人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因為這裏的英軍都是二三流部隊,而印度籍英軍因為英軍很少給予其足夠子彈進行訓練而戰鬥素質低落,戰鬥意誌更是不值一提,唯有澳大利亞軍人勉強撐住,但也是孤掌難鳴,至於南京軍,個個都是訓練有素並且絕大多數者是從蘇聯戰場的死人堆裏殺出來的,戰鬥素質和戰鬥意誌都完全壓倒英聯邦軍隊,自然打得英聯邦軍隊難以招架;倒下去的英聯邦士兵還有不少人是被南京軍用刺刀捅倒的,血如泉湧、痛不欲生,短兵相接時,盡管英澳軍人普遍比南京軍高出大半個頭,但在拚刺刀時完全不是南京軍的對手,被南京軍捅得肚破腸流、鬼哭狼嚎者比比皆是。實際上,比起拚刺刀,除了日軍能跟南京軍一較高下外,已經沒有哪國軍隊還是南京軍的對手。英軍的戰壕裏、碉堡內、工事間,雙方軍人殺得犬牙交錯,南京軍氣勢如虎地壓著英聯邦軍人,或端著衝鋒槍、步槍射殺得英軍渾身噴血,或把手榴彈扔得又準又很,炸得英軍血肉橫飛,或挺著刺刀捅得英軍透心涼,繼而對一大片麵無人色、抱頭鼠竄的英軍猶如趕鴨子般窮追不舍,戰場上甚至出現這樣的場景:幾百個英軍或印度籍英軍心驚膽戰地向幾十個南京軍投降、幾十個打光子彈的英軍或印度籍英軍被人數隻有區區幾個並且同樣沒有子彈但端著刺刀的南京軍追趕得魂不附體、頭都不敢回、猶如兔子般地拚命逃跑。
南京軍不隻是戰鬥時比英聯邦士兵更強,受傷後也比英聯邦士兵更強,受傷的英聯邦士兵基本上都是倒在地上呼天搶地、哭爹喊娘,而受傷的南京軍士兵倒地後很少會大呼小叫,或者進行自救,或者繼續開槍射擊,或者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並且周圍有敵軍,直接拉響了手榴彈,炸得自己粉身碎骨,也拉著一片敵軍齊齊血肉橫飛。盡管這場戰鬥對於南京軍而言並非以弱敵強,不需要“過於拚命”,但還是有幾十名忠勇的軍人在受傷後拉響身上手榴彈。
大概是因為“文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不如“野蠻人”的緣由,麵對南京軍這種猛烈得堪稱狂暴的攻擊方式,從小生活在“充滿人權的文明世界”裏的英軍哪裏能夠撐得住,激戰了半個小時不到,印度籍英軍降者遍野,英軍也紛紛投降,表現得最為可圈可點的澳軍在友軍紛紛投降的情況再怎麽努力也無法挽回局勢,有的撤退,有的投降。南京軍一鼓作氣,成功地突破了化為殘垣斷壁的日得拉防線。這場戰鬥是馬來亞戰役爆發後第一場算是硬仗的戰鬥,南京軍傷亡兩千多人(很大一部分是死傷於英聯邦軍隊的地雷、機槍、火炮),消滅英聯邦軍隊四千多人,俘虜八千多人,繳獲到大批戰利品。
把俘虜丟給後麵跟上來的泰軍後,南京軍繼續前進,進入檳城,占領了馬來亞境內的第一個大城市。道路上,南京軍官兵們馬不停蹄,腳步聲如雷,道路邊,密密麻麻的英聯邦士兵俘虜垂頭喪氣地蹲坐著。開進檳城的南京軍受到了讓官兵們措手不及的夾道歡迎,全城張燈結彩、敲鑼打鼓,因為馬來亞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華人華僑。南京軍入城後,當地的華人華僑在極度的激動中紛紛湧上大街,熱烈歡迎南京軍。對於這些在異國他鄉的華人華僑而言,沒有什麽比看到祖國軍隊開來更讓他們激動的了。入城道路兩側,無數華人華僑猶如過年般,穿上最豔麗的衣服,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拚命地鼓掌,把事先準備好的香煙、糖果、水果、鮮花、毛巾等物塞到南京軍官兵的手裏,官兵們滿眼都是歡天喜地的同胞的麵孔,滿耳都是親切熱烈的漢語歡呼聲。“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熱烈歡迎祖國軍隊來到馬來亞!”華人華僑們無不群情激奮,很多上年紀的華人華僑甚至喜極而泣、老淚橫流。華人華僑雖然在東南亞地區占的人口比例非常大,但當地畢竟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而中國近百年來國力衰弱,無法庇護這些在異國他鄉的同胞國民,因此華僑們在東南亞都吃了很多苦,飽受淩辱、委屈,甚至是災難,比如1603年,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屠殺了兩萬多華僑;1740年,荷蘭人在印尼雅加達屠殺了一萬多華僑(紅溪慘案)。當時的中國中央王朝都未救援。第一次屠殺發生時,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國力衰微,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已經不複存在,哪裏還會救援菲律賓的本國僑民;第二次屠殺發生時是清朝乾隆年間,乾隆認為那些在南洋繁衍生息的華人都是“自甘脫離王化的夷民,已不屬於大清子民”,所以沒有救援。因此,華僑在東南亞的處境可想而知。此時看到祖國大軍開來,華僑們才真正有了自豪感和安全感,繼而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激動中,很多華人華僑都泣不成聲。整個檳城一片鼎沸,當地華人華僑喜氣洋洋地迎接南京軍,而南京軍官兵們也在感動和激動中向僑胞們揮手,處處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畫麵。
馬來亞的華人華僑們對南京軍幫助極大,除了提供情報,還有穩定人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地的華僑和馬來人常年混居,互相很熟悉,華僑的祖國軍隊打來,馬來人自然惶惶不可終日,而華僑根據南京軍的請求,紛紛安慰馬來人,“不會有事的,中國軍隊軍紀嚴明,不會濫殺無辜,不會"jian yin"擄掠”“你們隻要不反抗就行了,中國軍隊會保護你們,就像保護我們一樣,你們以後能過上比現在更好的日子”。在華僑們的溝通下,當地馬來人對南京軍基本上沒有采取敵視態度。在這場中英爭奪馬來亞的戰役中,馬來亞當地人大部分兩不相幫,雖然有部分馬來人幫助英國人,但更多的馬來人則是幫助南京軍的。說到底,在英國人的統治下,馬來亞的馬來人和馬來亞的華人都是英國人的壓榨對象,馬來人跟華人堪稱是“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在這個時候,馬來人肯定更願意相信華人而不是英國人。
突破日得拉防線、攻占檳城後,第74師稍作休整,繼續南下,一路征途堪稱順風順水,戰場明明是異地他鄉,但官兵們幾乎每到一座城市、一個鎮子、一片村莊時,都會受到當地僑胞的熱烈歡迎。南京軍打來時,英國人望風披靡,馬來人觀望不定,華僑華人則夾道歡迎,同時說服身邊的馬來人相信南京軍。另一方麵,由於南京軍言而有信地沒有虐待和屠殺俘虜,一路上帶著不少俘虜繼續前進,麵對英軍的防線便讓俘虜喊話勸降,這個對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士氣低迷的英軍、馬來軍、印度軍源源不斷地向南京軍投降,跟在南京軍後麵趕來的泰軍一邊接管被南京軍打下的城市,一邊接收南京軍交給他們的俘虜,抓俘虜幾乎抓得手軟。
第74師打得勢如破竹、捷報頻頻,與其一起參戰的第17師也出動了,隻是,第74師走的是陸路,第17師走的是海路。泰國的曼穀灣內,艦艇如雲,碼頭上,兵山兵海。灣內艦艇屬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2混成艦隊,碼頭上的軍隊則是南京軍第17師。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已經進行了全麵的整編,先前,日本海軍的艦隊分為“艦隊”和“航空艦隊”兩種,前者就是戰列艦編隊,後者就是航空母艦編隊,很顯然,這樣分開來是一種十分落後的編製,讓航母和戰列艦無法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眼下,日本海軍的艦隊取消了那種把航母和戰列艦分開來組建艦隊的編製,改設“混成艦隊”,把航母和戰列艦混編起來。目前,日本海軍共有2支正式的混成艦隊,第一支由小澤治三郎指揮,下轄4艘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以及4艘重型巡洋艦等軍艦,這支艦隊完全就是航母艦隊,第二支由南雲忠一指揮,下轄2艘航空母艦(翔鶴號、瑞鶴號)以及2艘戰列艦,是嚴格的航母和戰列艦的混編艦隊。
正在曼穀灣內的日軍艦隊就是南雲忠一的第2混成艦隊,該艦隊的任務是運送和掩護南京軍第17師在馬來亞半島南端登陸。
曼穀灣的碼頭上,第17師師長馮聖法、副師長黃百韜正在跟日軍第2混成艦隊司令官南雲忠一、參謀長草鹿龍之介進行著“戰前商討”。所謂的“戰前商討”,還不如說就是爭吵。
馮聖法皺著眉頭:“為什麽隻有兩艘戰列艦?到時候怎麽提供最充足的艦炮火力呢?”
草鹿龍之介說道:“兩艘足夠了。馮將軍,戰列艦的造價是很高昂的,一旦有什麽損傷,都是非常重大的損失。根據我們的情報,東南亞海域內存在為數不少的英國潛艇、荷蘭潛艇、美國潛艇,我們必須小心行事。”
馮聖法有點不滿:“南雲將軍,你們艦隊裏的運輸艦船似乎不太夠,我師有三萬七千餘官兵,還有大量的軍械設備、輜重物資,可我看到你們艦隊裏萬噸級運輸船隻有區區的八艘。”
南雲忠一回複道:“馮將軍,請見諒,日本海軍現在也已經參加戰爭,任務繁重,需要運輸船的地方很多,比如我們要加強對印尼的控製,能擠出這些運輸艦船已經盡力了。”
草鹿龍之介說道:“如果我軍的這些運輸艦船無法一次性運輸你們全部的人員和軍械,那就分為兩次運輸好了。”
黃百韜質疑道:“如果分成兩次運輸,那麽,第一批登陸上岸的我軍部隊就隻有一半了,另一半還需要你們艦隊從馬來亞半島最南端返回曼穀灣再運輸,豈不是浪費時間?而第一批登陸部隊也有可能因為兵力火力不足而陷入苦戰,這種戰術不就是最下等的添油戰術嗎?另外,如果你們需要第二次運輸,那麽,你們的戰列艦還會留在前線戰場為我軍已登陸部隊提供艦炮支援嗎?”
草鹿龍之介態度幹脆地說道:“當然不會逗留在最前線,我們的運輸艦船需要戰列艦和航母的保護。”
黃百韜怒了:“那你們的艦隊就把我軍登陸部隊丟在最前線?萬一戰事惡化,英軍大舉反撲,你們無法及時趕到,我軍登陸部隊豈不是等死?”
南雲忠一蹙眉說道:“如此前景,我們也不願意,但我方困難實在太多…”
馮聖法忍無可忍:“南雲將軍,我們讓貴方提供更多的主力艦,你們推說有困難,我們讓貴方提供更多的運輸艦船,你們又推說有困難,如此行徑,豈是盟友所為?”
黃百韜又道:“南雲將軍,你艦隊裏的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基本上都是保護你們的重型巡洋艦、戰列艦和航母的,沒有足夠軍艦保護的運輸艦船是十分脆弱的,萬一遭到敵軍潛艇攻擊,那船上的我軍官兵豈不是要淹死?”
“我操你個日本鬼子!”黃百韜身後的第18旅旅長張雲毫不拖泥帶水地開口罵人。
現場的南京軍官兵們一起哄堂大笑。眾人都忍不住日本人這種一推二拖三研究的態度,馮聖法和黃百韜不得不忍氣吞聲地好說歹說,說來說去,還不如張雲這種張嘴就罵更加幹脆。
中日兩軍聯合作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眼下這種中日兩軍不同軍種的聯合作戰還是首次,結果產生了各種磕磕碰碰的麻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