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節 陰雲迷霧(4)
字數:9978 加入書籤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的中國首富是伍秉鑒,他也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其資產總額高達約2800萬兩白銀,同期的美國首富的資產總額隻有約700萬兩白銀,僅為他的四分之一;到了清末時,中國首富是胡雪岩,其資產總額高達約2000萬兩白銀{也有說法稱其資產總額高達約3000萬兩白銀},後來被其最大競爭對手盛宣懷將其打敗並將其首富地位取而代之,盛宣懷的資產總額高達約2500萬兩白銀,同期的滿清皇族成員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的私人財富也非常驚人,並不遜於盛宣懷,光是其儲存在英國銀行裏的資金就有700多萬英鎊,作為參照,在當時,一棟帶有花園的豪宅別墅的價格售價約2000英鎊,一個英國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約10英鎊{注意,當時英國正處於國力鼎盛時期,工人工資還是較高的};進入民國後,在北洋時期,中國首富是“東北王”張作霖,其資產總額高達約5000萬銀元,當時中國70多個主要的大軍閥、大權貴、大官僚、大商人的資產總額合計約6.3億銀元,張作霖一個人獨占約8%;時過境遷,到了眼下的國民政府時期,中國首富不是別人,正是蔣緯國。蔣緯國的錢跟蔣介石的錢是性質不同的兩碼事,蔣介石的錢基本上就等於中國國庫的錢,屬於公款,而蔣緯國的錢完全就是他的私人財富。蔣緯國到底有多少財富?他自己也不大清楚,他賺錢如流水,但花錢也如流水,每天每夜都有大量資金不斷地流入他的小金庫裏,又不斷地流出去,總額難以計算。保守估計,截止1943年底時,經過蔣緯國手的資金累計估計超過120億美元,如果扣除掉方方麵麵的花銷,他獲得的“純利潤”不少於70億美元,此時就在他手裏的、他隨時能動的積蓄估計有20多億美元,作為參照,同期美軍1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造價約為7500萬美元,他手裏足有二三十艘航空母艦。
蔣緯國的財富當然不是以權謀私、貪汙腐敗得來的,他現在的幾大財路裏,除了派遣軍隊在境外對別國進行刮地三尺的搜刮以及製毒販毒、猶太人的“上供”,就是合法賺錢了,一是在國內,二是在國外,在國內賺錢就是經營獨霸各大經濟命脈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國外賺錢就是以國家名義跟德國、日本、意大利、法國等中立國、以色列等中國眾多附屬國進行大型的跨國貿易,實際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蔣緯國搞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壟斷經營。蔣緯國此時已經壟斷中國的軍工業、重工業、化工業、對外出口戰略物資和工業原料的跨國商業,開發新領土和附屬國的眾多要害行業也盡數被他掌握著,軍火、石油、煤炭、天然氣、電力、冶金、鋼鐵、采礦、豬鬃、鎢砂、桐油、橡膠、黃金、醫藥、汽車生產、運輸、通訊、機器製造…幾乎都被他控製著{蔣緯國對輕工業、農業、服務業不太感興趣,加上時間精力有限等原因,所以他沒有太涉及以上幾大行業。另外,世界三大利潤最高的行業分別是石油、軍火、毒品,蔣緯國現在已是三者齊備}。可以說,蔣緯國已經建立了一個超級龐大的商業帝國。經營、運轉、管理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靠蔣緯國一個人肯定是萬萬不行,他日理萬機、分身乏術,當然不會事事親力親為,他在軍界裏、政界裏都有大批的助手和部下,在商界裏自然也是一樣,成百上千的企業家、銀行家、市場分析師、經濟學家、金融學家、理財專家、商業行政管理專家為他效力,為他經營、運轉、管理著他的商業帝國,古耕虞就是其中之一。
古耕虞是中國此時的“豬鬃大王”,豬鬃是中國的傳統出口物資,出口貿易量占全世界豬鬃貿易總量的90%以上,而古耕虞則掌控著中國90%以上的豬鬃產量和銷量,“豬鬃大王”稱號可謂名至實歸,他正是蔣緯國的商業帝國的高層之一,專門負責豬鬃這個領域。古耕虞曾經發出過這麽一段感慨:“…最近這幾年可以說是中國這幾百年來最好的‘商業黃金時期’,我此話絕非誇大其詞,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隨之頒布了‘禁海政策’,從那時候開始,即便出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隻是曇花一現,中國的對外貿易業從此跌入了低穀,清朝建立後,變本加厲的閉關鎖國進一步地扼殺了中國的對外貿易業,直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才被迫開放廣州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對外貿易業通道,曆數明清兩朝,中國人從未真正地有機會跟外國人大規模地生意,到了民國,雖然禁海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被徹底地打碎了,但由於時局動蕩、社會混亂、內憂外患等原因,中國的對外貿易業雖然枯木逢春,可跟外國相比完全就是望塵莫及,然而,最近這幾年來,一切都大不同了,變化堪稱天翻地覆,時局終於穩定了,社會終於安寧了,內憂外患終於都煙消雲散了,全國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大建設、大發展,麵積遼闊的新領土和眾多附屬國被奪取和被收回後,對以上地區進行大開發的勢頭更是猶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德意美英展開規模史無前例的世界大戰,中國卻得以置身事外,而境外的世界大戰又是中國進行大發財的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看看內地,看看新領土,看看附屬國,再看看境外,到處都是商機巨大的發財機會啊!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被迫簽署《南京條約》,中國市場被迫向西方列強打開大門,得知此事的英國企業家們欣喜若狂,‘一想到要跟擁有三億六千萬人、市場巨大得近乎無窮的中國展開貿易,大家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眼下的中國人跟當年打贏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英國人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哪怕頭腦再笨、目光再短淺、社會地位再低的中國人,此時都知道,發大財的機會來了,國內國外到處都是發大財的機會,天上掉餡餅、地上撿金子不是夢,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在老家可能隻有幾畝薄田,但報名移居新領土後,立刻就能在新領土境內獲得少者幾十畝多者幾百畝的肥沃土地,還能享受到各種優惠政策待遇。一個普通的農民都能得到如此豐厚的發財機會,更何況那些有頭腦、有目光、有更多資本並且有背景、有靠山、有人脈關係的社會高層呢?…整個中國都陷入了一種集體狂歡式的亢奮氣氛裏,大家都眼睛發紅、嘴巴流涎,爭先恐後地、一窩蜂地撲向那些大蛋糕。”
正如古耕虞說的這樣,此時的中國正處於“遍地都是發財機會的黃金時期”,中國商人恐怕是身處這個時期裏最感到狂喜激動的群體,因為商機爆發得堪稱井噴式,全國各地商人無不“發了瘋一樣地”撲向遍地的商機,內地、新領土、附屬國、友邦盟國…到處都是猶如過江之鯽般忙得歡天喜地的中國商人,剛剛投身這場饕餮盛宴般的商海的人驚喜萬分地賺得盆滿缽滿,原本勉強糊口甚至瀕臨破產的小商人一下子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大商人,原本腰纏萬貫的大商人一下子變成了堆金積玉甚至富可敵國的大富豪…當然了,最大的商人還是蔣緯國,他賺的是最多的,但他肯定沒有把池子裏的魚都撈光,並且每時每刻還有更多的魚湧進池子裏,足以讓許許多多的人也能分一杯羹。麵對這場席卷全國的鋪天蓋地的“發財浪潮”,即便是按規定不能從商的公務人員和軍政官員,也不可避免地紛紛感到心癢難耐、按捺不住。德國人、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在忙著打仗,特別是英國人,已經是全民皆兵,而中國人則在忙著“全民發財”。《中華英雄報》是這樣報道的:“…好像我們中國人已經忘記了眼下還是世界大戰期間,大家都在忙著發財,到處都在做買賣、談生意,無數人因此而大發特發。比如眼前的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繁忙得讓道路都不堪重負了。滇緬公路是中日戰爭前我國政府跟英國政府進行雙邊合作的項目,滇緬鐵路則是剛完工的,看看這兩條聯係中緬兩國的通道吧!公路上車輛如麻、車水馬龍,不但有汽車,還有馬車、牛車、騾車,每輛都滿載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稀奇古怪、應有盡有的商品貨物,有的車輛是兩國政府間展開貿易的,更多的車輛則是兩國商人、平民、冒險家間展開貿易的,白天,公路上車聲震耳欲聾、飛沙走石,晚上,公路上車燈燦若星河、亮如白晝,時不時發生大堵車,一堵就是十幾公裏甚至幾十公裏,公路上幾乎車連著車,緊密得就像一堵牆,車子就是組成牆壁的磚塊,至於鐵路,也是一樣,列車如梭、風馳電掣,晝夜不息、沒完沒了,平均十分鍾就有一列火車呼嘯而過,或從緬甸呼嘯向中國,或從中國呼嘯向緬甸。根據確切數據,滇緬公路剛完工時每月運輸量隻有1000多噸,但現在卻達到了30000多噸,足足暴增了三十倍!至於滇緬鐵路的運輸量,更是滇緬公路的五倍多。根據來往於中緬兩國之間的商人們說,他們把中國的商品賣到緬甸可以獲得五倍多的利潤,把緬甸的商品賣到中國可以獲得四倍多的利潤,這樣一來一回就是近十倍的利潤!利潤如此之高,又怎麽不讓人趨之若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並且滇緬公路、滇緬鐵路隻是這場大浪潮的一個小小縮影。…”如此繁華紅火的商業貿易,自然不可避免地孳生出了大量的蚊蟲蒼蠅。緬甸政府暫時無能力參與管控在名義上是中緬共有的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因此管控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國方麵負責{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自然能給中緬政府帶來豐厚收入,大半收入歸中國,小半歸緬甸,由於管控工作都交給了中國方麵,因此緬甸政府不需要做什麽實事,隻需要按期收錢就行了,緬甸政府自然樂得坐地分錢},如此一來,形形色色的中國國內各方勢力在這裏攪成了一團。
陰雲密布、大雨滂沱。雨幕中的滇緬公路上一片大堵車,不計其數的車輛在交通陷入癱瘓的公路上堵得結結實實,進退不得的商販們和司機們一時間怨聲載道,車笛聲、抱怨聲、吵架聲、叫罵聲、呼喊聲…響成一片。“前麵的環山公路因為大雨引發小規模泥石流而暫時中斷了,工程人員正在全力維修,預計三個小時內排除險情,請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身穿雨衣的公路巡邏人員和交通警察在車隊中邊走邊喊道,與此同時,一群群海關緝私警察一起進入車隊中,挨車挨車地進行檢查:
“駕照!運輸證!營業執照!出入境許可證!統統拿出來!”
“身份證!中國人還是緬甸人?老家在哪裏?”
“車上裝的是什麽貨物?手續都拿出來!從哪裏運來的?準備運去哪裏?”
分工明確的緝私警察們一絲不苟地檢查著。忙碌中,一名帶隊的緝私隊長看到不遠處公路上停著一連串足足二三十輛大卡車,每輛大卡車上都裝著滿滿當當的貨物,但那些貨物都被防水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看不見是什麽。叫來幾名部下後,緝私隊長大步流星地走上前,用警棍敲了敲第一輛大卡車的車門:“檢查!證件都拿出來!”
駕駛室窗口處露出一張睡眼惺忪的中年男子的臉,此人一身文士氣息,顯然並非司機。正在打盹的司機懶洋洋地看了看車外,沒搭理緝私警察,中年男子在看清車外的緝私警察後,嘴裏嘟噥了幾句,然後遞出去一張文件。緝私隊長接過去看了看,是一份標著青天白日國徽並且蓋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交通部政務處”公章的官方文件。皺起眉頭瀏覽了一下,緝私隊長甩手把文件丟回去:“這是什麽東西?我要你拿出合法證件!”
中年男子上上下下地看著緝私隊長:“剛才給你的不就是證件麽?”
“那也是證件?”緝私隊長冷笑,“一份不明不白的公文罷了!”
中年男子眯起眼睛,笑了笑:“你看清楚這二十八輛大卡車是哪家公司的?車上的貨物又是哪家公司的?”
緝私隊長仔細地看了看車子,隻見車門上寫著“中國西南汽車運輸公司”字樣,再看車上的貨物,隻見防水布上寫著“中國七星公司”字樣。再次冷笑一聲,緝私隊長用嘲諷的語氣問道:“那又如何?”
中年男子露出驚訝神色:“你知不知道這兩家公司的大老板分別是誰?”
“老子管他是誰!”緝私隊長滿臉輕蔑,“沒有合法的證件,你們這支車隊就是在走私!老子現在要檢查你們車上到底裝的是什麽!來人!上車檢查!”
“你們敢!”中年男子神色一變,但他來不及阻止,看到四五個緝私警察已經爬到車上,掀開防水布,看到防水布裏是一個個碼得整整齊齊的大木箱,箱蓋上都寫著“中國七星公司”。緝私警察們毫不客氣地用撬棍撬開大木箱,隻見木箱裏麵都是緬甸的漆器、木雕、小型家具、手工藝術品等普通商品。“你們夠了!”中年男子神色焦躁地喝道,但緝私警察們沒有理睬他,經驗豐富的他們不會放過魚目混珠的可能性,被刻意地放在外麵的、上麵的木箱裏麵的商品隻是為了掩人耳目,大魚在裏麵,果然,裏麵的幾個木箱被撬開後,露出了裏麵的象牙製品、緬甸玉、玉器、翡翠、瑪瑙、琥珀、粗坯玉石、粗製寶石等高價值的商品。“膽子夠肥的啊!”緝私隊長冷笑著看著中年男子,“你們的這些貨物果然是內有乾坤!這麽多的象牙和緬甸玉,如此明目張膽地進行如此大額的走私,看來,你們的大老板確實大有來頭啊!”
中年男子冷著臉,司機則神色倨傲地道:“如果你們想保住飯碗,那就別多事!我們的大老板是你們這些小嘍囉絕對惹不起的大人物!”
緝私隊長經驗豐富,特別是察言觀色的能力,更是洞若觀火,他敏銳地注意到,中年男子雖然神色緊張,但緊張中卻又閃過一絲如釋重負,接下來的緊張是半真半假的,更多的緊張其實是裝出來的。緝私隊長心頭一動,回頭一揮手,喝令道:“弟兄們,繼續打開箱子!”
中年男子頓時神色大變:“住手!”他渾身冷汗,急忙地掏出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奉塞進緝私隊長的手裏,壓低聲音道,“這位兄弟,高抬貴手。事情到此為止對你們是有利無害的,要是你們看到什麽不該看到的東西,你們不但飯碗不保,連這條命都要保不住。聽我一句勸,不要真的傷和氣,別太較真。這裏麵是你和這幾位弟兄起碼二十年才能掙到的鈔票,請你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緝私隊長接過信封,裏麵是厚厚的一疊法幣,他輕輕地笑起來:“不打自招啊!”
中年男子的臉色變得陰沉起來:“你真要繼續看嗎?我提前給你一個忠告,別後悔。”
緝私隊長扭過頭,沒理睬中年男子,專注地看著部下。很快,一個部下驚聲叫起來:“隊長!你快來看!”
緝私隊長精神一震,麻利地爬上車子,他看到在眾多木箱最裏麵的幾個木箱被打開來,在看清木箱裏的東西後,他頓時瞪大了眼睛,因為裏麵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鈔票,有的是法幣,還有的是一種新印刷出的、不知道屬於哪個國家的鈔票。穩住心神後,緝私隊長猛然間醒悟,那些新鈔票是緬甸新發行的法定貨幣。緬甸先前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是英國殖民地,用的貨幣自然是英鎊,如今緬甸在中國幫助下“獲得獨立”,自然要發行新貨幣,眼前這些就是。緝私隊長凝視著這支明顯有靠山、有背景的車隊,二三十輛大卡車,每輛上都有好幾大木箱裝著法幣和緬甸新貨幣,數量和金額無疑是巨大的。“一條大魚啊!”緝私隊長在心裏暗暗道。
中年男子已經下車了,司機在旁邊給他打著傘,他此時表情已經沒有剛才刻意裝出的膽怯、緊張、害怕,而是一種陰鷙,夾著一絲冷笑。“都說了,不要看,看了會後悔。”中年男子看著緝私隊長,慢條斯理地道,“你們知不知道你們招惹到哪幾位大人物了?七星公司,是孔大公子的產業;西南汽車運輸公司,是徐二夫人的產業;至於徐二夫人,她的丈夫正是交通部政務處主任徐先生,而徐先生還有一個職務。”他用看死人的眼神看著緝私隊長,“中統局副局長。”
緝私隊長豁然變色,他大吃一驚:“中統?副局長徐恩曾?徐二夫人?徐恩曾的二夫人王素卿?”
司機嘿嘿嘿地笑起來:“都說了,你們這些小嘍囉招惹了你們萬萬招惹不起的人。”
中年男子看著緝私隊長,他沒有看到對方臉上的表情從大吃一驚變得驚恐萬分,而是從大吃一驚變成了一種近乎狂熱的又驚又喜,這讓他一下子反而驚愕住了。“中統?徐恩曾?原來你們是中統啊!這也難怪了,走私鈔票,這麽大的手筆,還真沒幾家機構幹得出來!”
緝私隊長看著中年男子,表情比對方剛才露出來的更加陰鷙:“你們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我們衝鋒陷陣、開疆拓土,你們搭順風車、挖牆腳!嘖嘖嘖!”
“你們…”中年男子和司機都心頭一沉,“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緝私隊長湊近對方的臉,冷冷地笑著道:“不是我們落在你們手裏,而是你們落在我們手裏了。我們是什麽人?當然是海關緝私警察呀!隻不過,我們還有第二個隱蔽身份,海統。”
中年男子和司機頓時麵如土色,知道問題這下子嚴重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洛陽,龍門鎮,龍門石窟蓮花洞。
蓮花洞是龍門石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該石窟是利用天然溶洞修改而成的,始建於北魏晚期,其工藝堪稱鬼斧神工,比如石窟頂部就被雕刻成一朵巨大的綻放的蓮花,這也是該石窟得名由來。蓮花之下,三尊佛像巍峨而立,中間一尊正是釋迦摩尼,侍立於其兩側的分別是其大弟子迦葉和二弟子阿難,三尊佛像既法相莊嚴又優美典雅,布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細節纖毫畢現、惟妙惟肖,眾星拱月地簇擁於四周的菩薩、力士、飛天、聖僧也無不生動傳神、美輪美奐,林林總總、美不勝收。不過,眼下正在這處石窟裏的三人則沒有敬仰佛法、參拜佛尊的心思,他們不顯山不露水地聚集於此,是為了商討跟自身息息相關的大事。三人裏,兩人是身穿中將製服的軍人,還有一人身穿中山裝,不過,兩名中將卻對後者顯得頗為敬重。三人分別是第1集團軍司令胡宗南、第2集團軍司令湯恩伯、軍統局副局長戴笠。由於蓮花洞此時還未得到真正的保護和旅遊開發,因此洞內光線昏暗,使得胡湯戴三人麵龐都掩映在一種古怪的陰影中。洞內,隻有三人都顯得心思幽邃而微妙的聲音在輕輕地回蕩著。
“…西安事變後,何總座{何應欽}雖然繼續身居高位,但明眼人都知道,何總座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他帶出來的那些方方麵麵的門生故吏也越來越淡出核心了。”戴笠語氣幽微,臉上表情則因為被陰影籠罩而看不到,“軍隊實權目前就被四個人掌控著,陳部長{陳誠}、壽山兄{胡宗南字壽山}、克勤兄{湯恩伯字克勤},以及…”他稍微頓了頓,“蔣緯國。”
聽到戴笠說出的最後那三個字,胡宗南和湯恩伯的表情都輕輕地動了一下。
“陳部長素來自視甚高,跟我們不是一路人,跟戴老板你也頗有齟齬。”胡宗南輕聲地說道,“至於蔣緯國,他早已經自成一係,別說我們了,就是陳部長、何總座,也完全不是他的對手。這個小二蔣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真沒想到,短短六七年,他居然發展到這個地步。”
“蔣鼎文被殺死在監獄裏了。”湯恩伯開口道,“雨農兄,這件事是你做的嗎?”
“我戴雨農向來是唯校長馬首是瞻。”戴笠笑了笑,似乎有點無奈,“沒有校長的命令,我會做出這種事?”
“很多人都說是那個小二蔣幹的。”湯恩伯點點頭,顯得若有所思,“看來確實是他了,他現在實力強橫、勢力滔天,已經連老頭子的話都敢不聽了,老頭子讓他別殺人,他表麵上不殺,暗地裏照殺不誤。這個小二蔣,心機和城府都很深啊!他殺蔣鼎文到底是‘替天行道’,還是別有用心,不好說啊!校長的老部下正在陸續凋零哦!‘五虎上將’裏,劉峙、蔣鼎文,兩人都已經被蔣緯國殺了,衛立煌早就投靠蔣緯國了,目前隻剩陳部長和顧長官{顧祝同}。”
戴笠再次笑起來:“克勤兄,你率軍坐鎮河南省,人稱‘中原王’,還有壽山兄,率軍坐鎮西北的寧甘青四省,人稱‘西北王’,兩位都是兵強馬壯的封疆大吏,還真怕了蔣緯國?”
“不怕不行啊!”湯恩伯苦笑,“當初在蘇聯戰爭期間,孫元良就被他幹掉了,我險些步了孫元良的後塵,現在,蔣鼎文又被他幹掉了,還有當初中日期間的劉峙、桂永清、黃傑,被他一口氣都殺了。這個小二蔣殺起人來完全就是六親不認啊,校長都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是校長的天子門生,人家是校長的寶貝兒子,校長跟我們再親,那也親不過寶貝兒子啊!”
胡宗南輕輕地笑起來:“克勤兄,這幾年來,托了蔣二公子的洪福,大家都在忙著發財,你也沒有落後吧?據我所知,你創辦的鼎泰公司在河南省境內那是經營得紅紅火火啊!香煙、棉花、絲綢、紡紗、織布、磚瓦、陶瓷、造紙、印刷…產品包羅萬象啊!不僅如此,我聽說你最近還創辦了一家叫‘協興’的鐵廠、一家叫‘八達’的船運公司、一家叫‘恒豐’的化工廠。克勤兄,賺了不少吧?校長把河南省交給你,蔣二公子也沒有把手伸到河南省,你在河南省可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呀!小王國搞得是有聲有色,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喲!”
湯恩伯再度苦笑:“壽山兄,你就別挖苦我了!我的那些產業已經被海統局的人盯上了,鼎泰公司裏已經有幾個人被證實是海統局派來潛伏的,我現在真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啊!再說了,比起賺錢,我哪裏比得過蔣緯國,他連製毒販毒這種事都幹得出來,我跟他比起來,根本就是高山仰止、望洋興歎,退一百步跟孔家、宋家相比,我也隻是賺一點蠅頭小利罷了!”
戴笠微微地笑道:“孔家這兩年十分活躍,都把手伸到東南亞了,據說中統那幫人也跟孔家秘密地合作,一起做了不少大買賣,不知道有沒有被蔣緯國盯上。”{國民黨四大家族裏,軍統跟宋家關係親密,但跟孔家關係較差,中統一方麵聽命於陳家,一方麵跟孔家關係親密。}
胡宗南收起笑意,聲音變得平靜而深邃:“雨農兄,說了這麽多,大家聚在一起也難得,我看,可以說說正事了吧?”
戴笠沒有說話,足足半晌後,他才語氣意味深長地道:“我要說的,二位難道還不心知肚明?智者,應該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不是嗎?”他抬頭看著三尊佛像,輕輕地吟道,“龍門闕下三尊佛,眼底煙雲理亂絲,但願乾坤能入掌,危舟此日共扶持。”
三尊佛像靜靜地俯視著三人。胡宗南和湯恩伯都一言不發、心領神會。(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