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節蔣緯國之死(12)

字數:8020   加入書籤

A+A-




    元旦,淩晨四點多,上海外延海域。

    波濤洶湧的海麵上,兩支燈火通明的艦隊正在對向行駛著,猶如海麵上的兩個移動的城鎮,隻不過,兩者相差懸殊,正在由南向北行駛的艦隊是第12運輸艦隊,該艦隊由一艘重型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十艘運輸船組成,正在由北向南行駛的艦隊是第1艦隊第1特混分艦隊,該艦隊包括多艘戰列艦、重型巡洋艦以及“南京號”重型航空母艦。

    “南京號”的指揮室內,艦隊司令曾以鼎拿起無線電對講機:“是我。”

    對講機裏很快傳來了第12運輸艦隊指揮官歐陽四海的聲音:“是我。”

    曾以鼎笑了笑:“虎父無犬子啊,歐陽四海,你真有本事。”

    歐陽四海也笑起來:“曾長官,我們趕時間呢,有話快說吧!”

    曾以鼎:“歐陽四海,你是知道的,我現在隻要一聲令下,我的艦隊立刻就可以把你的艦隊打得灰飛煙滅,中國海軍的內戰雖然令人痛心疾首,消耗的都是中國海軍的實力和元氣,但沒辦法,因為你們已經是危害國家的叛軍了。”

    歐陽四海:“曾長官,你現在多厲害啊,麾下又是航空母艦又是戰列艦的,連說話語氣都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隻不過,你似乎忘了,你麾下的這些戰艦都是誰給你弄來的,沒有他,你現在頂多指揮幾艘老掉牙的炮艦炮艇而已。”

    曾以鼎:“這也是我到現在都沒有下令開火的原因。歐陽四海,聽我一句勸,現在收手還不算晚,我們大家就當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否則,你和你的同伴真的就要萬劫不複了。”

    歐陽四海:“為了自己不萬劫不複,所以就坐視他萬劫不複嗎?曾長官,你是陳長官(陳紹寬)的左右手,我呢,則是歐陽格的兒子,海軍內部兩個派係鬥來鬥去也不是什麽秘密了,但是,無論是你和我,還是陳長官和我父親,兩派都有一個共同的恩人,就是他。你想想吧,七年前,中國海軍是什麽樣子?陳長官指揮的是十來艘清末的老掉牙軍艦,我父親指揮的是幾十條老掉牙的魚雷艇,現在呢?天差地別啊!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應有盡有,無論是陳長官那一派係還是我父親這一派係,我們共同的強大的海軍夢,因為他而實現了。沒有他,這一切可能嗎?我們怎麽能忘恩負義?海軍,就算不站在他那邊,也要保持中立,對不對?”

    曾以鼎遲遲沒有說話,半晌後,他歎息道:“算了,我什麽都不知道。”

    兩支艦隊在長江入海口處秋毫無犯地擦肩而過。

    蔣緯國的這個婚注定“黃了”。

    上午七點,南京的歡樂氣氛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陽一樣越來越炙熱,全城堪稱萬人空巷,尤其是從江北浦口區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再依次通過的建鄴區、鼓樓區、玄武區直至最終抵達玄武湖畔的這條主街道,路兩邊更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要不是足有兩個師的軍人在維持治安,城內的社會秩序怕是早就陷入混亂了。根據婚禮的日程安排,新郎蔣緯國會先從位於玄武湖畔的新婚新房前往浦口區迎接新娘,新娘和一幹娘家人即日方送親代表團會在浦口區等待著,接著,這對新人會返回玄武湖畔的新房,舉行結婚儀式。自然而然,南京市民們和大批特地從外地甚至國外趕來的人無不翹首以盼,想要一睹新人的風采姿容,軍隊境界線外盡皆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浦口區、長江大橋兩岸、建鄴區、鼓樓區、玄武區…無處不掎裳連袂、觀者如市,成年人們喜笑顏開、興致勃勃,孩子們歡天喜地、興奮無比,一邊跑一邊拍手喊“蔣二公子結婚嘍”“看新娘子嘍”“要喜糖啦”,笑容可掬的司儀工作人員們在街上熱情洋溢地向孩子們分發喜糖。蔣緯國的婚房在玄武湖畔,風景極佳,這棟房子是蔣介石和宋美齡以父母身份掏錢給他修建的,是一棟中日風格混合的別墅,雅稱“鳳凰廬”,所謂“鳳凰廬”,一是“鳳求凰”喜慶之意,二是蔣緯國堪稱“人中龍鳳”,住的地方取如此名字也是實至名歸。

    女方送親,男方要迎親。蔣緯國結婚,男方這邊的親朋好友自然一大堆,男方的兩位家長當仁不讓是蔣介石和宋美齡,蔣介石今天沒有穿長馬褂,而是穿了一套唐裝,顯得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宋美齡一如既往地穿得非常講究,裏麵穿著保暖衣保暖褲,外麵穿著一件特製的旗袍,顯得雍容華麗、優雅高貴,除了蔣介石和宋美齡,蔣緯國的“家長”還有一位,就是含辛茹苦地把他從小一手拉扯大的姚冶誠姚夫人,比起宋美齡的光彩照人,姚夫人略微顯得有點“土氣”,但姚夫人今天要比宋美齡激動得多,不停地抹著眼淚,說到底,姚夫人是蔣緯國的養母,宋美齡是蔣緯國的繼母,養母對孩子的感情要超過繼母的。蔣緯國結婚了,姚夫人激動是激動,但也有點惱火,因為她當年是“不擇手段”地想要撮合蔣緯國和施利聆,沒想到蔣緯國一方麵“沒拒絕施利聆”一方麵又娶了別的女人,姚夫人心裏自然有一些不悅;除了三位“家長”,蔣緯國的“迎親團”還有上百人,蔣經國以及結拜的另外八個兄弟肯定一個不少,無不喜氣洋洋。聚集在鳳凰廬一帶的,還有數百名中外嘉賓,各種語言交織一片,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由於人太多,因此以蔣介石、宋美齡為代表的“長輩們”都在美齡宮,蔣緯國和跟他年齡差不多的親朋好友則在鳳凰廬。

    “人生如夢啊!”穿上中式禮服的蔣緯國感慨不已。

    “行了,別感慨了,快去接新娘吧!”蔣經國笑得合不攏嘴,“按照理解,男方的迎親代表團應該有一部分人先去女方那裏了,緯國,作為新郎大哥,我先走一步了,在那裏等你。”

    “行,麻煩大哥你了!”蔣緯國笑嘻嘻地點頭。

    “主任啊…”蕭爻不動聲色地走到蔣緯國的身邊,“南京城今天這麽多人這麽亂,真是一個好機會啊!”他遞給蔣緯國一件衣服,“天氣真冷,加件衣服吧!”

    蔣緯國在南京結婚,沒人搞破壞是不可能的,遍布全城的軍警憲特以及便衣們一上午足足抓了十幾批試圖搞破壞的可疑分子,這些可疑分子身份、手段、來曆、目的不一,過半想要刺殺蔣緯國,也有一些是想要趁機刺殺雲集南京的國民政府軍政高層(蔣介石是僅次於蔣緯國的第二目標),其中有一批可疑分子在被逮捕時負隅頑抗,一邊高舉太極旗一邊試圖拉響身上偽裝成水壺或其他物品的炸彈,同時大喊“韓國光複萬歲”“韓國人永不屈服”“蔣緯國出賣韓國”之類的口號,可以確定,這批可疑分子是韓國複國勢力裏麵的狂熱極端分子,因為仇恨蔣緯國“出賣韓國”,所以想要將其刺殺。說起來,搞這種類似於恐怖襲擊的刺殺也算是韓國複國勢力的一大特色和一大特長。韓國被日本滅亡後,試圖複國的韓國人一方麵走政治路線,即尋求列強大國的幫助,一方麵走軍事路線進行武力抗日,隻不過,韓國複國勢力沒有客觀條件組建一支軍隊(他們在日占韓國境內肯定無法組建軍隊,在外國境內同樣難以被允許組建軍隊),因此,他們的“軍事鬥爭”“武力抗日”就是搞刺殺,比如1910年,韓國人安重根成功刺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932年,韓國人尹奉吉成功刺殺日本陸軍大將白川義則,同一年,韓國人李奉昌刺殺日本天皇失敗,以上三起刺殺行動是影響力非常大的,至於韓國人搞出來的影響力不大的刺殺行動,更是數以百計。以前,韓國人專門刺殺日本人,搞得日本人心驚肉跳,中國人自然“喜聞樂見”並且暗中相助(那三起刺殺基本上都有中國政府或中國民間勢力大力相助韓國人),眼下,韓國人把中國人和日本人一起作為刺殺目標,不得不讓蔣緯國、蔣介石感到頭皮發麻。好在,中國人對韓國人“非常熟悉”,很清楚他們的刺殺愛好,所以做好了萬全的防備,整個南京城戒備森嚴並且“十個人裏就有一個是便衣”。

    美齡宮前的空地上,數十名國民政府的軍政高層正在談笑風生。這時,一名少將神色凝重地快步走進人群,此人是華東軍區參謀處處長嶽星明。嶽星明看了看現場眾人,徑直地走向他的上級、華東軍區司令長官顧祝同。

    “顧長官,上海駐軍司令上官長官(上官雲相)剛剛給您打來一個緊急電話。”嶽星明在顧祝同耳邊輕聲地匯報道。

    “哦?”顧祝同心頭一動,他看了看四周,不動聲色地退出人群,走到空地邊緣角落,然後低聲問道,“到底怎麽回事?”

    嶽星明有點緊張不安地道:“兩個多小時前,上海駐軍發現抵達上海的海軍第十二運輸艦隊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在吳淞口碼頭靠岸,而是直接開進長江,開向上遊,上官長官立刻聯係了艦隊指揮官歐陽四海,歐陽四海聲稱他們臨時得到來自海軍總司令部的新命令,不在上海靠岸,而是前往鎮江靠岸,顧長官你是知道的,這個歐陽四海是海軍副總司令歐陽格的兒子,上官長官不太方便進行製止,因此就聯係了海軍總司令部,但卻得到含糊不清的回複,海軍總司令陳紹寬不在總司令部,歐陽格也不在,海軍總司令部那邊說兩位長官都乘坐飛機前去南京了,需要時間進行聯係確認。上官長官等了近兩個小時也沒有得到海軍總司令部的回複,隻要聯係正在上海外延海域的海軍第1艦隊,艦隊司令曾以鼎卻說他也不知情。大概十分鍾前,上官長官聯係了鎮江駐軍,得知第十二運輸艦隊並未在鎮江靠岸,而是經過鎮江,繼續前進,估計該艦隊馬上就要抵達南京了。”

    “什麽?”顧祝同吃了一驚,“這到底是怎麽搞的?這個第十二運輸艦隊是從哪裏開回上海的?船上裝的是什麽?”

    “這個第十二運輸艦隊是從非南返回內地的,船上運載的是原本駐紮在非南的第17師第18旅,該旅按照原計劃是要返回內地接受這次的陸軍第四次大整頓。”嶽星明說道。

    “你的意思是,這支運輸艦隊整整運載了一個旅?還是南京軍的部隊?”顧祝同瞠目結舌地看著嶽星明。

    “是的,顧長官,您看…”

    “不好!這是要出大事了!”顧祝同臉色發白,他暗暗叫苦,“快!快把這件事報告給何總座!”

    1944年1月1日上午9點許,震驚中外的“南京元旦事變”(或被稱為“南京政變”“元旦政變”“南京兵變”“元旦兵變”)爆發,由於此事變的核心是在南京城內玄武湖畔,因此,日本官方給此事變取了一個頗為意味深長的名字——“玄武湖之變”。玄武湖之變、玄武門之變,一字之差,日本人為此事變取了如此別出心裁的名字,其用意不得不說十分令人玩味。

    發動這場事變的部隊是中國軍隊(南京軍)第17師第18旅大部分官兵以及(南京軍)第180師第180旅的部分官兵,總計約13萬兵力,裝備精良、彈藥充足。叛軍(姑且將其稱為“叛軍”)明顯經過詳細而周密的策劃,在發動事變後兵分多路,一部分叛軍乘坐快艇快船先行一步地抵達南京江段上遊的大勝關一帶,直接在大勝關登陸,繼而迂回穿插向長江大橋南端,切斷了南京向西和向北的陸地通道;另一部分叛軍則在南京城北部的棲霞山一帶登陸,繼而分兵兩路,一路朝著南京城區突進,一路迂回穿插向南京城東南部的紫金山一帶,切斷了南京向東和向東南的陸地通道;還有一部分叛軍在南京城江畔的燕子磯、寶塔橋一帶登陸,切斷了南京的水路通道。叛軍可以說在一開始就擺出全麵包圍南京的架勢,繼而合圍南京城區,向城區內推進。

    第一支與叛軍發生交火的是駐紮在大勝關的第八軍第五師的一個營。該營官兵在看到一群其它部隊的軍人光明正大、從容不迫地登陸大勝關後,都沒有反應過來,更加沒有想到對方都是叛軍,因此毫無防備心地與對方打招呼、進行詢問,得到的回答是“我們前來換班接防”,該營官兵都一頭霧水、深感迷惑,直到對方走近突然間舉起武器並且大喝“投降者免死”,該營官兵大部分人仍然茫然不知所措,因為萬萬沒有想到對方都是叛軍,直到紛紛被繳械後才陸續地如夢初醒,其中,該營一小群官兵進行抵抗,結果被叛軍毫不客氣地射殺。

    自中日戰爭前的軍閥混戰結束,八年來,中國軍隊第一次發生內部自相殘殺事件。這樣的事情在南京城四周紛紛發生,首批碰到叛軍的南京駐軍都毫無防備地被控製或被擊潰。

    “大勝關啊大勝關!老子又回來了!”站在物是人非的大勝關上,張雲感慨不已。

    南京城的四麵八方,發動“清君側”行動的南京軍正在展開進攻。槍聲先是零零散散、此起彼伏,慢慢地匯聚成密集而巨大的槍林彈雨,諷刺的是,由於南京城內正在大肆地燃放鞭炮,鞭炮聲和槍聲混在一起,使得南京市民和參加蔣緯國婚禮的中外來賓都被蒙在了鼓裏,直到槍聲裏開始出現了炮彈爆炸聲,才漸漸地開始有人發現事情不對勁。

    “到底是怎麽回事?”駐紮南京的第八軍軍長何紹周心急如火地拿起該軍第五師師長劉采廷打來的電話。

    “軍座!大事不妙!”劉采廷在電話裏心驚膽戰地說道,“大勝關等地出現了身份不明、來曆不明的叛軍!正在攻擊弟兄們的營地!”

    何紹周大吃一驚,慌忙聯係南京衛戍司令、軍政部政務次長錢大鈞。錢大鈞長期身在權力中樞,或多或少知道一點“天機內幕”,因此在聽完何紹周的報告後,他的冷汗一下子從脊梁背流進了屁股溝:“完了!完了!還真的造反了!”本國軍隊出現叛軍,這已經是非常敏感、棘手、令人難堪的事情了,更何況此時的南京又是什麽情況?國府軍政高層齊聚一堂,社會名流和中外來賓雲集一片,在這個節骨眼上,南京附近出現叛軍,簡直就是國民政府的汙點醜聞。作為南京衛戍司令,錢大鈞知道,此事無論什麽結果,自己都鐵定沒有好果子吃。

    “快鎮壓!給我頂住!”心慌意亂之下,錢大鈞隻能下達這個毫無營養的命令。

    南京城四周多地已經打開了鍋,子彈橫飛、炮彈亂舞,爆炸火球遍地開花,動靜雖然比起當年的南京會戰完全是相形見絀,但在此時這個整體大環境下,其影響力卻根本不亞於南京會戰。此時的中國是什麽情況?國力蒸蒸日上、軍力日新月異,雖然是聯盟國的成員國,卻不受世界大戰的侵擾,就算是美國都不敢或暫時不敢把戰火燒到中國領土,中國已經和平近兩年,很多中國人都已經習慣了和平,覺得戰爭跟中國已經沒有關係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首都居然爆發武裝叛亂、爆發戰火,其產生的各方麵影響力是可想而知的。進攻的叛軍約有一萬三千人,駐紮南京地區的軍隊包括第八軍和第二十軍,合計約有七萬人,是叛軍的五倍有餘,但雙方交手後,駐軍完全不是叛軍的對手。除了駐軍被叛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外,根本原因還是出身於南京軍的叛軍戰鬥力極強並且裝備一流。

    “轟!”中華門外,數輛一馬當先的豹式坦克猶如颶風般咆哮出一道閃電,遠處一大片駐軍被炸得血肉橫飛,餘者亡魂喪膽、抱頭鼠竄。豹式坦克橫衝直撞,其勢頭如入無人之境,簇擁在豹式坦克後的叛軍官兵們一起大吼道:“前進!救出蔣緯國將軍!”整支部隊士氣如虹、所向披靡。湧入城區的叛軍井然有序,沿著街道迅速地推進,表現出極高的戰鬥素質。街道兩邊,南京市民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些反叛的南京軍。“這是怎麽回事?”市民們瞠目結舌。

    南京衛戍司令部內,錢大鈞火急火燎地拿起電話,打通了南京郊區軍用機場的電話:“我是錢大鈞!立刻請求空軍第七航空聯隊出擊!轟炸叛軍部隊!快!否者局勢就要徹底失控了!”

    軍用機場的指揮室內,已經從城內趕來的空軍總司令周至柔急急忙忙地準備下達命令,卻發現第七航空聯隊聯隊長張廷孟對自己的命令置若罔聞。“紹孔(張廷孟表字),你幹什麽?聽不見我的命令嗎?”周至柔心頭一驚。

    張廷孟看著周至柔,聲音平靜:“總座,那些部隊是蔣緯國將軍的部隊!”

    “但他們現在是叛軍!”

    張廷孟提高聲音:“我們空軍能有今天,全賴蔣緯國將軍!我們現在卻要用蔣緯國將軍給我們的飛機轟炸他的部隊?總座,沒有蔣緯國將軍,我們中國空軍會從當年的幾百架舊式飛機變成現在的上萬架新式飛機?這個命令,會寒了弟兄們的心的!”

    “混賬!”周至柔大怒,“你分得清公與私嗎?立刻給我出擊!”

    張廷孟一動不動地站著:“總座,您開槍打死我吧!我無法執行您的命令。”

    周至柔拔出手槍頂在張廷孟腦袋上,聲色俱厲地喝道:“執行命令!”

    張廷孟一動不動,他麵無表情並且麵不改色。周至柔回頭看現場其他人,卻發現幾乎所有人都低著頭,顯然他們都不願意執行這個命令,包括飛行員。

    周至柔收回手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裏苦澀無比地歎息道:“你們都瘋了!”

    對於南京軍部分部隊發動的這場叛亂,中國海軍是暗中支持,中國空軍則是消極怠工,使得叛亂部隊得以順利地突襲南京並且攻入了南京城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