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8 第三一二章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第三百一十二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為了保證飛機的雷達隱身性能,f-35a的導彈選擇了放置在內置彈倉內。這樣固然避免了因外掛導彈而造成的大量複雜邊角結構而破壞整體的雷達隱身性能,但卻也極大的限製了f-35a的彈藥攜帶量。原本就非常狹小的機體,還要被大功率雷達、各種電子設備、發動機、駕駛艙、油箱等等占用大量的機內可用空間,這就讓f-35a的內置彈倉隻能勉強容納下四枚導彈。通常情況下,遂行對空任務時f-35a會搭載ai-9x格鬥導彈各兩枚,遂行對地任務時的經典內置掛載則是兩枚aim-120d再加兩枚907千克的其它精確製導對地彈藥。
從j-12c的雷達始終沒有能夠有效地偵查到f-35a的情況來看,顯然jp航空自衛隊的這至少四架f-35a全部選擇了全內置掛載,也就是說每架f-35a也隻有兩枚中程空空導彈。鹿菲菲通過對jp人心理的分析,在綜合考慮到jp航空自衛隊在這一地區作戰飛機實際配置的情況和附近空域與jp機場相對位置的情況,最終大膽地得出jp方麵此時隻有這四架f-35a參戰的結論。她現在所有的考慮和對策就全部都建立在這一結論正確的前提下,那麽目前仍在空中的這四架f-35a實際上就還隻有四枚aim-120d而已。既然已經知道了對方戰機大概的方位,又在心理上有了充足的準備,那麽即便是jp方麵找到對於他們來說最合適的時機同時將這所有的四枚aim-120d以最不可能被規避的方式發射過來,鹿菲菲仍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把握可以輕鬆的實現完全規避。也就是說,盡管在超視距的對抗中,鹿菲菲看似處在完全被動挨打的局麵,但實際上她卻認為盡管自己沒有還手之力,可敵人同樣也不會對她構成實際性的威脅。也就是說,鹿菲菲的j-12c與jp航空自衛隊的四架f-35a之間的超視距空戰看似優劣懸殊,但實際上雙方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隻能打個平手。
那麽在四架f-35a打光了所有的八枚aim-120d之後呢?超視距空戰自然也就被迫結束了,但是這四架f-35a卻應該還攜帶有八枚aim-9x近距格鬥導彈。鹿菲菲認為,jp人也許最一開始的初衷是和自己在超視距的狀態下打一場不對稱的空戰,但是在超視距攻擊無效的情況下,jp人很可能就會放棄了最初的打算,繼而冒險進入目視格鬥,以便讓f-35a攜帶的格鬥導彈發揮作用。鹿菲菲認為,以jp人一貫自負的作風,他們一定會覺得自己的四架f-35a戰鬥機在地麵雷達的引導下,憑借著完善的指揮體係,完全可以通過對四架f-35a的協調調配實現對j-12c的戰術包圍,並最終掌握空中的絕對主動。當四架f-35a完成占位之後,那麽緊密配合下的目視格鬥,j-12c必然不會是jp編隊的對手。所以,鹿菲菲大膽地判斷,當jp的超視距攻擊徹底無效之後必然會悖離他們此次作戰的初衷並將空戰引向目視格鬥階段。然而實際上也隻有雙方進入到目視格鬥的狀態下,鹿菲菲才有可能對f-35a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並進一步將這一威脅演化成實際的戰果,進而取得最終的勝利。不可否認的,這條路很難,但對於鹿菲菲此時所麵對的情況來說,卻是唯一的一條路。而即便就是這樣一條路,鹿菲菲仍需先誘使對方耗光所有的中程導彈才有機會把敵人引到這條路上來。
謀定而後動。盡管看起來鹿菲菲是在剛剛甩開第二波兩枚中程導彈的攻擊之後就立刻有了新的行動,實際上卻是她在瞬間依據敵人的性格特點分析並判斷出其可能會采取的後續動作而有針對性的展開自己的戰法以達到牽著敵人鼻子走的目的。盡管看起來倉促,卻是實打實的謀定而後動。
雷達上仍然沒有敵機的蹤影,但是鹿菲菲卻知道在她的南北兩個方向距離50到70千米之間各有兩架f-35a。不知道具體的位置又如何?鹿菲菲現在並不急於發現目標,在她的計劃中,隻要目標能發現自己就行。釣魚不一定非要看到魚,隻要把餌撒下,魚自然會來主動咬鉤。隻不過鹿菲菲現在是拿自己在當魚餌而已,不過同樣的,她自己也是那個最終將魚釣出水麵的致命的魚鉤。
鹿菲菲知道,敵人一定會以威脅最大的方式來開始下一次的超視距攻擊。那麽什麽樣的攻擊才是威脅最大的呢?那自然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時發動攻擊,並確保讓所有發射出來的導彈幾乎同時到達,這樣才會讓目標難以規避。既然這樣,鹿菲菲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配合敵人,給敵人創造出一個能夠進行這樣的致命攻擊的機會。
打定主意之後,鹿菲菲開始駕機盤旋爬升。上升率很低,但是她卻時刻注意保持著自己的速度。有了足夠的速度,她的飛機才會有足夠的能量,才能在導彈來襲的時候及時做出需要的機動。可想而知,敵人的下一波攻擊必然是更加淩厲的,也是更難應付的。但鹿菲菲想要反擊,就必須先誘使敵人再次發動超視距攻擊並成功地避開,之後才有機會和敵機短兵相接。
鹿菲菲盤旋爬升的動作被jp地麵雷達網觀察得一清二楚。他們對此的解讀是,j-12c的雷達無法發現f-35a的位置,不能確定威脅存在的方向,為了能及時發現隨時可能出現在任何方向上的威脅,似乎不斷盤旋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事實上,盤旋爬升對於找不到目標的戰鬥機來說也的確是一個更傾向於防禦性的動作。飛機在盤旋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及時的發現各個方向上可能存在的危險,同時也可以讓機載雷達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掃描,提高發現目標的概率。
但是在jp人看來,鹿菲菲的這個動作無疑表明了j-12c的雷達在麵對f-35a時的無能為力,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他們現在可以從容地調配空中的四架f-35a,在保持適當距離的前提下把飛機安排在任何一個他們需要的方向上,然後再同時向目標發起全方位的攻擊。
所有四架f-35a的雷達都仍然沒有開機,但是j-12c的位置卻通過數據鏈的傳輸準確而且實時地出現在每一架f-35a的顯示屏上。隨著來自地麵的統一指揮,四架f-35a原本的兩個雙機編隊都各自左右散開解除了編隊,以j-12c所在的位置為中心四散包抄過去,很快就以90度角的間隔均勻地分布到了j-12c的各個方向上。然後,所有四架f-35a都開始給彈倉內剩餘的那枚aim-120d導彈預上電,並把作為目標的j-12c的位置信息和運動參數傳遞了過去。作為最新一代的戰鬥機,f-35a一個與眾不同的能力和特點就是網絡式火控係統。在這種火控係統的輔助下,空中的f-35a將不再是一個個的個體,而是將所有的f-35a戰機都納入到一個網絡中,綜合各機的數據,由機載計算機自動或者在飛行員的幹預、指定下協調多架戰鬥機對同一個目標發起協同攻擊。盡管這套所謂的網絡式火控係統還並不很完善,在f-35a上的應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全新空戰概念的驗證和試用,但在麵對強度不大的單方麵的攻擊任務時還是基本上能夠發揮出其設計時的威力和效果的。
超視距空戰,在不虞會遭到攻擊的情況下,基本上就屬於一種單方麵的獵殺,也完全滿足f-35a機群發揮網絡火控係統優勢的條件。於是在四架f-35a各自進入到自己的預定位置之後,戰鬥機上的計算機自動進行了協調,在這種模式下,隻要擁有臨時權限的飛行員按下發射按鈕,四架f-35a上各自的機載計算機就會在統一的協調下按照計算好的不同的時間間隔自動發射導彈。無需飛行員再格外計算,計算機會根據目標的各項參數進行計算,以保證從不同位置、不同載機桑發射的導彈同時接近目標。
其實f-35係列並不是唯一擁有網絡式攻擊能力的戰鬥機,至少j-12係列戰機就擁有類似的功能,並在全新的j-12xc及j-12xcd中得到了完善。隻不過am國把f-35係列的這一能力稱為“網絡式火控係統”,而c國稱j-12係列的類似能力為“數據鏈攻擊”。之前在pa與in的空戰中,鹿菲菲同時控製自己和丁樹幟兩架j-12c的火控係統並發射導彈攻擊目標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數據鏈攻擊”的一種應用方式。隻不過相對於f-35的網絡式火控係統來說,j-12c的數據鏈攻擊需要飛行員更多的主動幹預,在自動化程度上確實還稍差一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