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再起什麽心思也要謹慎些

字數:3330   加入書籤

A+A-




    有了基本的想法兒,楊心蘭一時有些激動,開始左右地踱著步,石頭墊底,那還不如幹脆從泡子底下,直接起個石頭的台階呢,也不知道行不行?

    應該可以的,對,就造個石頭台階,如果能夠成功,那不僅結實耐用,還一勞永逸,就這麽決定了,不試試怎麽知道做不成呢。

    想到這兒,楊心蘭停下徘徊的腳步,側過頭問爹爹,“爹,那如果把岸麵降低,或者是把岸麵降到與水麵持平的位置呢?”

    “啥持平?”楊三槐沒聽懂,楊心蘭急忙給爹爹解釋到,“就是把島子的岸邊地麵降到和水麵一樣高,那樣不就方便上去了嗎?”

    這回楊三槐聽明白了,小閨女是想要把泡心島的岸邊刨低些,“那倒是能上得容易些了,但也不是絕對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水岸很深,不像這邊的水底有緩坡,岸邊但凡有一點濕滑,都很容易掉進水裏去的。”

    “何況,把那麽高的岸邊降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你要知道,把土扒下來,堆在水岸邊,那土也是暄軟的。”

    “而且泡在水裏的泥土完全不是實地,再把人陷進去,不是更危險了麽,而且有了這些添進水裏的泥土,就算是有船也不好劃近岸邊了。”

    楊心蘭卻肯不妥協,“那咱們就運些石頭過去唄,把石頭投進岸邊的水裏,墊成台階的形狀,這樣上上下下不就安全多了麽。”

    “至於說到船麽,我們也可以用石頭給船搭個渡口啊,就搭在石階附近,出行就應該很容易了,爹爹看這樣能不能行呢?”

    石頭台階?渡口?楊三槐一下子就愣住了,嘿!這法子也太實用了,而且也超乎尋常的簡單,很容易就可以辦到啊!

    你說這麽多年,那麽多人費心費力地想要爬到島子上去,怎麽就沒有人想到這個方法呢!

    樂得楊三槐一下子把蘭兒舉了起來,轉了個大圈子,“蘭兒,蘭兒,你咋就這麽聰明呐,怎麽就想到了這個辦法,你可真是太聰明了!”

    隻看爹爹的表現,楊心蘭就知道自已想出的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了,立刻得瑟地到,“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的閨女啊!”

    小辦法解決了大問題,能把人送上泡心島,開發島子就不難了,雖然爺倆現在心裏的開發方向還不統一,但起碼統一了投資的方向。

    “可是,爹,還有一個問題呢,運石頭的船咋辦?爹爹你會造船嗎?還是咱們村子裏有別人會造船的?”

    楊三槐搖了搖頭,“這個爹可不會,可爹爹幫人劃過船啊,我可以去那一家問問,他們家裏可有人是會造船的,咱們學學唄。”

    “再說了,光運石頭的話,也可以用簡便的方法,比如說木筏子啊什麽的,這個活爹爹會,保準沒問題。”

    這些都是後話了,運石頭的筏子運人的船,都可以以後再商量,但這塊地卻是要趁早拿下的,萬萬耽誤不得。

    楊心蘭急忙拉上爹爹的衣襟,“爹,那咱們快點去裏正爺爺家裏問問,看看多少錢能夠買下這個禿山包和大水泡子?”

    “那也得不老少銀子,咱們爺倆不如先商量個數,畢竟這兩處一向都是沒有出產的,太貴的話就不太劃算了。”

    楊三槐還是有心擔心銀錢,即便小閨女說了能賺到錢,但他也還是擔心,要把蘇家的投入從二百兩變成一千兩,這得賺多少銀錢才夠啊。

    “爹,你閨女我心裏有譜,咱們先到裏正爺爺家裏問一問,聽聽口風再定也不晚啊,你說是不是?”楊心蘭趕緊出言打散爹爹的疑慮。

    “而且到時候啊,你看我的眼色行事就行了,價錢如果合適我就不說話了,爹爹直接決定就好,如果我覺得貴的話,那就再由我出來跟裏正爺爺談。”

    對於小閨女的能力,楊三槐還是有信心的,特別是經過了剛剛的這一番合計,他更是認為小閨女的腦袋瓜太過聰明,絕對不是個能吃得了虧的主兒。

    於是,爺倆也顧不得回家知會一聲,就來到了裏正的家裏,裏正家的日子過得還算是不錯,在村子裏算是數得上數的。

    兩間正房,有個挺規整的小院子,兩隻雞在小豬圈旁的一角刨著食,看著就挺溫馨的,明顯是個足夠溫飽的人家。

    “李叔,李嬸,你二老忙著呢?”一進了院子,楊三槐就急忙跟裏正夫妻倆打著招呼,有求於人,姿態可是擺得相當正呢。

    “李爺爺、李奶奶好。”楊心蘭也有禮貌地跟兩位老人招呼著,甚至很有眼力見地接過了李奶奶手裏的笤帚,要替老人家掃起院子來。

    “三槐和心蘭丫頭來啦,快進屋坐,心蘭丫頭,這個不用你,還剩下這麽丁點兒了,奶奶一會兒就掃完。”

    李奶奶倒是個快人快語的,其實說是叫奶奶,也不過才三十幾歲的樣子,裏正爺爺也是個正當年的壯實漢子。

    屯親自有屯子的論法,還有成人管小孩子叫爺爺的呢,不過就是輩份不同,這個時代又沒有計劃生育,好多家裏的侄子、侄女,都比姑姑、叔叔的年歲大。

    李爺爺也是個極爽快的人,“三槐,你家裏活計那麽多,難得有空來家裏串門,肯定是有事情?來,咱們進屋說去。”

    隻一句話,李爺爺就叨住了重點,看來不是個彎彎繞的腸子,這樣的人,是絕對可以往長裏相處的,不會胡亂地動些沒必要的心眼子。

    李奶奶把烀好的茄子端進了裏屋,楊心蘭看到菜板旁邊放了幾頭蒜,就親熱地問到,“李奶奶,你這是要醃蒜茄子嗎?”

    李奶奶點了點頭,“是啊,打算醃上一點,當做小菜來吃,你們也是知道的,咱們農家也沒什麽正經的好菜,想到什麽就做一點,好歹也算是讓孩子們改改口味。”

    沒想到這裏沒人知道醃鹹鴨蛋、鹹雞蛋,卻是知道醃蒜茄子,看來,以後自已再起什麽心思也要謹慎些,別輕易地出口,以防說漏了餡。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