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不想讓丈夫和閨女留下遺憾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小姑娘挺機靈的,又識文斷字,趙書吏就很是喜歡,聽了她這麽一問,忍不住伸手揉了一下她的小腦袋。

    小丫頭太瘦了,看身量好像還不到十歲呢,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哪想到竟然是個聰明伶俐的。

    “行,你跟我來,我跟你說說。”抬步就朝著另一間屋子裏走去,楊心蘭趕緊跟上,這裏是縣衙,她也不怕被人糊弄了去。

    楊三槐看見小閨女跟著人家走了,自然也是亦步亦趨地跟了過去,三個人很快就進到了另一間屋子裏。

    趙子健對著一位正伏案書寫著什麽的文吏說道:“劉哥,你幫忙給我這位叔叔辦個熟食攤的文牒唄,費心幫忙給選個好一點的地點。”

    那個男人倒也敞快,聽了趙子健的問話就抬起頭來,“好勒!趙老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麽不好辦的。”

    說著就從桌案的一邊拿起本冊子,唰唰地翻了起來,翻到一個頁麵,就把冊子遞到了趙子健的手裏。

    “趙老弟,你看這個地段咋樣?剛空下來的,是個好地兒,就是想要留著給咱們自家人使的,所以一時還沒簽出去。”

    趙子健看了眼冊子,真是個不錯的地兒,正在市場的最鬧市地段,算是可遇不可求的,趕緊點頭答應著——

    “行,劉哥說好那就是沒說的,我還能信不著劉哥麽,隻是……在這稅收上頭能不能……?”趙子健說了半截話。

    “沒問題,按照特殊照應戶收費就成,誰家還沒兩個親戚呢。”還沒等趙書吏說完話,劉書吏就應下了,趙老弟的意思他哪有聽不懂的。

    真是有人好辦事啊!古今皆然,楊心蘭站在旁邊很慶幸,自家這是借了裏正爺爺的光,因為有李爺爺陪著來,事情才會辦得這麽順利。

    很明顯的,趙書吏是看在李爺爺的麵子上,才會幫自已這個忙,而劉書吏又是看在趙書吏的麵子,給自家找了個好位子。

    接下來,再要跟兩個人套近乎,可就要看自家的能力了,不可能靠著李爺爺一輩子,想要一直交特殊照應戶的費用,自然是縣官不如現管。

    “攤主叫什麽名字?”劉書吏一邊寫文牒一邊問,楊三槐還有點發懵呢,突然聽此一問,一時還沒反應過來。

    “爹爹,劉大哥在問你,娘親叫什麽名字?”楊心蘭伸手扯了扯爹爹的衣衫,有爹爹在,她不好出頭,會讓人覺得沒規矩、

    楊三槐連忙答到,“薛巧妹,內人叫薛巧妹。”楊心蘭悄悄捂著唇笑了笑,第一次聽爹爹說‘內人’這樣的文明詞兒。

    劉書吏幾筆就填完了攤位的文契,蓋了衙門的章子,遞給了楊三槐,楊三槐又要遞給自家閨女,這回楊心蘭沒接。

    而是衝著劉書吏鞠了個躬,“謝謝劉大哥!”逗得劉大哥也伸手捏了捏楊心蘭的腦袋上揪著的小鬏鬏,衝著趙書吏道:“這是你妹子?挺可愛的哈。”

    “啊?啊,是,我妹子。”趙子健一時有些措手不及,但已經說楊三槐是自已的叔兒了,這妹妹不應也得應下了。

    “小妹妹,子健是我的好哥們兒,以後你要是有事情,來衙門裏找我跟找你哥一樣好使,知道不?”沒想到這位劉大哥還真是個熱心的。

    “知道了,那我有事是不是就可以麻煩你了!”劉大哥立馬就被小丫頭給逗笑了,很是爽快地答應著,“那是當然了,沒問題。”

    楊心蘭立馬打蛇隨棍上,“爹,我娘要在集市這條街買個熟食鋪子,正犯愁呢,咱求劉大哥給咱家幫幫忙,先踅摸著唄!”

    楊三槐被自家小閨女給問得一愣,“蘭兒,你說啥?”他不是有心做姿態,他是真不知道小閨女說的這是咋回事。

    可這話聽在劉書吏的耳朵裏,卻是以為楊三槐不想給自已添麻煩呢,心裏對這一家人就更有了些好感。

    “叔兒,你別跟我客氣,有子健在呢,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也別說,這事兒我還真能幫上忙,你明後天來聽信兒!”

    楊心蘭一聽,有門兒啊,心裏立刻就樂得不行,小嘴兒甜甜地應到,“那就謝謝劉大哥了,後天我們一準兒來,到時候我給您帶燒雞吃。”

    說著話,還拉住了趙子健書吏的胳膊,搖啊搖的,“子健哥,我也給你帶燒雞。”樣子別提多親近了,在外人的眼裏,親哥也不過如此。

    “好,那咱們就後天見,事情我幫你們張羅著,現在我這手裏還有事兒,就不送你們了,子健,幫我送送叔兒和妹子。”

    小書吏趙子健把他們送出了衙門口,楊心蘭放開了趙子健的衣袖,“趙哥,你幫了我們家這麽大的忙,等我家買賣興隆了,一定會報答您的。”

    看到小姑娘堅定而睿智的眼神,趙子健有了一種錯覺,好像麵前的不再是個沒長大的小姑娘,而是一位青春妙齡的女子。

    再看她拉著楊三槐蹦跳著遠去,還俏皮地回頭揮手跟自已道著“再見”,趙子健不禁搖頭一笑,這還隻是個小孩子呢,是自已想太多,不過是太精怪了些。

    諸事順利,幾個人離開了縣衙,而回來的這一路,李誌權的話不多,本來是他領著人去的縣衙,可到了最後,事情卻都是楊家人自已辦成的。

    他不是因為自已沒使上力鬱悶,而是在細細地回想著辦事的經過,越是細想越覺得心蘭這丫頭不簡單。

    幾個大人好像就那麽掉進了她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裏,讓她隨隨便便地就給繞了進去,少出一分力都覺得對不起小丫頭。

    可再看拉著楊三槐蹦蹦噠噠的楊心蘭,李誌權又覺得自已想多了,隻是個十一歲的小丫頭呢,怕不是那幾句話就趕巧了。

    李誌權這一路想什麽先不說,薛巧妹沒覺得等多大一會兒,就見三個人回轉來了,趕緊大聲地把天寶和小張喊回來。

    小天寶和小張兩人拎著餘下的蟈蟈籠子,飛快地跑了回來,薛巧妹就領著兩個孩子過來迎裏正和自家丈夫。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