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美姬鍾兒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A+A-




    如果是別人,昭明可能就推脫不見了。可是這個“良士訣”有點特別:首先他送過兩件寶物,昭明都給我用了,有點愛屋及烏的心理;二來昭明也想知道:“良士訣”在兀竺國的情況;第三,這家夥這時候突然進京,是有什麽事情要做呢?”

    昭明笑了笑,吩咐請“良士訣”進來麵見。

    “良士訣”得了天子的詔命,洋洋灑灑而來。

    昭明請“良士訣”入座。開口問道:“聽聞昊翼先生在兀竺國為相,今日前來,不知道有什麽來教誨朕?”

    “良士訣”正色莊嚴說道:

    “臣前些日子上京麵聖,得蒙聖恩,賜臣相印。兀竺國乃蠻夷之邦,臣焉敢棄陛下而貪圖兀竺國之功名?臣前些日子久居兀竺國,是因為當今天下,北有戎狄,南有兀竺。戎狄尚有北方數十國遮擋,而兀竺隻有一江水為界。誠恐他日為天子憂患,所以一探虛實。非真心為相。”

    昭明聽聞此言,略有沉思,說道:“先生既然有心為朕一探虛實,不知兀竺國國內情況如何?”

    “良士訣”朗然說道:

    “陛下想知道兀竺國的情況,請聽臣回稟。兀竺國大約開國於中古,境內有兩大江。一名淦江,一名源江。水陸輻輳,江山交會。其樹木經冬不凋謝,奇珍怪物,也不同中原。其良木有木蘭梫桂,金絲楠木;其奇獸異禽有孔翠犀象、白雉猩猩。”

    昭明歎道:

    “誠如先生所言,兀竺國氣候濕潤,多川渠膏腴之地,物產珍稀,非中原能夠擁有。當年神農氏品嚐百草,多有記錄。朕也是百聞不如一見。風土如此,不知人情如何?”

    “良士訣”暢然說道:

    “要說人情,也迥乎中原。當地的人每戶人家都擅長煮鹽,幾乎家家都有鹽泉之井;土壤廣袤,每戶人家都有橘柚之園。民風剽悍尚武,以強為尊,不講道義。喜歡歌舞,巫神祭祀,喜聚不喜散。”

    昭明點頭讚許。“良士訣”說道:“臣在兀竺國,還聽聞兩樁奇聞,稟報陛下。”

    昭明請他說下去。“良士訣”說道:

    “兀竺國有兩大奇聞,匪夷所思。一個就是神火。原本是一口深井,一日電閃雷鳴,一道霹靂從天而降,然後井中呼啦啦躥出萬丈火焰,騰高數丈,至今火勢猶在,經久不熄。這種火可以生在水上,真乃奇而怪之,都說是陛下的聖德所在。”

    昭明微微一笑,問道:“不知道另一個奇聞是什麽?”

    “良士訣”說道:

    “另一則奇聞,也是匪夷所思,就是在兀竺國有神山,山為紅色,山上產奇物不死之藥,名為丹砂。”

    昭明點頭,說道:

    “朕在古書上曾經看到:兀竺國開明山之東有靈山,靈山居住十巫,名喚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他們在靈山上升降,用不死之藥對抗死亡。”

    “良士訣”讚道:

    “天下之事,沒有陛下不知道的。臣在兀竺國聽聞,近日有一位得道的仙人,名喚茅盈老祖,在大白天當著眾人麵,駕龍升入天空,當地人許多都親眼目睹。據說這位仙人還經常出沒在神山一帶。”

    昭明笑道:

    “天下之事,無奇不有。朕不知根底,所以不敢妄斷。風俗奇聞,先生都已經教化朕,但不知兀竺國的政治如何?”

    這才是昭明最為關心的事情。“良士訣”微微一笑,說道:“臣正要回稟。”

    “良士訣”給昭明施了一個禮,說道:

    “臣在兀竺國為相,觀察其朝政情況,發現其朝政多亂,朝臣不安分,公孫茂為人輕佻好名,政令多出,百姓疲憊。臣以為,兀竺國不足為陛下患。”

    昭明聽了這話,似乎對良士訣有了一些好感。因為良士訣對兀竺國和公孫茂的判斷,和昭明基本一致。昭明請他用餐,“良士訣”說道:“臣在赴京途中,還遇到一件事,稟告給陛下!”

    昭明點頭。“良士訣”說道:

    “臣子赴京途中,遇到一個人。這個人想必陛下也曾聽說過:曹國原來的世子,名喚棄子。說起來可憐。當初曹國國君不守禮法,與其庶母溝通,生下這一個孩子。後來做了國君之後就將這孩子立為世子。棄子長到十六歲,國君為他聘下美姬名喚鍾兒。誰知這曹國國君聽聞鍾兒美貌,將棄子派出國去,自己趁機納鍾子為夫人,反叫棄子認鍾子作庶母。鍾兒心裏忌諱棄子,自己又生了個兒子,讒言屢進,國君竟然把世子當成了眼中釘,借機陷害。棄子無奈逃奔犬戎國,曹國國君竟然發兵追拿,一定要誅殺棄子才肯罷休。大周禮儀之邦,曹國國君不顧禮儀,人倫喪盡到了這種程度。”

    昭明說道:“這件事情朕知道了。這個棄子也是,原本生下來就是****之物,如今又遭受如此境遇,生又何歡?實在可憐。”

    “良士訣”說道:“曹國國君如此無道,陛下為何不管?”

    昭明說道:“不是不管,隻是礙著有些人的臉麵。這個曹國是夏宇國的盟國。這件事情還得襄王出麵。”

    “良士訣”說道:

    “襄王如今滅了幽獨國,遷移邢國、杞國兩國,沃野千裏,兵車萬乘。前番以生鐵冶煉富國強兵,如今又用明信侯之九招九策,勵精圖治,用黃金台招賢納士,聲威日著。他又屢建功業。如今天下都在議論,恐怕襄王之誌,不利王室。”

    昭明哼了一聲,說道:“襄王乃朕的功勳諸侯,屢建奇功。他雖有平定天下之誌,可是他尊王攘夷,是朕的得力臂膀。”

    “良士訣”說道:

    “如今夏宇國越來越強大,諸侯畏懼。犬戎國如今也不敢收留棄子,唯恐惹禍在身,隻得將他放出。臣在赴京途中,看到王孫公子流落京城街頭,實在可憐,所以收留了他,因此才將其冤情告知陛下。”

    昭明說道:

    “既然先生已經收留了他,就讓他暫且在你那裏,好生看待。曹國國君如此混亂不倫,恐怕給天下人產生惡果。朕自然會想辦法處置此事,一定使惡行昭彰於世,以杜絕後來仿效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