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昭明的王道理想

字數:3523   加入書籤

A+A-




    昭明淡然說道:

    “隻能如此。既然上表稱臣,就是朕的子民,朕派軍隊也不是來爭他的領土的。而且,源江以南,世代奉公孫氏為國君。如果王師繼續追擊,兀竺民眾必然會奮力抵抗,也得不到什麽好處。就此收兵也就是了!”

    我稱讚道:“陛下用兵真的神了!臣婢都覺得不可思議。”

    昭明歎道:

    “當年先王初得天下,太公就曾教誨先王說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朕為天子,為天下人父母。從來隻想分天下之利給眾百姓,不想爭絲毫之利為自己。

    昭明說這話的時候,似乎陷入了一種沉思,慨歎說道,

    “可是朕偏偏生在這種大爭亂世,又為萬民之主。如果能夠仁德成功,哪裏會想要出師用兵?王後盛讚朕善於用兵,是朕的恥辱!”

    昭明說這話的時候,我驚詫地望著他。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境界和胸懷。分天下之利給眾百姓,不想爭絲毫之利為自己。這是天子的胸懷和抱負嗎?

    昭明讀過很多書。他心裏很仰慕先王,向往以前那個禮樂昌明、秩序井然的禮法社會。周公製禮,上下遵從,整個社會不爭不搶,謙遜敬讓,延續了幾百年。他心裏的王道理想,就是建立那樣的淳樸風尚的社會。所以他登基以後,一直想用仁德之政教化百姓,不願意用武力。

    昭明為萬民之主,他果真有父母心。平時的政令,力促生產,獎勵耕織,拓展開墾。從吐火羅引種新麥成功以後,他立刻派農官將新麥的種植推廣到各個諸侯國。如今的新麥,已經成為中原地區最為重要的農作物。

    得知夏宇國有生鐵冶煉技術,昭明也立刻派司役去學習並推廣到天下各諸侯國,以利於農田耕種收割。

    他是一個有著不同尋常的理想抱負的人。他外表看上去那麽柔靜恬淡,可是他骨子裏卻有一種無法阻止的堅韌和頑強,胸懷裏有著無法比擬的寬廣的愛。

    昭明笑了笑。

    “你在想什麽?愣了這麽久?我一直在盯著你,你的眼睛什麽都看不見,整個心思都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我回過神來。脫口而出說道:

    “可是陛下,當今天下四處征戰,弱肉強食,強者為尊。陛下不喜歡征戰,又憑什麽去維護人人有序的禮法社會呢?”

    昭明長歎說:“所以,朕有時候也不得不出兵嘛。不說這個,襄王帶你到哪裏去了?”

    “先是去了覓衡國,看望了紅葉夫人和他的璽成公子;然後去了駱萊國,看望朝陽國君大人和春祈夫人。”我說道。

    “你說襄王,他如果要王姬,朕不給他嗎?他如果請求朕讓王後跟他一起去覓衡國,朕不準嗎?他偏偏給朕作對,負氣而行。”昭明說道。

    “陛下,襄王如今用了公孫茂的長生不死藥,臣婢覺得襄王的性情大變,言談舉止都不同往日。他的臉色看上去也不正常。這一次臣婢和他一起出去,他言行惡毒,臣婢也是專挑他的短處,專刺他的心髒,才壓製住他。”我說道。

    “我剛才看襄王的臉色,果然有些亢奮紅亮。也許真的和這個藥有關係。不過我覺得襄王最大的心病,還在於王後。他感覺失了王後,心中不服,積鬱憤懣,所以故意做出這等異行來刺激朕。”昭明說道。

    “陛下不要生他的氣。他真的是被公孫茂耽誤了。還有一事,臣婢在襄王營寨裏,親眼看到公孫茂寫給襄王的書信,說兀竺國敗退,狡兔死走狗烹,陛下會對襄王不利。以此挑撥陛下和襄王的關係。”我回稟他說。

    “王後相信嗎?”昭明問我。

    “臣婢不信。”我說。

    “為什麽?”昭明很關切地看著我。

    “臣婢不知道該怎麽說?”我想不出合適的話。

    “隻管說,說心裏的想法。”昭明說道。

    “臣婢說不出來是什麽感覺。陛下雖然比襄王小了幾歲,可是襄王任性恣肆,心性狂放,從慮事的周密,做事的嚴謹方麵,他都不及陛下更沉穩老練。陛下和襄王,雖說最早並不相合,可是後來聯手作戰,形同戰友。臣婢總是覺得陛下對襄王沒有惡意,隻要遇到襄王的事情,總是喜歡嘲弄他,恥笑他,但是卻沒有傷害他的心意。”

    昭明笑了笑。說道:

    “襄王前番劫走王姬,今番又劫持王後,論罪他當死。朕合天下諸侯之力,也能置他於死地。可是朕這幾日,總是想起當年和襄王一起對抗謨詰氏的時候,襄王帶兵追隨朕,在金穀城外,壯誌如虹,寧可射殺最愛的王後,都不阻擋朕的功業。襄王,當世最大的英雄豪傑!朕對他是真心的佩服!惺惺相惜!不忍對他下手!還有三樣,朕也不得不忌諱!”

    “不知道陛下所說的是哪三樣?”我問昭明。

    “第一個,朕殺了襄王,天下必然會有謗言,說朕狡兔死、走狗烹,朕不能容人;或者說朕為了王後而殺襄王;朕不想聽到這樣的謗言。第二個,朕殺襄王,夏宇國必然與朕為敵。襄王厚恩結交許多賢士英豪,這些人必然會為襄王報仇,朕就沒有安寧之日了。何況,明惠侯將來即位,也會視朕為殺父仇人,朕何以相對?”

    昭明說著,他看了看我。他的心腸真細膩,什麽都能想到。

    昭明接著說道:

    “當然,這兩個都不是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朕知道:朕殺了襄王,必然失了王後的心。王後寧願以性命交換襄王之命,怎麽忍心讓襄王死在朕的手裏?如果朕真的那樣做了,朕恐怕就再也得不到王後的心了!”

    我想起襄王對我說的話。你對昭明了解多少?你知道他多少心思?我真的不了解昭明!他想了這麽多?都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他簡直不是個人!是個神仙一樣的、無所不知的怪物。

    “又在想什麽?”他笑了。

    “感覺陛下不像個人!”我說。

    他咬著牙笑起來,“剛剛罵過襄王,又來罵朕了!”

    “臣婢不敢。”我說。

    “你剛才讓襄王升天,現在又說朕不像個人!不是罵朕嗎?”昭明笑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