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婁煩公主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A+A-




    王師這一次討伐兀竺國大勝,將兀竺國源江北岸的廣袤土地丈量測評,準備分封給夏宇國,另外曾國、虢國、隨國、魏國、徐國五國,這是派遣兵車戰馬、追隨王師出戰勤王的幾個南部國家,天子也各有賞賜。

    此戰勝利,天子之威再次震動天下諸侯,上表恭賀送禮的諸侯眾多,朝臣振奮,稱頌不已。

    這些都是朝廷上的事情,似乎可以不去過問。但是對於關雎宮來說,這就是難得一見的天下太平了!南邊的禍患就此除去,不知道要省去多少心!

    昭明似乎都不用上朝了!他在宮裏翻翻書籍,說說閑話,有時候就坐在宮外麵仰頭看看關雎宮的花樹,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

    偏偏這時候,明信侯上京城來,出乎意外帶來了一位窈窕的女子。

    明信侯命那位女子在轎輦裏候著,然後自己來關雎宮見昭明。昭明對明信侯向來器重,如今也算是內親了,待他更不比尋常。表麵上還是冷冷的,心裏卻更親近些了。

    明信侯笑道:“前番失禮,陛下多多原諒。今番有一件為難的事情,向陛下稟報。”

    昭明說道:“侯爺隻管說吧。如今你是內親,無須避諱。”

    明信侯說道:

    “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和陛下有關聯。這次臣的部下直攻兀竺國的國都所在。王後娘娘有吩咐,不得驚擾太夫人。所以屬下就將太夫人及隨從安然送到公孫茂那裏去。其他宮裏的嬪妃,都隨之同行,依舊入公孫茂宮裏。惟有一個,死不願意回去,堅持要回來。部下就把她帶了回來。就是當年陛下賞賜公孫茂的,婁煩公主。”

    昭明有點意外。聽得明信侯說道:

    “這件事情臣原本不知道。後來那婁煩公主托人給臣送信,講明原委。臣不知道如何處置。既然是陛下賞賜,臣就把婁煩公主還送到陛下這裏。由陛下處置好了!”

    明信侯將事情吩咐明白,說要去金天王爺那裏傳話,先行告辭了。昭明就命蒲棠女禦帶婁煩公主過來問話。

    不多時,那位婁煩公主就幽幽怨怨,一臉清愁進來見駕了。

    我抬眼看了看這位婁煩公主:

    一襲橘黃色略淡些的外裳,頭上簪著同樣顏色的金雀發簪,眉如遠黛,目似驪珠。眼角處幾分微愁,紅唇間一點俊俏。清麗時如梅開霜雪,纖媚時如三春嬌杏。說不出的讓人憐愛。

    婁煩公主給昭明行禮,昭明命她坐下回話。

    昭明就問她:

    “公主小名是什麽?既然已經嫁給公孫茂,他就是你的夫君,為何不願意到公孫茂宮裏去為妃?”

    婁煩公主麵有難色,吞吞吐吐,最終說道:

    “賤婢名喚默容典雪,並非要違背陛下的旨意。那個公孫茂徒有其表,外麵看上去也是衣冠楚楚,內裏終究是個蠻夷。宮闈裏麵荒淫無度也就罷了,凡是宮女樂女隻要有點姿色的,沒有不****入懷的。就是在狩獵時路上見到平民的婦人,官員的妻妾,隻要看上眼的都要淫樂一番才肯放回。這樣禽獸不如的東西,讓臣婢去服侍他,臣婢寧死不肯。”

    昭明聽了這樣的話,沉吟良久說道:“這個公孫茂是個蠻夷,平日裏看他也通讀些書籍。而且出口成章,很有些儒雅之色的。如何會行為如此****?”

    婁煩公主說道:

    “陛下隻看他一個外表。公孫茂風流倜儻,又通音律詩文,表麵上崇尚中原禮法,畢竟是在那個不知禮儀的蠻夷之地長大的,獸行無羈。當年他連王後娘娘都敢覬覦,還有什麽可顧忌的?賤婢不屑其行,所嫁非人,所以不願意再回去。求陛下賜賤婢一死,也可了卻賤婢的心願。”

    婁煩公主說完嚶嚶哭泣,淚落如雨。昭明看著也很是哀憫。

    我明白昭明的心意。當日婁煩國國君大人把公主送過來,是想和昭明聯姻的。昭明不納,就把默容典雪賞賜給公孫茂。今日見到婁煩公主這樣非同一格的出眾人品,又是精通詩文音律、富有才華的。原想給公孫茂那般的諸侯王也算是好的歸宿,再也沒承想是這樣的結局。

    昭明歎道:

    “是朕耽誤了你。不必難過,暫且住在宮裏。朕會考慮有合適的卿相士大夫之家,再為你安排個好的歸宿。”

    昭明說著,命蒲棠女禦通知玄霜夫人,給婁煩公主安排住處。

    我說道:

    “梧桐殿也閑著,臣婢又住不著。如今公主過來就住在那裏好了!梧桐殿距離關雎宮也不遠,位置又偏僻些,正好不令公主受到打擾,休養身心,豈不更好?”

    昭明說道:

    “既然王後美意,就安排住梧桐殿也行。這是王後娘娘當初住過的地方,公主且休息好。令玄霜夫人安排服侍的女禦、用度就是!”

    婁煩公主千恩萬謝,拜別昭明和我,跟著蒲棠女禦去了。

    默容典雪住在宮裏,三天兩頭到我這裏來。這是一個特例了。

    按照宮裏的規矩,其他的妃嬪不經昭明允準,是不得隨意出入關雎宮的。即使宮裏有哪位妃嬪過生日,或者哪位親眷過來款待宮妃,昭明一應告訴葉犁玄霜,不得驚擾。所以我和外麵的宮妃基本是隔絕的。除了玄霜夫人偶爾來看望我,其他的妃嬪,倒是比我入宮前見到的還要少些。

    每逢宮裏有重大的祭祀典禮,或者隆重的節氣節日,必須王後出麵的,昭明也會親自帶著我去出席。結束就帶我回來。我知道他的心意,盡量避免我和那些宮妃的接觸,避免各種流言閑語傳到我耳朵裏惹我心煩。

    還有一重意思:盡量不使我感覺到我尷尬的身份,不使我感受到我和那些身後的女人們共侍一夫的痛苦。

    昭明在履行他的諾言,盡可能讓我生活得快樂些。讓我感受到我在我們的兩人世界裏,我單獨地擁有他的愛。

    我有時候不敢回頭看那些穿著華貴精致的禮服、仰望昭明的妃嬪們。青春和愛情同樣在她們身上心中流淌,她們祈盼昭明的渴望一點不比我少。可是我似乎奪走了她們的希望。

    我不知道,這能不能算是我的罪惡。

    我從來都回避這樣的問題。我可以把這些尷尬又令人痛苦的事情,歸結為禮法製度的罪惡。可是沒有人去責備禮法,隻會責備違逆禮法的我。

    我也會有內疚感和無奈。所以在嫁給昭明之後,雖然他對我百般疼愛珍惜。這種深埋在內心裏麵的痛苦是無人傾訴的,也是我一直隱忍不語的。這就是我為什麽會對襄王說,跟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