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岐山山崩

字數:3042   加入書籤

A+A-




    過了幾天,從京城裏傳來了另一個消息:

    “涇水、洛水、洢水,三川同日地震。當日北部凨國、婁煩國、翟國、中山國、黎國數國觀測到日蝕。”

    昭明說聲“知道了。”但是他的神色,卻看出來有些嚴肅。

    “陛下,山崩地震,日食月食,原本也是常有的事。陛下曾經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商湯王勤政愛民,可是他執政之時,連續九年幹旱無雨。這出現天象災異,並非是人力可及,陛下為什麽還要如此擔憂呢?”我問他。

    昭明說道:

    “王後有所不知。當年伊洛水枯竭,夏朝滅亡;黃河水枯竭,商朝滅亡。現在涇水、洢水和洛水同時地震,這三川都源於岐山。三川地震必然會堵塞川源,接下來很快就是岐山山崩的消息了。岐山是周室太公發源之地,王業之基。如果岐山山崩,天下謠言必起,不利王室。”

    我勸解說:

    “自古以來,謠言止於智者。隻要陛下勤政恤民,遍求賢才為天下用,自然能夠消除謠言,也可以消弭天變。又何必憂慮呢?陛下身體才剛剛康複。”

    昭明歎息說:

    “朕哪裏會為自己憂慮。朕憂慮的是王後。他們不會追究朕的過錯,卻會把天變的原因歸咎於王後。朕對王後說過:圍繞權力的鬥爭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的對手在哪裏,那些隱藏的對手怎麽會放過這麽好的時機?他們一定會借機製造謠言,將王後推向眾矢之的;即使是忠心耿耿的朝廷大臣,出於一片忠誠熱血,也會聽信謠言認為是王後的過錯。朕為此而擔憂。”

    果然過了數日,岐山山崩的消息就傳過來。伴隨著岐山山崩的消息,更兼日蝕之兆,群臣和各路諸侯的奏表也紛紛傳遞過來,張張都是對於王室擔憂的各種諫言。

    南郭嶽的奏表上麵寫道:

    “臣右卿相南郭嶽奏天子聖上:三川地震,岐山複崩,此為王業天變之兆。山川為江山的脂血之兆。現在脂斷血崩,必然不利於江山社稷。更兼五國同見日蝕,不利於天子。此乃周室危急存亡之秋也!陛下登基以來選賢任能,四宇平定,德政無缺。民間多有傳言,說周室天命警戒,可能和後宮有關。希望陛下穩妥處理後宮,以消弭災難。”

    這個南郭嶽說得還是比較委婉,隻提了後宮,沒有直接提王後,還算給我的顏麵。

    接下來就是雲遊列國的“良士訣”昊翼上過來的奏表。昊翼在奏表上麵寫道:

    “臣左卿相昊翼啟奏天子聖上:臣奉命帶領諸門客周遊列國,觀風望俗,聞有岐山山崩,三川斷絕之天變。齊國有民間傳言,在國都市井繁華之處有紅衣兒童出現,說是天子聖明,王後德不配位,天象所以示警。

    眾多民眾目睹紅衣兒童,一時國都口耳相傳,已經傳遍。據臣門客所言:紅衣兒童乃天上熒惑星所化,熒惑火星,所以穿紅衣。製造童謠,寓言國家興敗,關係天子社稷。臣不敢隱瞞,如實上奏,敬請陛下考鑒。”

    用紅衣兒童做謠言惑眾,這種招數昭明也用過。如今對手也拿來作法。齊國能出紅衣兒童,其他列國都會有,謠言幾乎幾天內就足以滿天下了。百姓愚鈍,不辨是非,隻要聽聞是上天在示警,沒有不盲從的。想必街市之上,巷陌之中,人人在議山崩川竭的周室天變之兆,個個在論昭和王後的不賢不德,德不配位之罪了。

    如果位居王後的是淥薑夫人,或者是哪位祁音、如畫女嬪,(玄霜夫人和紫葉夫人是夷族,也會被非議的。)都不會受到太多的非議。用太後娘娘說過的話,無論是出身尊貴,還是人品貴重,德行無虧,隨便哪一個都比我強一百倍。

    可是我不一樣,卑微的出身不說,還曾經是襄王的王後,被廢之身的棄妃,又做了昭明的王後。而且是天下少有的妒婦,沒有一點婦德。不管哪一段經曆,我都夠別人咂舌議論三天三夜的。有的是話題,有的是汙點。

    淥薑夫人十五歲就嫁到宮裏來了。在禮儀之邦的母國是清清白白的,嫁到宮裏以後就是夫人,安安穩穩的。人家恪守禮法,雖然沒有什麽作為,可是禮法之下人家無可挑剔。

    我不一樣。我是不遵守禮法的人。雖然政變之時我經曆過危難,兀竺國叛亂時我救過駕,我還帶兵代替昭明去打仗。但是沒有人去給我論功。女子的評判標準就是婦德。

    我善妒,就是沒有婦德。我不守禮法,就是德不配位。我總算看明白了:這個世界能夠容納萬千碌碌無為、渾渾噩噩的人,卻不能容納我一個叛逆禮法的人。

    這種巨大的不公正,一下子壓在我身上。但是昭明懂我,愛我。因為有他的愛,我完全可以拋棄這些誹謗和怨言。

    昭明的身子好不容易才恢複起來,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說我們之間命中注定隻有三年的緣分。剛剛度過了一個危機,我們之間的劫難就這樣不期而遇,再度來臨了。

    父母親大人和兄長都已經接到了這樣的消息。父親大人對昭明說道:

    “陛下,如今天象示警,謠言四起,百姓深信不疑,包括朝臣也都在議論,希望陛下有所動作。既然謠言事關王後,請陛下當機立斷,將王後留在凨國,不予回宮。以平息事端,以免出現更大的問題。”

    昭明冷言說道:

    “懷王大人,王後有功無過。天下有危機而讓王後一人承擔,實無天理!況且王後先前已有廢後之辱,朕怎麽忍心無辜加罪,使王後再蒙汙名?朕已經決定和王後共進退,絕無廢後之理!”

    這個時候,奏表紛紛都往凨國來。昭明決定帶病回京城去。沒等到我們動身,又有一則消息傳過來:兀竺國公孫茂乘王室動亂之際,在南邊自己稱王,公然僭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