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天下三家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我說道:
“先陛下對我說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眾人之天下。’所以先陛下從來不奪百姓之利。就算修建水利是為了百姓,臣婢也絕不敢妄動稅收,以損害百姓。”
“那就好!”姚大人擺手說道,“別想打庫房的主意!”
西門伏波見狀,喟然歎息說:
“草民幾十年來周遊各國,看了無數的山水地脈,能夠興修的水利甚多。前去勸國君,沒有一個不願意興修水利的。但是最後都不能成行。一來國政內亂外亂,總無寧日。二來,就是這個銀兩費用。沒有錢,什麽辦法也沒有啊!”
我真的沒有想到:堂堂王室,竟然一百萬兩白銀都緊巴巴拿不出來。昭明當時給襄王說的時候,襄王還說他哭窮。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可怎麽辦呢?
“天下的財富,都在哪裏呢?”我問西門伏波。
西門伏波說道:“如果娘娘想知道,草民願意給娘娘說說。”
“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說道。
西門伏波說道:
“當今天下,最為富有,集聚了天下財富的地方,主要有三家。第一家是齊國。齊國位於海濱,擅魚鹽之利,已經經過了百代,他們的財富是相當多的。”
我想了想稷下之宮那種氣派,那種肚量,點頭稱是。
“中原諸夏,首推霸主,就是夏宇國。夏宇宮依靠生鐵冶煉之術,對外大量出售兵器和農具,坐擁天下三分財富。這是第二家了。”
“明白。”我說。
“第三家,就是兀竺國了。兀竺國雖然兩次兵敗,如今退居到源江南岸。可是依舊擁有南方廣袤土地。沃野千裏,擁兵百萬。而且南方是水都,湖海、山川物產豐饒。所以兀竺國也是天下巨富之國。”
西門伏波說完這三家,我心裏暗暗歎服。看西門伏波的模樣,不過鄉間一老叟而已。哪裏想到胸懷中竟然有這等的學問見識。
“一百萬兩白銀!姚大人,可以撥付嗎?”我問姚大人。
我看他麵有難色。他是擔心我胡來。我笑了笑說:“如果王室連一百萬兩白銀都拿不出來,豈不是笑話嗎?”
姚大人說道:“隻有一百萬兩!再多半錢都沒有了!”
“已經夠了!”我說道,“再多半錢臣婢也不要了!”
我對西門伏波說道:
“臣婢先拜您為源江太守。您就安心給臣婢修遺澤萬年的水利吧。先給你一百萬兩白銀。至於其他數目,臣婢自然會想辦法。”
西門伏波感激萬分,說道:“草民給娘娘謝恩了!”
“應該是臣婢謝大人才對!”我含笑說道。
西門伏波感慨說:
“草民為天下蒼生謝太後娘娘。草民一生的心願,隻想用平生所學,造福天下百姓,使無饑餒,使無凍餓。可惜半生心血走遍天下無所用。遇到了多少國君官宦,沒有一個願意花費巨額銀兩修建水利的。如今卻遇到一位奇女子,讓臣平生所學有了用處!草民非為自己,乃是為天下蒼生致謝!”
我對他笑了笑。也對他肅然起敬。這就是天下的賢士,錚錚風骨,一腔愛民熱情。可惜,他白把我誇獎了!他沒有看到我內心裏麵陰暗的一麵。
造福天下百姓當然也是我所願。但是我最強烈的願望、最主要的動機並非如此,而是在利用水利禍害兀竺國那一麵。雖然他不肯為我做這件事,但是我知道有人會為我做。
我兵分兩路就行了。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銀兩的問題了。隻要看看姚大人那緊皺如山峰的眉頭,那粗大得隻想把我推出去的擺動的手掌,就該知道從他手裏再要出來半文錢,都是很困難的事情。
齊國在東海之濱。興修水利跟他搭不上,他的銀兩就別想了。頂多看在王室姻親的麵子上,朝見或者覲見的時候多給一把。
襄王的錢?倒是可以想想辦法。我和襄王之間,不是沒有一點利益的。在夏宇國,我還有三塊封地。
第一塊封地神女洲,當時昭明劃給我的時候說得很清楚:管轄權在襄王那裏,我隻要個名分。那我就別想了。
第二塊封地是鳳凰城。這是凨國、昭明和襄王共同為我劃出的,給襄王不合適。而且是昭明親自為我營建的,那裏麵的記憶也不好磨損的。我也別想了。
但是蓮花洲卻不一樣。
蓮花洲在夏宇國南部的中心地帶。四麵八方都是襄王的土地,僅僅劃出來一個蓮花形狀的洲邑封給我了。這還是當年受鳳凰城刺激老王爺讓襄王給我的。
我現在想想還真是:有一塊自己的封地真好。如果沒有,那個曾經被我視為自己國土的地方,現在和我一點邊都沾不上了。
我現在動的腦筋是:怎樣把蓮花洲賣給襄王。
除了襄王,別人也沒人要啊!那本來就是襄王的土地。
而且,蓮花洲是我大兄替我精心設計的,防禦和攻守能力很強的一座城池。當時我大兄告訴我,蓮花洲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做好防禦可以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那裏宮殿的柱子、牆壁都是用精純的黃銅製作的。耗資非常大。
當然,當時修建城池所需要的花費也是襄王出的。我現在把蓮花洲賣給他,自己覺得也怪怪的。
不過沒辦法。修水利急需要用錢。那不是小數字。一旦工程開工,銀兩跟不上,結果就是不堪設想的。
“勞民傷財”、“亂用國庫資金”、“禍國殃民”這樣的罪名,很快就會落到我這個司晨的“牝雞”身上,很有可能還有“亡國罪人”、“紅顏禍水”這樣的美譽。
我一邊想著,一邊就這樣打定主意,厚著臉皮到夏宇國找襄王來了。
襄王在昭華苑裏麵懶洋洋躺著。在他身邊,有一個小公子在,襄王逗著他玩。
我走了過去,看了一眼那個孩子,看上去蠻機靈可愛的。我問道:“這就是四公子嗎?”
因為我聽楊毅說過:襄王比較喜歡他的小兒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