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班

字數:5690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去學堂,一群學生趁著方思成還沒出現,都湧到了方長庚身邊。

    主要是周其琛性子太冷,大家不敢問,而方沅君名次又沒方長庚靠前,不如方長庚帶來的心理衝擊大。

    “長庚,你平時有什麽學習方法?能不能教教我們?”

    “是啊,明年我也想下場了,要是也能考這麽好,嘿嘿……”

    “……”

    起初還都是問學習的,漸漸就有別的聲音亂入。

    “哎,縣試是不是很多人?聽說還能見到縣老爺呢,是不是很凶!”

    “我爹說臭號可臭了!害他縣試都沒過。我爹說就因為帶了晦氣,後來考一次落一次榜,不知道會不會傳染到我身上……”

    “……”

    方長庚笑而不語,不是他裝什麽,隻是實在不知道回答哪個。

    要說考試的方法不是沒有,掌握考官出題的規律,形成答題的模板,這些都是高分的手段。但歸根結底,能不能高分全靠知識的積累,誰也幫不了。

    要不是他自己家實在太窮,他也下不了這個決心拚了命地念書,畢竟這條路實在太苦,尤其是像他這種已經有現代教育的基礎,再接受這些先賢智慧就格外困難。

    但福禍相倚,他自覺自己的心智越發堅定,再清苦的日子也能坦然接受了。

    在一片鬧哄哄的聲音中,方長庚看了眼自己的左邊,看到周其琛放下了書本。

    自從與他“同床共枕”後,周其琛對他的態度溫和了不少,這時居然也在一旁解圍:“你們能把聊天的時間都用在看書上,還愁明年不能下場嗎?”

    眾人頓時作鳥獸散,回到座位一本正經地捧起了書,昏天黑地地朗讀起來。

    方長庚鬆了口氣,扭頭笑著問周其琛:“你可要去參加四月的府試?”

    周其琛點頭:“去。”

    方長庚本想說不如結伴,卻見方思成走了進來,指了指幾個人,也包括他。

    “周其琛,方長庚,還有方沅君,你們幾個去外麵。”

    被點到的三人都不清楚什麽狀況,但還是依言照辦。

    往外走時,方長庚餘光瞟見方沐君黯淡的神色,心中微微升起一絲憐憫,卻也沒有別的了。

    剛踏出門檻,就看到方萬明站在庭院的洞門處,笑嗬嗬地朝他們招了招手。

    幾人有條不紊地走過去,屈身行了個師禮。

    雖然他們入學時拜的是方思成,但方萬明是方思成親爹,這禮也沒有錯。

    方萬明看著這些風度翩翩的少年郎,滿意地捋了捋胡子:“你們都是縣試名次突出者,在考府試以前,就由我來教你們,你們可願意?”

    “願意!”大家異口同聲之餘卻有些疑惑,那王複?

    方萬明自然看出他們的想法,挑了挑眉道:“王老爺說希望你們能同窗結伴,互相進步。將來如果能有所成,也要繼續彼此扶持,不能忘了今日同窗之誼啊——”

    方長庚忽然想起古諺說“師徒如父子,從師不從父”,想想古代是老師開啟童智,授學生以做人的道理,師生在一起的時間甚至都比父子多,不怪有些古人把老師看得比父親還重。如果不是他心智已然成熟,恐怕也會尊師更勝於尊父。

    而方萬明的話確有其道理。

    科舉之路道阻且長,同一個地方出來的士人會格外團結,一旦遇到危難也會伸手相助,雪中送炭。雖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但如果將來真的有望成為天子門生,這個階段形成的同窗之誼就更顯得珍貴了。

    至少方長庚已經感覺到了一股將幾人捆綁起來的力量,無形之中對渺茫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另外兩人應當也是這麽想的,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都露出堅定的神色。

    都收拾妥當,他們上課的地點就換成了王家一個單獨開辟的小院,十分僻靜。

    走進學堂,隻覺麵積都比先前大了一倍,正中擺著四張桌子,正前方是夫子桌案,後麵還掛了一副孔子畫像,上頭一副牌匾,題著“樂尋耕讀”四個字。

    方長庚回想入王府所見的影壁回廊,足有五進深的偌大宅院,心中對王家的財富還是吃了一驚。難得王老爺隻娶了一位正室,膝下隻有王複一個兒子,也難怪養出王複這樣直來直往、不拘小節的性子。

    第一天上午,方萬明隻是考校了一下四個人的學識,看過每個人的字,然後宣布接下來的學習內容。

    除了四書五經,將算學、律法和策論作為接下來的重點來講。

    例如算學,隻要學習《九章算術》裏的內容即可,方長庚最早接觸這本書時就被嚇了一跳。原來早在漢朝就提到了分數問題,書中闡述了負數和加減運算法則,出現了方程組和勾股定理,計算幾何圖形麵積和立體體積的公式,還有著名的盈不足問題。

    盈不足問題中著名的一道例題為“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幾何”翻譯過來大致意思是“一群人共同買東西,每人出八塊錢,則多三塊錢;每人出七塊錢,則還差四塊錢,問人數和該物的價格是多少?”

    簡單來說就是列一元一次方程。

    將人數設為x,物價為y,那麽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

    書裏同樣給出了這個問題的解題公式,設置了三個未知數,但思路明顯沒有現代思維來的直觀簡便,因此對古代人來說還是有些困難。

    好在本朝對算學的考校並不嚴苛,讓其餘人鬆了一口氣。但對在現代150分的數學試卷能考到140分以上的方長庚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為了互相進步,方長庚索性用“甲乙丙丁”代替各種未知數,將解題思路告知他們,於是大家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

    至於律法和策論,那更是方長庚的長項了。

    策論便是論時事政策,對於一個寫論文寫到吐的法學博士而言簡直是信手拈來,甚至還要提防自己冒出一些驚世之語,嚇到別人呢。

    這些都是後話,到了晚上,王老爺命下人叫幾個孩子去前廳吃飯,因周其琛家裏小仆找他有事,所以隻有方長庚和方沅君作為外人去了。

    王複對自己親爹的熱情好客十分滿意,一路上讓方長庚放輕鬆些,該是什麽反應就做什麽反應,不用拘謹。其實真說起來,方長庚已經考過縣試,雖不是正式的文童身份,但也可算一名“童生”了,見老爺或是官員完全不用自卑,隻不過方長庚自己也並未把這個身份多當回事罷了。

    而在見過這位王老爺以後,方長庚總算體會到什麽叫“我的笑足以融化冰雪”了。

    王老爺的外貌與他所想的出入不大,身材圓潤,臉盤稍圓,五官大氣和善,耳垂又厚又大,一直笑嗬嗬的,是有福之相。

    聽說王老爺還是前朝舉人出身,隻是不屑教諭、縣丞之類的小官,於是回到永鎮繼承家產,難怪說話得體圓滑,全都應了一個“圓”字。

    而他對方長庚的態度尤為熱枕,從家中情況一路問到學業,不時撫掌稱讚,然而方長庚早在一旁笑僵了臉,肌肉都快抽搐了。

    “……往後你若遇到什麽困難,讓王複來找我就是!千萬要記住,無論如何不能荒廢學業——”

    方長庚點頭:“老爺放心,學無止境,長庚會與幾位師兄一起努力的。”

    王老爺眯著眼“嗬嗬”笑著,轉頭囑咐下人去取銀子。

    方長庚嘴角一抽,難道過會兒又要上演“我不能收”“你拿著”的虛偽戲碼嗎!

    幸好方萬明這時出來解圍:“錢財之物須以其道得之,如今幾位學生尚未過府試,老爺不如稍後再獎勵他們。”獎賞有為的學子是有錢人最愛幹的事,利己利彼,沒什麽好阻攔的。

    隻是方萬明深知方長庚這小娃的心性,不想讓他為難,所以才替他出言謝絕了。

    王老爺略一思索,道:“那就先在我這兒放著,你們若能通過府試,這些銀子就是獎勵你們的。”

    方長庚和方沅君急忙道謝,表示會全力以赴。

    好不容易吃完這頓沒什麽滋味的飯,方長庚和方沅君先行離府,王複送他們到門口,見他們走遠才回去院裏。

    “唉,府試哪有那麽容易?我現在可愁了,要是沒過可就不能再和你們一塊兒學了。”方沅君長長歎了口氣,步履沉重緩慢。

    方長庚笑著說:“既然二爺爺把我們四個人放在一塊兒,說明相信我們每個人的能力,你別杞人憂天了。”

    方沅君一臉苦相:“你是不知道,爺爺很早就囑咐我們,平時多和你接觸,向你學習。我想這回我能過縣試,還要多謝你的功勞。”

    見方長庚就要反駁,方沅君正色道:“你可別謙虛,沐君就是最好的例子,就是不知道府試的時候還能不能借你的福氣。”

    方長庚握了握他的手:“沒有你自己的努力,就是文曲星下凡也幫不了你。你基礎紮實,府試難不倒你的,信我。”

    方沅君看了看他,似乎安定了些,臉上漸漸露出笑容:“不知道為什麽,明明你說的和其他人一樣,可我還真就隻信你,哈哈哈——”

    方長庚佯作生氣:“你不就是含沙射影說我會忽悠人?”

    方沅君頓時大笑,剛才的陰霾瞬間被驅散。

    “我們會通過的!”

    “……嗯!”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魷魚幹童鞋20個營養液!麽麽!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