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
字數:4934 加入書籤
兩位學士都是四五十的年紀,其中侍讀學士叫李振樸, 山東登州人, 侍講學士叫田紹芳,浙江嘉興人。整個翰林院除了大學士就他們兩人品級最高, 算方長庚和馮廷書的頂頭上司,而且接下來也是他們指點兩位新翰林怎麽修撰文史典籍以及辦公, 所以方長庚表現得十分謙虛和恭敬,就是馮廷書也收斂地站著,聽兩位學士說話。
兩位學士見他們兩個都是少見的青年才俊, 而且態度端正, 自然不會怠慢他們,讓他們兩個坐下來, 耐心告訴他們平時的工作,翰林院的一些規矩等。
“你們想必也知道在翰林大致要做哪些差事,我再與你們細講一遍。”李振樸開口道。
“你們是初來乍到, 這一年裏主要是論撰文史, 修纂聖訓,本紀, 玉牒以及其他書史, 還要撰祝文, 誥文以及碑文之類的文書, 以及稽查六科的錄書等,之後隨時可能會有別的任務,但總體不會很忙, 你們不用擔心做不完。”
方長庚和馮廷書點頭。
“不過眼前確實有一件比較要緊的事,對你們來說也是挑戰,那就是是重修前朝史。我與田學士會教你們如何查閱典籍資料,慢慢上手。如果一年之內能修完,你們兩個官升一級是一定的,若是皇上賞識你們的功勞,自然會有更大的恩典。”
不知道為什麽,李振樸的神色看起來不大自然,讓方長庚和馮廷書有一種踏入隱藏的陷阱的錯覺。
田紹芳輕咳一聲接過話:“我和李學士近期還要負責南書房的經筵日講,而且手上還有典籍在修,所以重修史書的事就全部交給你們兩個,即便一年之內完不成,再拖一段時間也是可以的。”
這個方長庚知道,經筵日講是由翰林官給皇帝講課的一種製度,每年春秋都會舉行,這也是和皇帝近距離接觸,讓皇帝知道自己並形成“親密”關係的一個機會。
他和馮廷書作為正七品的編修也有機會去講經,不過得看機遇。一般來說都是這兩位學士,國子監祭酒以及其他幾位肱骨大臣擔任講師。
這個離他們還比較遙遠,看樣子最重要的是先把這個修前朝史的任務給完成了。
兩人應下差事,然後就在田紹芳的帶領下去了後堂的藏書庫。
在外麵時看不出什麽,一走進去方長庚就被眼前浩瀚如煙的文史藏書給驚住了。
“這裏都是前朝有關的史籍資料,你們先將這些看完了,然後告訴我和李學士,我們自會告訴你們怎麽編纂。”
田紹芳指著眼前一排書架,臉上帶著客氣的微笑。
方長庚心一塞,差點就要吐出一口血。
這哪裏看得完!給他們十年都有點懸!
田紹芳覺得剛才的話似乎嚇到了兩位年輕人,又解釋道:“也不用逐字逐句地看,隻要能按照年份事跡得出一條完整的曆史線即可。”
見兩人並沒有因為他的解釋而放鬆,田紹芳索性就直說了:“前朝的文書檔案多有遺失,許多資料還需要到民間收集,不過你們也別怕,到時候可以直接請府縣的人替你們找。雖然過程比較艱難,但這正是易代修史的意義所在,你們要迎難而上,不要辜負這個升遷的大好機會~”
……原來是這樣。
不過能怎麽辦?這個差事是一定得接的,木已成舟那就樂觀點,好歹之後還有升官的機會。
“請學士放心,我和馮編修會認真完成任務的。”方長庚拱手道,已經把所有情緒都收了起來,看起來很懇切的樣子。
馮廷書也附和著應道,隻是眉間還有一絲抗拒。他覺得這差事不簡單,要是編纂過程中出了問題,他們可能還要吃不了兜著走,總之很想推掉就是了。
翰林院官員向來以清閑自在聞名,就是什麽都不幹,升遷也是早晚的事,比累死累活地編史爽快多了。
可他們畢竟隻是新人,耍脾氣的後果就是敗壞名聲,那也不是他樂意見到的,這麽看來沒有第二個解決辦法,他所設想的美好願景第一天就破滅了。
田紹芳看兩人基本已經接受了,又安慰了兩人幾句,然後揮揮衣袖踏出了藏書庫。
剩下的兩人對視一眼,都認命似的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埋頭鑽進書堆裏,開始幹活。
一下午時間過去,方長庚看文獻檔案已經眼花繚亂,加上很多書都許久沒人翻閱,過程中吃了不少灰塵,現在整個人都感覺灰撲撲的,不太好受。
馮廷書是過慣好日子的,比起房長庚還要難受一百倍,不時地抱怨來翰林院受苦來了。
“早知道還不如外放一個知縣,天高皇帝遠的,想幹什麽幹什麽,怎麽著也比現在好啊!”
方長庚心想,你這第一天就覺得不行了,接下來至少還有一年,這進度怎麽提得上來?況且期間兩人還要一起共事,彼此狀態一定會相互影響,隻有共勉才能讓日子好過點。
“多少人打破腦袋想進翰林院,你可不能這麽想。天將大任於斯人也,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從明天開始,咱們把文獻拿到署堂去看,那裏幹淨亮堂。也別老想著編史的事,這樣就不會覺得那麽辛苦了。你想想看,這些資料可不是一般人能接觸到的,我們一邊辦差一邊還能豐富學識,不是一舉兩得的事?”
馮廷書聽進去方長庚的話,也不再說掃興的話,起身撣了撣衣擺上的灰:“你說的沒錯,既來之則安之,咱們也用不著那麽趕,不是還沒定期限麽,就先拖著,或許到那時候會派其他人手過來。”
方長庚點點頭,轉念又想到宣子昂的事,於是散值後就去了徐聞止所在的都察院。
當初徐聞止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散館考中得了第一,也是十分風光的。如今他任禮科給事中,雖然隻是正七品,但勝在這個職位十分特殊,是和禦史性質相當的言官,負責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在皇帝麵前有極大的話語權,如果這些言官團結起來,影響是很大的,就連皇帝也不敢輕易處分他們。
徐聞止正好還沒走,見方長庚來了,立即就想到他匆忙來找自己的目的。
“你是禮科給事中,我不問你還能問誰?就是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告訴我?”
方長庚開門見山,道明來意。
徐聞止拉著他往外走:“這有什麽不好說的?我知道你口風緊,不會瞞你的。這位新科狀元也真是倒黴,平地起風波,估計他現在還有點懵。好在那群落第舉子們彈劾的時機晚了點,皇上見過他的卷子,還把他欽點為狀元,說明人家可是有真材實料的,這事恐怕是雷聲大雨點小,運氣好還能繼續進翰林。要是再早點兒,那事情就說不清了。最終如何,還是得看皇上自己是怎麽想的。”
方長庚看看他:“真有這麽簡單?”
徐聞止拍拍他肩膀:“皇上很器重魏大學士,況且他在朝堂和民間有剛直的名聲,大多數人都相信他愛惜羽毛,做不出那種事。”
經徐聞止這麽一提點,方長庚便驗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測,同時有些佩服地看著他:“還是你了解時局,我一時都沒看透這些門道。”
沒錯,宣子昂可是皇帝欽點的狀元,他總不能打自己的臉,承認自己眼光不好?估計皇帝會給宣子昂一次機會,頂多再給點小懲罰,事情就過去了。
很快方長庚又有了新的想法,而徐聞止的話再次證明他想對了:“原來是北派的人想針對魏眆,聯合了這些落第考生彈劾他和宣子昂,結果那群考生臨場退縮,大概也在權衡利弊,錯失了時機,後來再出動就沒那效果了。”
方長庚隻覺得一陣惡寒:“這幫人實在太惡毒,但願誹謗的人能受到嚴懲,不然就要助長這種下作的風氣。”
徐聞止表示讚同。
既然沒什麽大事,方長庚便轉移了話題:“沈霖朝考已經結束了,後天就出結果,不過庶吉士應該穩了。”
“是啊,等他朝考成績一出來,咱們就去喝個小酒,賞賞京城內的美景,豈不樂哉!”
“哈哈哈!”方長庚大笑,想象了一下這樣的場景,也覺得一定愜意無比。
進了侯府,方長庚興衝衝地往春霖院走,想要和徐清猗分享今天一天的見聞,再跟她私下抱怨一下自己的不滿。
然而剛走到侯府後院,方長庚就聽到一陣凶猛的狗吠聲,聽得人有些發秫,可侯府裏怎麽會有惡狗出沒?
帶著疑惑繼續走,快到春霖院時,方長庚卻看到徐清猗從不遠處的一條小徑往他這邊走,身後還跟著蕊兒和絲雨。
方長庚內心深處有些不安,為保險起見急忙跑過去,一遍喊:“猗兒!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來啦~麽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