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連鍋端掉
字數:3002 加入書籤
陳烔明正不知如何是好,那送信的新三師營長到了,上來敬完禮,認真遞兩封信。
陳烔明先拆剛峰的信,這信就簡單:我今率三萬大軍兵臨博羅,欲取惠州,特送信一封以還前年所欠人情。將軍個人欲走,我通知各地兵馬,絕不阻攔,保證將軍順利離開;將軍欲與廣州合作,我擔保,絕對無人敢傷害將軍;將軍欲戰,我奉陪,自安天命!
陳烔明倒吸一口涼氣,他知剛峰雖年幼,對敵、對友都不虛言,即使當日自己抓住了他,十四歲的孩子臨死不說半句瞎話。三萬人打我六千殘兵?能守兩個小時?
忙忙抽出張師長的信。這一看,眼淚都下來了。信上詳細講了剛峰臨危不亂、反敗為勝,大破兩萬我軍的經過及改編情況。筆鋒一轉,寫了自己為何投降,一個師為何發誓為剛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及剛峰公開代父親認錯,公開說陳將軍不是壞人,公開說各人政治理念不同,陳烔明將軍不是反動軍閥等經過。最後勸到:要麽走、要麽合,切不可打,打得贏都不能打,何況惠州無兵,根本打不贏!
陳烔明流淚也因為剛峰代孫中山先生認錯,說陳烔明不是壞人,不是反動軍閥這兩件事。全天下都罵我陳烔明不是東西,是反動軍閥。唯獨這個炸過自己的人,被自己手下打得全身沒一塊好肉的孩子,又是全國民黨中如今最尊崇身份的十七歲青年,當著眾人替我說公道話!真是聖人情懷,英雄本色,我陳烔明再不是東西也不可與他為敵。況且他本就一揮而下拿下惠州,一是顧及百姓、士兵之苦,不忍多造殺戮,二是還我昔日之情,真是俠義心腸,英雄本色。
罷了、罷了,輸在他手上不冤。
陳烔明馬上有了決斷,便連寫五封信,一起交給那營長,說到:今後好好為剛峰先生服務吧,今後定會有好前程的。
說完就叫那旅長,就對他說:你的兵都在博羅你就去博羅吧,以後好好跟著剛峰先生,比跟我好一萬倍。剛峰先生會善待你的。我明天就走了,你也沒辦法跟了。
那旅長這時也看過兩信,也問過送信營長,心中也感動,便認認真真給陳烔明敬完軍禮,又大哭著給他跪下叩了個頭,便哭著與那營長出去,叫上自己的兵向博羅開拔。那營長就對剛峰先生佩服的五體投地。
晚七時,二千多人又回到博羅。衛老虎問明情況,便開城門放了進來。二千多人都是肩扛槍,整整齊齊排隊進城,安安靜靜坐在街邊。
剛峰得知後,心中一歎,又喊來衛老虎,讓他把那三千七百人還給人家。衛老虎本不樂意,可看到剛峰臉一板,馬上投降,跑得飛快去還人、還槍。
一會那周旅長來了,剛峰便一笑,說到:“今後是一家人,你不要見外,你的人全部還你,一個都不少,你還是旅長,編到張師長的新三師可好?”
那周旅長就說:“陳督軍感念先生大恩,叫我好好跟著先生,先生說我到哪裏我就到哪裏。今後先生叫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別的人是假革命,我是不想聽的。”
剛峰知他是個直爽人,也是個真性情的漢子,便說到:“周旅長,我知你心中有我。以後這些話不要再當外人說了好嗎?先到新三師張師長處,他是你老朋友,不習慣我再給你換好嗎?”
那周旅長就答應了。一會張師長來,剛峰就給他說了,他大喜,當場表態,絕對一視同仁,要是有人欺周旅長他們,他就扒那人的皮。周旅長便高興與他一起出去接人、接槍。
那陳烔明的五封信皆不封口,一封是給剛峰的,隻說自己明天去香港,先生明日來收城,城內一切聽先生安排,兩個新兵團要用就用,不用就遣散好了。又說自己今後不再從政了,隻想研究一些中國的問題,若剛峰先生將來統一了中國,我定當來效力。現在廣州的這些人我看不慣。
剛峰知他是真心話,也讚他是個真英雄。
一封是給孫夫人的,主要是道歉和求原諒!
三封是給三處正在交戰的師長的,隻說:我已棄軍棄政,到香港去了。你們不要打了,沒地方就去找剛峰先生。實在不行就投降了自己來香港。
剛峰就覺得陳烔明此人了不起,是真愛國,心中就覺得將來無論如何還他這個恩情。
第二天,剛峰便命張師長率新三師接管惠州。又交代,那兩個新兵團的人若願意留下,就開到博羅給衛老虎。知張師長是不擾民的,其他也不說了。
剛峰又叫王耀武持一封信去文白將軍處,收編那個師,再三交待,那些軍官完全是去留自便,切不可相強。願走的決不準強留。
又叫李玉堂把部隊交了,帶一個督察中隊去河源會合周公和張發奎,把那師剩餘人收了,軍官也是一樣處理,叫李延年也不要管別的事了,帶一個督察中隊赴梅州方向匯合惲代英和唐生智,收了那個師的剩餘部隊。軍官一律去留自便,不可相強,誰若相強我必殺之。
過了一天,惠州那兩個新編團來了,衛老虎大喜,隻說了聲:謝謝剛峰先生。便飛快跑了,生怕人家搶他的兵一樣。剛峰好笑。
十一月五日,剛峰知會蔣老大和應欽後,率兩個督察中隊入惠州,叫衛老虎返回廣州駐軍。
至十一月二十日,各地報告全來了,河源的那個師接信後自動解散了,師長帶兩人隨李玉堂來見剛峰,欲去香港。梅州五千人降了唐生智,師長也隨了唐生智。張治中指揮的一個師與陳烔明那個師見了麵,那師長直接交了隊伍、槍支、彈藥等,帶著十幾個軍官走了,士兵散了一半,隻留下六千,顧祝同便另編一個旅,也是三旅製加強師。
這下廣州革命基地徹底占有了廣東大部核心地帶。隻剩潮汕的小軍閥及粵西、粵北山區了。
陳烔明的勢力徹底被一鍋端掉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