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將來的路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A+A-


    周公與董先生見剛峰如此說,也知是實情,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三人隻好不談這些,都知廣州革命政府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也難成大氣候,就是成了氣候也是一場空,將來還得被人革命。

    董先生在剛峰前世有“現代聖人”之美譽,是一位有學識、講原則、重感情、友愛心強、革命幹勁足的老夫子,對國民革命、對gc主義運動都抱有滿腔激情,都拚盡全力去研究、踐行。前世,十年內戰中國民黨的人和報紙,統統對老g的各大領導冠以“匪”,如“毛匪澤東”、“朱匪”“張匪國燾”等,唯一天天在報上點名而又不敢稱“匪”的便是這位老夫子,頂天隻稱“董某人”“中g頭子董某”,皆因這董先生在各階層中影響大、名聲好,在“黨國”內部同樣如此。連黃埔教官都敢罵為“周匪恩來”,卻不敢罵一個老夫子為匪。

    董先生便問剛峰:“剛峰先生看中國的革命道路該如何走呢?”

    剛峰知他是真心求教和真心討論,又知他雖是老g,但一生都不反三民主義,甚至被太祖批“右傾”也不反三民主義。便認真說到:

    “我們中國的革命道路與任何現有的成功國家都不同,即不同於法國的資產階級大革命,也不同於蘇聯的“十月革命”模式。我認為他們能成功有他們必須的成熟條件,我們照搬有我們必然的天然缺陷。就以兩位熟知的‘十月革命’來說,在中國也許可以取得一地、幾點的勝利,但馬上就會被反動派撲滅,最後是失敗的。而貴黨和我黨領袖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喚醒民眾,才是唯一出路,關鍵在於怎麽喚醒。是用現在廣州的這種大口號氣氛喚醒,還是做紮紮實實的基礎工作,讓廣大民眾懷抱希望、得到實際利益去喚醒他們的革命熱情?是用貴黨目前在農村搞的打土豪、強分田地運動方式去喚醒民眾;還是紮紮實實協調各階層矛盾、紮紮實實提高國民教育水平,紮紮實實改善民眾生活的方式去喚醒民眾?

    我個人認為前者是立竿見影,民眾一下發動起來,但不長久,難持續,後麵問題就很大。比如你們分了地主田地,當時民眾非常感激,革命熱情也高,可兩、三年內以後呢?十年後呢?三十年後呢?再分一次田地嗎?中國不一樣是在一窮二白的圈子裏嗎?國父的三民主義,確實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但現在的人是口頭三民主義,實質上仍是軍閥、官僚那一套!

    我現在的學習、工作、研究就是要找到一個“三民主義”的具體踐行辦法。我想諸位也在找“gc主義”的具體踐行辦法吧!

    兩人聽完,半天不吭聲,但心裏是讚同的,隻是不能說出來。一說出來,就可能被狗腿子小王八蛋打擊“反革命”。

    兩人在下午便走了,說是去考察惠州。

    剛峰知兩人觸動很大,但兩人的顧慮更大,便一笑置之。兩人走後,剛峰獨坐庭園,仍在想剛才的話。

    我該怎麽辦呢?廣州是這個樣子,不殺掉一大批反革命、不清除掉絕大多數現在的所謂“革命派”是難解決根本問題的。那些人是改不好的,你嚴一嚴,下重手殺一殺,他好一點,你稍微鬆一下,他又回頭了,與反動軍閥的手下無本質區別。就是蔣老大、李宗仁、閻錫山他們也一樣,隻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區別。

    北伐他們肯定成功,可能比前世要順利得多,戰果要大的多,但政治上還會和前世一樣,越來越墮落與腐敗。現在我有這個身份,又立下大功,他們畏我三分。若北伐一成功,他們實力強大了,也有了大功,絕對不會畏懼我,鬧不好會聯手滅了我。

    蔣老大如果與他們勢均力敵,就會幫我、拉我,若強於他們勢力,絕對會對我放手不管,不會幫我。頂天說兩句公道話而已。

    廣州的派係分子現在怕我,是因為北伐沒成功前他們自己沒勢力,軍隊暫時不反對我。若北伐一成功,軍隊中有人一反對我,他們立馬會聯合起來攻擊我、置我於死地。

    這個樣子的國民黨我是萬萬不能呆長久的。

    老g們大多數人是革命的,可“那個問題”一天不解決,老g們一天就存在天大危機。要跟他們真正合作。隻能等太祖徹底當家、基本解決了“那個問題”才行。總書記是個好人,太書生氣、成不了大事。我現在與他們聯合簡直是自尋死路。一則全國民黨會北伐後圍攻我,二則老g內部的小王八蛋們會拚命整我。

    學蔣老大,拉軍隊去?拉是可以拉一支起來,打下一省自保綽綽有餘,那可就變成了第二個“桂係”了,最終無大作為,日本鬼子一來,一切泡湯。

    二戰是鐵定要打、日本鬼子是鐵定要來的,但我必須做好準備,才能在二戰中成為真正意義的勝利國。

    隻有十五年二戰就要全麵開花了,最多給我十年基礎準備,就要與小日本刺刀見血了。

    十年太短了,太短了。準備一支強悍陸軍要十年,準備一支空軍要十幾年,準備一支有戰鬥力海軍至少二十年。這還是在有鞏固政權的基礎上。如果是惠州甚至全廣東省都不行,至少要有比廣東多二、三倍的人口,安心發展五、六年才能去全力準備。可如果這樣算的話,就算北伐後我控製了廣東,安心發展五、六年,就該二戰了,我還是“李、白、黃”一樣下場,幹不過小日本。還是個實際上的戰敗國。無非推倒蔣老大自己來,有什麽意思呢?太祖就是這樣幹的。

    二戰這個天大機遇我是一定要抓住的,不然蒙古、遠東就再沒機會收回來了。不把蘇俄弄趴下,中國在本世紀是難出頭了。

    要幹趴下蘇俄,就得聯合美國。

    對,美國!美國與我們沒利害衝突,美國想要我們的市場,美國有經濟危機。

    對,經濟危機,我得想辦法在經濟危機中撈一把,最少也要引進一百億美元投資,反正那時候美國是拚命向前世界貸款、供貨克服經濟危機。

    對,到美國去。去讓兄弟們學軍事,去讓沈之放的人學現代化社會管理,去讓大批學生學技術、培養各種人才、大經濟危機一來,就貸款搞建設,幾年就起來了,用一個省的力量就可以與小日本硬碰硬了。

    對,先建一個省,搞好了再說。隻要我一個省與小日本硬碰不吃虧,蔣老大、李宗仁、閻錫山、老g們不服都不行,全國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起碼這些人是愛國的,是真心打小日本的。隻要我有辦法徹底解決小日本,徹底成戰勝國,徹底讓中國崛起世界,估計這些人會堅決幫我的。

    對就這麽幹,我不再管他們了,他們殺上天也不關我事。他們互相殺的越狠,將來老百姓越支持我;他們被小日本打得越狠,全國人就會越擁護我。太祖是偉人、蔣老大是雄才、閻錫山是生意人、李宗仁是聰明人、到時想都不用想他們會站在哪一邊!

    對,就這麽幹,我馬上準備、馬上走、現在就走,估計除了太祖、廖主席他們不想我走,那些人恨不得我下一分鍾就消失呢!好,我走,經濟危機後再回來。

    哈,我還有個“二叔”孫樹義在美國呢!正好可以好好利用這個平台幹一番大事,也可以好好幫助整頓一下這個“興中會”,報今世父親所欠他們的恩情。

    剛峰是一個標準職業經理的性格,一旦認準,說動就動,即使錯了,將來再改。當天晚上,眾兄弟、沈之放和張師長正好都來了,剛峰便把自己的想法認真向麵前人說了,隻是沒說二戰、沒說大經濟危機、沒說“那個問題”。

    眾人聽後,半晌不吭聲,而首先發言的反而是那個一直在這些軍人麵前沉默寡言的沈之放。他說到:

    “先生的顧慮是完全對的,我已想很久了,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將來在廣州就這個局麵。頂天做個蔣總司令第二,沒有太大實際意義。惠州又太小,隻能訓練人員、做實驗,卻無法自保。來五萬到十萬敵人我們不怕,來二十萬、三十萬敵人,不是一下就打光了!走,堅決走,找新的出路,培訓大批人才、建更大基地才行。去美國,我讚成。但我不去,我給你們送人去,我給張師長幫忙擋那些政治流氓,等你們回來!”

    眾人大吃一驚,這沈夫子平日很少與我們主動說話,隻是問到他才說,今天怎麽第一個跳出來?

    剛峰和耀武都心中點頭,暗歎自己沒有看錯人。老張與五小又問了十幾個問題,剛峰與沈之峰一一解答,最後一致同意剛峰意見。

    剛峰便開始布置任務:沈之放的人月底集中後集中討論惠州的各項發展問題,形成報告,留下來執行。這批人留下二十幾人,基本上是一個縣一人,兩年內必須培養新的人接手。另四十多人全部以中央特派員身份返回自己家鄉省份,在半年內每人發展十個可靠的同誌,便全力準備吸收青年學生,一定要找那些真做學問、真愛國的、真幹事的,就此三條,其他條件不限。要求二七年開始一接通知,隨時能送人出國。沈之放做總聯絡官、老先生與沈之放協作,先以惠州為聯絡基地,發展再說。

    大哥李玉堂與老先生先回北方,李玉堂沒學外語,年紀也大,已成家,不能長期在外,必須回家探親。探親後直接到馮玉祥部任職,主要辦海校性質的軍事初級機構,一半給馮玉祥部隊用,一半送出國為自己準備現代化軍事人才。剛峰親自寫信給馮將軍,他會答應的。

    張師長全力經營惠州、不擴兵、隻練兵,全力辦學校、全力辦海校。我們不與任何人發生矛盾,不管任何人的事,誰要來惠州搗亂,就收拾誰。惠州的錢還堅持到明年初,明年剛峰他們出國的人想辦法。等北伐前,剛峰弄到大資金後再換武器,現在一件不添。

    侍衛老張留廣州孫公館,負責聯絡四麵八方及國母,讓老張寫信給國母,俄國呆到年底就可以了,全力研究歐洲。爭取兩班人馬在法國或美國會合。

    耀武明天回廣州,向恩師與老張侍衛說明,請老先生馬上與美國孫樹義聯係。一聯係上,馬上動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