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經營之道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這還隻是自己看到的部分,他們肯定不可能把所有底牌都亮給自己。從手頭上的資料推斷,他們至少在項目方向上是正確的,隻要真的能排除僵化的上層領導的幹擾,應該能取得成功。

    但是王凱掌握到他們的計劃思路之後,延伸出了些其他的問題。

    “大體情況就是這樣了,王凱你覺得我們的計劃如何呢?”徐曉玲口頭的介紹也說完,最後請教起王凱的意見。

    王凱合上了文件,笑著看了三人一眼。

    雖然有徐老的話墊底,三人對自己的表現也一副期待的樣子,但是憑他們現在的年紀還有在院裏受重視的態度,肯定存在著比較強的自信。

    果然,王凱憑著自己過人的感覺,發現三人中隻有陸彬的態度算是最認真,希望能從王凱的嘴裏能聽到糾正他們計劃疏失的地方。

    而李海和徐曉玲則更希望聽到王凱一些恭維的話,最多再加點兒“建議”就好了。

    王凱心中一笑,不好意思。既然徐老是想讓他來把自己的經驗傳授一下,那就不會隻撿他們喜歡聽的話來說。

    “從計劃書來看,你們的項目目標是不錯,但是……”王凱輕笑著把文件夾丟到了麵前的辦公桌上,“你們的計劃書卻是完全失敗。”

    “呃?王凱你這兩句話有點兒矛盾吧?”徐曉玲不怎麽信服地道,“我們以前也有過失敗的經驗,連徐老師都說這份經驗改正了很多以前的毛病。”

    王凱輕鬆地點醒他們道:“你們的計劃書裏說了太多關於項目目標的事情,憑著省農科院的技術實力還有關係,我絲毫不懷疑你們能產出非常好的新品種櫻桃。”

    “那不就截了。”李海又扭頭看向自己剛才翻的文件上去了,覺得王凱有可能是想在徐曉玲麵前賣弄才故意這麽說。

    “問題是,產出了農產品之後呢?你們準備自己院裏分分當福利嗎?”

    徐曉玲反應過來道:“你的意思是指,我們的計劃裏過於著重生產和技術的部分,但對於銷售卻不怎麽在意?”

    李海不解地道:“我們的計劃書裏倒的確沒怎麽注意銷售,但是那不是關鍵吧?我們挑選的產品是最新品種,到時候不怕賣不出去吧?”

    陸彬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沒有隨便打斷他們的爭論。

    “這話是誰說的?你們省農科院還真不是一般的保守,就算是十年前這話也過時了。”王凱一巴掌拍到自己的額頭。

    按現在的年代,才剛剛經曆了九十年代營銷狂潮的時代,現在雖然大家對於銷售的認識已經轉為成熟,但有幾個人會覺得銷售遠遠比不上生產重要的。

    “我覺得你們首先要轉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作為省農科院的技術員,你們的任務是怎麽幫助農民產出好的農產品怎麽提高產量。但是作為公司的經營者,你們的最主要目標就是賺取更多的利潤!”

    陸彬尷尬地道:“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還是懂的,不過我們以前覺得,隻要種植那些高附加值的農作物,自然就有高利潤了。”

    王凱似笑非笑地道:“這些觀念,應該是你們對需要你們指導的農民宣傳的吧?”

    三人都反應過來。王凱可一點兒都沒冤枉他們,平常他們跟著院裏的人下鄉做宣傳做多了,到最後那些農民有沒有聽得下去不知道,他們自己倒是印象很深刻的。

    “雖然有點兒過於宣傳意識,但至少說得也是基本道理吧?”徐曉玲勉強替他們爭辯道。

    “你們前麵的思路倒不算錯,比較新品種口感會更容易賣,也更容易賣個好價錢。但是我說兩點小問題希望你們能回答一下。”

    徐曉玲他們交換個眼神兒,知道王凱是想借機“立威”,嚴陣以待地道:“好,那你就提問吧。”

    “第一,你們也說,自己挑中的是新品種的櫻桃等水果,就算你們已經知道這些新品種的優點,但是那並不代表肯定能得到市場認可。如果市場無法認可的話,你們覺得在售價和銷量上,能達到平衡嗎?”

    “這方麵我們有信心,這些新品種都代表著種植的新技術,而且口感我們也親自在國外嚐過,隻要時間夠了,大家知道這種新品種,肯定能大受歡迎的。”

    王凱看向徐曉玲,露出很“敬佩”的樣子道:“哦!我倒沒想到你們對市場情況做得這麽詳細啊。看樣子市場分析這一塊兒不用幫你們補課了。”

    徐曉玲俏臉一紅,其實這些話隻是他的猜測而已,至少沒有親自做過市場分析。但聽王凱這麽“誇”自己,她還真沒有勇氣實話實說。

    好在王凱也不是非要酸得她接話不可,繼續說道:“但至少從你的話裏,能看得出另一個不比生產值得輕視的方麵,那就是宣傳推廣!讓大家知道你們新品種農產品的優點,對嗎?”

    陸彬認同道:“沒錯,雖然我們覺得消費者最後肯定能認可我們的產品,但是要花多長時間認可,認可的程度如何,就決定了我們高盈利的時間和利潤率。”

    “不愧是農科院的高材生,一點就透嘛。”王凱也沒有在這方麵糾纏,直接提出第二個問題:“我相信你們這麽重視生產,那種植基地方麵早就已經瞄好了,而且地方肯定不錯。但是銷售終端呢?你們有沒有提前做足準備?”

    “呃,啊?”三人再次傻了。

    “怎麽?你們這麽高級的水果,總不會用大車拉到各地的市場上直接批發吧?要知道,既然你們也說它們是高附加值產品,那肯定需要一定的消費場所的檔次趁托,最差,你們也要打入各城市商場裏吧?”

    “那當然了。”到這裏,徐曉玲三人還挺有信心,這個問題他們已經想過了。

    “嗯,想到之後就算了?要知道那些高級商場在各地都有足夠的貨源,你們難道沒有提前做他們的工作?難道是等著那些商場求到門兒上來要進你們的產品?”

    徐曉玲老老實實地閉嘴。作為政府部門出來的人,他們雖然年輕,還不像老一輩那麽嚴重的官僚作風,但的確沒想到要去救到這些商場的頭上。

    “怎麽?回答不上來了?那我再問第三個問題好了:就算是同樣的產品價格也是有差異的。而且這種差異在越高附加值的商品之中就越明顯。就拿這支孚愛琳為例好了。”

    王凱走到一張辦公桌上,隨手從上麵拿起一瓶香水:“我對香水不大了解,不過也有些基礎認識。孚愛琳已經算是高檔香水的級別了。曉玲,請問你這支香水的價格是多少?”

    “呃,是六百塊。”徐曉玲沒想到王凱突然問她這個問題,臉上不由一紅。她知道六百塊的“高級”香水實在隻能算入門級的。其實她拚了一個多月的工資買了這瓶香水隻是想滿足下自己女人的虛榮心罷了,至少也能出去說,自己是用著孚愛琳香水的人了。

    好在看陸彬和李海的樣子,他們對於香水也沒什麽認識,臉上沒露出任何表情。不過還沒等徐曉玲暗中鬆口氣,王凱就已經把這事兒捅穿了。

    “據我所知,孚愛琳隻不過一款中上檔次的香水價格都超過六千,這其中的差價達到十倍!而另一款例子的西菲香水,其中最便宜和最貴的差價曉玲你知道嗎?”

    “嗯,當然知道了,最便宜的大概四十,最貴也不用兩百。”剛說完徐曉玲就後悔了。自己對這種便宜香水表現得這麽“了解”,豈不是暴露了自己某個“秘密”。

    “沒錯,現在你們了解了嗎?就算同樣是新品種的草莓或者櫻桃,每斤的價格差別可能也有幾十塊,算上產量,總利潤差有多少你們自己算算吧。”

    憑徐曉玲三人的學曆,還有對未來產量估算的了解,隻要在心裏默算一遍就能感覺到其中的差距是何等巨大了。

    “之所以會產生這麽大的差距,除了產品本身的質量賣相,最重要的就是市場認可度了。對於你們新推出的產品來說,就等於是市場推廣的差距了。現在你們還抱著之前的老觀念嗎?”

    陸彬苦笑道:“好了,你也不用再打擊我們了。我看之前我們想得太簡單了。就算我們能單獨出去開家公司,能不能成功也要看實際操作如何了。”

    徐曉玲也謙虛下來道:“看樣子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不少。但是上麵定下公司開業的時間已經挺近了。現在總不能把計劃推倒重來吧?我們要怎麽補足啊。”

    “在你們院裏,應該有些對市場更加了解的人吧?”

    陸彬幹笑道:“以前院裏跟外麵的經貿往來大部分都是通過我們外聯辦公室處理的。連我們都是這種水平了,您就不需要指望其他人了。”

    王凱撇了撇嘴,道:“算了,其實想短時間找到解決辦法也不是不可能,別忘了,你們可還掛著省農科院的招牌呢。對很多人來說,這種官方身份做事是很便利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