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超級古董商

字數:5599   加入書籤

A+A-




    “的確沒人能證明,不過這是事實。”

    習衛國見錢老已經心裏有數,目的也就已經達到,要不是怕錢中華上當,他也不想多管閑事,現在也不想跟劉波爭辯。

    “那你就是胡說八道,不懂就別胡說,沒人拿你當啞巴。”

    劉波也發現錢中華已經不準備收下這件筆洗,心中怒火全部記恨在了習衛國的身上,要知道這可是十萬塊的買賣,他原本還希望大賺一筆的。

    心裏越想越不是滋味,劉波冷冷道:“年輕輕的,估計見都沒見過鈞窯。”

    “別把話說的那麽絕對。”

    習衛國能忍,但並不是什麽都需要忍,麵對劉波的冷嘲熱諷,掏出身上帶的那件鑲嵌著銀牌的鈞窯,開口道:“鈞窯整器我的確沒有,瓷片倒是有一件兒。”

    “看好了,這才是鈞窯。”李凱越半天沒說話,一直忍著,既然你給臉不要,那就別怪哥們兒顯擺。

    “我看看。”

    錢中華第一個拿過了那件鈞窯掛件,同時借助放大鏡仔細鑒賞起來,而一幫人也非常好奇,同時間圍了過去。

    鈞窯掛紅價值連城,雖然是件瓷片,可卻是件均紅色,實為難得。

    鈞窯的顏色,有三種,一次是晴天釉,玫瑰紫,均紅。其中,均紅自然最為難得。

    “這才是鈞窯啊。”最終,錢老得出結論,這件鈞窯瓷片絕對是宋均窯無疑,尤其是跟那件仿品相比,就更加古樸典雅。

    “錢……錢老,您沒看錯?”劉波有些目瞪口呆了。

    “老弟信不過我,還信不過收藏這件東西的主人嗎?”錢老也發現了銀牌上的那五個英文字母。

    “主人?”一幫人都還沒有發現。

    &nloo”

    “是誰?”眾人有些遺憾,劉波也睜大眼睛看著錢中華。

    與此同時,李凱越也再次一次對那個習衛國說的特牛的古董商產生的好奇。

    “盧芹齋”

    錢老報出了這個讓人頗具爭議的人名。

    “盧芹齋。”

    劉波為首的一幫古玩商對那三個字太熟悉了,當聽說這件東西是盧芹齋收藏的,一個個也不禁咽了口唾沫。

    要知道,收藏品,還有一種價值體現,那就是名人收藏效應。

    而大名鼎鼎,在歐美古董界叱詫風雲幾十年的ctloo卻是個不擇不扣的中國人。

    盧芹齋不僅生於貧苦家庭,甚至還在不足十歲的時候成了孤兒。

    盧少時進入了富甲一方的張氏家族,服侍當時的少東家,也就是後來稱為“民國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

    一九〇二年,張靜江出使法國,將盧帶了過去。

    在巴黎,盧一邊幫張的進口商品店打點生意,學習如何經商,一邊跟隨張的叔叔張石銘學習古玩知識。

    盧從古董店學徒開始,刻苦學習古董店的各項業務,又學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很快就受到老板賞識,出任了掌鋪。

    辛亥革命後,張回國協助孫先生。

    盧在法國開辦了自己的古董店,成立了盧吳古玩公司。

    當時正趕上國內清政府垮台,北洋政府執政,人心不穩定,故宮和其他皇府內的古物珍寶紛紛流入市肆典賣。

    一時間,古董市場紅火,生意興旺。

    其中尤以上海城隍廟一帶最為熱鬧,商人雲集,國寶匯聚,成為中國最大的古董集散交易地。其次才是北京、天津和香港。

    由此,盧與國內上海、北京古董行的大買賣人結成了一個圈子,由他本人坐鎮巴黎,英語好的姚叔助陣紐約。

    上海的吳啟周、北京的祝續齋給他們進貨,統一由上海發往紐約或巴黎,成為一家中國最大、經營時間最長的古董出口公司。

    大量的東方文物已經進入歐美市場,在歐美的銀行家、軍火商、石油商、不動產商中形成對中國文物的“搶購”潮。

    然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此時的盧芹齋已經意識到了古董市場的中心已經移到了美國。

    至此,他的銷售重心也向新的世界帝國發展。

    從1914至1915年開始在紐約開設盧吳公司——當時美國最大的中國古董店。

    直到1950年盧在紐約舉辦公司告別拍賣會,這三十五年間,流失於海外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是經過盧的手售出的,其中以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最為著名。

    當時,盧將昭陵六駿石刻全部打碎準備偷運出國,幸而其中四駿被北洋政府查獲,但“颯露紫”與“拳毛騧”被其偷運出國,賣給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盧一生走私出賣的明以前造像,石刻,青銅器,玉器不計其數,其中大量出自於曆代皇帝被盜的陵墓。

    盡管從曆史的角度乃至愛國的角度,盧芹齋是背上了“國賊”的罵名。

    而歐美古董界,他們卻是如此評價——

    “他讓歐美收藏者學會欣賞中國墓葬文物——墓葬雕刻、青銅器、陪葬古玉、陶俑、佛像等。”

    “他以精湛的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歐美收藏者。”

    作為我國古美術的重要推手,盧讓西方人為之改變收藏的口味,讓很多不為常人所注意到的文物細節解讀成令人動容的審美精髓。

    同時,盧芹齋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文物販子,他邀請知名學者對文物進行研究,如與伯希和研究出版了古玉圖錄,請褚德彝、伯希和編寫青銅器圖錄等。

    這些研究成果,無疑推動了物品的價值和知名度。

    同時,盧對中國留學生有求必應;對博物館的捐贈也不曾中斷;在支援抗日方麵亦不遺餘力,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募捐。

    無論是為了宣揚中國文化,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私欲,盧芹齋都是前無古人的超級古董商。

    所以,當劉波以及在場的一幫古董商看到銀牌上的字跡後,也無一例外的認同了這就是民國時期,盧芹齋收藏的一件北宋鈞窯瓷片。

    同時,這件瓷片,很可能是盧芹齋生前曾經收藏的一件完整的鈞窯瓷器,可能是無意中打碎,為了留作紀念他將其中最漂亮的一片鑲嵌在了一塊銀牌上隨身攜帶。

    一件均紅瓷片,加上一段被幻想出的故事,讓這件掛件頓時更加耀眼起來。

    劉波為首的一幫古玩商,無疑對習衛國充滿了羨慕嫉妒的複雜心態,隻恨自己沒有一件如此貼身之物。

    “我艸,弄了半天,是那位盧大倒爺!”李凱越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能倒騰的人。

    錢中華聞聽李凱越的話,不禁搖搖頭,同時感慨道:“除去別的不說,盧當屬中國古董教父。”

    習衛國見一幫人不再說話,也便收回了那件掛件,帶到了自己脖子上,放進了懷裏。

    “老弟,別收起來呀。”

    “就是,你給個價格,咱們商量商量。”

    短暫的沉默後,一幫古董商好像瘋狗一般,好懸要撲到習衛國的身上。

    要知道這樣一件鈞窯瓷片,已經不單單是一件瓷片,同時因為盧芳齋三個字,而蘊含了魔種更神秘的魅力。

    這種魅力,尤其吸引在場的一幫小古董商。

    “老弟,你開個價,大家好商量。”

    劉波也湊了過來,生意人,臉麵什麽的和一件真正的古董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他甚至早就忘了剛剛還跟習衛國發生過矛盾。

    “不好意思,這件東西,我不打算出手。”

    習衛國根本就沒打算出手這件鈞窯瓷掛件,他心裏清楚的很,這件東西錯過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在擁有。

    “沒什麽不能賣的,老弟你出個價。”

    劉波一幫人不管如何,都想將東西得到。

    “大家渴了,我讓人上茶。”錢老一直都很平靜,他突然的一句話,也讓圍著習衛國的劉波等人覺得有些失態了。

    “上茶。”

    錢中華朝著門口喊了一聲,很快一個身穿白色旗袍的女茶藝師走了進來,從屋裏的櫃子裏取出了提前準備好的茶具放在了桌上。

    “我出去一下,你們先聊。”

    錢中華笑著對眾人說了一句,而手上卻拍了拍習衛國的腿,而後獨自起身,朝著門外走去。

    “不好意思,我上個廁所。”

    習衛國笑著站起身,再次之前他也拍了拍李凱越的腿。

    “老習,咱倆一起去。”李凱越心領神會,站起身跟著習衛國朝著門口走去。

    習衛國在身後劉波一幫人的目送下走到門外走廊,轉身看到錢中華站在另外一個雅間門口,朝著他跟李凱越招了招手。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