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臨時抱佛腳
字數:9970 加入書籤
“什麽好東西?”
李凱越聽劉波說有東西給習衛國看,第一個站了起來。
“看了就知道。”劉波說話間站起身來,轉身進了臥室。
三人目送劉波,他進屋後沒關門,附身在床底下拿出一個長條形錦盒,然後轉身回到了客廳,將錦盒放在了茶幾上。
“畫?”李凱越問了一句,其實不用問,這種製式錦盒百分百裝的是長卷。
“猜對了一半。”劉波買了個關子。
李凱越再問,劉波也不說。
習衛國更加好奇,盧雯迪也想一睹為快。
“小越,東西不是我的,你可小心點……”劉波提醒了一句,小心翼翼將錦盒打開。
“呦!”
李凱越看了一眼,不管好與壞,先來了聲驚歎。
“一驚一乍。”習衛國看了李凱越一眼,畫還沒打開呢,這家夥先嚇人一跳。
“我活躍活躍氣氛。”李凱越嬉皮一笑。
“那什麽……”劉波還是想提醒一句,被李凱越給打斷,“劉哥,有完沒完,趕緊的。”
“得。”
劉波搖搖頭,看了盧雯迪一眼,然後將卷軸慢慢展開。
“我去……”
李凱越在畫卷展開到一半的時候,一雙大眼珠子好懸沒掉在地上。
習衛國的臉色也變了,因為畫卷並非傳統的水墨畫,而是一副歐洲油畫,畫麵上兩個人物,一男一女,雖不是春宮那樣的場景,但兩個人全都赤裸著身體,甚至連人體最私密的部位也清晰的表現了出來。
“好麽,一副大春宮!”李凱越這才明白,劉波為什麽想提醒他們,且特意看了盧雯迪一眼。
習衛國雖然出身博物院,對歐洲的油畫卻並不了解,見到這種畫也難免有些不適應,同時他也看向了一邊的盧雯迪。
盧雯迪麵色平靜,畢竟出生在國外,對這種化作見慣不怪,更準確的說是理解不同。
“我說劉哥,你好東西不收,怎麽弄了這麽個玩意兒,小心被人舉報,定個流氓罪什麽的,犯不上……”李凱越大嗓門。
“去去去,沒你說的那麽邪乎,這叫外國藝術……”劉波說完,回頭看向習衛國,“聽我那哥們兒說,這外國的藝術品,也特值錢,我是真不懂,所以就讓他把畫先擱我這,衛國,你幫我瞧瞧,東西是不是真的?”
“讓我瞧?”
習衛國搖頭一笑:“國畫還湊合,這外國油畫我是門外漢……”話沒說完,他看向盧雯迪,這不明擺著有專家在場麽。
“對了……”劉波一拍腦門,看向盧雯迪。
“盧小姐,您幫忙看看。”
“我差點忘了,咱這有國外來的古董專家。”李凱越也看向了盧雯迪。
“畫的非常好。”盧雯迪說。
“呦,難道說?”劉波謹慎起見,追問了一句:“是好東西?”
“你朋友說沒說過,這是誰的作品?”
“這外國人畫畫忒討厭,不落款,不過,我聽那朋友說,叫什麽……”劉波想了想,“叫什麽,米開……米開……”
盧雯迪:“米開朗基羅?”
劉波說:“對對對,就那哥們兒。”
李凱越:“老習,那個米開什麽羅是誰?”
“意大利一大藝術家……”習衛國雖不懂外國畫,但對國外一些大藝術家還是有所耳聞的。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家,也是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人,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複興後三傑。
米開朗基羅以人體作為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出自其手的雕刻作品,剛猛有力、氣魄宏大,體現出了文藝複興時期生機勃勃的人文主義精神。
他年少成名,年僅23歲的米開朗基羅用了兩年時間,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該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聖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
米開朗基羅將聖母刻畫成了一位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她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沉思、哀悼,耶穌靜靜地躺在聖母膝上,麵部表情安祥。
整座雕像沉浸在肅穆氣氛中,並洋溢著人類最偉大的母愛情感。
它已大大超出了題材的限製,將生與死、痛苦與慈愛化為一體,和諧統一,讚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優秀品質。
作品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所有看過的人都不信它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為此,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兩年後,26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創作他另一舉世聞名的雕塑。
三年後,他用一整塊大理石雕塑出了總高度55米的驚世之作——《大衛》。
他塑造出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那麽簡單,而是文藝複興人文主義思想在藝術上得到充分體現的象征。
它用雕塑讚美人體,謳歌著力量和正義。
然而,米開朗基羅的年少成名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的麻煩,遭人妒忌的他被人打壞了鼻子,使他終身對自己的容貌自卑。
不過,他的才華征服了所有人,傳到了當時的教皇耳中。
1508年,當時的教皇——朱利奧二世要求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繪製穹頂圖。他本來不願從命,但他一旦接受就追求完美,決不“褻瀆”藝術。
四年零五個月之後,米開朗基羅完成了傳世巨作穹頂畫——《創世紀》。
該作品創作取材於《舊約全書?創始紀》,整幅作品達到驚人的511平方米,中心畫麵由《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園》等9個場麵組成,四周畫有先知和其他有關的故事,總共繪有343個人物,其中還有100多個巨人形象。
整幅畫作極富立體感和重量感,通過人與人及人與自然間的關係,歌頌人的創造力及人體美和精神美。
藝術創作的心酸,也隻有作者本人能夠體會,敷衍了事誰還不會,隨便寫寫畫畫就能創作出一副作品,精益求精則又是另外一回事。米開朗基羅就後者,他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力夜以繼日地工作。
整個作品完成時,不到四十歲的米開朗基羅看上去像個花甲老人。
由於長期的仰視,頭和眼睛不能低下,導致他讀信都要舉到頭頂。
所以有人說藝術創作是用健康和生命為代價,而米開朗基羅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價完成的《創世紀》,為後人留下的不僅是不朽的藝術品,還有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
24年後,米開朗基羅又應教皇克萊門七世之約,在西斯廷教堂祭壇正麵牆上繪製了另一撼人心魄的巨幅壁畫——《末日審判》。
他獨自一人用了將近6年時間,在220平方米的畫麵上繪出近四百個人物。
畫中央,是正氣凜然的基督,他高舉右手,即將發出最後判決,而一位教皇站在將被判罪去接受地獄煎熬的一群人中。
基督左腳下還繪有一位聖徒,他右手持刀,左手拎著一張人皮,而這張人皮的麵孔正是作者米開朗基羅本人,其表情痛苦而憤怒,表現了米開蘭基羅正經曆著精神與信仰危機帶來的折磨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他借助繪畫酣暢淋漓地發泄了對人間醜惡的憤恨。
由此,可想而知,《末日審判》帶來的轟動。
然而,巨作中的裸體人物卻引起巨大爭議,一些人認為米開朗基羅猥褻了神靈。因此,在他去世不久,新教皇庇護四世就下令給所有的裸體人物畫上遮羞布或衣飾。
藝術是相通的,米開朗基羅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晚年的米開朗基羅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建築藝術上,且造詣非凡,他也因此成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一。
在與古羅馬遺址相連的羅馬坎比多利奧山丘上,米開朗基羅設計了羅馬市政廳建築群,其和諧完美堪稱文藝複興時期宮殿建築的代表。
他還參與設計並主持過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建設,為該教堂設計的直徑四十多米的圓形穹頂不僅氣勢恢弘,而且從局部到整體都是堪稱絕世之作的精美藝術品。
令人惋惜的是,米開朗基羅生前未能看到這一驚世駭俗的作品。
“知道的不少!”
盧雯迪聽習衛國說完,補充了一句:“其實文藝在希臘和羅馬古典時代就曾高度繁榮,卻淹沒在之後中世紀的“黑暗時代”,直到14世紀才獲得再生與複興,因此稱為文藝複興。”
“米開什麽羅我是不知道,文藝複興倒還知道一些……”
李凱越接過盧雯迪的話茬:“我國古代的大漢王朝曾與羅馬分別雄踞於世界的東西方,當歐洲進入黑暗時期後,中國則成為了世界聞名的領導者,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裏,在各個領域都要遠遠領先於歐洲,也領先於世界其它任何文明,直到14世紀的明朝時期,開始大搞文字獄和八股文,而西方開始的文藝複興,直接將歐洲推向大航海時代,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時期,我國就深受其害……”
“所以說,落後就要挨打……”習衛國接過李凱越的話:“落後就是因為精神枷鎖,固步自封,明朝是,黑暗時期的歐洲也是,而文藝複興就是打開枷鎖的鑰匙,和古代的變法,現代的改革有異曲同工之處……”
盧雯迪:“的確,隨著歐洲經濟的複蘇和發展以及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和對虛無縹緲的向往,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
“等等,衛國,你們別聊什麽文藝複興了,我現在就想知道,這幅畫到底是不是那個米開的作品?”
劉波顯然更想知道這副畫的作者是不是意大利那位大藝術家,因為不管國內國外,畫作的作者直接影響作品的價值。
“你得問盧小姐……”
習衛國聳了聳肩後,將目光看向盧雯迪,劉波和李凱越也同時看向盧雯迪。
“這幅畫畫的是不錯,但和米開朗基羅……”盧雯迪停下來,然後冒出一句被習衛國他們感染的京腔:“不挨邊兒。”
“那?”劉波不死心。
盧雯迪沒等劉波開口,直截了當道:“一副現代作品而已,用你們三個常說的話來講,現在還沒什麽價值。”
“得!”劉波死心了。
“哈哈……”李凱越見劉波的樣子,大笑:“我看這畫不錯,外國大春宮,可以留著解悶,萬一哪天嫂子不在家……”
“廢話真多。”劉波瞪了李凱越一眼,當然二人都無惡意,劉波說:“幸虧你們來了,要不然我還真打算給買下來,研究研究外國畫呢!”
“你朋友要多少錢?”習衛國覺得劉波這朋友有點問題。
“八千。”劉波說,心裏有些後怕。
“以後這哥們兒,少來往。”習衛國直接說。
劉波會心一笑,他也明白習衛國的意思,“其實也不是什麽哥們兒,就是老家來的一古董商,平時來我這住的多了,半熟臉兒。”
“老劉,來端菜……”樓下傳來王芳的聲音。
“呦,這都到飯點了。”劉波看了下表,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晚上,“剛才那頓不過癮,外人太多,衛國,小越,盧小姐,這回咱們不醉不歸……”
“醉了也不能歸。”
李凱越笑著說:“難不成,喝完了,你還讓我們回北京?”
“別廢話,跟我去端菜。”
“端盤子誰怕誰,我一手能端三盤……”
幾個人幫忙,從樓下端上幾樣硬菜,在樓上又喝上了。
三個人推杯換盞,喝的是二鍋頭,盧雯迪喝不慣白酒,王芳特意開了一瓶葡萄酒,兩個女人邊喝邊聊,期間,習衛國聽劉波說起孫軍那幫古董商。
原來,這地界兒有很多人來尋寶,大體上分成三撥人,一波是當地古董商,一波是北方京津冀等地的古董商,一波是南方的古董商。
北方的古董商大多來劉波這下榻,出門在外又是同一地方來的,大夥慢慢也就都熟了,大多情況下也都一起出去看貨,租個麵包車哪都去。
有人賺了錢,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打眼,更有甚者連路費都賠了進去,同行不同利。
“明天……”
李凱越正要跟習衛國商量明天的行程,出來就是尋寶的,可劉波沒等他說完,便開口說道:“明天,帶你們去個好地方。”
酒足飯飽,又聊了很久,劉波幹脆把三人留在家裏睡覺,他跟習衛國和李凱越睡在客廳裏,劉芳和盧雯迪則在臥室中睡。
第二天一早。
習衛國被吵醒,不是李凱越的呼嚕聲,而是窗外的車鳴,以及樓下的腳步聲。
他起身下了床,打開窗戶朝樓下一看,發現孫軍等人陸續走出旅館大門,背著各自的行禮,上了一輛天津大發麵包車。
不用問也知道,眾人是去某地尋寶了。
因為跟劉波有約定,習衛國回去繼續睡起了回籠覺。
等再次醒來,沙發上的劉波不見了,他叫醒李凱越,兩人梳洗完畢後,劉波拎著早點回來,盧雯迪和王芳也從臥室出來。
吃過早點後,五人出門,坐公交車來到了龍門石窟,這是劉波的安排,來洛陽一趟,當然要讓他們感受一下龍門石窟的魅力。
習衛國和李凱越是第一次來這裏,盧雯迪也是一樣,他們在大佛腳下感受著那股渾然天成的氣勢,也算在出行尋寶之前來一次心靈的清淨。
尤其是盧雯迪,不管走到哪裏,都會帶著她那台愛不釋手的照相機,攝影是她的業餘愛好。
此時,龍門石窟沒有什麽圍欄,人們都可以近距離的坐在石佛腳下。
李凱越就站在了大佛的腳麵上,抱著佛腳,想起一句成語:“老習,我這算不算是臨時抱佛腳。”
“算,你抱住了,給你留個影。”
習衛國說完,盧雯迪將相機對準了李凱越,然後按下快門,然後她又幫劉波夫婦拍了幾張,最後和習衛國以及李凱越在佛腳下,留了張合影。
這一整天,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第二天依舊,劉波夫妻帶著他們三人遊玩,品嚐當地美食,三人無限感慨,恨不得生活就一直這麽過下去。
第四天傍晚,習衛國他們剛回到旅館門口,孫軍等人出行用的那輛天津大發緩緩行駛而來。
李凱越:“呦,一去就是四天。”
習衛國:“不知道六子和老張的收獲如何。”
盧雯迪:“等會問問。”
“衛國,我跟你嫂子上去準備晚飯……”劉波和王芳走進旅館,習衛國三人等著六子和老張。
麵包車停下之後,孫軍第一個從副駕駛下來,懷裏抱著很有分量的一個大背包,炫耀似的看了習衛國三人一眼,然後才進了旅館。
“德行!”李凱越罵了一句。
“習哥、李哥……”六子從麵包車上下來,和老張一起來到三人跟前。
李凱越回頭問:“怎麽樣?”
“還成,去了趟鄉下,老張出手,得了件古玉……”六子說著,老張從包裏拿出一樣東西,被報紙裹著。
“習爺,您給瞧瞧。”
習衛國接過來,打開報紙一看:“不錯,西漢的玉璧。”
李凱越:“多少錢?”
六子說:“沒多花,一百二到手。”
“呦嗬,你小子可以……”李凱越誇了一句,回頭看向習衛國:“老習,連六子都得了這麽好的東西,咱就別滲著了。”
“就是,明天一起去……”六子提議。
老張接話話茬:“明天去寶豐,三位千萬不能錯過。”
一句話,一個地名,讓習衛國三人眼神明顯一怔,不約而同的產生了濃濃興致。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