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聯名
字數:2916 加入書籤
離開柳府後,月詠便匆忙趕回王宮。原本她是想在街上轉轉,聽聽這幾日有什麽新鮮事情,轉念想到現在的情形不同與往日,她無奈打消了念頭。
回到王宮後,見宮內一切尚算平靜,月詠便稍稍鬆了口氣。可是才回殿中坐下歇了口氣,連一盞茶還未喝完,她便聽聞守門的太監前來通報說是蘇相求見。月詠預料他此時過來定是沒什麽好事,想來昨日給了他個下馬威,依他的性格,今日定是要變著法子還回來。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她堂堂薑國公主豈會怕一隻狐狸?
果然不出月詠所料,這蘇重幕前來正是要阻止她禦駕親征。昨日回去他整夜未眠,想想這位昌寧公主不僅有著一身上乘的武功,而且手段了得,若是她真要離京領兵出征,隻怕日後這朝中便沒了蘇家立足之地。而且柳家與蘇家一向很不對付,昨日他瞧著那柳洵與這位公主之間好似不同尋常,若是他們二人之間真的有什麽,那麽這事情便更加的不妙了。所以今日早朝,他便將昌寧公主意欲領兵出征之事告知群臣,而且發動了百來位朝臣簽了聯名狀。現今他來到宮中,便是將這聯名狀呈給月詠看的。
坐於大殿上首的月詠聽了蘇重幕一番誠摯之言後,接過宮人轉呈的聯名狀,漫不經心地翻開來看了看,隨後用力地合上。她將這聯名狀放中手中掂了掂,隨即起身緩緩走向立於下首的蘇重幕。
蘇重幕見她一臉從容地走了過來,心裏不由犯起了嘀咕。原本他想著若是她見著了這聯名狀,定是要氣得抓狂,誰知她看了之後,麵上卻沒瞧出有什麽情緒起伏。照理說來,這聯名狀可是她被眾位朝臣全票否決的象征。這在薑國上千年前的曆史上,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一次了。
月詠走到他的麵前,朝他晃了晃手中的聯名狀,麵帶笑容說道:“喲,沒想到本宮初來乍到的,朝中眾臣竟如此關心本宮的安危。說起來,本宮也就歸國與祭拜那日見過他們,到今日連他們長什麽樣兒都沒記住,也不曾關心他們在朝中為官可還順心,倒是勞煩他們惦記著本宮,說起來還真是慚愧呐!”
她此話一出,倒讓蘇重幕不知該如何接話。他低著頭,垂下眼簾,就是不敢看她。現今他算是對她有所了解,自是不敢向先前那樣隨意,萬一要是說錯了話,被她逮著破綻便不好收場了。
“眾位卿家的好意本宮是心領了,至於禦駕親征一事,本宮定會結合眾卿家的意思再作考量。”月詠笑咪咪地將聯名狀塞回了蘇重幕手中,隨即又慢悠悠地說道:“三日之後,本宮會親自在朝堂之上給眾卿家答複。不過在此之前,本宮還要請教一下左相大人,不知本宮身邊眾位卿家大費周章才尋到的王室唯一幸存的血脈,可否登得了朝堂啊?”
蘇重幕在答話前仔細掂量了一番,她這話問得實在是刁鑽,他倒是想直接拒絕,卻又找不到合理的借口,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答道:“殿下乃是君,自可登堂入室。”
“嗯,本宮道是自己身為女子,唯恐有些人輕視怠慢,說不定再搬出什麽像天朝那般的古訓,說出像什麽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一樣的無稽之言來。想來天朝曾出過一代女帝,在位期間開辟新政,注重民生,不拘一格地選拔了不少人才,並開創了周朝盛世。雖說她薨後,眾人對其貶大於褒,若客觀地論其治國之能,卻在天朝曆代皇帝中是首屈一指的。再者,貶其者多為些酸腐之人,自身庸碌無為,卻看不慣女子才幹出眾,整日閑著沒事,以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為樂,真是可悲!”
月詠緩緩地說著,聲音悅耳動聽,卻聽得蘇重幕冷汗涔涔。他未料她竟會提及天朝女帝之事,不過現下提及,又分析得頭頭是道,這不就意味著她要效仿那位女帝麽?想來眾臣要尋她回來,不過是想找著名正言順地執掌王室政權的由頭。而今見她這般,他覺得眾臣大費周章請回來的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自薑王暴病身亡後,王室中最難搞的便屬雲綽長公主了,而今她已身故,卻又冒出個更難搞的昌寧公主。對於蘇重幕來講,這可真算是引狼入室了。
“想來左相大人應對天朝之事也有所了解,不知方才本宮所言是否有所偏頗?”月詠見他不曾接話,不由心內冷笑,麵上卻極是謙遜地問道。
“天朝女帝之事距今已有數百年,其在位期間的是非曲直也是眾說紛紜。不過那位女帝確是有治國之能,即使有再多貶低之辭,也是無法掩蓋事實。但說來說去,終究是作古的人與事,而今最為重要的,應是當前之事。”蘇重幕不願在女帝的話題上多作糾結,他所想的是,能盡快地擺平這位難纏的主兒。
“左相大人所言甚是,今日你呈上的聯名狀,本宮自會好生思量,待到三日後,本宮自會在朝堂之上給朝中眾臣一個滿意的答複!”月詠拐彎抹角地給蘇小狐狸找了個不痛快後,心情很是舒暢,敷衍了三兩句後,便讓蘇重幕退了下去。
話說這蘇重幕出了殿門後,將手中的聯名狀揣到了懷中,兩道濃眉擰成了疙瘩。他本是想來給這位昌寧公主找不自在,沒想到反倒是給自己找了不痛快。他咀嚼著方才月詠所言,心頭越發地感覺情勢不妙。不過轉念一想,單憑她與柳家,也應該掀不起什麽風浪來。隻是朝中局勢變幻莫測,頗難掌控,待到三日後早朝,不知這位昌寧公主會搞出什麽花樣來,他回去之後須得早些做下安排。
他低著頭滿懷心事地出了院門,一不留神撞上了從浣衣局回來的芳銘,將她手中捧著的疊得齊整的衣衫撞掉在地。芳銘一向是儀態端正,且又在宮中浸潤多年,抬眼瞥見來人是蘇重幕,忙連聲道歉:“方才奴婢走得急了些,還請左相大人寬恕奴婢的無心之過。”
蘇重幕心知是自己過錯,反見她道歉,難免覺得奇怪。一直以來,昌寧公主與芳銘對他很是客氣,所以才讓他失了警惕之心,現今他一見二人這副客氣的態度,便覺得心裏發毛。他唯恐多說有什麽紕漏,便順階下地回道:“不妨事,方才也是本官沒注意看路。姑姑若是有急事的話,還請先行!”
芳銘一聽這話,便忙撿起落在地麵的衣衫朝他施了一禮這才走入院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