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出城
字數:3001 加入書籤
經過一番診治後,但見那名郎中一臉淒哀,朝趙合森搖了搖頭說道:“這位大人內傷過重,小人醫術淺薄,著實無力回天。”
趙合森與這郎中很是熟識,聽聞他這麽說,也不多加為難,便讓他為月詠假扮的副將看傷。
月詠本就沒受什麽外傷,所以打從一開始她就假裝受了內傷,而且她可以內力催動任意改變脈搏跳動頻率。因此在郎中給他把脈的時候,她動了些手腳。
那郎中為她把完脈後,重重地歎了口氣,隨即朝一旁的趙合森看了看,說道:“這位大人也是受了嚴重內傷,而今小人唯有盡力而為。”
沒等趙合森開口,月詠便應景地掩口假裝吐了口血,待她鬆開手時,手心上染上一團嫣紅。
“我自己的傷我最清楚,老子還等著為胡帥報仇呢,斷不會就此玩完兒。”月詠大咧咧地抬手一揮,滿不在乎地說道:“待會兒熬上一副清淤的傷藥,老子睡上一覺管好!”
趙合森聞言,自是不肯,怎奈月詠執意如此,況且她所扮的副將生性豪爽卻沒什麽耐性,因此這趙合森也拗不過她,便隻好吩咐郎中對症開了方子。
安頓好這兩位從前線受了重傷的副將後,趙合森便匆忙取了胡帥的首級與遺物親自策馬前去向居於鄰城的叛軍之首匯報。臨走之前,他命人看好在府中養傷的兩位副將,雖說這二人無藥可醫,但在其斷氣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離開。正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五萬大軍幾乎是全軍覆沒,加之胡帥遇難,這罪責可是無人能擔。
月詠被安頓好後,當晚便在府中住了下來。現下她雖是在敵人的地地盤,卻毫無緊張之感。如今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她雖知有人盯梢,卻安安心心地進入了夢鄉。
柳洵那廂扮作了把守城門的士兵後,變著法子打探了不少消息。待到後半夜,他便要潛入趙合森的府上為月詠解圍。
被黑夜籠罩的源州城鴉雀無聲,加之官府頒布了宵禁令,入夜後城中更是死氣沉沉,就連一兩聲犬吠也無。
柳洵換上了一身夜行衣,趁著夜色來到了趙合森的府邸。他繞著並不甚大的府邸一圈後,找了個僻靜之處翻牆而入。他並沒有先探尋月詠所居之處,而是先摸到了趙合森的書房,摸黑在房內一陣翻找。想這趙合森身邊守城的中郎將,定與上頭有書信往來。當他翻出些自認為有用的書信後,便打開來借著窗外月色瀏覽,將一些重要信息悉數銘記在心。
月詠睡得正香時,忽然被門外輕微的動靜吵醒。她忙掀了薄毯坐起身,直到柳洵翻窗而入,方才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去。
柳洵潛入趙府前,早就準備好了替代月詠的人。之前他打算省事,想從趙府隨手了結個侍從扮作受了傷重不治的副將。後來為免被人發現端倪,所以在交接班時尋了個吊兒郎當的士兵當冤大頭。
柳洵先是翻窗而入,再將放於窗台外頭的士兵屍體拖入房內,為其換了衣服,改變了容貌,隻等著趙合森回來為這二位假冒的副將收屍。
月詠換好了柳洵為其準備好的夜行衣後,便與他一同出了趙府。不過眼下宵禁,他們二人無法隨意走動,隻能揀幽暗僻靜之處而行。
這城中太過寂靜,柳洵與月詠也不敢輕易開口言語。待二人行到了一處偏僻荒廢的宅子,這才停下腳步,四處打探了一番才安心地開門而入。
這源州城雖閉關不到半年,城中百姓與外界無經濟往來後,日子一天比一天困苦。加之叛軍四處征兵,但凡年滿十五歲的男孩,皆被抓去了軍營。剩下的老弱婦孺無以為生,官府又征收各種苛捐雜稅,他們這些人出不了城也僅有等死的份了。像之前有些富庶人家,還能勉強支撐,而那些本就貧困的人家,除卻流落街頭乞討,便再無他法。對於百姓來說,這源州城自閉關之日起便已是一座死城了。正因為如此,柳洵與月詠才能夠輕易尋到現下這處無人的空宅。
柳洵與月詠推門入了室內,也不點燈,二人並肩靠著房門而立,悄聲耳語。
“先前雖隻是有所耳聞,可今日入城親眼所見,這源州城確已如死城無異,隻是可憐了城中無辜百姓。”想起方才途經各處皆是死一般的寂靜,身處黑暗的月詠不由擰眉低聲歎道。
“所以殿下才會急著禦駕親征嗎?”柳洵與月詠的關注點自是不同,先前源州以北被叛黨占據的幾座城池的狀況,他早已有所耳聞。可在月詠之前,朝中大臣一向主張議和,且他又非身居朝堂,對於此事,自是無他置喙的餘地。久而久之,他早已變得麻木不仁。
“算是吧,之前從你那兒得了密報後,便覺得時機到了。而且叛黨一日不除,朝廷便一日不得安寧。從今日入城的情況來看,這叛黨顯然已是強弩之末。他們現今所為,不過是困獸之鬥。”月詠語意低沉,心情亦是無比沉重。想來天朝的皇帝老兒雖是多疑心狠,卻也頒布了不少利民的政策。然而這薑國叛黨,卻反其道而行,為了一己私利置百姓而不顧,簡直是自取滅亡。
柳洵在黑暗中雖瞧不清月詠的臉麵,卻也能想象出她現在的表情。想他年少時也曾入宮成為王子們的伴讀,對於各位王子、公主們的性情也多有了解,像月詠這般能替百姓著想的王室,倒是屈指可數。就算是被不少朝臣敬重的雲綽長公主,在他眼裏也不過是玩弄權術的自私君主,也許這與他們的成長環境有所關聯吧!
月詠等了半晌,卻不見他有所回應,便疑惑地開口問道:“雖說今晚時間緊迫,想來依你的神通,應是打探到不少消息吧?”
“據臣所探消息,也不必再深入調查了,待會兒還是趁著夜色出城為好。”柳洵想起之前在趙合森書房所看的來往信函,覺得沒有必要再帶著月詠冒險。若是換作他一人前來,他倒是還有興致深入調查一番。不過眼下,就算他不再接著打探,也掌握了一些有關叛黨的重要消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