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6章:西風瞥起雲橫度

字數:5614   加入書籤

A+A-




    朱祁鈺早就等得不耐煩,聞言忙接著背道:“古人有雲,非知之難,惟行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d9cn.net$】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於惡路;聖哲之主,非獨見於善途。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小人俯從其易,不得力行其難,故禍敗及之;君子勞處其難,不能力居其易,故福慶流之。故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欲悔非於既往,惟慎禍於將來。當擇聖主為師。毋以吾為前鑒。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吾在位以來,所製多矣。奇麗服,錦繡珠玉,不絕於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興其役,此非儉誌也;犬馬鷹鶻,無遠必致,此非節心也;數有行幸,以亟勞人,此非屈己也。斯事者,吾之深過,勿以茲為是而後法焉。但我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功大過微,德未以之虧。然猶之盡美之蹤,於焉多愧;盡善之道,顧此懷慚。況汝無纖毫之功,直緣基而履慶?若崇善以廣德,則業泰身安;若肆情以縱非,則業傾身喪。且成遲敗速者,國之基也;失易得難者,天之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字正腔圓,片刻便將這篇《帝範》背了出來,這《帝範》乃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論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獻,他在賜予子女時雲,再三叮囑,作為遺訓:“飭躬闡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諱,更無所言。”書成於貞觀二十二年,全書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為文雖短,但文辭有力而優美,展現出一代英主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也是一個馬上爭天下、馬下治天下的開國君主一生經驗的總結。其充滿哲理性的語言,或一言中的,或一語道破天機。不但閃露著看問題的高瞻遠矚,也隱含著論理的深邃透徹。自從成書當日,就被後世帝王做了教育子孫的典範.

    郕王搖頭晃腦的將《帝範》背了出來,側目看著太子,小臉露出幾分得意神色來,道:“哥哥,怎麽樣你服不服?”

    太子到是對自己這個弟弟十分疼愛,拉著他的小手,道:“父皇說得沒錯,你比哥哥聰穎多了,讀書我可讀不過你?”

    郕王欣喜道:“這麽說哥哥是服了。”

    太子嗯了聲,道:“你都背了這麽多,當然服了?”

    郕王道:“哥哥輸了,哥哥答應的話兒還算不算數?”

    太子道:“聖人都說了,男子漢大丈夫一諾千金,本太子答應你的事情,當然算數了。”

    郕王道:“那好,你脫衣服吧?”

    “我日,要不要這麽誤啊,曆史上可沒說這兩位帝王有斷袖的嗜好啊,莫非曆史記載有無!”一旁觀看的楊大人暗自嘀咕了幾聲。

    太子道:“脫就脫,反正我也不想做這個太子,你比哥哥聰穎,讓給你當可最好不過了?”

    此話一出,一旁的是王振可真嚇了一大跳,不等楊崢說什麽,立即上前道:“太子這事兒可胡來不得,若是讓大臣皇上知曉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太子道:“能出什麽大事呢,鈺兒比我聰慧得多,他才是做太子的人選,況且我已答應他了,若是他贏過我,這太子我就讓他來做了?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說話不算話,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幫,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這可是先生給我的教會,先生怎麽忘了?”

    王振心道,這我怎麽能忘呢,可也不能在這事兒上較真吧,我還指望跟你飛黃騰達呢,若你撂挑子,我這麽多年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麽。

    “咱家當然沒忘,可事輕重緩急不是,太子乃國之儲君,豈能是太子更換就能更換的,再說了太子兄弟間的玩笑話,又豈能當真呢,太子還是收回剛才的話兒才好,免得惹得那幫文人的嘮叨,對太子,對郕王都不好,郕王母子進皇宮才不久,那幫讀書人早就對母子二人心生不滿,礙於皇上,皇太後的臉麵,才沒說什麽,若得知太子因一句玩笑話,便要將太子之位相讓給郕王,那幫人還不得趁機發難,為難郕王母子,太子也於心不忍吧?”

    太子平日裏最敬重的便是這位王先生了,聽王先生這麽一說,太子似也覺得自己做得有些魯莽,點了點頭道:“先生說的是,孤知道該怎麽做了!”說完,轉過身來伸手拉過了郕王一本正經的道:“鈺弟,今日這太子位哥哥是讓不了,不過你放心,他日等我做了皇帝,我與鈺弟輪流做可好?”

    郕王嗯了聲,道:“一切聽哥哥的!”

    太子用力點了點頭,道:“鈺弟,我們再繼續玩一次可好?”

    郕王道:“好!”

    一直沒走進來的楊大人不動神色的看著這一切,要說這兄弟二人,哥哥性子善良溫厚,對弟弟那份愛絕不亞於農家親兄弟,若不是親眼所見絕不會相信眼前的這兄弟二人是生在帝王家,相比哥哥的敦厚善良,弟弟心眼多,膽子大,小模樣透著聰慧,但性子上就未必有兄長的大度善良了,想起前世兄弟二人的遭遇,楊大人不由得心頭一歎。

    “快別玩了?你們的老師來了!”王振見太子聽了自己的勸,沒在讓位這事上較真,暗自鬆了一口氣,生怕兄弟二人再玩什麽背書讓位的事情,那可就欲哭無淚了,趁著兩人還沒落了座,急忙將楊崢搬了出來。

    聽得老師來了,兄弟二人不免有些好奇,紛紛扭頭望去,便見門前站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正笑吟吟的望著他們。

    太子撲閃著一雙漆黑的眸子,將楊崢上下大量了一下,嘀咕了聲道:“這便是先生常常提起的那位尚書大人楊大人?”

    王振道:“不錯,就是他!殿下切莫怠慢了這位老人,他可是皇上親自為太子,郕王請來的老師呢?可不是那些隻會吹胡子瞪眼睛的大學士!”

    郕王走了過來,小聲的問:“他很厲害麽?”

    王振道:“當然,你們在皇宮裏也都聽說了這幾年的大事,江南的改革,治理蘇州城,還有給我大明開疆辟土,對了還有這次深入大漠打得韃子落荒而逃,每件事可都是經過他的手做的,你說厲害不厲害?”

    郕王哦了聲,道:“怪不得父皇如此信任他,還讓他來做我們的老師,看來是父皇是想讓我跟著他學習真本事?”

    太子哼了聲,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情,小聲道:“看他這麽年輕,能有多厲害,多半是靠嘴皮子吹出來的吧?也就是父皇才會信了他?”

    王振忙道:“太子快別胡說了,古今帝王,做到皇帝這份上,那可算是出神入化了,那雙眼睛還能看錯人,再說了,咱家不給太子說了麽,這人啊切不可以貌取人,外麵的那幫文人相貌倒是不錯,可沒幾個有真本事的,這位楊大人非但相貌好,本事也好,這可不是吹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待會兒他會給殿下上上課,等你們聽了他的課,就知道他的本事了!”

    太子難得見王先生如此吹捧一個人,立即收起了對楊崢的輕視之心,道:“那一會兒我與鈺弟可要好好聽一聽了。”

    王振笑道:“這就對了,古往今來,做明君的從來都是有真本事的人,隻有那些沒本事的才會胡亂治理自己的國家,最後弄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了?”

    “先生說得不對,這沒本事的人也能治理好一個國家!”一直站在太子身後的郕王忽然走到了哥哥的前麵,仰著脖子衝著王振道。

    “胡說,漢朝漢高祖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後來投靠項梁才做了這起義軍的首領,這高祖可沒讀過什麽書,沒聽過有什麽過人的才學,可人家不是照樣打敗了霸王,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還是一代明君呢,還有本朝洪武爺,他老人家也沒什麽大才吧,還不是一樣做了這開國之君,開創了洪武盛世,反倒是那些才華橫溢的皇帝,大多數成了昏君,五代皇帝孟昶興趣廣泛,能詩善文,頗具才學,名噪當時,是五代後蜀一位有名的詞人,所作《玉樓春》詞工韻清,委婉動人。可他倒好,在位三十年,喜於奢侈遊樂,懶於朝政,唯具雅好詞曲,時而打毯走馬,時而操弄方士房中之術。他常同臣下笙歌宴飲,錦繡陣裏,玉臂交繞,淺斟低唱,銷解了帝王應有的一腔英氣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豪邁情懷。最終怯懦不能守社稷,成為亡國之君。還有那南唐後主李煜,此人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算上才華橫溢了,可結果如何,整日的隻知吟詩作畫,最終荒廢了國事,落了一個國破家亡的下場,還有那梁武帝一身本事可不小,著有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經義注講疏等共有二百卷,讚、序、詔、誥、銘、誄、箴、頌、箋,奏等文共一百二十卷,可他這麽好的學問,稱帝後,卻沒用於治國上,終日隻知宣布佛教為國教,大修寺院,結果社會財富大量流入佛寺,大量百姓成為僧尼,國家的人力、財力、物力都流於廟宇,最終釀成了侯景之亂,自己也活活餓死了,在曆史上他們可都是一等一的昏君,可見這治理國家與皇帝有沒有才學沒多大的關係,一肚子才學的皇帝未必是個好皇帝,相反沒才學的皇帝,未必就能成為一代明軍,王先生你說我說的對麽?”

    王振摸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做了多年的先生,著實沒想到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有這樣一番見識,他雖不想承認自己的的見解還不如一個孩子,但事實是眼前的這個孩子的看法的確要高明與他,一個帝王是否是明君還真與皇帝是否有才沒多大關係,本朝的洪武爺,永樂爺,論才學未必比得過李煜、陳叔寶,宋徽宗之流,可要說治國的本事,他們卻比這幫讀書人出身的強太多了,你能說他們不是明君麽,當然不能,王振一時想得入了神,竟忘記了應答。

    郕王將王振遲遲沒說話,又問了聲道:“先生覺得我說的不對麽?”

    總算回過神來的王振忙道:“殿下說的對,這皇帝是否是明君,還真與皇帝本人是否有才學沒多大的關係,一個朝廷說到底未必是靠著皇帝的才學治理國家!”

    郕王道:“可不是麽,我聽父皇說了,這皇帝要做的是管好那些有才學的人,讓他們為自己所用,那這些才學也就是自己的了!所以這書讀來也沒多大的用?”

    太子平日裏最厭惡日複一日的學習,早就不想學什麽四書五經了,苦於一直尋不到理由,此時聽郕王這麽說頓時眼前一亮,驚喜的道:“鈺弟說得對極,這書不讀也罷,本太子將來可是要做明君的?”

    王振一聽大吃了一驚,皇帝對太子的教育一直很關心,尤其是這半年來,宮中有才學的大學士都變著法兒來給太子授課,為了就是讓太子增長學問,倘若因這事兒惹得太子斷了做學問的念頭,自己這個做老師的還能逃脫罪責麽,他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日的地位,眼看再熬上幾年,等皇帝去了,太子登基了,他出頭的日子也就來了,哪能倒在這兒,可郕王這一番話是大大有道理,饒是他平日裏自問能言善辯,竟也尋不到反駁的理由,一時好不焦急,正不知該如何打消太子不好學的念頭,瞥眼間恰好看到了楊崢淺笑連連的神情,頓時雙眼一亮,心道:“對不住了楊大人,這事兒還隻能請你來幫幫忙了!”嘀咕了兩句,揚天打了一個哈哈,道:“這事兒殿下說的不算,得問問楊大人,楊大人可是當今我大明章就連皇上也是佩服得很,所卷寫的狀元文章至今還掛在翰林院,成為天下讀書人科舉的範文呢,還有那本《楊氏詞話》但凡京城有本身的人案頭上都藏有一本,其學問不可謂不大,似這等大學問大道德的問題,就該他來回答了?”

    , !

    【*23sw.net*為你更新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