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8章 :王道式微崩漢月
字數:5229 加入書籤
劉林雖早有預料,但還是被宣宗這舉動下了一大跳,眼看皇上氣得夠嗆,忙起身給換了一道奏折,趁機撇了一眼被丟在龍案旁的奏折,隻見上麵寫著陛下新基,當全心於政,然則,日嬉戲,宴樂無休。暗自吐了口氣,這幫官兒,還真是找死了。
“朕,正要殺了你們”,第二份奏折剛剛鋪開,宣宗隻是瞧了兩眼就開罵了起來,神情比起先前越發憤怒了不少。
心驚的劉林也不敢多看,任由皇上將奏折給丟了出去,自己隻顧在一旁遞奏折,翻開,每打開一道奏折,皇上的罵聲就大了幾分,如此罵了一陣,看了一陣,竟看了二十幾道奏折之多,皇上也許是馬累了,也許是早見怪不怪,幹脆來個眼不見為淨,奏折再多都不看。
眼看著滿地的奏折,劉林也不敢說什麽,趁著皇上沒說話走到龍案下,趴在地上滿頭大汗的撿起來,如此一來,難免會看一些,奏折大小不一,長短不一,但罵人的話兒都差不多,禦史胡海罵的是,“今闕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則在溺誌貨財。”
禦史馮從吾指責的是:“(皇帝)謂聖體違和,欲以此自掩……天下後世,豈可欺乎?”
禮部主事盧紅春揭露皇帝“裝病”說:“若真疾耶?則當以宗社為重,毋務為豫樂以為基禍;若非疾也,則當以詔旨為重,毋務以矯飾以起疑。”
戶科給事中田大益痛斥皇帝:“陛下驅率虎狼,飛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剝膚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災地坼,山崩穿竭。”
工科給事中王德完責道:“民何負於君?而魚肉蠶食至於此極耶!”其他的官兒多以頃年以來,意在縱奢”;勞民傷財,則“縱欲以勞人”,為借口,指責皇上“誌在嬉遊”是地地道道的昏君,對於這幫官兒罵人的功夫,劉林是知道的,這幫讀書人從高中科舉的第一天起,但凡做了禦史,做了科道言官,就不再說別的話了,隻說罵皇帝的話。據說在仁宗時都察院有一個姓杜的年輕官員,在還沒結婚娶妻的時候上任,上任第一天就開始罵皇帝,以至於一輩子都沒有娶妻,孤老終身。臨死前對圍在他身邊的親友一句話也沒有留下,隻是輕輕的把皇帝罵了幾句,就死了。這樣罵了一輩子的人,被外麵的那些官兒當做了英雄看待,甚至不少官兒還為他請功,讓朝廷表彰,一些讀書人更是將他罵皇上的奏折編纂了起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這幫人讀的聖賢書不是來治國的,是專門來罵皇上的。
這時,門口一個小黃門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左右看了一下,當目光觸及到滿地的奏折以及皇上殺人的眼神,差點沒嚇死,顫抖著聲音道:“皇上,王公公送來的奏折。“
“呈上來!”宣宗想也沒想氣呼呼地喝道。
那小太監頭一次來,又是麵對皇上,難免緊張,一雙捏著奏折的手腕不停地在抖動。
宣宗看得好生不耐,不等那太監走到跟前,伸手一把抓過了奏折打開一看,但見奏折寫道:“臣備官歲餘,僅朝見陛下者三。此外惟聞聖體違和,一切傳免。郊祀廟享遣官代行,政事不親,講筵久輟。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之者有由也。臣聞嗜酒則腐腸,戀色則伐性,貪財則喪誌,尚氣則戕生。陛下八珍在禦,觴酌是耽,卜晝不足,繼以長夜。此其病在嗜酒也。寵“十俊”以啟幸門,溺郭妃,靡言不聽。忠謀擯斥,儲位久虛。此其病在戀色也。傳索帑金,括取幣帛。甚且掠問宦官,有獻則已,無則譴怒。愛陳芙瘡痍未平,而海濤之貲賄複入。此其病在貪財也。今日榜宮女,明日抶中官,罪狀未明,立斃杖下。又宿怨藏怒於直臣,如劉青、皇甫華、孫鴻輩,皆一詘不申,賜環無日。此其病在尚氣也。四者之病,膠繞身心,豈藥石所可治?今陛下春秋鼎盛,猶經年不朝,過此以往,更當何如?
孟軻有取於法家拂士,今李時勉其人也。陛下棄而置之,臣有以得其故矣。時勉入朝,必首言聖躬,次及左右。是以明知其賢,忌而弗用。獨不思直臣不利於陛下,不便於左右,深有利於宗社哉!陛下之溺此四者,不曰操生殺之權,人畏之而不敢言,則曰居邃密之地,人莫知而不能言。不知鼓鍾於宮,聲聞於外,幽獨之中,指視所集。且保祿全軀之士可以威權懼之,若懷忠守義者,即鼎鋸何避焉!臣今敢以四箴獻。若陛下肯用臣言,即立誅臣身,臣雖死猶生也。惟陛下垂察。”這樣的話,宣宗倒也不是沒聽過,要說多生氣未必有,反正這幫言官以罵人為生,罵首輔、罵太監、罵皇上已成了他們習慣,一日不罵那才是怪事,他氣的是接下來的內容,《酒箴》:耽彼曲蘖,昕夕不輟,心誌內懵,威儀外缺。神禹疏儀,夏治興隆。進藥陛下,釀醑勿祟。
《色箴》:豔彼妖姬,寢興在側,啟寵納侮爭妍誤國。成湯不邇,享有遐壽。進藥陛下,內嬖勿厚。
《財箴》:競彼鑼鐐,錙銖必盡,公帑稱盈,私家懸罄。武散鹿台,八百歸心;****剝利,天命難湛。進藥陛下,貸賄勿侵。
《氣箴》:逞彼忿怒,恣雎任情,法尚操切,政戾公平。虞舜溫恭,和以致祥;秦皇暴戾,群怨孔彰。進藥陛下,舊怨勿藏。
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
以皇上八珍在禦,宜思德將無醉也,何日飲不足,繼之長夜。甚則沉醉之後,持刀弄槍。
以皇上妃嬪在側,宜思戒之在色也。夫何幸十俊以開騙門,溺愛鄭氏,儲位應建而未建。其病在戀色者也。
以皇上富有四海,宜思慎乃撿德也。夫何取銀動至幾十萬兩,索潞綢動至幾千匹,略不知節。甚或拷索宦官,得銀則喜,無銀則怒而加杖。皇上無宜自解,何以信天下,而服沂之心耶!此其病在貪財也。
以皇上不怒而威畏,宜思有忿速懲也。夫何今日杖宮女,明日杖宦官,彼誠有罪,置以法律,責之逐之可也,不必杖之累百,而不計其數,竟使斃於杖下。此其病在尚氣也。
皇上誠嗜酒矣,何以禁臣下之宴會;皇上誠貪財矣,何以懲臣下之饕餮;皇上誠尚氣矣,何以勸臣下之和衷。這樣的奏折是個人都會氣得瘋掉了,更可恨的是在後麵,奏折的下麵寫著密麻麻們姓名,三大學士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謹身殿大學士楊榮、武英殿大學士楊溥領頭,後麵跟著是出了兵部尚書楊崢的姓名外,其他各部的尚書、侍郎的姓名都赫然在列,還有都察院、通政使、大理寺六部九卿、六科十三道的禦使,一道千字的奏折,竟涵蓋了兩京的文武百官,這那裏是在規勸,這分明是在逼宮啊,此時此刻,他仿佛看到了朝堂之上,幾百個身著官服的官兒,在硬著脖子衝著他大聲喊道:“《酒箴》,耽彼曲蘖,昕夕不輟,心誌內懵,威儀外缺。神禹疏儀,夏治興隆。進藥陛下,釀醑勿祟。
《色箴》:豔彼妖姬,寢興在側,啟寵納侮爭妍誤國。成湯不邇,享有遐壽。進藥陛下,內嬖勿厚。
《財箴》:競彼鑼鐐,錙銖必盡,公帑稱盈,私家懸罄。武散鹿台,八百歸心;****剝利,天命難湛。進藥陛下,貸賄勿侵。
《氣箴》:逞彼忿怒,恣雎任情,法尚操切,政戾公平。虞舜溫恭,和以致祥;秦皇暴戾,群怨孔彰。進藥陛下,舊怨勿藏——。”
宣宗頭一次感到如此的氣惱,這幫挨千刀的官兒,竟如此逼迫朕,朕是要朕的老命,這江山到底還是不是朕的。
劉林以及走進來的就幾個小太監察覺道皇上的神色有些嚇人,手腳都不知該往哪兒放,膽子大的一點的則垂首立在哪兒,膽子小的則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大氣兒都不敢喘。
劉林怕這幫沒見過世麵的太監惹怒了皇上,趁著宣宗不注意,擺了擺手,幾個太監頓時如蒙大赦,連忙退了出去。
等幾個小太監走遠了,劉林才小心的將撿起來的奏折放在了龍案上,宣宗還在氣頭上,一看奏折腦海裏頓時想起了那一個個留在奏折下的姓名,罵了聲便隨手推了出來。
這一下太過突然,差點沒把劉林嚇死,忙跪在地上求饒。
宣宗發泄了一番,氣息也就弱了,揣著粗氣道:“你說說看,他們這麽多是什麽意思,六部的侍郎倒也罷了,他們是新官兒,不懂朝廷的規矩,受朝廷的恩惠還少,可三楊與六部的尚書,都察院、通政使、大理寺六部九卿、六科十三道的禦史,他們可都是兩朝老臣,飽受皇恩,是父皇留下來的老臣,就是朕登基的這十年,朕也沒虧了他們,可他們非但不知體諒朕,不給朕排憂解難,還帶頭給朕難看?你給朕說說這天底下還有這樣的臣子麽?”
這種大是大非的話,哪是劉林能應答的,但皇上問上了,他不能不說,想了想道:“皇上說的是,這天底下還真沒有這樣不知好歹的臣子,這也是皇上這幾年,擱在洪武爺,永樂的時候,他們哪敢這麽多,這幫讀書人沒幾個有良心的,所以世人才說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皇上你心腸好,做了十年皇帝,既不打也不罵的,就算是有些過錯,皇上你也隻是責備了幾句就過了,一次兩次到也罷了,長此以往這些官兒就不把你放在心上了,明知皇上身子骨不適,他們非但不知體諒,忠心國事,卻抓著皇上的私事喋喋不休,不是奴婢多嘴,就是外麵的那些官兒,那個在外麵不是三妻四妾的,有些官兒還嫌不夠,下了朝堂,那個不是奔向了江南小樓,皇上可知道,那小樓裏去得最多的不是咱們的王侯公孫,也不是富商巨賈,而是咱們大明的官兒,他們吃飯必宴會,宴會必召妓,自己玩不算,還拉著其他官兒一起玩耍,外麵宋代《**秘戲圖》、元代畫家趙子昂畫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宮畫,咱們大明的官兒那一個沒收藏上一副,平日上了朝堂,一副聖人的模樣,嘴裏說的忠君愛國之言,私底下做的可都是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啊是自己做禽獸,卻要皇上做那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間情誼的虛假聖人罷了,這會兒要是放在洪武爺,永樂爺的時候,他們誰敢這樣,還不是看著皇上仁慈,好欺負,才一個個上了奏折,奴婢看他們未必是真的關心,愛護陛下的身子骨,他們是愛惜自己的名聲,希望借陛下揚自己的名聲。
宣宗恨恨地罵了聲:“這幫挨千刀的?”
劉林看皇上沒有怪罪自己多言的意思,膽子也大了不少,他讀書不多,雖受宣宗信任,讓其在身旁伺候,但多是跑腿的事情,似這樣說話還是頭一次,難免有幾分興奮,趁著這股勁兒,繼續說了下去:“皇上陪著郭妃說了說話兒,享受了一些夫妻間的人倫之事,怎麽就成了荒淫無道的昏君了,奴婢想不明白,難道咱們大明的官兒下了朝廷,不陪自家妻兒說話,不享人倫之禮麽?他們明明做的比皇上還要狠,卻容不得皇上快活幾日,這大明的天下到底是他們做主,還是皇上做主,若是他們做主,這理兒倒也說得過去,可若是皇上做主,皇上沒讓人尋他們的麻煩,他們到是尋陛下的麻煩來了,奴婢讀書不多,沒見過什麽大道理,可天底下最大的道理也大不過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他們動不動就上奏折,一道不夠還上兩道,如今是堂堂的首輔,六部的尚書,都察院、通政使、大理寺六部九卿、六科十三道的禦史上上下下兩百多人都上奏折,事情當真這麽說不完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