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1章:兩朝開濟老臣心
字數:5416 加入書籤
<h>章:兩朝開濟老臣心<h>
這下孫太後不好繼續再板著一張冷臉了,再怎麽說也是昔日的舊人,再者先前也隻是做做樣子給外人看看免得外麵的那幫官兒舌頭長而已,並非有意如此冷淡王振。
“都是自己人先生不必如此客套,坐下說話便是。”孫皇後抬頭撇了一眼王振道。
王振暗暗鬆了一口氣,目光飛快的撇了一眼孫皇後道了聲謝,便在一旁的繡墩上落了座位。
早有丫鬟將茶湯送了上來,王振接過茶杯喝了口茶,這才將手塞入胸口從懷裏摸出一塊玉像來,雖是在白天,那玉像發出的光芒仍舊明亮無比,一看便是上等的好玉。
“娘娘,今日奴婢來,主要是為了給娘娘送一份禮物。“王振不動神色的說道。
孫皇後哦了聲,抬頭看了一眼那塊玉,目光閃了一下,順手便將那塊玉像接在了手裏,接著陽光看了起來。
玉像是用上等的黃玉打造,這樣的玉紫禁城倒也有一兩塊,一塊據說宣宗賞給了兵部尚書郎楊崢,另外一塊去宣宗的書房裏,被玉匠打造了成一串佛珠,宣宗一時高興就賞給了郭妃,郭妃死後這串佛珠也就被埋入皇陵了,所以整個皇宮大內還真沒有這樣好的黃玉,孫皇後如何不喜,拿在手裏隻覺得這玉溫潤無比,忍不住細細端詳其玉佩上的畫像來,越是端詳越是覺得這玉像有些眼熟,似在哪裏見過,可偏偏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忍不住問道:“這,這玉像上是何人?”
王振道:“世人就叫她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不過奴婢卻知道她是娘娘?”
孫太後神情一愣,再低頭看那玉像時,那鼻子,那眼睛,那臉龐,無不像極了自己,自己第一眼看上去眼熟便是這個道理。
“本宮如何做得了這觀音像?”孫太後冷聲道,但神情卻緩和了不少,目光並沒有從玉像上收回來。
王振道:“太後做不得這天下就沒人做得了,太後是沒出這座紫禁城,若是出去了就知道外麵的百姓如何稱呼您了?”
孫太後聽得有些好奇,忍不住抬起頭來問道:“如何稱呼的?”
王振道:“觀世音。”
“啊……?”孫太後驚叫道:“這,這怎麽可能?”
王振道:“太後有所不知,如今陛下還剛剛登基,又是一個孩子,朝政大事百姓自是寄托在娘娘的身上了,這天底下這麽多的大事,一個孩子如何能應付得了,所以百姓就想到了娘娘,在他們看來,娘娘就是老天爺派下來解救他們,解救咱們的朝廷的,您不是觀音菩薩還有誰是?”
“胡說,我何德何能敢做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孫太後嘴上罵了聲,但目光仍在那玉像上,舍不得拿開,好一會兒才將玉像收了起來,再看王振時神情又是另一番景象。
直到這會兒王振才暗暗鬆了一口氣,聰明如他如何看不出這個禮物算是送對了門路,接下來這官兒如何討要,就得看自己在孫太後這裏還有幾分情分了,想到了這裏,他便當著孫太後的麵說些往事來。
往事的確是個好東西就好比是世人留存的記憶,平日裏總選擇了遺忘,可一旦有人在不經意的提起來時,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對老人,而這個老人又是一個女人,那麽留存的往事,往往就是左右她們心意的鑰匙,能打開什麽門就看你留在這段往事裏的地位與情分了,毫無疑問在這段看上去並不光彩的往事裏,王振無論是地位還是情分都十分的重要,所以王先生隻是提了一個頭,孫皇後的內心便如決堤的黃河一般全都湧了出來,王先生不過個人得失,不顧身價性命的陪伴在自己身旁的記憶在孫太後的腦海裏揮之不去了,原先的那點擔憂徹底的從記憶力抹去了,更何況王先生又趁機說了一番合情合理的話,她未必想要做呂後、武則天,但做一個垂簾聽政的孫太後也不錯,權勢這個東西未必隻有男人喜歡,有時候女人一旦喜歡上了,其迷戀程度不亞於世間的任何一個男人,況且她還年輕,總不能早早的就躲在了皇宮大院繡花吧,再者,那幫老臣子一個個都是三朝老臣,無論是威望、資曆、學識都比皇帝高了太多,一個九歲的孩子每日要麵對這些老狐狸,誰能保證他們不會欺負皇上,畢竟是自己的兒子,雖說他是九五之尊,但也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那份護子之情還是有的,所以與其信任那些大臣,不如信任自己的這雙眼睛為好,所以王振這一番話毫無疑問擊中了她的心房,這兩日外麵的官兒一批接著一批來,道賀巴結不是沒有,但主要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祖宗的規矩,隻是這些話兒不好明著說,才借著這個由頭來,否則來的官兒也不能全是都科道官員了,內閣的那三個老狐狸,六部的那幾隻狼那個都該來自己坤寧宮走一走,可他們沒來,就連戶部送來的銀子也是下麵的人送來的,這足以說明,他們並非將自己這個皇太後看在眼裏,她相信他們早已在心裏認定了她會在不久的將來退到坤寧宮躲起來,把這江山,把皇上交給他們來管理,當初的太祖皇帝是這麽做的,後來的徐皇後也是這麽做的,就連張太後何嚐不是如此,大明就沒有壞了祖宗規矩的妃嬪,他們來不是巴結更不是道賀,而是一種暗示罷了,可恨的是她直到這會兒才回過神來。
陽光下孫太後的一張臉漲得通紅,模樣雖冷,但紅彤彤的臉蛋看上去並無多大的殺傷力,反而多了幾分嬌豔的味道,王振看了一眼便不在多看。
“先帝在的時候,就是擔心外麵的官兒不安分,才逼著楊大人寫了這份遺詔,給太皇太後,太後留下了參與政務的底氣,除此之外,先帝還一手打造了我們這些太監,旁人都以為先帝爺是出於對我們這些太監的同情才不顧群臣反對設置了內學堂,讓大學士教我們讀書識字,不然,以先帝的聰明又豈能做出如此好無用意的事情來呢?”
“難道不是?”孫太後驚訝道。
說到底這兒了王振已徹底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算是上鉤了,如今就看自己如何順利拿下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個寶座了,一想到多年的宏源就在眼前,他渾身就充滿了精神,麵對著孫皇後一臉的詫異,他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了,先帝的智慧,世人隻能看到十分之一罷了,先帝這麽做便是一早就看出了咱們這個朝廷,一旦太平下來,天下說到底還得靠這些文官來治理,可天下的文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可皇帝隻有一個,就算皇帝再能幹,也幹不過文官不是,而且文官通過年複一年的科舉日益壯大,早已形成了鐵捅一塊,那些做主考的官兒不是文壇領袖,便是在朝高官,在朝堂上有時候說一句話,比他這個做皇帝的還要好用,這種事先帝畢竟是個大人還能應付,可咱們的萬歲爺就不行了,他還隻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如何能應付日益壯大的文官集團呢,本來他可以靠外戚,可先帝又擔心東漢外戚幹政的曆史重演,所以也就沒做次想法,可什麽也不做,祖宗的江山遲早要被那些文官給把持著,到那時候就算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怕也左右不得,所以這個時候先帝就想到了我們這些太監,論忠心我們絕對比外麵的文官可靠多了,唯獨就是不識字而已,論威脅我們根本就沒有,而且我們的權勢全都來自皇帝,說到底我們這些太監隻能依靠皇上信任提拔才有立足之根本,這樣一來,自是不用擔心禍亂之事,而我們的人數,力量也不小,足以抗衡外麵的文官,有我們牽製外麵的那些文官,皇上想做些什麽,也就省裏多了。今日的局麵與先帝所想一般無二,太後與皇上的地位能否一直穩固下去,就得變二為三才成,否則以人數而論,用不了多久太後與皇上就要受製於人了。”
“休想!”孫太後大怒道,一張粉臉有紅變白,又從白變紅,來來去去好幾個回合才算恢複了正常。
“今日虧得先生來一趟,否則本宮還被那些文官蒙在了骨裏!”孫太後冷哼了聲說道:“隻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如何變二為三,怕也不容易?”
“這事兒說難也不難,先帝在世的時候,已往二變三的路子上走了,隻是先帝走得匆忙,這事兒才沒得以實現罷了,如今條件已成熟,太後隻需派一個信得過人的把持司禮監秉筆太監便可,有了這樣一個人坐鎮司禮監,再掌管東廠,外麵的那些文官兒也就老實了,就算有幾個不老實的,也折騰不出多大的浪花!”
孫太後道:“這話兒是不錯,可司禮監秉筆太監那是什麽地位先生不是不知道,你讓本宮一時半會兒去哪兒尋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呢,總不能閉著眼睛抓一個吧?”
“太後……?”聽到這兒,王振忽的一下從座椅上站了起來,衝著孫皇後畢恭畢敬的鞠了一躬,朗聲道:“奴婢覺得自己便是這個合適的人選?”
王振的聲音如永樂皇帝剛剛打造的永樂大鍾,聲音洪亮而有清脆,在這個清晨久久不去。
孫太後似頭一次看到王振眼裏的這股炙熱勁兒,一時竟有些回不過神來。
隻聽得王振又道:“王振此生必不會辜負太後所托。保聖上母子平安。”
“別說了,本宮知道該怎麽做了?先生回去吧,三日後皇上會有旨意送到你的手中的,從今日起來你便是這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先生是什麽人本宮心頭清楚,但清楚歸清楚,本宮還是要告訴先生一句,好好記住你今日所說的話。”
隱忍了數十年的宏願,此時此刻竟變成了現實,這讓王振有些激動過頭,若不是礙於身份地位以及眼前的這個人,他恨不得大喊大叫幾聲才好,可這裏終究不是他能隨身所欲的地方,隻能壓製著心頭的歡喜,用力的衝著孫太後點了點頭一字一字的道:“太後所囑,我王振不敢有忘。”
“如此最好不過了!”孫太後嗯了聲,便不再多言。
王振知道兩人的談話到此為止了,一個說了自己想說的,一個得到了自己想得到了,各得其所,最好不過了,再談下去也不過是不痛不癢的話兒,便知趣的起身告退了。
柔和的陽光下,王振的身子剛剛離開就聽得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嘯,如海嘯,如浪濤,有仿佛如一個壓在心頭多年的**釋放了出來。
孫太後看了看陽光深處自言自語的道:“但願本宮這麽多是對了吧?”
相較於王振悲催的討官,我們的楊大人就xìng yùn了許多了,眼看著先帝的葬禮也完成了,新皇帝也登基了,大明最黑暗,最讓人擔心的三個月總算是過去了,如今的大明就如這京城的天氣,從寒風刺骨的春日慢慢轉入溫暖如春的初夏了,到處洋溢著平和,唯獨小皇帝年紀太小,處理不了奏折,可內閣的政務上又不能繞過這個環節,可憐的楊士奇不得不將這票擬盡量寫得簡答明了,但每日上奏的奏折成百上千,堂堂大學士天天票擬本就累得夠嗆,還得捏著鼻子寫出一個孩子語氣來,楊士奇一把年紀哪裏吃過這等苦頭,三個月下來這把老骨頭差點沒累得散了架子,事實上不管是他,楊榮、楊溥都是如此,三人以楊溥最為年輕,可即便是這樣最小的人也有六十多歲了,三把老骨頭一把年紀能坐在這兒就已經不錯了,偏偏還忙得不chéng rén形,一番感慨後,三人決議增設人手,本來麽大明內閣設置的時候,一向以七人為主的,早期也是這麽多的,等到宣德初年,早年入閣的大臣多半離去,而宣宗看三人配合默契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不忍心打破這種平衡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