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閻羅殿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A+A-




    閻羅殿。

    這不是閻羅王辦公的地方嗎?相當於古代縣太爺辦理公事的衙門。不過閻羅王是地獄的主宰,掌管生死輪回。

    我問道:“我們從玄冥天山直接越過鬼門關,走到陰間了?”

    大師兄低著頭,好像在思考什麽,我看他挺認真的,就沒打擾他。我打量了一下這座閻王殿,殿前是一片類似於廣場的地方,有一排台階正好通進閻王殿。殿前還有兩個大石獅子,渾身上下都是石灰色的火芒,腳底下踩著帶火的球。兩隻石獅子雕刻的非常好,至少比我見過的威風多了。門前還有兩個紅色的燈籠,在這黑暗中格外醒目,也不知道裏麵有沒有點著。

    經常聽說地獄裏有十殿閻羅,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此十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因稱此十殿閻王。

    我正在思考著這裏是不是真正的陰間,因為這個地方的確跟我所見過的陰間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我們並沒有往陰間走,沒有走過鬼門關,過黃泉路。其次這裏沒有鬼差,也沒有鬼。孟婆橋上麵還有一個孟婆呢,閻王殿裏怎麽可能沒有陰差呢。但是這裏卻有著跟陰間一樣的渾渾濁濁的黑色的霧。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沒有見過真正的閻羅殿。

    大師兄開口道:“你們有人見過真正的閻羅殿嗎?”

    我搖了搖頭,我看向劉榮,劉榮也搖了搖頭。

    大師兄接著說道:“我也沒有見過閻羅殿。至於陰間裏究竟有沒有閻王殿,我不知道,你們也不知道。所以這閻王殿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誰也不知道。”

    我點了點頭,這是存在於傳說中的地方,雖然我去過冥界,見過陰差,但是這跟冥界裏有沒有閻王爺沒有關係。也許冥界裏是有其他的叫什麽冥帝,鬼帝的老大,專門對著陰差發布指令。再說了陰差這麽多,要是都去找冥王發布指令,應該也忙不過來。

    “我曾聽說陰間與陽世之間存在著幾條通路,從那幾條路走,就算是一個普通人也能走到陰間。昆侖山就有一個。”

    大師兄說過之後,停了一下,這是再給我們時間思考他說的話。對於我不知道的事情,我懶得插嘴,現在又不是扯皮的時候。不過要真是照大師兄這樣說的話,我們弄不好還真是來到了不該來的地方。

    我問道:“那我們現在是進去,還是不進去?”

    大師兄點了點頭,說道:“你們難道就一點都不好奇裏麵有什麽嗎?”

    我看了看那閻羅殿,鬼氣森森的,昆侖胎就已經夠邪乎的了,這裏感覺比昆侖胎還邪乎。進去,有一種作死的感覺。萬一這要是真的閻羅殿,人家就是低調,把大殿建在這種人煙罕至的地方,而且外麵還不設防,裏麵有什麽大鬼小鬼的,隻要你一進去,就把你留在裏麵,然後發到地獄去受苦。弄不好自己接下來幾輩子都要留在裏麵了。

    大師兄接著說道:“要不進去看看,一旦有危險,我們就立刻退回來。來都來了,要是不進去看個究竟,會遺憾一輩子的。”

    那是你會遺憾一輩子吧。我都想不明白了,道家不是講究六根清淨,無欲無求的嗎,怎麽這個家夥的好奇心這麽重,幾乎是什麽地方不邪乎,不往哪裏去。兄弟七個都給弄丟了,怎麽還跟不知道死一樣。

    大師兄看我不感冒,接著說道:“你說這萬年的雪蓮會不會被閻羅王給挖走了然後藏在這裏麵了?”

    我去,你編理由能不能編一個像樣點的,最起碼別把自己的意圖暴露的這麽明顯。老子從上麵下到昆侖胎裏麵的時候,你就這麽跟我說的,現在還想欺騙我。

    我皺著眉頭說道:“進去可以,要是有什麽危險,我們就立刻退出來。”

    好吧,算你狠。就他媽會欺負老實人。看在徐茉莉的麵子上,就跟你進去看看。

    走近閻羅殿,大師兄先摸了一下閻羅殿的大門,然後又伏在上麵聽了聽,確定沒有什麽危險之後,我們就緩緩地把大門推開,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有一種進入鬼屋的莫名的恐慌感。這閻羅殿的大門極重,我們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把門推開僅容一個人進去的一道縫。

    進入閻羅殿,正中間是一口非常大的鼎,這口鼎沒有蓋子,是厚重的青銅色,上麵雕著古怪的花紋,看起來很有層次感。

    我正觀察著,就看到大師兄直接爬上去了,然後說道:“這口鼎的裏麵都是人頭。”

    我趕緊喊他下來,怎麽這麽衝動呢。這裏我們又不熟,萬一那鼎的周圍有什麽東西,你不就完了嗎。

    鼎這種東西,最初製作出來的時候,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那樣,而是一種烹飪的工具,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來燉肉煮肉以及盛放東西用的。

    後來在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並在上麵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o)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ao)京。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之後鼎就從一種吃飯的工具,變成了一種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禮器。在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中廣泛使用。

    鼎在風水中的作用,鼎有可起“藏風聚氣”、“辟凶煞”的作用。易經六十四卦,卦爻為,巽,上離下木,木上有火,五行屬木。卦辭曰:“鼎,元吉,亨”意思是隻要是所占問到鼎卦的,便是很吉力、吉祥、大順之意。

    從大師兄看到的情況來看,這口鼎應該是一個祭祀用的鼎,屬於一件祭器,用來存放這些人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