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化骨綿掌(下)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九難師太道:“我也沒什麽慈悲。你那‘化骨綿掌’打中在別人身上,那便如何?”

    太後道:“那太監沒跟我說過,隻說這路掌法很是了得,天下沒幾人能抵擋得住。”

    九難師太道:“嗯,適才你向我拍了七掌,我也沒抵擋,隻是將你七招‘化骨綿掌’的掌力盡數送了回去,從何處來,回何處去。這掌力自你身上而出,回到你身上。這惡業是你自作,自作自受,須怪旁人不得。”

    太後不由得魂飛天外,她自然深知“化骨綿掌”的厲害,身中這掌力之後,全身骨骸酥化,寸寸斷絕,終於遍體如綿,欲抬一根小指頭也不可得。

    當年她以此掌力拍死貞妃和孝康皇後,二人臨死時的慘狀,自己親眼目睹。這白衣尼武功如此了得,而將敵人掌力逼回敵身,亦為武學中所常有,此言自非虛假,這便似有人將七掌“化骨綿掌”拍在自己身上。

    適才出手,唯恐不狠,實已竭盡平生之力,隻一掌便已禁受不起,何況連拍七掌?霎時間驚懼到了極處,跪倒在地,叫道:“求師太救命。”

    九難師太歎了口氣道:“業由自作,須當自解,旁人可無能為力。”

    太後磕頭道:“還望師太慈悲,指點一條明路。”

    九難師太道:“你事事隱瞞,不肯吐實。明路好端端的就擺在你眼前,自己偏不願走,又怨得誰來?我縱有慈悲之心,也對我們漢人同胞施去。你是韃子貴人,和我有深仇大恨,今日不親手取你性命,已是慈悲之極了。”說著站起身來。

    太後心知時機稍縱即逝,此人一走,自己數日間便會死得慘不堪言,貞妃和孝康皇後臨死時痛楚萬狀、輾轉床笫的情景,霎時之間都現在眼前,不由得全身發顫,叫道:“師……師太,我不是韃子,我是,我是……”

    九難師太問道:“你是什麽?”

    太後道:“我是,我是……漢人。”

    九難師太冷笑道:“到這當兒還在滿口胡言。韃子皇後哪有由漢人充任之理?”

    太後道:“我不是胡言。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佟佳氏,她父親佟圖賴是漢軍旗的,就是漢人。”

    九難師太道:“她是母以子貴,聽說本來隻是妃子,並不是皇後。她從來沒做過皇後,兒子做了皇帝之後,才追封她為皇太後。”

    太後俯首道:“是。”見白衣尼舉步欲行,急道:“師太,我真的是漢人,我……我恨死了韃子。”

    九難師太道:“那是什麽緣故?”

    太後道:“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我……我原是不該說的,不過……不過……”

    九難師太道:“既不該說,就不用說了。”

    太後這當兒當真是火燒眉毛,隻顧眼下,其餘一切都顧不得了,一咬牙,說道:“我這太後是假的,我……我不是太後!”

    此言一出,九難師太固然一愕,躲在床後的韋小寶更大吃一驚。

    當即這假太後便說起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她是前明大將軍毛文龍的女兒,叫毛東珠。說起來,她父親毛文龍還是被九難師太的舊"qing ren"袁承誌的父親袁崇煥給殺死的,不得不說,這世間就是這麽奇妙。

    之後毛東珠走到妝台之側,拿起一塊錦帕,在金盒中浸濕了,在臉上用力擦洗數下,又在雙頰上撕下兩塊人皮一般的物事來,登時相貌大變,本來胖胖的一張圓臉,忽然變成了瘦削的瓜子臉,眼眶下麵也凹了進去。

    接著毛東珠又準對九難師太的疑問,一一解答,連建寧公主也是她和別人生的,不是順治的種,這或許也為後來建寧公主被康熙指婚給吳應熊埋下了伏筆。

    之後又說到了真太後還活著的事,隨著毛東珠打開暗門,眾人都看清了裏麵的人的模樣,確實和此前毛東珠假扮的太後一模一樣,隻是容色顯得十分憔悴,更無半點血色而已。

    在九難的逼問下,毛東珠終於還是吐露了所謂龍脈和《四十二章經》直接的聯係。最後九難師太還是心慈手軟,加上毛東珠確實不是滿人,因而傳授了她化解化骨綿掌的手法,之後便點了她的昏穴。

    九難師太低聲道:“出來吧。”

    韋小寶和陶紅英從床後出來,獨孤無名則早早的坐在一邊看戲,那太後的位置剛好看不到他。

    韋小寶道:“師太,這女人說話三分真,七分假,相信不得。”

    九難師太點頭道:“經書中所藏秘密,不單關及韃子龍脈,其中的金銀財寶,她便故意不提。”

    韋小寶道:“我再來抄抄看。”假裝東翻西尋,揭開被褥,見到了暗格蓋板上的銅環,低聲喜呼:“經書在這裏了!”拉起暗格蓋板,見暗格中藏了不少珠寶銀票,卻無經書,歎道:“沒有經書!珠寶有什麽用?”

    九難師太道:“把珠寶都取了。日後起義興複,在在都須用錢。”陶紅英將珠寶銀票包入一塊錦緞之中,交給九難師太。

    韋小寶心想:“老婊.子這一下可大大破財了。”又想:“怎地上次暗格中沒珠寶銀票?是了,上次放了經書,放不下別的東西了,可惜,可惜。”

    九難師太向陶紅英道:“這女人假冒太後,多半另有圖謀。你潛藏宮中,細加查察。好在她武功已失,不足為懼。”

    陶紅英答應了,與舊主重會不久,又須分手,甚為戀戀不舍。

    九難師太帶了韋小寶越牆出宮,和獨孤無名一起回到客店,取出經書查看。這部經書黃綢封麵,正是順治皇帝命韋小寶交給康熙的。

    九難師太揭開書麵,見第一頁上寫著“永不加賦”四個大字,點了點頭,向韋小寶道:“你說韃子皇帝要‘永不加賦’,這四字果然寫在這裏。”

    “小寶,拿個匕首給師太。”獨孤無名道。

    接過韋小寶遞過來的烏金匕首,九難師太割開了封皮,輕輕揭開,隻見裏麵包著兩層羊皮,四邊密密以絲線縫合,拆開絲線,兩層羊皮之間藏著百餘片剪碎的極薄羊皮。

    韋小寶喜叫:“是了,是了!這就是那個大秘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