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第四章:洞天中煉器、城門外懷古。
字數:6319 加入書籤
璞智大師受傷極重,不知何時才會醒來,九楓就留在青崖洞天看護。謝仁讓他在璞智大師醒後回山傳訊,他也就老老實實的在這等著大師蘇醒。那個出神入化的降頭師再未出現,謝仁心中萬分詫異,本作了將之誘至洞天附近,發動大陣斬殺的打算,也落了空。
青青煉了爐辟邪丹,謝仁暗施秘法引出古曼童斬殺,救下了彭剛一命。而後兩人抽了個周末飛天去到大理,看了第一批翡翠成貨,並將璞智大師重傷的前因後果告訴了璞玉大師,璞玉大師連忙把了空和尚派去青崖洞天,並表示會傳訊佛宗,追查此事。
到得七月初,謝仁遞交了休假報告,假很快獲批,又給他加了一月的假期——特勤隊在崇聖寺一役中損失慘重,暫時無力執行新的任務,目前還在培養新一批學員。謝仁在那一戰中表現凸出,現在已經是很重要的戰力,特勤隊對他還是相當重視的。
安排妥當諸事,交接了手頭工作,謝仁便在花海居中閉關研習煉丹之道。
煉丹與煉器,修行者需了易經洗髓方能行事,而在此之前隻能精煉提純。煉丹與煉器都要用到火,這火不是俗火、凡火,也不是天火、地火,而是修行人的心火,也稱之為“三昧真火”。何為三昧真火?在民間傳說中,人的額頭、雙肩即是“三昧”,生命不息、生機不失,這三把火就在額頭與雙肩燃燒不斷,其實就是生命的象征。老人們常講,晚上走夜路不能回頭,就是因為回頭的時候,總有一個肩膀上的火會熄滅或者變小,這樣就容易招來外邪、鬼魅的覬覦。
實際上“三昧真火”說的是心火,按神洲傳統的中醫之說,人體五髒分屬五氣、對應五行,修行人修至五氣朝元,五內調和便會心念顯形,有心念之力,這就是心火的雛形。隨著修為破關,心念逐步蛻化為神念,朦朦朧朧間從心念中剝離出一顆有著自身獨立意識的“種子”,這顆“種子”會在今後的修行中成長為神識、元神、陽神。而心念剩餘的部分就是心火,它是神念、神識、元神、陽神的養分,是納入體內的天地靈息中生機靈氣的聚合,也是運使一切神通的驅動。它不是真氣,而是意識力量聚化升華後的一種力量,可以將之理解為“精氣神”中的“精”。這三者的關係可以淺顯的做如下解釋:精由神調動與支配,氣是人體與外界互換自然而然的產物,神是氣洗練爐鼎的結果,並由精供養其壯大。
煉丹與煉器的過程,就是將心火外用於物淬煉其物性的過程,物性純粹方能入丹、入器。相比煉丹,煉器要容易上手一些,所以謝仁先拿煉器練手。他有個想法,就是要把青青的毒牙與那節尺半尾骨融煉一體,打造一件屬於自己的法寶,這在煉器中叫做“合器”,如若能將青青原身之物都融煉一體,這件法寶將威力無匹。比如當前的毒牙能幻化出蛇頭撕咬,並凝煉了毒素物性,可催動劇毒,若再融煉肋骨,便可幻化巨蛇纏繞,再融煉蛇尾,則可幻化蛇尾抽擊,他就準備這麽幹。
煉器的第一步是提純,需要文火淬煉,而在“合器”時則需要以猛火融合。淬煉時要做到物性不失並不斷純粹,這是火候控製的問題,火候不足物性不夠純粹,不能成器,火候過了會把物性也煉化掉。合器就更難了,首先要所合之物物性純粹程度必須一致,其次合器之時不光要以猛火融煉器形,還需要神識精微控製,使兩件器物的物性慢慢滲透、融合,直至最終合為一體,形象點講:不光形合還要神合。合器隻有突破真人返璞之境,具有神識之後才能為之,而謝仁目前剛好就是這個境界,勉強可以嚐試。
提純物性是一個需要耐心與耐力的過程,整個提純過程必須保持火勢一成不變,且需要一氣嗬成,否則器物便會損毀,雖說青崖洞天內庫存不少,但都是前輩們千年積攢下來的,不能肆意浪費。謝仁和青青一樣,選擇了用翡翠練手。
青崖洞天內的翡翠原石,其物性之純粹已是世間罕見,精煉提純起來相對難度要小些,關鍵還是在於數量巨大,光小塊的料子就夠他練上數年。
謝仁挑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白色原石,神識切入其中感其物性,靈台中一片炙熱,幾如當初被丹鼎令灼傷,他知道這是在“經曆”這塊原石的“一生”,並沒有被嚇住,而是主動融入其中去體悟。靈台所見,謝仁恍若化身為一團火紅滾燙的熔岩,在地底一個封閉的空間裏靜靜的蟄伏著,四麵八方皆是無匹的壓力,它已經置身其中無數歲月。某一刻,封閉空間的某個位置裂了個口,這團火紅熔岩被壓了出去,噴出地表衝入冰冷水中,熔岩很快凝成一塊頑石,沉在水底。無數歲月過去,滄海桑田幾番變化,它經曆了數次深埋地底、又被水流浸泡的輪回。在巨大地壓下,它的本體不斷壓縮聚合,越來越致密;易溶的成分在地下水流中溶解、腐蝕、萃取、置換……越來越純粹。漫長的歲月裏,這顆頑石多次險些被再度熔為熔岩,但最終都幸運的逃過一劫。在天地偉力作用下,它的體內開始產生結晶體,這些結晶體越來越多,顆粒越來越小、結合得越來越致密,硬度也相應的越來越高,終於成了一顆白色翡翠,而體表則包裹著厚厚一層石殼。
山塌地陷,原石被頂出地表,又被雨水衝刷隨山洪衝入深穀,沉入一片水潭。水潭中有很多與它類似的原石,層層堆疊,它們在水潭中浸泡了很長時間。山穀兩邊的崖壁塌了,這些原石又被埋入地底,被深埋在地下水脈之中……無數歲月過去,當它再次重見天日,是被挖掘出來。
這顆原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太長,它的物性就是那片深深水潭,若能提煉純粹,祭出之時會有萬頃之水傾軋困敵,若能搜齊十二顆,皆打造成法寶,布下十二時封困大陣,威力自是無匹,隻是找齊十二顆同樣物性的原石,實在太難。
謝仁體悟其物性的時間約莫隻有盞茶功夫,但經曆的卻是億萬載春秋,他放下手中原石,靜坐涵養思悟片刻,便著手開始煉化提純。以禦物之法將原石懸空,心火隨神識切入其內,以文火慢慢炙烤。原石表麵的石殼化為石粉,逐漸剝離落地,堆積起一堆粉末,原石內部愈發晶瑩剔透,一些細微的雜質漱漱而落……原石越來越軟,直至液化,色澤也從白色變為略微有些淡綠。如一滴雞蛋大小的渾圓水珠懸浮在身前——提純已經完成。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成器了,成器的方法很簡單,激發其物性即可,成什麽器形就是什麽器形。成器這個步驟也很關鍵,稍有不慎便會損毀,甚至使煉器者形神受創。
謝仁施禦器之法,激發其中物性,靈台中如見一片碧湖深潭,隱隱有濤聲傳來。玉液水珠懸浮身前緩緩轉動,慢慢改變形狀,最終成器竟然是隻雞蛋大小的淡綠玄龜。龜殼渾圓光潔無紋,其內淺碧光影沿同一方向隱隱旋轉,注目視之如一汪深潭旋窩,稍不留神就會沉溺其中;玄龜龜首高昂,作張嘴嘶鳴狀,四爪撐地、蛇尾彎曲,活靈活現。他端詳著掌心的玄龜玉佩,決定將之命名為“寒譚碧龜”。
第一次煉器就一舉功成,謝仁心情大好之下,推開靜室門,他要到洞天中演法一番,看看這法寶的功用威能。走到綠草如茵的草地上,謝仁站在一座拱橋上閉目靜定,寒譚碧龜從手心緩緩浮起、電射而出,天地間傳來陣陣濤聲,一潭碧水憑空懸浮,緩緩流轉、漸成旋窩,旋窩越轉越快,濤聲卻漸漸無聲,一股吸附收束之力漸生,洞天中的天地靈氣被鯨吸而至,反補謝仁自身,所謂“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簡直就是為謝仁的“翻書功”量身定做!
翻書功的功用本就是神氣法力不致損耗一空,這寒譚碧龜吸納天地靈氣的特性,對這門秘法的增幅更是可觀,有了這件法寶,翻書功不僅是保命良方,幾可做到鬥法中神氣法力連綿不絕,這就相當於立於不敗之地了。寒譚碧龜有控水之能,與青青的真龍之身最是合拍,於是謝仁將寒譚碧龜連同翻書功一並傳給了青青,小丫頭感動得不要不要的,眼淚稀裏嘩啦流個不停——這畢竟是謝仁煉成的第一件法寶,又與她的天賦神通如此契合,更兼神通威力,對於青青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
青青感動過後,又以合器之法,將隱身珠與寒譚碧龜融煉一體,隱身珠被融煉為一顆豌豆大小的透明金珠,含於玄龜口中,祭出時溜溜旋轉,光影聲響皆折射向四周,寒譚碧龜再添妙用:以此為媒可布下光影幻陣,不光禦使之人能隱匿其中,更可迷幻惑敵,使對手不知身處何處。可以預見,當青青求出神入化神通,具備操控時空之力,憑寒譚碧龜不必耗費多少法力,動念間就可布下空間結界,而且此結界一旦成型,要麽她主動收了神通,要麽就隻能以力破陣了。同為出神入化高人,以力破陣談何容易?可以說寒譚碧龜已經具備了成為神器的潛質,謝仁第一次煉器就造就了一件可為神器的器物,與他自創的翻書功不無關係。翻書功講究神氣法力的精微綿密、經久不絕,在心火提純過程中,可以說基本已經將這塊翡翠原石純粹到極致。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謝仁又用了十塊原石,損耗了四塊,打造了不同的六件器物,皆有不同妙用。用了十一塊原石練手,謝仁開始更複雜的煉器,他選的是四須鲃的四根胡須,四根胡須內裏皆是纖維,謝仁就是要將這些纖維一根一根的分離出來。最終的結果,是四根胡須一根報廢,另外三根均分離成功,合起來就是大腕粗細的一把烏黑精絲。謝仁打算合器了,他以一塊翠綠的玻璃種滿色原石煉化為一截竹枝狀半尺手柄,將精絲一根根融合於手柄一端,作拂塵狀。謝仁心想:好歹也算世間高人、一宗之主,手裏拿個拂塵也有幾分風範。
這是一項相當精細的工作,精絲比青青的發絲還細,需要一根一根的融合到手柄之上,而且其中還不能出錯,一旦出錯就會毀器,碧玉手柄與已經合器成功的精絲就相當於廢了。不過也有好處,就是不必一次性融合完,可以融合一些,當神氣法力不濟,便停下來涵養,神氣完足之後再繼續煉製。如此陸陸續續的融煉、涵養,謝仁很幸運,曆時一月終於成器。
至此,謝仁兩個月的假期,已經過去了四十天。還有二十天的假期,謝仁早給家裏打了電話,言此次休假不回家,鍾楚玲不理解,可謝通明白,雖然有點阻力,但最終還是獲得了批準。謝仁出得關來,將璞智大師、瑞玲與洞天托付與九楓,手持綠柄黑絲拂塵與青青攜手飛天,往黔州而去。璞智大師仍然還泡在溫泉中尚未醒來,不過感其生機律動應已無大礙。
三日飛天,其中用了一日涵養神氣,兩人到達黔州的位置仍然是黔靈山,尋林深幽靜處降下雲端,將拂塵收入雙肩包中,而後步行出山。出了黔靈山,謝仁給半仙打了個電話,告知他自己到了黔陽,目前正在黔靈山觀光。半仙接到謝仁電話大吃一驚,連忙請了假,並派了自動化站的獵豹車,直奔黔靈公園,與謝仁、青青匯合之後趕往飛機場客運站——去往平越的客車需要在那裏乘坐。
平越屬黔南地區,距離黔州郡府黔陽隻有一百零三公裏的高速公路,乘坐班車隻需要一個半鍾頭。謝仁與半仙在班車上聊得不亦樂乎,看得出來,半仙對謝仁相當感激,對當前的工作也相當愜意。兩人隔著過道吐沫橫飛,弄得全車乘客頻頻側目,再加上謝仁身邊清麗不群的青青,更是吸引了很多眼球。
聊著天乘車就不會無聊,何況還有半仙這混不吝?兩人還沒聊盡興就到了平越境內。謝仁探親時是從平越火車站路過,火車站距離平越古城尚有十二公裏,隨著車輛臨近,謝仁神識中隻覺一片蒼涼古意撲麵而來,靈台中似乎有一座千年古城的模型,謝仁與青青對視一眼,皆覺此處不簡單。兩人在神識中暗自交流,青青道:“如此蒼涼古意,在春城wh區都未曾有感,看來半仙說的應是實情。”
謝仁回道:“千年曆史的沉澱感撲麵而來,確實有些門道,無怪乎武當開山祖師會選擇在此地隱居。”
青青:“嗯嗯嗯,我也是這種想法。雖說濁氣遍布,但這股蒼涼古意卻難被遮掩,我對這平越越來越感興趣了呢。”
謝仁:“看這樣子,大半月時間怕是不夠啊……”
青青:“不夠也沒法啊,你的假就那麽長,璞智大師尚在昏迷之中、瑞麟也需要教導,把這些扔給九楓,雖說他以晚輩自居,也始終不大合適。不如我們先撿緊要的遊覽一番,能經曆多少算多少吧。這種機會確實難得,下次再來?”
謝仁:“知我者,娘子也。”
弄得青青鬧了個大紅臉,與謝仁聊著天的半仙還在想是不是自己說了什麽話,讓這年輕美貌的嫂子害羞了。但思來想去,自覺也沒有什麽太露骨的言辭論調。
如此聊天交流,一刻之後就到了平越。汽車站在黎峨樓外,這黎蛾樓正是平越古城的東門。平越古城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後又在元明清時一步步擴建、漸成規模,古城被三丈高的城牆團團圍住,開東南西北四門,每門上都有城樓一座,各有名號。南門至西門有護城河繞城而過,在西門外還依山河形勢,建有守備甕城。曆經千年的古城牆,雖幾經變遷已經斷斷續續,但牆上長兩尺、寬三尺、厚一尺的青石方磚都是千年前的古物,有的方磚曆經千年已經磨得光滑如鏡,以手撫之,似能感覺到千年來的滄桑。
三人下了車走出車站,西行百米之後右轉,便看到了黎蛾樓:黎蛾樓是建在城牆上的一座城樓,並不如何氣勢恢宏,但卻古拙秀麗。城牆高三丈有餘,純粹以方石壘砌,中間開一丈許闊、兩丈高的拱門。門側立一石碑,記載了黎蛾樓的由來與變遷;門上鑲嵌一塊方石,上刻“東門”二字;門內方石塊塊,石上苔蘚依稀。
剛下過雨,門洞內道路兩側水流如溪、緩緩流淌,從三人站立處望去,門洞幽深古樸,一條大道筆直向上,道路兩側皆是磚木黑瓦結構的平房,有的開著店鋪、有的圍著院子、有的挑著布簾,孩童嬉戲、車流往來、行人漫步,人氣很是旺盛。門洞前的道路兩側,有一些撐起遮陽篷的生意人,在手推車改造的攤位上,售賣當地的特色小吃、竹篾製品。(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