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 第五章:關門撕破臉、無鋒遭橫禍。

字數:6612   加入書籤

A+A-


    這話說得有些激烈且誅心了,若不是方才天缺擠兌他,他也不會說出來。隱含的意思有兩層,第一層意思:天缺真人遲遲不肯飛升,要麽就是造業太多,擔心在成仙之劫中形神俱滅,什麽事情導致造業太多呢?此次他一意孤行欲挑起東西兩昆侖地仙大戰,就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何為天刑?這是修至地仙之後,才能冥冥感應到的成仙之劫!天地將修行人一世所做過的種種返還其身,洗去此人在世間的一切痕跡,挨過去了方能跳出輪回之外,成就真正的逍遙仙家。

    第二層意思,則是昆侖其餘各派以及散修的心聲了:大道宗始終有四位地仙坐鎮,保持對其餘各派的壓製,天缺成就地仙已經數百年了,卻壓製著修為,遲遲不肯迎來天刑之劫,保不準就是在等門內再成就一名地仙。

    大道宗與各派的矛盾,已經在昆侖仙境醞釀許久了,大道宗仗著四位地仙,肆意霸占大量靈山福地。隻因曾得天地靈根匯聚靈氣,大道宗藥田特別適合培植靈藥,甚至世間絕跡的靈藥此處都能培植出來。有好藥就能煉出好丹,有好丹就能助門下弟子修行,大道宗的大成以上弟子,幾乎相當於其餘各派的總和!各派雖眼熱,但實力不足,不敢與之相爭,隻得任由其擴張。

    昆侖仙境與世間修行界不同,隻因內中生活的皆是修行人,除各派自身的戒律之外,並無大家共商之行為準則約束。修行人的基數大了,難免就有心性有偏之徒,在莽莽蠻荒之中,更生活著諸多神通廣大的妖王,殺人奪寶的事時有發生,而且很難追查出真凶。總而言之,在這片洞天中,“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體現得更為殘酷、血腥——有實力方才有地位。

    天缺長老氣得臉色漲紅就要發作,一直未發一言的天聰道長則起身抱拳道:“諸位,今日之事擾了大家清靜,大道宗在此賠罪!諸位對本宗的恩情,自當銘記!我宗尚有內務,還請諸位暫避,天聰不送了!”

    四名地仙聞言拂袖而起,憤憤的道:“告辭!”邁步之間消失無蹤。

    見四人遁走,天缺施神通隔絕了內外,甚至開啟了殿中法陣,道:“明廣,你意欲何為?”

    明廣頹然坐在椅上,歎道:“太師叔祖,事已敗露,收手吧……從我坐上這掌門之位,你就告訴我,師門上界仙師傳下話來,務必要將神農鼎帶回本宗,安放於當初人參果樹生長之處。我雖內心抵觸謀算丹鼎之事,但上命難違,這些年來也任由得您運作。如今風聲已經走漏,若是事情揭開,我宗必遭天下圍攻……祖宗基業葬送我手,是我所不忍見。”

    拙苦也道:“天缺師叔,我們並未懷疑您話中真偽,隻是修行人行事,各憑緣法,神農鼎本是祖師向神農天帝借的,萬年之期滿後自當歸還,神農天帝想送給誰是他自己的事,我們這些晚輩為何非要爭奪一件外物呢?”

    天缺道:“你們可知,聞醉山仙界沒了人參果樹,駐足的仙家越來越少,祖師閉關道、不聞不問,但仙境崩塌卻令弟子們心寒。不然為何非要謀算這丹鼎宗,奪那神農鼎?你們大可放心,若事情敗露,我天缺一人承擔便是,不會阻了你們的仙途!”

    天聰亦勸道:“天缺師弟,當年我們師兄弟中,數你與天殘資質最佳,天殘去破那法陣卻被陣法所斬,你僥幸未死卻始終念念不忘。上界傳下話來的仙師,是否真就代表了師門意願?還是他自己的私欲?我們皆不得而知……既已飛升成仙、超脫輪回,何苦再卷進這世間因果?神農天帝將神農鼎送至下界,怕也是如此考慮……無邊玄妙方廣世界已經封天,能進不能出,若非金仙以上成就,那便是真正絕了天地通……上界的糾葛紛爭,本不應席卷下界的……”

    天缺憤然道:“我們皆是宗門撫養成人,在宗門得享福緣,不但不感念前輩仙師恩澤,反而還要行悖逆之事。你們可想過,若無祖師們攢下的這份基業,哪裏來的你們?”

    明廣幽幽的道:“若師門意願與大道相悖,吾輩當從善如流……”

    天缺憤然拂袖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實話告訴你們,李乘風上次外出至今未歸、怕是凶多吉少,雲霞已被我派人滅了口!你們就把我交給東昆侖吧!哼!”說罷,自顧自走出殿去,隻留下震驚莫名、麵麵相覷的三人。

    三人終於明白,天缺為什麽要千方百計阻止交人了,因為根本無人可交,既然天缺說已經滅了口,定是灰飛煙滅,屍體都沒有,別說交人、就算屍體都交不出!擺在三人麵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向東昆侖諸高人坦白,擔下隱瞞、放縱之責,並交出天缺,將因果推給上界的仙人,大道宗不光損失一位地仙,而且聲譽掃地,但傳承當能保住;第二個選擇則是隱瞞到底,與東昆侖九名地仙開戰,哪怕拚個魚死網破,也把這事爛在肚子裏。若是開戰,隻有爭取到仙境中各派的支持,方可保住傳承,但方才的四位地仙已經擺明了態度:不參與、不支持,隻圍觀。如此一來,大道宗一家獨對九地仙,估計傳承是保不住了。更何況,仙境中各派恐怕巴望著大道宗開戰呢,借東昆侖之手把大道宗從仙境中抹去,而後各家瓜分大道宗所占據的資源……

    如此看來,隻有第一個選擇是對大道宗最為有利的,但一邊是同門長輩、一邊是宗門傳承,真正到了選擇之時,還是舉棋不定,稍有不慎,很可能導致大道宗分崩離析!

    ……

    大道宗三人在那糾結,東昆侖九位地仙通過與大道宗簡短的接觸,卻漸漸琢磨出味兒來:原來仙境各派並不像神洲修行界那般團結,不是鐵板一塊,其他各派對大道宗應已經忍了很久了!諸位地仙均心知肚明,仙境各派是不會放過這個削弱大道宗的機會的,為避免給人當槍使,當下最好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反正大道宗給了承諾,那就靜靜等著吧。在哪裏靜修都是靜修,昆侖仙境也一樣。於是,諸地仙紛紛分出化身回返世間之後,便在瑤池湖心靜修起來。摸清楚了情況,諸位地仙也鬆了口氣:當初以為會有一場惡戰,是故皆是本尊法身前來,連分出化身留守宗門都沒有,如今事態明了,損失些許法力也無妨,遂分出化身回宗門理事,畢竟前來的大多都是一派掌門,還是有很多宗門事務需要處理的。

    其實此次西昆侖之行,眾位地仙也是有所得的,那就是明曉了見知之障。這些地仙在求脫胎換骨成就後,基本上都來過昆侖仙境,但隻是走馬觀花、遊曆訪友,見識到的隻是表象和皮毛,所見也是一團和氣的仙家景象。隻有當衝突真正來臨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才會爆發出來,早知如此就不必興師動眾了。地仙畢竟不是真仙,還算是凡人之列,哪怕真仙亦有見知之障。到此一行,能進一步明悟見知之障,知道自己並非無所不能,也是將來求更高境界的一塊基石,也不能說白跑一趟。

    ……

    諸位地仙或是靜靜打坐,或是以神念交流切磋,有的還分出化身在仙境中訪友敘舊,一陣空間波動,卻是無鋒跨虛空而來。隻見無鋒衣衫破爛,身上血跡斑斑,見到眾人隻發出一道神念,講述他在昆侖仙境的經曆,便神氣枯竭軟軟墜了下去,青鋒趕緊施法將他接住,安放於祥雲之上,往口中喂了粒療傷的丹藥,而後眾人均臉色陰沉的七手八腳施救。

    無鋒前往昆侖仙境傳遞謝仁求藥的消息,第一站就是到了大道宗,接著探聽到了終南派在此隱居的長老所在,便馬不停蹄的趕了過去——畢竟兩位長老在此隱居多年,還是有一定人脈的。兩位長老中有一位正要迎來天刑,無鋒遂留在了那處隱居之地。就在諸高人入昆侖仙境的前七天,那名長老迎來了天刑,無鋒與另一位長老遠遠的觀摩護法,這位長老可能一生之中殺業過重,結果在天刑中肉身被毀,但所幸陽神尚存,但也非常虛弱,二人準備接引其陽神時,卻起了變故。空中忽然顯出一個黑袍人身影,先兩人一步,以一隻黑乎乎的葫蘆攝走了這名長老虛弱的陽神。

    無鋒與另一名長老怎能讓他如意,二話不說就動上了手,沒想到兩名同門地仙聯手竟然拿他不下,三人翻翻滾滾在蠻荒之中鬥了七天七夜,方圓百裏皆千瘡百孔,本是高山林立之處盡被夷為平地……相鬥正酣之時,九名地仙結陣掀起的狂風刮了過來,那黑袍人大驚之下突然暴起,施重手欲斬兩人,終南派長老飛身擋下了這一擊,當場隕落,無鋒則重傷逃竄——原來這三天此人都未盡全力!

    無鋒自知不敵,遂破開虛空往九人結陣之處逃竄,而那黑袍人則卷起一陣鬼哭般陰風往蠻荒深處而去。根據無鋒判斷,此人很可能是上界臨凡之真仙,而且修煉的無疑是邪法,不然為何會收攝渡劫失敗之陽神呢?

    地仙成就真仙,需要渡過天刑雷劫。所謂天刑,是天地宇宙大道規則的顯化,渡過了方能升華為另一種生命形態,可在無邊玄妙方廣與現實世界中往返穿梭。天刑是一股及其恐怖的毀滅力量,修行上師往往不會讓弟子在境界未到時提前見識,各宗門典籍也不會記載,因為天刑的牽扯實在太廣。它將修行一世的所作所為返還己身,對修行人的創傷作用於形神,意在洗去此人在世間的一切痕跡。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屠夫一生宰殺牲畜無數,那麽在曆天刑時,他所捅出的每一刀都會累加起來,一分不增、一分不減的一下加諸於其身,修行一世,哪怕平均一天隻殺一頭豬、隻捅一刀,累加起來也不得了啊!這隻是對爐鼎的傷害,還有傷神之力:屠夫宰殺牲畜,牲畜臨死前總會有不甘、絕望等細微的情緒變化,這些也會累積起來,瞬間化作傷神之力,作用於陽神。

    這隻是舉了個簡單的例子,修行一世不可能天天殺豬,但總會與人有所爭鬥,對別人造成多少爐鼎之傷,這些損傷皆會在天刑中一次性返還,而且修行人鬥法之時,動輒就是崩山裂石之威,若是多斬幾人,自身需要承受的返還之威該有多大?人在世間所行,不可能事事都讓人人滿意、稱讚,那麽修行一世給別人造成的各種負麵情緒,依然會一次性返還,很有可能將陽神衝散,這樣的結果就是形神俱滅,這個人就永遠從世間抹去了,連轉世重修或者奪舍重修的機會都沒有。

    以陽神轉世重修,新生之人能得前世積累的修行功果福報,若再能踏上修行之路,自然有福報相隨,不光劫數不甚凶險,修為精進也極為神速;以陽神奪舍生機未失之屍體重修,一世見知與修為境界仍在,但神魂會有所損傷,更要重新適應這具全新的身體、從頭修,再次將應經曆之劫數經曆一遍,從某種意義上說相當於再世為人。

    這就看出九轉紫金丹的珍貴了,九轉紫金丹可被陽神煉化吸收,重塑本人上一世之完美爐鼎,關鍵是境界不失,隻需慢慢積累補足神氣法力,再世之後的劫數也是迎刃而解,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就渡過了。雖說珍貴,但煉製的難度也是極大的,不然也不會有謝仁質丹鼎求藥之事,也不會有無鋒入昆侖仙境傳訊,遭遇不測的變故。

    無鋒到昆侖仙境首先去了大道宗,隻因為大道宗有著東西兩昆侖最大的藥田,而丹鼎宗並未收到大道宗送去的靈藥,其中到底是何原因值得人深思。

    諸位地仙之所以麵沉如水,一方麵是因為東昆侖三位地仙兩死一傷,另一方麵則是大道宗有靈藥而不贈。這個消息已經送達數月,大道宗掌門應是早已知曉此事,此次見麵時間雖短,但也不是沒有機會提一下此事,看來大道宗並不想送藥去,一顆九轉紫金丹還不足以打動大道宗,或是他們另有所圖。如果是另有所圖,大道宗必定與謀算丹鼎之事有關。若是沒有這段影像橫生枝節,他們會不會私下裏搜集靈藥、煉製神丹呢?世間早已絕跡的那些靈藥,他們又從何得來?難道大道宗與上界一直有著聯係?那會不會與打傷無鋒,疑似上界真仙的邪修有關?

    邪修亦能成仙,隻是成仙的道路艱難些,但邪修往往神通詭異、法力強大、進境極快,這也是很多修行人選擇修煉邪術的原因,成就真仙的邪修神通威力更甚。

    一連串的疑問在諸位地仙腦中閃過,眼看大道宗索人的風波基本有了眉目,當下又出了這等事,一時之間就有點理不清頭緒。

    逍遙子道:“諸位,依我之見,大道宗有問題。種種跡象表明,大道宗與謀算丹鼎之事脫不了幹係。”說話間自然伴隨著仙家神意,將自己的猜測告訴眾人,其實逍遙子的猜測,也正是眾人的猜測。

    李辰熙道:“現今苦於沒有據,地仙行事自然伴隨靈台推演之功,想要從中找出蛛絲馬跡,難上加難啊……”

    聽海真人道:“管他那麽多,咱們打上門去便是。憑咱們九人結陣,還怕了大道宗不成?”

    圓澄大師宣了聲佛號:“無憑無據打上門去,屆時大道宗就可借此裹挾西昆侖地仙與我等一戰,場麵將不可收拾……”

    如溪掌門也道:“目前咱們占著理,不宜輕舉妄動,不如暗中查探?”

    無根道長搖搖頭歎道:“想要探聽地仙隱秘,談何容易?”

    張弘景沉吟道:“我派有門秘法或可行,隻是需一人作內應,攜一物入大道宗。”

    眾人聞言,皆齊刷刷轉頭望向躺在祥雲之上的無鋒以及青鋒:內應沒有、重傷之人卻是有一個,何不以療傷調養為由,將無鋒送至大道宗安置,順帶將張弘景所說之物帶進去?於是紛紛詢問張天師詳情。

    諸人結陣堵住門戶,法陣自然隔絕了內外視聽,修為再高也是無法探聽的。

    張弘景道:“這門秘法喚作天聽之術,我手中這枚天子笏,乃是當年明太祖禦賜。初賜之時是凡物,卻沾染了朝中上達天聽的氣息,後來經祖師煉化成了神器,但這物性氣息卻未變,祭煉之後擁有它,就能探知此物所在之處百裏方圓內的聲光影像,雖不能穿透洞天結界,但地仙臨時布下的空間結界卻是能穿透的。

    此特性是在成就神器前就沾染的,成為神器後卻不知何故保存了下來,可能是在朝堂之上常年受群臣萬民膜拜,眾生心念力凝聚所致,其中原因已不可考,亦無法考,我亦不明……隻知憑借此物發動天聽之術,隻要與之心神相連感應到此物,就能發動此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