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第五章:出仙境歸宗、演神器妙用。

字數:6920   加入書籤

A+A-


    張仙前往昆侖仙境前,曾告知半仙自己三月必歸,但半仙哪裏等得了啊。他每周都到福泉山去瞎轉悠,春節放假七天更是天天都去,眼看明天假期就要結束了,他坐在古城牆上,看著山下的陰陽河道呆呆出神。張仙走後,他幾乎隔幾天就要起一課,卦象現實謝仁並無生命危險,情況亦是慢慢好轉,更有破繭成蝶的征兆,遂安下心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謝仁明明在西南戍邊十一營,為何其凶兆會在西北?難道這家夥和青青去西域旅遊去了?不應該啊,上次還說休假路過黔州,要與他盤桓數日的;打電話回戍邊十一營詢問,隻說謝仁去參加集訓去了。半仙一時之間理不清個頭緒,就愈發的盼著張仙早日歸來,向他問個究竟。

    半仙正坐在古城牆上,看著遠處的月山寺怔怔出神,張仙悄無聲息的現出身形,亦望著月山寺幽幽歎道:“當年寺中的望月禪師可是位大善人……”

    半仙一驚從城牆上躍下恭敬道:“見過張仙!謝仁那邊情況如何?”

    張仙隻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著,往龍虎亭中走去。

    半仙跟在他身後,道:“又打啞謎……不過有您這仙人出手,想必應能逢凶化吉,在此謝過了。您不在上界逍遙,為什麽偏偏喜歡往人間跑呢?”

    張仙心想我不去他依然會逢凶化吉,口中道:“人世間為無邊玄妙方廣之根本,若無世間修士成仙、曆代先賢探索,上界也不過是一片虛無。按人間歲月算,我成仙已四百多年,前兩百年求了金仙修為,而後就輪值封天台,不曾想出了點岔子,這才下界而來。”

    半仙笑道:“您不會是學那沙和尚,打破了玉帝王母的寶貝,被貶下凡來的吧?”

    張仙正色道:“上界並非話本小說所描寫的那樣,你無神通在身,受不得仙家神意,口述解釋起來又很麻煩,還是不要問了。何況境界未到,還是不知為妙。”

    半仙問道:“我知道,身為凡人就當好凡人……不過您也太懶了,動動嘴皮子講故事都不願意。話說回來,謝仁他到底出了什麽危險?”

    張仙吹胡子瞪眼道:“我堂堂金仙,與你說了那麽多話,你就知足吧。你那朋友被軍方派遣了一項秘密任務,期間受了重傷,不過現在已無大礙,我還賞了他兩個果子。”

    半仙雙眼放光道:“可是仙果?不如也給我兩個,我看看能不能白日飛升。”

    張仙瞪了他一眼道:“你這身體,任何靈丹妙藥吃了都沒用,就算沒被毒死也是白白糟蹋好東西!此間事了,我要去拜訪仙友了,你的道悟得如何?”

    半仙撓撓後腦勺,尷尬道:“這三年,我連自己為何生得如此特異都沒弄明白,還悟什麽道啊?隻是雜學有所長進,而且這雙眼睛是越來越好用了,經常可以看見常人看不到的東西,不似以前一般時靈時不靈,還時常模糊不清,唉……得過且過吧。”

    張仙道:“不必自擾,天地將你生得如此特異,必有深意,或許機緣未到?你這雙眼應是天生福報,喚作天眼通,不過如此這般用法,恐讓你生機元氣損耗過快,體內雖無經脈,但靜坐涵養之功還是需堅持,不然有早衰之虞。言盡於此,告辭……”話音未落,已然無影無蹤,半仙動念感知,這老道竟然又去海上訪友了。不由得心想:人世間仙人還真不少啊。

    ……

    謝仁並九地仙飛天而回,三日後途徑天虞山附近,眾鳥妖還在攜家帶口的忙著搬家,而四聖則派一人在天上輪值攔路,這天輪值的是曲長頸。這隻白鷺妖盤坐雲端,老遠就看到十人飛天而來,遂運足法力高聲叫道:“東昆侖諸同道請留步,在下覆海聖曲長頸,受仙人爺爺張三瘋所托,在此恭候多時,還請到天虞山中一敘。”說話間,把張仙擒黑袍人、製木黎奔的事以神念送出。

    眾人聞言遁光折轉,直奔天虞山,在空中與覆海聖見過,相互通報名號身份,另外三聖亦上來與諸位地仙打招呼。眾人一邊客套一邊落到山中,就在黑袍人曾與天缺密謀的那片林中席地而坐。諸地仙問起黑袍人之事,四聖亦語焉不詳,隻知此人是百多年前來到天虞山,自稱上界仙人,並趕跑了他們占了天虞山,後來張仙突然出現,以大神通將之定住,並帶回了上界,而後交代幾人將木黎奔交予東昆侖諸高人。

    諸地仙聽聞後算算時間,想必張仙在瑤台贈果之後就來到了此處。黑袍人是下界的真仙,而張仙是來抓他回去的,這就解釋了張仙為何會出現在昆侖仙境。如此看來,張仙境界應在黑袍人之上,真仙不能下界,還是唯獨這黑袍人犯了事跑到下界來呢?隻有見到他老人家才能問個明白了。

    雖然天缺已經伏誅,天殘百多年前死於青崖洞天護山大陣之中,其餘大道宗同黨皆已交由無鋒看管,但謀算丹鼎之事仍然有諸多謎團,比如李乘風口中的另一位地仙是誰?按照四聖所言,天缺曾來過此處,並盤桓近三月,定是與黑袍人和木黎奔認識的。據此推斷,黑袍人極有可能就是收了終南長老陽神,又斬了一名長老、打傷無鋒的神秘仙人,但具體是不是此人,還需進一步核實。這木黎奔無疑將是解開這些謎團的關鍵人物,神通雖已被封禁,隻是想要其開口恐怕極難。

    眾人暗中神念商議如何處置木黎奔,最終決定將木黎奔暫且收押在青崖洞天,由丹鼎宗負責看管。商議妥當,眾人攜著木黎奔,告辭四聖回返瑤台,將此次蠻荒之行經過告知無鋒。

    無論怎麽說,這段千年的公案也算是有了個結果,眾地仙今後也不必再為此多費周章了。丹鼎宗將來如何,還是得靠謝仁自己,這就如孩童學步,走穩了自然再無人牽扶。丹鼎宗當前的隱患已解,眾地仙亦須靜修,何況還有宗門事務需要處理,能做到這一步已很給丹鼎麵子了。

    煉製九轉紫金丹的方略已定,回去後眾地仙就準備通傳天下各宗:若發現張仙行跡務必挽留,就算挽留不了,也要說丹鼎宗欲謝張仙贈藥之恩。仙蹤飄渺、無跡可尋,眾人也是抱著萬一的僥幸心理,說不定仙人一動念,就去找謝仁呢?仙家緣法或許也就有了。殊不知,謝仁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張仙與他的好友可是莫逆之交,就看這段緣法如何演化了。

    東昆侖地仙齊出,興師動眾而來,仍未能將丹鼎之事查個水落石出,雖誅了首惡,但眾人皆有一種隔靴搔癢之感,不過目前也隻能如此了,一切線索都斷了,唯一能有點價值的,是已形同凡人的木黎奔。

    無鋒聽聞了眾人講述,長歎一聲:“罷了……”遂熄了心頭報仇的想法。

    青鋒則道:“若有朝一日能去到上界,我可不會輕易放過那黑袍人!”

    ……

    十位地仙不再停留,穿洞天門戶而出,謝仁尚未出神入化,帶不了木黎奔,就由身為散修的無根道長攜著木黎奔,與謝仁一道回返青崖洞天。途徑大理,謝仁欲去看望璞玉大師,無根道長遂與他同行,在千尋塔中談了半日,謝仁又找老顧拿到了紫羅蘭原石,二人才帶著個累贅飛天往瀾滄趕去。

    此次離開洞天,前前後後三月有餘,是謝仁與青青相識以來,離別最久的一次,期間頗多波折變故,更是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此時歸心之切,比一月前更甚,已難以言表。隻盼能跨越虛空,邁步便是簸箕頂。

    ……

    今天是正月十五,明月高懸,簸箕頂上的霧海顯得朦朧恬淡,謝仁尚在百裏外就以神識擾動了大陣,洞天內的群修被驚擾,紛紛出外觀看,隻見遠處一朵祥雲、一道遁光比肩同行,劃破夜空飛速而來。

    青青喜出望外,化一道青色遁光騰空相迎,縱身躍入謝仁懷中,已經淚如雨下。謝仁摟住青青,笑道:“你也不怕同道們笑話……”

    青青嗔道:“你這一去就是四個月,換骨之劫又是如此凶險,我整日在家提心吊膽,你還好意思說笑……”

    謝仁道:“我這不是毫發無傷回來了嘛,此次因禍得福、換骨成功,是喜事,你應高興才是。知道你為我擔心,離情稍後再敘,這位是無根道長,不可因兒女私情輕慢了高人。”

    青青不舍的離開謝仁懷抱,盈盈一拜道:“丹鼎宗傳法長老竹青青見過前輩,方才失禮讓您見笑了。在此多謝諸位高人援手,這份恩情丹鼎宗沒齒難忘,還請前輩入洞天品茶。”

    洞天中各派有飛天之能的修士,皆故意落後了青青一步,為的就是給這小兩口留上那麽點空間,此時亦紛紛飛天而至,拜見無根道長,並恭賀謝仁換骨新生。笑鬧一番,眾人同立祥雲之上,往簸箕頂降下雲頭來。地仙人物禦空飛行,通常都會以一具化身化作祥雲,如此不光儀態從容,還能托舉他人。

    瑞麟、瑞鵬兩名弟子早在霧海外跪拜迎接,謝仁落下雲頭,讓兩徒弟起身見過無根道長,而後又一一介紹各位同道,眾人皆大禮叩拜。青青揮手打開洞天門戶,眾人魚貫而入,行至濟世堂中就坐,瑞麟乖巧的的馱上茶水、靈果來。無根道長一邊品茶一邊感慨:“丹鼎封山千年,我輩能一睹洞天真容,實乃今生之幸事。竹長老,可否取神農鼎一觀?”

    隨著這句話,已經把此次西昆侖之行交代清楚。青青連忙伸手招來神農鼎,恭敬遞給無根道長,無根道長持鼎在手觀摩良久,搖搖頭道:“修為不足,貧道瞧不出什麽端倪。竹長老既已煉化了此鼎,可否演示其妙用?”

    青青襝衽一禮道:“還請前輩指點。”

    言畢素手一招,神農鼎就似跨越了虛空一般,瞬間出現在青青手中,放出清濛濛光華,一股無形束縛之力憑空而生,定住了無根形神。無根展顏笑道:“不錯不錯,有點意思,以脫胎換骨修為,憑此鼎竟能束縛地仙形神,連分身都分不出來,果然有些門道。”

    青青道:“此鼎不光能定住地仙形神,亦能定住一方時空山河,使仙家施展不了空間神通,前輩可以一試。”隨著話語,無形的束縛之力一變,籠罩了無根身周三尺空間,眾人大驚——無根與青青,連同神農鼎都徹底從世間消失了。不是看不見,而是神識之中感應不到。

    神農鼎的這項妙用,不似仙家化轉的空間結界,仙家化轉的結界再如何高妙,總有痕跡可尋。而神農鼎則是實實在在將他們從這世上挖了出去,不僅是將之隔離,而是排擠出了這片天地,去到了另一片天地當中,關鍵是無聲無息、毫無征兆。無根坐在椅上左顧右盼驚訝開口,青青亦啟唇作答,眼中所見兩人仍在大廳之中,卻聽不見說些什麽。

    而青青與無根所見又與眾人不同,當神通催運,兩人就身處一片灰蒙蒙的混沌之中,無根驚訝道:“這是空間之妙,這神農鼎竟煉化了如許一片虛空在內?”一邊左右打量,甚至將神識延展到最大亦不能探知這片空間大小。

    青青答道:“我煉化神農鼎後,就能操縱這片虛空,也曾以真空運甕之法,想要將之收攝,然而無效。這片虛空之廣袤,隻怕能容下整個天地!”

    無根道:“無怪乎上界之人,會有以神農鼎定住聞醉山仙境的想法……此項妙用若以金仙或金仙以上催動,或真可定住一片仙境,自成一界。身在鼎內虛空,果然不能跨越虛空,我隱約感覺,隻有你動念,我才能去到想去之地,可是如此?上界之人就算拿到神農鼎,暫時止住了仙境崩塌,仙境內的仙人又與坐牢何異?這才是真正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哈哈……”

    青青道:“或許仙家禦使神農鼎,能有更多妙用吧。”

    遂收了神通,兩人立馬又“回”到了世間。兩個時空的交替,給眾人一種很奇異的錯覺:就似一切都未發生,明明眼中所見青青與無根在另一個空間中,有著一番對話,然而在這片時空,卻僅僅過去了一瞬,眾人尚在感知不到兩人氣息的一瞬驚訝之間,一切又已恢複了原樣,好似這片時空的時間流速減慢了一般。

    無根撫須道:“丹鼎前輩將這神器打造為洞天陣樞,我已能推測個大概了。持神農鼎與人鬥法,還有何人能是對手?一旦神識鎖定,直接收入其中任人宰割便是。如此利器流入世間,確實不是好事,心性純良之人拿到還好,若是心懷惡念之人拿到,不知會幹出些什麽來。以之作為青崖洞天陣樞,離不開洞天是最好的選擇……神農鼎這些妙用,可曾煉入洞天結界之中?”

    謝仁道:“僅僅隻是部分妙用被煉入結界,就如三重大陣,其實內裏皆自成天地。”

    青青道:“空間妙用,僅僅是神農鼎妙用之一,其餘妙用可還需演示?”

    無根道:“還請竹長老一一演示一遍,我也開開眼界,回去之後和那幾個老家夥,也可說道說道。”

    青青遂再次催動神農鼎,小鼎從廳中電射而出,不大功夫又飛了回來,青青從中攝出幾株靈藥放在一邊,而後再次禦使神農鼎攝來靈藥,如此三次之後開口解釋道:“神農鼎還有一項妙用就是辨別藥性,它能從眾多靈藥中挑選藥力相仿、藥性相濟之靈藥相互搭配。這三次攝回之靈藥,年份品種皆不同,但每次攝回的數株搭配入藥,能使藥效最佳,且靈藥存於鼎內,可保藥力不失,諸位可一一驗看。”

    眾修聞言,紛紛以神識神念查探,果如青青所言,若讓他們自己去采摘,所能做到的亦不過如此,且費時頗長。

    無根道長道:“想必這項妙用,應是神農天帝當年嚐百草時煉入鼎中的。”

    青青收起神農鼎道:“神農鼎最後一項妙用就是護身,其材質物性之堅固世所罕見,祭出之後更有無數空間消磨,想要破開千難萬難。以丹鼎令之鋒銳,亦不能傷其分毫,或許隻有上界大能的神兵利器,能與之匹敵了。”

    諸人自然不會無聊到親眼看見丹鼎令與神農鼎對擊,方才能夠信服,隻在紛紛感慨此物之神奇,亦不好意思討要研究——畢竟這是丹鼎宗的鎮宗之寶,能一睹妙用已經很難得了。這是千年來神農鼎第一次在修行界展露其神通妙用,若不是無根道長這位地仙在場,又牽扯到上界需神農鼎救急的隱秘,青青與謝仁亦不會將宗門傳承神器拿來演示觀摩,而仍然會像曆代祖師一樣,把神農鼎當祖宗一樣供著,輕易不敢動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