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第九章:入青城拜山、赴邊境維穩。
字數:6465 加入書籤
兩月後這陣“大震”風波才逐漸平息下來,謝仁本以為能消停一段時日,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滇南特勤隊在遭受崇聖寺一戰的重創後,終於修養生息、恢複過來,重新補充了新隊員。
既然力量恢複了,自然不能閑著,得發揮作用。不日後任務就來了:滇南郡接近一年無特勤隊震懾,一些勢力開始蠢蠢欲動,走私、販毒、偷獵等活動日趨猖獗,特勤隊決定,采取以老帶新的形式,在邊境一線展開一係列打擊行動,遏製這種不良勢頭,給予不法分子迎頭痛擊。一來檢驗磨練新隊員,二來也算是重新“亮相”。瀾滄段邊境由匕首帶隊,在偷獵活動猖獗的瀾滄江流域,販毒、走私活動猖獗的耿馬、雙江、南傘等地展開打擊行動。而“核彈”謝仁則作為“機動支援力量”,對整個滇南邊境打擊行動實施支援,依然是獨自行動。崔選為了掩人耳目,還特地給他配了輛越野車,謝仁倒好,把車開到老顧的翡翠加工廠裏藏著,壓根就不用。
行動方案是特勤隊機關製定,並呈送剛曆魔境的崔選審批的,他自然知道謝仁有多大本事,這種機動支援作戰,對於身具飛天之能的謝仁來說,輕輕鬆鬆——沿整個滇南邊境飛一遍,也僅僅需要一天一夜,真真切切二十四小時內即可到達邊境任何一處實施支援。
謝仁在行動中更多的是隱匿身形立身雲端,當對方有修行人時,提前出手料理,而更多的則是保護特勤隊成員,這也是崔選暗地裏給他交代的首要任務,這些隊員的選拔、培養都十分不易,亦是很寶貴的財富、不容有失。
如狂風暴雨般的打擊行動持續了一個多月,謝仁也當了一個多月的“保姆”,不法勢力遭受了沉重打擊:繳獲各類槍支數千、毒品噸計、解救珍稀野生動物十萬餘,擊斃匪首數十、抓捕匪眾近千,一時間滇南邊境異常平靜,各股勢力紛紛偃旗息鼓、龜縮不出。滇南特勤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新在滇南漂亮“亮相”,然而隊員們對那個“機動支援”的“核彈”卻從未見到,謝仁在特勤隊變得越來越神秘了。
行動結束已是仲夏之時,謝仁本想打報告休假回家完婚,可沒想到西南戰區將在八月中旬組織比武競賽,他這個滇南邊軍的“第一人”,怎可能不榜上有名?
收拾行囊與青青道別後,謝仁便前往春城參加為期一月的強化訓練。強化訓練期間,崔選曾找到謝仁,告訴他:“適可而止,不必鋒芒畢露。”他這是怕謝仁的競賽成績太過驚世駭俗,隻因他在青崖洞天治傷那兩月,曾見過謝仁演法之威,唯有感歎:非人力所能為也!
崔選這樣的提醒未免有些多餘,雖然另有深意,但亦是關切。須知謝仁早已了真人返璞之境,神通道術收放自如:不施神通形同常人,施展神通自然驚世駭俗。然而謝仁根本不必憑借神通參加競賽,以他堪比真龍的爐鼎、敏捷的應變、超強的記憶力,應付那些競賽課目自然手到擒來。
轉眼強化訓練結束,參賽人員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整裝齊赴川西郡蓉城府。比武競賽一共設置二十三項內容,三晝夜連續實施完成,是對體能、技能、智能的綜合考驗。最後一項內容是耗時最長,也是最考驗體能的定向越野,而地點則是在被稱為道教祖庭的青城山。青城山北依岷山,位於蓉城府以西約七十公裏處,幅員約兩百平方公裏,分前山和後山,比武競賽自然不可能在遊人如織的前山進行,所去之處正是人跡罕至的後山。
青城之所以被稱為“道教祖庭”,乃是上古之時,此處為太上之封地與修行道場。青城山古名丈人山,傳說太上未成仙之時,於古巴國有大功,巴君賜封號“彭鏗”,賜彭山、丈人山及周遭八百裏為其封地,故後人亦稱太上為“彭祖”。太上修行發端直指大道本源,且頗得已成仙道的列為先賢青睞,其時雖未成仙,但所修所悟已為天下之先,諸修為得其指點,紛紛聚居於此,太上飛升之後亦保此盛事不衰。道家所修大多從此處流傳神洲,而青城派亦以道祖嫡傳為榮。然而上古之事已經曆千萬歲月,青城派修行秘法是否為道祖所創所傳,還是後人修總結而來,已不可考,或許隻有到無邊玄妙方廣中去問太上,才能知道事情原委了。
不過既然到了青城後山,謝仁是無論如何要去一趟青城派的。從出發點出發不久,謝仁就隱匿身形飛天而去,不到半個時辰就按指定的坐標點位抄錄了紅漆書寫的記號,而後遁光徑投青城後山深處,在一麵崖壁下的兩棵古樹前落下雲頭,在左邊的古樹上拍了三掌,又到右邊的古樹上拍了兩掌,這才朗聲道:“丹鼎謝仁前來拜訪,煩請值守道友通稟。”
話音剛落,崖壁如水波般蕩漾消失,一條石徑在兩株古樹間現出原貌,一名道人一揖及地,道:“丹鼎宗主親至,青城蓬蓽生輝,晚輩清琮在此拜見謝宗主。”
謝仁連忙伸手相扶道:“道友不必多禮,謝仁因公偶至青城。既已到了門前,自然該來拜訪,煩請道友通稟。”話音剛落,小徑上已飄飄然走來一個白衣道人,正是逍遙子。
逍遙子邁步來到近前,拉著謝仁胳膊,哈哈笑道:“小友是個爽直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毫不拖泥帶水,何必還在意那些通不通稟的細枝末節?來來來,隨我上山小坐。”一旁的清琮恭敬道:“見過掌門師伯。”
逍遙子轉頭對清琮道:“我先領謝宗主上觀瀑崖坐忘亭,你自值守吧。”清琮聞言行了一禮閃到一旁,目送逍遙子與謝仁並肩神行而去,幾個閃爍間便消失在目光所及之處。
青城天下幽,說的是青城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勝景,然而這些都是世人所知的,青城派洞天又自成一片天地,門戶在崖壁之下、古樹之間,而洞天卻是青城深處的一處山穀,這一切都被結界從世間隱去,世人不得門徑是進不來、見不到的,唯有在老君閣上或可見些端倪,那就是“青城遊仙燈”的奇景,那實際是青城弟子發動護山大陣,搜集山中甲乙木精所引發的異象。
觀瀑崖顧名思義,那是在一道瀑布之前,向外探出的一塊巨崖。青城派道場洞天號“寶仙九室”,這四個字就刻在飛瀑一側的山崖上,瀑垂千丈、字大如房,據說乃是道祖真跡,而青城派的道場就在飛瀑下的山穀中,坐忘亭正在觀瀑崖上。坐在亭中極目四顧,青城盛景一覽無餘:東麵是遊人如織的青城前山,坐忘亭與老君閣遙遙相望,再往東就是繁華喧囂的蓉城府,展開的是人世間的紅塵如畫。坐忘亭以南,目光越過層層山巒,可見江水繞山而過流入川西平原,滋養著千裏的沃野,養育無數生靈,無怪乎孔明曾言蜀地可為帝王之資。坐忘亭西麵就是這道掛在黝黑岩石中的飛瀑,其源頭不知何處,瀑布雖不及十丈寬闊,但聲勢甚隆,如一線散珠碎玉,轟然砸下,在崖底擊出一眼巨譚,潭水暗碧幽深,與瀑布相接處翻出滾滾銀浪,傳出隆隆水聲。潭邊有樹、樹下有草,綿延整片山穀,白牆黑瓦的屋舍錯落散布其中,不時有著白衣的修士在樹林、屋舍間隱現穿梭,更有人在水潭之上練劍演法。視線沿飛瀑逆流而上,層層霧氣蒸騰,兩側山崖古鬆奇樹遍布,不時有白鶴在在水霧間起舞翱翔,激散的水汽更是令水潭上常年掛著一道七彩長虹,似通天之橋。目光遠眺,往西是層層疊疊的青蔥山巒,直至與遠處的皚皚雪山相連,而在北麵亦是高高聳立的岷山雪峰。坐於斯亭,唯有感歎於地之雄奇、深幽,極易產生物我兩忘之心境,“坐忘”二字實至名歸。
方才坐定,逍遙子便問道:“小友來我青城,可是有事?”
謝仁抱拳道:“前輩客氣了,來青城確實有事,但卻是公門之事。小子心想到了山門之外而不入,於禮不合,於是轉道前來拜訪前輩,順便見識青城盛景。前些時日新煉了爐大羅成就丹,順道請前輩評鑒。”說著從空間神器中取出個瓷瓶遞給逍遙子。
逍遙子驚訝道:“沒想到小友煉丹之術精進如斯,竟已能煉製大羅成就丹。須知此丹工序之繁瑣,可僅次於九轉紫金丹,其中甚至還有合器之道。”說著迫不及待的接過瓶子,拔下塞子,一股濃鬱藥香飄散而出,欣喜讚道:“丹鼎煉丹之術果然獨步天下,若讓我來煉製,估計也就如此,在此恭喜小友了,將來煉製九轉紫金丹,定會馬到功成。哈哈哈……”說著蓋上塞子將瓶子遞給謝仁。
謝仁道:“此次出門匆忙,也未曾想會到青城來,但怎能空手而來,這爐大羅成就丹一共九枚,權當拜山之禮,對脫胎換骨以上的修士均有補益,還望前輩不要嫌棄。”
逍遙子也不矯情,哈哈笑著將這爐丹藥攏入了袖中,隧道:“聽說你收了名鬼修做弟子,青城山別的沒有,這甲乙木精倒是充足,予他些煉個法寶防身,於鬼修而言倒十分稱手。”說著話亦取出個玉匣遞給謝仁,不用說,裏麵自然是那珍稀難求的甲乙木精。
謝仁自然求之不得,鬼修之修行不易,不但需要聚集香火願力凝煉陰神之身,可驅使的法寶更是難得——隻能禦使靈體。世間的靈體無非五行之精,除此之外再無它物,而若能尋到此類靈體,所煉的法寶更可在有無之間隨心念化轉,異常詭異莫測,若持之與人爭鬥將很占便宜。逍遙子送那麽一大盒子甲乙木精,無異於雪中送炭。謝仁一邊稱謝一邊收好玉匣,這才與逍遙子說起了此次來青城所為何事,並言最遲明日日出前就需回去複命。
逍遙子亦不多作挽留,隻向他介紹山中景致、青城由來,所擅神通等,不時探討些修行問題,多是謝仁發問,逍遙子解答。逍遙子還招來了山中的列為長老,與謝仁一一見過,謝仁與青城高人相談甚歡,這時光自是過得極快。東邊剛露魚肚白,謝仁便起身告辭,逍遙子將他送至山門,互道珍重之後,謝仁飛天投東而去。
……
比武競賽圓滿結束,謝仁所有以米、秒、環計算成績的“硬”課目均以極小的優勢奪得了第一,而需要人工評判成績的“軟”課目則處於中流,綜合下來最終得了個綜合第三,結果還算皆大歡喜。
並非他的軟課目成績不過硬,而是之所以設置軟課目,就是為了防止一家獨大。什麽第一都讓滇南邊軍拿去了,其他兄弟單位怎麽活?大家都在抓訓練,大家都在培養人才,人才當然要遍地開花才行,不可能隻有一個人才。如若那樣,兄弟單位不就相當於白忙活了嘛,軟課目之所以叫軟課目,說直白點就是能夠協調成績的課目,這大概也是崔選早就預料到的,所以才會對謝仁有那樣的交代。
此類活動,從組織到結束,需要牽扯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非常巨大,最後的總結也很摳腦袋。有這麽個遍地開花的大好局麵,總結都好寫很多。但真正的實情,西南戰區的組織者是清楚的。
是故比武剛剛結束,西南戰區就派了名幹部到了戍邊十一營考察謝仁,準備將他上調戰區機關。無奈之下,謝仁隻得求助崔選,最終還是沒有調成,他被滇南邊軍以特勤隊骨幹的名義保留了下來,並以“便於掩飾身份”為由,繼續做他的百夫長,不過他的履曆裏又多了個二等功。加上特勤隊特打中未公開的二等功,這一年他就立了兩個二等功!然而比起丹鼎宗主的身份與榮耀,比起一身脫胎換骨的修為,這些隻能算浮雲了,需要頭疼的不是謝仁,而是戍邊十一營,這越級提拔提不提?往哪提?謝仁沒心思替校尉與新來的督校操這個心,找他談話他也說隻想當好百夫長,弄得兩位首長苦不堪言……
比武結束,謝仁就迫不及待遞交了休假報告,但天公不作美,正在此時佛北局勢動蕩,佛國政府軍對盤踞在佛北的反政府武裝發動新一輪清剿行動,大量難民湧入天朝境內,他得帶領百人隊赴邊境維持秩序。
佛北反政府武裝的形成,有著複雜的曆史原因,其班底大多是民國抗倭殘部,在與倭人的戰爭中缺乏補給支援、孤立作戰,甚至連通信聯絡都斷了。而這支部隊的番號與序列,甚至都從民國軍隊的編製中撤銷了。不得已,這些人隻能在當地以戰養戰、生根發芽,倭寇投降後逐漸形成了數股無根浮萍般的武裝力量,又經過數次的兼並融合,形成了佤族、撣族和克欽族為主的三大勢力。
那一地區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導致那裏很難栽種經濟作物,十分落後的交通條件,更無法發展其他行業。霸占礦山開采翡翠、擴張地盤種植罌粟提煉毒品,成為這些勢力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生命線。由於這些勢力所占領的土地大多在佛國境內,也就被佛國軍政府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時刻想著將之拔除,以實現國家的“統一”。
然而這些勢力在當地發展多年,根深蒂固,更有不弱的武裝力量為保障,想要清剿徹底,千難萬難。何況他們還學習了天朝太祖著名的遊擊戰術,實行“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方針,依托崇山峻嶺、茂密叢林與政府軍廝殺了數十年未分勝負,也始終未被完全剿滅過。
是故每隔一段時間,佛國軍政府就會發動一次所謂的清剿行動,然而每次清剿行動都收效甚微。政府軍一來,他們就化整為零,紛紛躲進深山叢林中,不斷消耗對手,而政府軍一退,立馬又聚嘯山林,繼續做其土皇帝。
然而受苦的卻是普通百姓,所謂槍彈無眼,為了保住性命,很多難民就會往天朝境內湧來。每當此時,如何妥善的安置這些難民,就成了滇南邊軍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個戍邊營都會開赴邊境一線,設置起規模不等的數個難民營,收繳其攜帶的武器、為難民提供吃住等基本的生活保障,待局勢穩定後歸還難民的個人物品,並將其逐一遣離天朝國境。規模小的難民營有數百人、幾十人,而有的規模大的難民營所收納的難民能達到數萬人。
這些難民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始終將自己作為神洲的炎黃子孫,說的是神洲語言、升的是天朝國旗、學的是神洲課本,對維持秩序的官兵們也很客氣,甚至親熱,用他們的話說:“我們本應是一家人……”。
然而並不排除有反政府武裝的人混在其中,但這樣的甄別工作難度實在太大,對待這些人,邊軍的原則是一視同仁,都作為難民來對待:收繳武器、提供吃住、在規定的區域內活動、遵守天朝的法度,局勢平息後遣離天朝。(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