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第十章:觀疾苦亂象、惹神器出世。
字數:6710 加入書籤
此次赴邊境維持秩序,官方稱為“維護邊境穩定”,亦在維穩範疇之內,謝仁在行動中切身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
難民們大多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麵帶戚容,肢體殘缺、身上帶傷的隨處可見。男女老少一家人擠在一個邊軍搭建的臨時帳篷裏,帳篷空間狹小,其中也沒有床,隻得以以塑料布鋪地。所幸當時正值夏末,又靠近熱帶,用不上被褥鋪蓋。匆匆逃避戰禍的難民,也沒有攜帶更多的家當,大多數人都是破布裹著入睡的。每到飯點,難民們就會捧著殘破的餐具等候在炊事車前,等待炊事員給他們分餐,偶爾才能能吃到的肉罐頭,已經讓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戍邊十一營雖然做了防蚊蟲、消毒等措施,但對於熱帶叢林來說,這些都是杯水車薪。在叢林中,極難找到地幅寬廣、通風良好的林間空地集中安置難民。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下,大量難民擠在狹小的空間裏,不隻會產生很大的異味,更容易帶來疾病的流行,同時也加劇了傷者傷情的惡化。戍邊十一營的衛生隊忙得焦頭爛額,也僅僅隻能遏製住疫情的惡化,很難徹底改變現狀。謝仁偷偷煉製了幾爐丹藥溶進飲用水中,這才防止了瘟疫的滋生與蔓延,然而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戍邊十一營所負責的難民沒有發生瘟疫,但其他兄弟單位卻頻頻發生,有的難民傷重難返又染上了瘟疫,也就這樣死去了,這就是戰爭中人命如草芥的真實體現。
……
經曆了這些,謝仁很慶幸天朝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就算邊境上偶有發生的小衝突,也未波及到普通民眾,天朝的人民依然可以無憂無慮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謀著自己的小幸福。
這樣的和平環境,是以強有力的武力支撐為保障的,也是建國之後的幾場局部戰爭打出來的,更是無數默默無聞的邊防軍人用生命換來的。然而並非人人都能這樣想,有的人就會認為:流血犧牲保衛國家是軍人的職責,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納稅人花那麽多錢養著這支軍隊,不就是用來幹這個的麽?就算死也是份內之事。
這部分人的骨子裏,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對待生命更是一種蔑視的態度。誠然,軍人的犧牲是其職責決定的,的的確確是天經地義,然而社會能否給這種天經地義應有的尊重?須知在這份天經地義的背後,還有著一個個因這份天經地義而殘破的家庭。一個人的死活,對整個社會而言微不足道,然而對一個家庭而言,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打擊。那些持著“死了也是活該”的態度的人,把這種犧牲醜化為“傻”,不願去承認這份犧牲的偉大,隻因一旦承認,就會顯得自己太過渺小與卑微!
……
這次維穩持續了一個半月,撤回營區已是十一長假,謝仁終於可以如願以償的休假。回荊襄之前,他照例要去黔州會會半仙,待婚期定下後,還要去趟太牢靈境,請幾名德高望重的“群眾演員”,客串一下青青的親人。
一切計議妥當,謝仁與青青攜手飛天徑投黔州,而青崖洞天則暫時托付給了璞智和尚及九楓等人。到了黔陽給半仙掛去電話,這小子竟然也休假了,而且還不在平越,跑萬峰林遊山玩水去了。
半仙怎麽會去萬峰林呢?自從上次到萬峰湖找張仙之後,半仙就對那地方有股莫名的眷戀,一方麵是因為萬峰林確實景色奇秀獨特,另一方麵則是對萬峰湖有股莫名的親近。當然,他並未告知謝仁自己與萬峰湖有莫名的親近,或許他自己都還未意識到,隻說萬峰林的景色多麽奇特,誠邀謝仁一道遊覽。在半仙的極力邀請下,謝仁隻得與青青一道折轉去了興義府。
興義府位於黔州西南部,是自黔入滇的必經之路,更是由內地去往西南邊陲的咽喉要道。在抗倭戰爭時期,這裏的公路,就曾一度是神洲的“生命線”,很大部分國際援助物資,都是由佛國、經此地運入內地。民國朝廷為保住這條生命線,派出了遠征軍遠赴佛國與倭人作戰,更是在興義府排布重兵,同時也讓興義府的一段公路載入了史冊——二十四道枴。
這段公路沿一座大山折轉盤旋而上,及其險要,一旦被毀想要重修,必將曠日持久。倭人曾對這段公路實施過無數次的空襲轟炸,企圖以一役之功掐斷這條生命線,但因這段公路地勢險絕,倭人竟無一次成功。到得近些年,興義府的馬嶺河大峽穀景區亦因一首歌,幾乎變得家喻戶曉。
歌詞描寫的是一名孤兒,他與父母一道去馬嶺河大峽穀旅遊,然而違章修建的纜車發生墜落事故,父母合力將孩童高高托起,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孩子的生。這個故事感動了當時一名大紅大紫的歌手,她特地創作了一首歌曲,隨著這首歌曲的走紅和傳唱,馬嶺河大峽穀很不光彩的變得家喻戶曉,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遊客。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然而故事背後卻隱含著太多的苦澀、無奈與思考。
這顆異域星球發展至今,出現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現象:所謂的“名人”大多都是戲子。有從事演藝的,有從事音樂的,有從事舞蹈的,有從事體育的,有從事主持的……而真正於國於民有大貢獻者,卻變得無人知曉,更沒有媒體願意去挖掘他們的點點滴滴,或許是因為這樣的人所處的位置太高了,不夠“大眾”吧。總而言之,“名人”大多都是從事娛樂事業的。一些所謂的“歌星”、“影星”、“明星”,到某些場合唱首歌、為某品牌拍個小廣告,簽個名、代個言,就能抵過普通人數年、甚至數十年,或者一輩子的收入。
勞動付出與所得收益不成比例的失衡,使得追名逐利的功利思潮占據人們的思想,於是很多讓人有可能一夜暴富、一朝成名的活動受到追捧:各種各樣的公開選秀,銀幕上的各種才藝展示與比拚,裝傻充愣幹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吸引大眾眼球等等,不勝枚舉。在這些種種亂象的背後,隱含的是“唯利是圖”四個字,當金錢成為衡量社會個體地位的首要指標,當“出了名就有錢”成為大家的共識,那麽圍繞著出名這一目標,不擇手段就可以理解了。
要出新歌了,弄點新聞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新片要上映了,搞點緋聞增加增加自己的人氣;名氣不夠了,幹點出格的事讓大家想起自己的存在……為了搏“上位”、為了爭“出名”,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人幹:有裝瘋賣傻的、有燒錢炫耀的、有出賣肉體的、有胡說八道的、有不知廉恥的、有窮奢極欲的、有毫無下限的、有違法亂紀的……一時間亂象紛呈、烏煙瘴氣!有人將之簡練的概括為“娛樂圈”。
名人們如此做,那媒體又在幹什麽呢?當然是不遺餘力的為這些名人當打手!名人的家庭發生變故,離婚、結婚、孩子惹事、逛個公園、去趟商場……都能成為媒體的素材,並牽動千家萬戶的心,霸占著絕大多數線上、線下媒體的頭版頭條。直到事件最終的結果水落石出,仍然還會引發一係列的大討論、大爭論、大辯論,上演一出出互撕、互掐、互相揭短的鬧劇。部分媒體熱衷於挖掘這些名人的點點滴滴,如果有可能,連蹲大號的姿勢都能寫出一篇長篇大論,甚至能引發一係列的思考與討論。一些運動員奪冠之前無人問津,奪冠之後炙手可熱,奪冠之前兢兢業業,奪冠之後忙於應酬,一夜之間動輒坐擁天文資產,不得不說媒體在其中功不可沒。
而更多的則是跟風的升鬥小民,用他們的話說則是:“操不了朝廷的心,那就操操戲子的心吧”。圍繞著某一“名人”的某某事件,民眾往往會分為若幹陣營,有支持的、反對的、批判的、辯護的、充當仲裁的,在論壇、貼吧、微博、空間各抒己見、大放厥詞、混淆視聽。
正是這些行為,讓“名人”們又有了可乘之機,花錢雇傭大批“水軍”,在各種媒體中推波助瀾,硬是能將一件生活中的尋常事,活生生炒到頭版頭條。凡是有此類情況發生時,耳畔聽得最多的就是:“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
閑話少敘,話說謝仁與青青在黔陽逗留一天後,攜手飛天直奔興義府萬峰林景區,到了景區外撥通半仙電話,不多大功夫,半仙就騎著輛自行車,從如林山峰間拐了出來,沿著鄉間的小道,不緊不慢騎到景區門口,見麵就是一個熊抱,道:“老謝,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謝仁並非木頭,自然聽出了他話語中的不尋常,推開他道:“你說清楚,什麽叫我還活著真是太好了?你知道我曾出過危險?”
半仙訕笑道:“都說你是我命中貴人嘛……年前正在遊戲的我突然莫名暈厥,醒來就起了一課,卦象喻示你有大難。我給十一營打過電話,隻說你集訓未歸,我這急得呀……說說,我的占卜之術如何?靈不靈驗?”
謝仁大有深意的看著半仙,道:“你小子還真是個半仙,年前我確實差點把小命丟了。還別說,你這卦倒是算得挺準,不然你再給我算算,看看我和青青的姻緣如何?”
半仙壞笑著在兩人臉上瞄來瞄去,道:“眉目含情、麵若桃花,緣應眼前。恕我直言,你們這是準備回去結婚的。老謝你可不夠意思啊,要不是我會這一手,你小子都不打算告訴我。正好我也有空,不如就與你們同去荊襄,參加婚禮吧。像我這麽德高望重的同誌,也就當個主婚人比較合適……你們那邊主婚是個什麽價位?給多大紅包?”
謝仁白了他一眼道:“美得你,想要我倆向你下跪行禮,睡醒了沒?這樣吧,你給我當個伴郎,車旅費我包,還給你買套衣服。”
半仙搓著手道:“可以可以,免費旅遊、混吃混喝混衣穿,不錯不錯。既然來了,咱們就先看看這萬峰林,改日再走如何?”
謝仁與青青相視一笑,道:“客隨主便。”
於是三人就在萬峰林遊玩起來。
是時萬峰林尚未大規模開發,除了景區外立了個孤零零的大門,風貌還比較原始。萬峰林坐落於興義府東南部,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4a級景區,占地約兩千平方公裏,共有奇鋒上千萬座,是神洲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公園之一,堪稱錐狀喀斯特地貌博物館,被譽為“天下奇觀”。景區內群峰如林,皆成峰頂尖銳、峰腳渾圓的錐狀,山腳下稻田平鋪,布依小寨星羅棋布,夏末秋初之時,正如金黃地毯之上,聳立起座座奇山。徐霞客到了此處曾讚歎:“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並在遊記中寫道:“叢立之峰,磅礴數千裏,為西南奇勝。”
半仙將借來的自行車歸還山下的農家,與二人一道步行遊覽,一邊喋喋不休的介紹著這些天自己聽來的神話與傳說,一邊不時用手指點講解。峰林間的鄉間小道是土石路麵,但好在未到雨季、天高氣爽,一行三人沿著小道曲曲折折往峰林深處行去。寶劍峰林、列陣峰林、羅漢峰林、群龍峰林、疊帽峰林等武打類型峰林次第呈現、交織錯落,山頭似人、似獸、如禽、如魚,應有盡有。一路行去確實氣象萬千、變化莫測。一刻之前,你還在感慨迎麵而來的奇鋒之陡峭雄峻,一刻之後回頭望去,那座奇鋒卻又變成了群峰中的一員,與群峰一道折射出絢麗的迷幻光影,讓人懷疑自己是否還在原地,未曾挪動過腳步。
謝仁與青青一邊徒步觀光,一邊展開神識,將這些奇鋒次第映入靈台內景,暗自心驚:這千萬山峰看似錯落分布,但卻隱隱自成陣勢,乃是一片天成法陣,其功用竟是折射光影,怪不得萬峰林黎明與黃昏時分拍攝的照片中,日光顯得絢麗多彩,映射得此處不似人間。
不知不覺已行了兩個時辰,謝仁與青青不覺餓,而半仙腹中的咕嚕聲卻漸漸大了起來,遂笑著問道:“你們餓不餓啊?前方不遠就是萬峰湖,再忍忍,到了那兒就有新鮮湖魚果腹了。”一邊說還一邊咽著口水,這話估計大半是說來安慰自己的。
謝仁憋著笑道:“我們也有些餓了,如此行去,不知還有多久。民以食為天,不填飽肚子如何行軍打仗?不知這山中可有其他果腹之物?”
半仙兩眼放光,道:“久慕山中野雞之鮮美,怎奈難以捕獲,謝兄可有手段將之擒來?”
謝仁笑道:“權且一試。”說罷,已往小道旁的山中奔去,不多大功夫就逮了隻野雞回來,三人尋了處山泉,將野雞洗剝幹淨,生了堆火吃起了烤野雞,一隻野雞大半個都進了半仙的肚子。吃飽之後,半仙又來了精神,領著二人往萬峰湖而去。又行了大半個時辰,群峰閃開道路,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如洗碧湖映入眼簾。
萬峰湖不大,於群峰環繞之間蜿蜒曲折,湖邊住著幾戶以打漁為生的布依農家,半仙深吸口氣道:“這裏的水汽吸著就是舒服。走走走,咱們到湖邊吃魚去。”遂領著二人往湖邊一戶農家走去,看樣子應是這裏的常客。
半仙告訴二人,自己一般都是在西峰林騎自行車鍛煉身體,隔三差五會帶上幹糧來趟萬峰湖,不知為何,感覺自己本應屬於這裏。謝仁打趣他,是不是想學那些隱士,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避世隱居,了此殘生。而半仙則說隻是忙裏偷閑,同時也是想躲躲家人,自嘲自己比不了快要結婚的謝仁,到現在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家裏崔得緊,在家呆著也心煩。正好以前一個辦公室的同事調到興義府工作,自己便過來玩段時日,反正可以住在興義動員衙門的招待所。
……
在萬峰湖看萬峰林又是另一番景致,隻因此處地勢較低,加之群峰環繞拱衛,顯得湖麵異常平靜,就像一條碧藍的緞子,光潔明亮,鋪呈在群峰之間。湖麵倒影著群峰,站在湖邊望去,猶如鏡中的另一個世界,自有一份遠離喧囂、出塵脫俗的意境,讓人內心分外安寧。
謝仁與青青神識自然攏在湖上探查掃視,這也是大多數修行人習以為常的習慣,以神識看世界,可比肉眼看世界要真切、透徹得多。就在兩人神識攏住萬峰湖片刻之後,原本平靜無波的湖麵上憑空刮起了一陣風,初時如微風拂麵,轉瞬之間就狂風大作,平靜的湖水霎時如開鍋一般,從湖心卷起一道旋窩,緊接著轟然一聲巨響,一股水柱從旋窩中衝天而起,湖上晴朗湛藍的天空霎時陰雲密布,這些陰雲似從周圍奇峰之上湧出,眨眼間就貼著峰頂將湖麵罩了個嚴嚴實實。
一道金光在水柱包裹下破湖而出,直透層層陰雲,射向九霄天外,伴隨著這道金光的出現,一陣嗡嗡鳴嘯從湖底水中傳來,在湖麵上震蕩開去,受嗡鳴聲激蕩,湖水真如開了鍋一般跳躍起來,無數水珠在湖麵上躍起又落下。(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