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出走二

字數:5541   加入書籤

A+A-




    那人說話的聲音很大,在場的七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蕭爻聽到他說的話,但覺得又來了個多管閑事的人。仍然掌力狂發,絲毫不減。

    隻聽那人又說道:“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聚眾打鬥,還有沒有王法了?你們幾個,快快停手,跟我回衙門一同受審。”

    蕭爻側目瞧去,見到那人的麵貌,覺得很是麵熟。見他穿著一身官服,腰間配著長刀。在他身邊,還有兩個和他一樣裝扮的人。不能分身與之對話,當下掌力狂吐,迫得那兩人連連退後。

    聽得那人連聲猛喝,趙之棟隻得停下。喝道:“莫兄,李兄,先停下來。”莫不信和李先來久攻不下,漸漸心焦。聽得趙之棟的命令,便跳出了戰團。那邊,使鏈子錘的人也停了下來,紛紛退到趙之棟的身側,待他示下。

    蕭爻見二人撤下,便不來攻擊,走到錢嘉徽身邊,查看他的傷情。錢嘉徽呼呼喘氣,他武功不高,內力淺薄,此番惡鬥之下,竟似力竭。蕭爻問道:“錢兄,你沒事吧?”錢嘉徽道:“我、、、、、、沒事,歇、、、、、、一歇。”蕭爻見他傷口處正在流血,扯下衣襟,給他包紮傷口,這才轉過身來。

    卻見趙之棟將繡春刀擺出來。問那來人道:“你是誰?”那三人見到趙之棟手上的繡春刀,臉上微微變色。領頭那人便抱拳說道:“原來是百戶,在下失禮了。”蕭爻向那領頭的人瞧去,見到他的麵貌,猛然間想起一件事來。

    卻聽趙之棟綿柔柔地說道:“此二人乃是九千歲下令緝捕的要犯。我們在此緝拿逆黨,乃是為朝廷立功。你一個小小捕快,卻來大呼小叫,要是給賊人逃脫,隻怕你吃罪不起。”

    那領頭的人抱拳說道:“是是,在下隻是按例巡查。並不知百戶大人在此,是為緝拿要犯。百戶大人,是否需要幫忙?”

    趙之棟陰惻惻地說道:“量你們幾個小小捕快,能幫到什麽大忙。你不來礙手礙腳的,就已經不錯。”

    領頭的人說道:“是是,在下這就走。”趙之棟卻又說道:“我並沒叫你立刻就走。”領頭的人說道:“大人有何吩咐,還請明示。”趙之棟便說道:“你就在一旁待著,看看我們怎樣捉拿逆黨。學著點,也好長點本事。”

    領頭的人臉有難色。說道:“回百戶大人,在下今日當班,得四處查看,可、、、、、、不便久留。”

    趙之棟緩了緩。又棉柔柔地說道:“既是如此。你就滾吧。白白錯過了學本事的良機。”

    領頭的人躬身答道:“這就走。”轉身說道:“兄弟們,我們去別處巡查。”便欲離去。

    蕭爻忽然念道:“君子敦敦,溫潤如玉。惹我相思,但求一聚。”那領頭的捕快聽到此話,臉色大變。凝目向蕭爻瞧來。問道:“你、、、、、、你是誰?”

    蕭爻見到他的麵貌,便想起了在李藥香的閨房中,那瑤琴下麵的畫像。一加對照,但覺此人便是溫仁厚。自己曾答應過李藥香,要找他去李宅與之一聚。見他轉身欲走,若他此時離去,不知何日才能找到他,便即出言相試。見到他神色大變,確信此人就是溫仁厚。蕭爻心道:“要此人去見李藥香,須得把話說得重些,讓他明白李藥香的一片心意。我何不仿照李藥香的口語,和他對白一番。”便說道:“你當初負氣遠走,走得瀟灑,頭也不回。留下我倚門長候,三年來我在家望眼欲穿。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你哪天心回意轉,前來一敘。等了三年,你來了,可你這個死沒良心的,你做起捕快大爺,卻隻顧自己瀟灑快活。撇下我不管不問,來瞧我一眼你都不肯。”

    溫仁厚凝視著蕭爻,在場之人,便隻有他能聽懂蕭爻話中所指。其他的人見蕭爻如此胡言亂語,均大感奇怪。一個個向蕭爻投來怪異至極的目光,蕭爻渾不在意。溫仁厚怔怔地說道:“你、、、、、、你。她、、、、、、。”

    蕭爻心道:“我再把話說重一些,看你如何?”說道:“你個死沒良心的,你既然已經走了,又何必再來?你若是想著要來,當初又為何遠走?你既然來了,為何不來看我?哦豁,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我如此重情重義,卻隻換來你的負心薄幸。”站在溫仁厚身邊的兩人,他們是初次見到蕭爻,並不認識。但見他一個長身玉貌的佳公子,卻說出這等少女般幽幽怨怨的癡話來。兩人都已掩麵而笑。然而蕭爻的話,一字一句,無不戳中溫仁厚的心窩。

    溫仁厚格格頓頓地說道:“她、、、、、、我、、、、、、。你如何知道這件事的?”說了這話,已漲得滿麵通紅。

    蕭爻心道:“看來你也並非無情之人。古人紅葉傳信,何等浪漫。我今日親力親為,雖然稍遜一籌,好歹信已送到。”

    錢嘉徽驚奇地問道:“蕭兄弟,你剛剛是怎麽啦?何以說出那些話來?”

    蕭爻問道:“錢兄,我在給人做暗媒。”

    錢嘉徽哈哈大笑。說道:“做暗媒?這是何意?”

    蕭爻說道:“給人做媒,也有明暗之分的。所謂明媒正娶,這暗媒嘛。當然是昏天黑地的咯。”

    錢嘉徽笑道:“不但昏天黑地,簡直亂七八糟、一塌糊塗。”

    蕭爻心道:“我離家之初,是要北上還書的。直到此時,書沒還上。卻稀裏糊塗地做了這些沒來由的糊塗事。難道便是因為我是個糊塗之人,所以所做的事便沒有一件不糊塗的?”笑道:“這‘昏天黑地,一塌糊塗’的八字之評,我很喜歡。”

    錢嘉徽怔怔地看著蕭爻,見蕭爻麵不改色。心想:“我兩次遇到趙之棟,蕭兄弟兩次救我。趙之棟等人奸險狡詐,蕭兄弟若非聰明才智之士,又怎能從這些人手上將我救下?看來他並非糊塗之人,可他說的什麽暗媒明媒,這不是糊塗是什麽?哎,他聰明勝我百倍,糊塗亦勝我百倍。”便笑道:“這‘昏天黑地、一塌糊塗’的八字之評。既深得蕭兄喜愛,在下就送給你了。”蕭爻說道:“多謝錢兄美意,在下隻好卻之不恭了。”

    蕭爻晃眼望去。隻見溫仁厚躬身說道:“百戶大人,此二人原是在下的遠方親戚。”

    趙之棟陰惻惻地說道:“遠方親戚?”

    溫仁厚道:“因久未見麵,是以一直沒認出來。”

    趙之棟便指著錢嘉徽說道:“此人公然辱罵九千歲,是九千歲親點的要犯。你該知道,得罪九千歲的後果。”趙之棟說完,便與另外四人向北行禮。

    待他們行禮完畢。溫仁厚說道:“大人所說的這一層,在下亦深知。他們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九千歲,正如同犯了欺君之罪。弄不好,還會禍連九族。”

    趙之棟說道:“你既然知道,就該與他們斷絕親戚關係。方是脫罪保身之法。”

    溫仁厚說道:“百戶大人奉命拿人,原是一心為公,在下並不敢來嘮舌。他們是在下久未見麵的遠方親戚,與在下實在親厚。還請百戶大人看在東司楊大人的麵上,就請高抬貴手,放過他們這一次。”

    趙之棟說道:“東司楊大人,那是在下的義父。”蕭爻和錢嘉徽隔他們遠了,竟看不到兩人的神情。卻聽溫仁厚說道:“原來是義兄。”

    趙之棟陰惻惻地說道:“什麽義兄?”溫仁厚說道:“在下並非妄言,此事不敢隱瞞,請兄長聽小弟敘來。小弟在三個月前,於揚州城群芳樓中遇到楊大人。蒙楊大人垂青,提拔做了捕快。在下心懷感激,便榮認楊大人為義父。適才聽兄長所言,兄長亦是義父的義子,因此才敢稱小弟。”

    趙之棟說道:“義父他老人家,當真認你做義子了?”

    溫仁厚說道:“小弟所言,句句屬實。小弟姓溫名仁厚,兄長若是不信,下次見到義父時,可報出小弟的名字,便知究竟。”

    趙之棟緩了半晌。才說道:“想不到義弟在此,為兄的差點便失之交臂了。”

    溫仁厚說道:“兄長與四位朋友一路遠來,必定辛苦。小弟既為東道主,還請兄長移駕小舍,一來讓小弟略盡地主之誼。二來咱們兄弟相聚,也正該敘敘才對。”

    趙之棟說道:“義弟不必客套。我們為公事而來,還要北上京都複命,不便在此久留。”

    隻見溫仁厚自腰間扯下一個黃布包裹。說道:“今見兄長,實有萬千之喜。兄長一心為公,憂勞國事,小弟萬分敬佩。區區薄禮,權當作小弟的一點心意,還望兄長笑納。”說完,將手中的黃布包雙手奉給趙之棟。蕭爻凝目瞧去,那黃布包中,金光燦燦,至少也有兩千兩黃金。

    卻見趙之棟說道:“義弟何須如此多禮。”便伸手接了黃布包。趙之棟提著黃布包。轉身對莫不信、李先來、使撓鉤的和使鏈子錘的說道:“四位兄弟,咱們南下多日,追拿要犯。卻因南方岔道繁多,又有江河湖泊阻路,因此遍尋不得。料想區區儒生,並不足為患,是以才敢北歸複命。”

    那四人臉上都有幾分喜色。便紛紛說道:“唯百戶大人馬首是瞻。”趙之棟說道:“義弟,為兄的便回去複命了。”

    溫仁厚說道:“兄長辛勞,望兄長此去,一路順風。”趙之棟領著另外四人,向溫仁厚等三人作別。那五人始終沒來瞧過錢嘉徽一眼。

    待那五人走了以後。隻見溫仁厚又與另外兩人抱拳道別。和他一道來的兩人便紛紛離去,溫仁厚這才走向蕭爻和錢嘉徽。

    蕭爻見他走來,抱拳說道:“閣下真是溫仁厚嗎?”溫仁厚說道:“在下正是溫仁厚。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這位朋友又如何稱呼。”

    蕭爻說道:“在下蕭爻。”錢嘉徽便說道:“在下錢嘉徽,蒙溫兄破費,為在下免去殺身之禍,他日必當補報。”

    蕭爻心道:“我明明親眼見到溫仁厚送黃金給趙之棟,親耳聽到溫仁厚自認是趙之棟的義弟。所送的黃金,是他們的見麵禮。如何又成了救錢嘉徽免災的費用?”但覺得此間諸多疑問,實是想之不透。

    卻見溫仁厚淡淡的一笑。說道:“區區小事,不足掛齒。”溫仁厚轉頭看著蕭爻。說道:“蕭兄,在下心裏有許多事情想請教你。”

    蕭爻說道:“在下的心裏也有許多事情想請教閣下。”兩人對視了一眼,溫仁厚哈哈一笑。說道:“此地不宜久留,還請兩位移步舍下。讓在下略盡地主之誼,咱們一邊喝酒,一邊詳談。未知二位芹意肯納否?”

    蕭爻聽他措辭儒雅,心道:“李藥香在畫像上標注‘敦敦君子’,以此來稱謂你,今日一見,果然有些儒者之風。”便回道:“既是溫兄如此厚待,在下願隨一往。錢兄,你也去吧?”

    錢嘉徽說道:“是兩位救了在下,兩位但有差遣,在下無有不尊。”溫仁厚在前,蕭爻與錢嘉徽隨後,三人一道,離開河岸,往城內走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