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
字數:8215 加入書籤
紅麻根據地,李宗人正在會客廳中等得焦急,李錦江卻慢悠悠的磨蹭了許久,方才出來。李宗人這次到來,是被迫再次到訪紅麻兩縣,找李錦江尋求援助的,李錦江非常明白,架子自然要拿捏個十足。
兩人坐定,李宗人也沒有客套,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當前我兩湖局勢危殆,長江沿線的東部城市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蔣結石飛機轟炸,南線蔣軍已經兵臨長沙城下,如果再沒有有利支援,長沙必然無法守住,貴方曆來所獲得的煤炭等資源必然無法保障。基於我們雙方共同的目的,我希望你一方麵能夠與中華共產黨溝通,讓他們在蔣軍後方展開行動,破襲蔣軍的後勤補給線;一方麵,就是出兵從晉軍側翼發起進攻,協助我軍重創晉軍,使兩湖北麵贏得一段喘息的時間。”
聞言,李錦江拿著茶杯把玩了半天,似乎那茶杯能夠玩出花來一般。良久,在李宗人已經非常不耐煩的時候,方才說道:“李先生,我是非常傾向於幫助你們。畢竟,我們一貫來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我也非常願意扶持中華共產黨中堅持中華道統的一派。但李先生有沒有為我想想!我隻是一個商人,充其量就是一個擁有一定地方武裝的商人。如果我沒有與任何一派勢力撕破臉,無論誰主政,都不能忽視我手上的武裝與經濟、技術,必然要拉攏我。如果,我現在照你說的這麽做了,我立馬就與閻西山、蔣結石接下了不死不休的死局。這,恐怕對我的家族是沒有一點好處的吧!”
李宗人心中不禁暗罵,你當初暗中所做的還少嗎!現在看到我兩湖處於劣勢,就企圖脫身出來隔岸觀火?哪有這麽便宜!他把李錦江當作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資本家了。
那倒是,李錦江這個“家族大資本家”又能與桂係合作,又扶持中華共產黨中對他有利的一派,又與蔣結石有牽扯不清的關係(紅麻的船隻能夠輕易經過蔣結石領地),怎麽看都是一個投機資本家的模樣。
李宗人耐著性子,道:“葉先生此話隻怕不然。以葉先生家族的勢力,隻有各方勢力均衡了,才會有發展的空間,倘若由蔣結石一統中華,隻怕葉先生的家族勢力會是蔣結石第一個下手的對象。”
李錦江故作糊塗,道:“是這樣麽?未必吧!我是一介商人,中華的局勢穩定下來了,隻怕對我更有好處吧!身在亂世,我這點武裝不過是為了保命的依靠,如果全國和平安定了,他蔣結石真的會要我這點小武裝和地盤,那就給他吧,我也可以專心致誌於發展我的商業,這豈不是更好!”
李錦江此言一出,李宗人頓時內心大定。以對方曆來作為來看,他的底線就是保有其兩縣之地和一軍的守衛,絕對不可能願意交出紅麻兩縣和十七軍。如此一說,說明對方心中早有定計,隻等著從自己這裏獲得最大的利益罷了!
你會欲擒故縱的與我裝模作樣,難道我就不能破釜沉舟?李宗人當下便偽作煩躁的模樣,發狠一般的道:“如此便算了,就等我桂係與蔣結石死戰一場,敗了便敗了,反正我李某人縱然再敗,依然可以回我廣西做一富家翁。而葉公子你們,將來可能容於蔣結石否?”
李錦江經驗終究還有不及,眼見李宗人如此,也真怕李宗人會就此破釜沉舟,便緩和道:“李先生也不必如此,與貴方合作了許久,我也確實覺得,當前中華隻有貴方與共產黨改革派能致力於發展民族工商業。因此,我是願意盡最大能力給貴軍予以幫助。隻是李先生知道,我隻是一介商人,擔不起介入軍事鬥爭之後失敗的後果……”
眼看著李宗人已經頗不耐煩,李錦江話鋒一轉,便說道:“如果李先生確實有需要,我看這樣吧,我給李先生聯係中華共產黨,讓李先生與中華共產黨協商吧。而我,可以盡最大的能力,向貴方與中華共產黨提供武器裝備,支援貴方取得勝利。”
李宗人心中不禁大喜,這葉培華所答應的,正是他所需要的。其實,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讓對方出兵。李宗人分析過這“葉培華”的性格,認為對方應該是那種謹小慎微的商人。
當初武漢一強硬,這“葉培華”為了不與武漢政府太過於衝突,甚至連馬上可以拿到的德國設備都不要了。而當初十三軍的事件,隻不過是十三軍威脅到了對方的根本,不得以而為之罷了。而對方以完全占優的局麵,還輕易放十三軍經過返回武漢,不敢提出什麽過分的條件,由此可見一斑。
李宗人希望李錦江能夠聯係中華共產黨,讓他們從蔣結石後方下手,在蔣結石的後勤補給線上發起全麵攻擊。這樣,桂係的壓力就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甚至還可以趁蔣軍一時不備,在局部進行反擊,將蔣軍驅逐到萍鄉以東,維持當初的戰線。
在這位“葉大公子”的協調下,李宗人見到了中華共產黨閩贛、閩浙贛、湘鄂贛三大根據地的軍區司令員。經過初步協商,中華共產黨同意出兵攻擊蔣結石的後勤補給線。
出乎李宗人的預料,中華共產黨並沒有向李宗人索要任何的武器彈藥和補給,這在一個方麵也印證了李宗人的猜想:紅麻一直在暗中給中華共產黨提供裝備。
但中華共產黨也並不是沒有條件,他們的條件甚至非常苛刻:李宗人必須開放部隊,任由中華共產黨人進入桂係部隊,甚至任由中華共產黨人擔任連排,乃至是營團的指揮官!
這個條件已經超出了李宗人的底線,但並非不能進行談判。在李宗人帶來的參謀人員的討價還價,以及“葉大公子”的協調下,雙方簽訂了條約,約定:中華未來的軍隊,不能掌握在任一政黨手中,而是由國家掌握,革命一旦勝利,政黨就必須交出各自軍隊的所有權,把軍權還於國家、人民!
這一點,與李宗人曆來所主張的民主政府觀點相一致,還算是能夠讓他比較放心,但為了確保自己手上部隊的安全,他加上了最後一條:共產黨人絕對不能在桂係部隊中宣揚共產主義,不能在桂係部隊中發展共產黨員。
最後一條,再經過中華共產黨幾位軍區司令員的協商,修改成了:“中華共產黨人絕對不能在桂係部隊中宣揚共產主義,絕對不會在桂係的部隊中發展共產黨員;桂係也保證,不再強拉民夫,本著自願的原則,讓人民自由選擇參軍的權力,但如果中華共產黨人參軍的,必須對中華共產黨人一視同仁,不能迫害。”
條約擬定並簽字生效之後,李宗人方才放下心來。現在兩湖桂軍最缺乏的,也就是班排一級的戰鬥骨幹!共產黨人此舉固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兩湖桂軍有所影響,但同時,也解了兩湖桂軍的燃眉之急。
於是,李宗人同意了中華共產黨進入兩湖桂軍。他隻是沒有想到,條約中最重要那條:“把軍權還於國家、人民”。為什麽李錦江非要加上“人民”二字呢!而最後一條,以李錦江等人對自己部隊政工能力的了解,隻要這一條一直生效,桂係部隊自此便會萎縮下去,直至消亡!
有了閩贛、閩浙贛、湘鄂贛等幾個根據地共產黨武裝的加入,兩湖東麵無論是在南線還是北線,桂軍的壓力一下就減弱了下來。
7月28日,閩贛、閩浙贛、湘鄂贛三個根據地聯合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破襲戰。之後,整天跑來騷擾的蔣軍飛機忽然之間就沒了蹤影,仿佛中華共產黨到蔣介石那裏登門做客,蔣結石都殺了拿來款待中華共產黨了。與此同時,蔣軍的坦克也再沒了動靜,蔣軍進攻的勢頭忽然間就莫名其妙的停了下來。甚至,蔣軍缺少了坦克支援後,甚至連炮都不怎麽打了。
7月29日,確認了蔣軍現狀之後,李宗人揮師在東線與南線發起了全麵反擊!
由於後勤的中斷,蔣軍知道已經無法有效抗禦,便集中油料,炸毀了沒有油料供應的坦克,大軍迅速收縮回了南昌,連豐城都不要了——這裏存儲有大批的物資,船隻可以通過水上運輸保證供應,避開了陸路神出鬼沒的“桂軍”的攻擊。更重要的,這裏蔣軍的艦艇可以隨時展開支援。
蔣軍的迅速退卻,雖然沒有在桂係手上吃多少苦頭,但在中華共產黨的手上,吃的苦頭就大了!
7月28日的戰鬥,確實是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幾個根據地聯合起來,同時向蔣軍的十幾處物資補給基地、機場發起了攻擊,這些地方如果僅僅是有彈藥、糧食、武器的還好辦,救援的部隊抵達時隻會看到一堆的廢墟,不回再有額外的損失。
而那些蔣軍的燃料倉庫以及存儲有大批燃料的補給基地和機場,在這些地方,蔣軍遭到的損失就大了!救援這些地方的蔣軍部隊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阻擊,而且,是強勁的阻擊!
這些阻擊之強勁,使得個別地方的蔣軍救援部隊等到敵人的阻擊線撤掉時,根本沒有進行追擊,他們不是不想追擊,而是他們在敵人的阻擊線前遭受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在豐城附近,駐有2個師的蔣軍,他們是7月12日撤下來休整的。7月28日晨,當豐城忽然打得驚天動地的時候,他們迅速派出部隊前往偵察,這些部隊卻一去不回,都沒了音信。
等到他們接到命令增援數公裏外的豐城,兩個師便從東麵一南一北的向豐城靠攏,豈料,沒前進幾步路,他們便遭遇了對方的阻擊線——對方居然狗膽包天的就在兩個師的眼皮底下,挨近布置了阻擊線!
這麽近都沒有驚動自己,蔣軍自然認為,這隻是小股的敵軍,他們是等自己的偵察部隊過去之後,才布設的阻擊陣地——這就是說,對方的陣地不可能很牢固。
蔣軍頓時大喜,沒有什麽阻力的話,這任務會完成得很輕鬆,但能夠救援一個後勤補給重地,獎賞一樣也不會少的。
很快,他們知道自己錯了!
發起進攻的部隊,從排的規模開始,一直到整營整營的往上填,對方的陣地依然巋然不動,而自己的進攻部隊,絕大多數是連對方的陣地前麵都沒挨到,就被對方的炮火給打了回來,傷亡慘重。
自己的火炮也打算反擊,但兩個師的火炮,都是沒打得幾發,很快就被敵人的炮火所覆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損失殆盡!
沒有了火炮的支援,蔣軍的進攻根本無法進行。其間,兩個師受催促不過,協同後發起了一次密集衝鋒。這一次,才真正的令他們瞠目結舌:炮火!鋪天蓋地的炮火!
發起進攻的蔣軍撤下來的時候,十停居然去了八九,戰損率讓這兩個師的師長都欲哭無淚!等到第二天清晨,終於發現了對方的陣地已經完全沒有了動靜,兩個師的師長第一件事要做的,是狠狠的抹了一把汗水!
自此,蔣軍再向桂係發起進攻的時候,隨時都有大批的部隊留守後方,小心翼翼的守護著他們的後勤線,提防著“桂軍的偷襲”。
在桂係發起對蔣軍的反攻時,閻西山卻逆風而上,7月30日,向桂係發動了真正的進攻。
由於這個年代交通與信息傳遞的不便,閻西山並不知道蔣結石在吃了大虧,他收到的情報,是蔣軍已經攻到長沙城下,不日將攻取長沙,把湖南收入囊中。
在這樣的刺激下,閻西山隻怕兩湖被蔣結石全部占領,將來自己獲得的利益少了。於是,他一改過去的消極進攻,很是像模像樣的製訂了作戰計劃,調動大量的部隊,於7月30日清晨,從信陽、南陽兩個方向,向桂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果然,在晉軍強勁的攻勢下,“虛弱”的桂軍根本無法阻擋,西線襄樊、宜昌、荊門、沙市連續收入晉軍囊中,直抵仙桃城下;東線晉軍輕鬆收取了隨州,在孝感、應城與桂軍連日激戰,“迫使桂軍堅守不出”。
北線岌岌可危。李宗人隻能徒呼“可惜”,放棄了向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的蔣軍進攻的念頭,部隊放棄輕鬆占領的豐城、吉安,撤回宜春防守,給了對麵蔣軍喘息之機。
在桂軍從東線抽調兵力後,閻西山的壓力頓時大增。此時,閻西山已經收到了東線蔣軍潰敗的情報,但他已然騎虎難下。縱然他肯放棄已經到手的肥肉,遭到重大損失的李宗人也不肯善罷甘休,桂軍已經全力發起反攻,誓要重創晉軍,把閻西山打怕來,消除自己身後的隱患。
就當晉軍節節敗退,眼看就要演化成為一場潰敗之際,蔣結石孤注一擲,調集了所有的兵力,在東線再次發起了攻擊。
這挽救了湖北前線的晉軍,即將獲得勝利的桂軍被迫再次抽調北線部隊加強東線,而已經打出火來的晉軍此次也沒有再行退卻。
兩線作戰,而且東調西補的,桂軍頓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戰中。
如果不是年中的一場大水,慘烈的戰爭或許會持續下去,直至桂係敗亡。但在1930年夏末,長江在兩湖的區域內爆發了洪水,立即將接近崩潰的局勢改變了!
蔣軍的主攻方向上洪水不斷上漲,眼看著就要泛濫,危及大軍的安全,蔣結石隻能很不情願的停止了攻擊;河北、陝西也遭受了一定的水災,蔣結石停止攻擊後,閻西山便以受災為名,停止了進攻。
桂係獲得了喘息的時機。這次洪災李錦江提醒過李宗人,李宗人雖然不怎麽相信,但李錦江肯出錢支持他興修水利,他難道會拒絕?兩湖的水利設施在紅麻根據地的支持下,進行了重點的維修與加固,在這次洪災中兩湖雖然也遭受了損失,但遠不如表麵上看起來的這麽大。
但這麽一場洪水,將蔣閻兩軍的攻擊停止了,讓桂係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迅速加固了陣地,用大量資源從紅麻根據地換取了水泥、衝鋒槍、迫擊炮。
這一次李錦江沒有吝舍,紅麻根據地已經由建設轉為了全麵備戰,並初步完成了對各個根據地部隊的編整,大批淘汰下來的破舊56式半自動、仿92步兵炮等裝備,連同紅麻最後生產的一批56衝和水泥等全部一次扔給了李宗人。
蔣、閻、桂三方都在默默的積蓄軍力,隻等著兩湖洪水過後再次打破平靜。隻是,機會他們再也等不到了。正當兩湖忙著抗洪救災的時候,一直增兵東北的小日本展開了行動。
兵力空虛而又物產豐富的東北,小日本可謂垂涎已久。蔣結石曆次抽調東北軍投入兩湖戰場,小日本暗中竊笑的同時,還不斷的向蔣結石收取租金派軍艦幫蔣結石運兵,大發了一筆。
此時,經過一年來開足馬力的生產、備戰,小日本已經積蓄了大量的作戰物資,足以保證長期作戰的所需;在兵員上,他們長期對適齡青年展開的訓練,在少年中有計劃的進行的培養、訓練,以舉國皆兵的姿態,儲備了足夠的兵員;1930年,更逢小日本水稻大豐收,糧食堆積如山,足以供上千萬軍隊一年所需。
而中華由於分為三派內戰不休,已經是軍力虛弱,夏季長江一帶的重要產糧區又受到了洪水的襲擊,尤其是小日本認為,中華戰鬥力最強的桂係部隊在水災與蔣閻的聯合攻擊下,已經是損失慘重,無力再戰。隻要“能夠將閻西山與蔣結石擊敗,中華將再無軍隊可以抗衡小日本黃軍”。
由於小日本在中華耳目被普遍破壞,新組建的情報網絡還不健全,小日本並不知道,兩湖的損失並不如外表看上去的那麽大。為了趕在桂係敗亡之前下手,不令蔣閻,主要是蔣結石的部隊有休整的機會,他們立即展開了軍事行動。
關東軍兵力已經超過30萬,分駐於東北的各大城市附近,此刻一發動,隻剩下老弱病殘和新兵的東北軍頓時毫無抵抗能力,僅三天,東北便全部陷入小日本之手。
一時之間,全國嘩然!
中華共產黨與武漢國民黨當局都在第一時間提出了強烈的抗議,要求小日本立即退出東北,否則就要兵戎相見!閻西山也提出了抗議,並將留守太原、陝西的十幾萬晉軍精銳西移到華北平原,進駐長城防線。
前有小日本幫運兵,後又有小日本承諾提供武器裝備幫助打擊桂軍,蔣結石對此采取了放任的態度,僅僅是在報紙上提了提抗議,就全無實際行動,甚至沒有在國聯提出抗議。
小日本一方麵以運兵和提供一些武器收買蔣結石,獲得了南京沉默的承諾;一方麵擺出了溥儀做傀儡,成立了偽滿洲國;一方麵將曆次在華遭受襲擊的情況列舉出來,宣稱是為了保護僑民而被迫展開的行動,將國際政治影響降到了最低。
而此時的中華,被國際所承認的隻是南京的國民政府,蔣結石不出聲,縱然中華共產黨和武漢當局喊破了喉嚨,國聯對小日本占領東北全然不置一詞。
蔣結石的“善意”換來了小日本“友誼”,小日本一方麵做好了進軍華北的準備,一方麵向蔣結石提供了5千支步槍和20萬發子彈,並承諾十天後就提供第二批武器,支持蔣結石向桂係進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