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七
字數:8076 加入書籤
但這些卻被李錦江“利用”了。他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榮譽稱號和為國家服務的榮譽勳章製度,以國家的名義確認了榮譽稱號與榮譽勳章持有人的“特權”,讓這些人可以獲得公共設施及服務的優先使用權,可以優先取得諸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商品優先購買權等權益,變相的把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掛鉤起來,幾乎將張衛的倡議給打破了大半。
為此,張衛再次“暴怒”,不僅僅是在黨內,甚至在公眾麵前都“失態”了一回。其後,李錦江低調的與黃琳舉行了婚禮,參加婚禮的人僅有20餘人,除了中華共產黨內與李錦江關係較好的十數人,就是李宗人與陳光府、陳雪父女,長輩僅有黃琳的母親。這次婚禮李錦江依然邀請了張衛,但張衛沒有參加,連份賀禮都沒有。事後一傳出,讓全國的一些報刊很是興奮的挖掘了一小段時間“張衛的憤怒”。
不過,“張李鬥”中,李錦江顯然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的“優勢”。1932年4月下旬,各地政府選舉剛結束不久,李錦江就拋下了各種政務的部署,開始了對各國的訪問。
這被媒體稱之為謀取國外勢力的支持。而其後的一係列事情,似乎也坐實了“張李鬥”的存在:在李錦江出國訪問期間,正是中華政務人事安排最關鍵的時候。由於李錦江的出國,在中華政務人事上,大量中華共產黨黨員被張衛或明或暗的安排到了政府工作崗位上,尤其是那些張衛一手控製的“中華共產黨黨校”培養出來的人。
這些人在過去一年多的黨校學習當中,不但學習了政務課程、廉政課程、環境人文課程、科學管理課程與統籌學、規劃學等課程,還學習了忠誠和服從的課程,而這所謂“忠誠與服從”一課,撰書人之一就有張衛,課程中僅三個部分,就有著一個部分是專講中華共產黨與人民的關係,以及怎樣忠於中華共產黨忠於人民的。
由於這些黨校當中授課的“教授”無一不具有極強的文化素養,同時教授的各種管理技巧與管理方法也非常的實用,大量非共產黨員身份的青年學生、進步紳士、舊有政府官員都非常希望能夠進去學習,由此,張衛的影響力在不斷的擴散。一些報紙甚至發表評論,認為張衛起初非常容易的答應了非共產黨員進黨校學習,是一個擴大影響力的陽謀。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李錦江即將出發往天津登船的時候,李錦江還是很頭痛這些人事安排的,對於這些人事安排,他幾乎是在丟一個燙手的山芋一般,扔給了張衛。
對於人事上的安排,李錦江還是覺得有些生疏。對於國家各部委、生產管理、各種行業所需的一些研發和管理人才等,他都了然於胸,在1930年就開始了安排。但一旦涉及地方與中央之間的監督與製約,中央以及地方在政治上的平衡等,凡是事關政治均衡的人事方麵,他就感到頭痛不已,最後丟給了張衛去處理。
李錦江相信,政工出身的張衛,對這些工作駕輕就熟,絕不會有任何吃力的感覺。在此刻,他所需要的,就是好好學習張衛的方法和手腕,以保證將來可以自己輕鬆的做好這些工作。
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李錦江此次出訪,一則為了處理中華技術專利在美國遇到的問題;二卻是為了讓出空間,給張衛做人事調整;三就是為了獲得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以詳細就自己的不足進行學習。
在李錦江攜帶的行李中,就有一堆是張衛挑選出來讓他學習的書籍,有一兩本還是張衛這一年多來寫出的,一些人事管理與政治製衡工作上的心得,這些,將是李錦江在出訪艦隊上打發漫長航程的排遣手段。
李錦江的出訪艦隊,顯得有些寒酸。旗艦是一艘排水量還不到6000噸,由中華與德國聯合設計,德國建造的一型巡洋艦,是德國1931年末交付的夏級第一艘“北京號”。當然,按照中德造艦與技術轉讓協議,這一級艦艇的第二艘開始,將在德國工程師和德國出口的造船設備幫助下,全部在中華建造。
這一型艦艇,主炮隻有前後共兩門,口徑還隻是可憐的155毫米;副炮也不多,隻有四座八門,分別安裝在前後和兩舷中央,口徑是57毫米。和國外的各型巡洋艦比起來,此型艦艇大小已經不弱於輕巡洋艦,但火力上一比,則差太多了!
當然,夏級巡洋艦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那就是艦體較寬、內部空間極大、裝甲較強、航速較大、適航性好、續航力遠等,似乎中華人十分之看重艦艇的舒適性,寧可犧牲火力也要保證這些性能。
當然,這隻是表象,作為新加入中華國籍的原德國造船工程師來說,這一級艦艇安裝、調試等工作全都是他們幹的,親眼目睹了這一艘艦艇兩門主炮開火時的威力。
這兩門火炮是從解放軍陸軍那裏的一種自行火炮上拆卸過來的,同期還設計了一種大口徑通用全自動裝彈機,配裝了一種中華工程師口中的“火控雷達”。
在當初完成調試的時候,他們站在艦橋上,根本看不到任何“敵人”的蹤影,那些中華工程師就從作戰室牆上嵌著的那塊發光小玻璃上,聲稱找到了目標。
隨後,那兩門155毫米口徑的火炮以最大射速開火,在短短5分鍾之內,發射了30發實心彈,連續攻擊了三個目標,三個目標雖然同處於艦艇右側,但方位角度各有不同,分別距離艦艇有23、33、42公裏遠。
事後,等艦艇駛過去時,三艘1000餘噸的靶船上,位於23公裏遠的靶船六發中了四彈,33公裏遠的十發六中,42公裏遠的十四發五中。
這些炮彈都是與實彈等重的空心彈,打到靶船上之後便深深的嵌入了進去,並沒有爆炸。但看著炮彈落在靶船上留下的彈痕,令這些已經入了中華籍的德裔工程師們為各國海軍艦艇感到了幾分恐懼。
他們不敢想象,以這樣的艦炮射程加上這一級艦艇高達32節的航速,如果遂行打了就跑戰術,哪怕對手是一艘六萬噸的戰列艦,也會被活活耗沉了吧!
他們覺得自己很幸運,與他們一道來的工程師,那些沒有選擇加入中華國籍的,根本就沒法看到如此震撼的一幕。而這艘艦艇的實力還不止於此,有一些保密的設備,一直都是遮掩得嚴嚴實實的,就如桅杆頂部那個碩大的帆布所籠罩的東西,哪怕是他們都不知道是什麽。
當然,這些工程師們還沒有料到,這艘船上用的動力還全是德國造的,而全新的中華“設計”製造的高壓縮率柴油機已經在不斷改進中,隻不過由於一些原因並沒有安裝,如果裝上那些柴油機,這一級艦艇的航速將會超過35節,同時還會更加的節省空間和油料。
不過,在搭乘李錦江出訪的此刻,北京號航行的速度並不快,僅有20節而已——它必須照顧旁邊隨航的兩艘商級“護衛艦”。這是一型中華特有的艦種,標準排水量僅有2030噸,最大航速僅有20節。
不過,這一型艦的艦體寬度也很寬,寬比甚至低於7,加上較低的主機功率和功率奇大的船用發電機,使得這一型船隻的航速不可能高於20節。
這是一直受到小日本指責的船型。因為按照《1930年倫敦限製與削減海軍軍備條約》,這是不計入戰鬥艦艇總標準噸位、數量不受限製的一種船隻,甚至還不被列為“艦”。
這一型船隻在1931年1月,上海解放之後就已經開工建造,至少同時開工了兩艘。32年初,麻城號與長治下水,其後,小日本就一直在嚷嚷,稱中華不厚道的鑽當初的《中日停戰協議》的空子,千方百計擴充戰鬥艦艇。
不過,由於此時中華“銀彈外交”的威力,加上這一型船隻噸位小,主炮少,僅有兩門122口徑火炮,副炮也僅是前後兩座雙管57毫米防空炮,又沒有魚雷,航速低得令人不屑一顧等原因,各國均沒有對之有過任何的重視。
哪怕是中華在1931年7月公布了《海軍發展白皮書》,宣布了“護衛艦百艘建造計劃”,公示稱此型船隻自1932年起,將以每年下水10艘的速度建造百艘,總噸位達到了20萬噸之多,各國對此也均沒有理會。
1932年5月20日晨,美國太平洋艦隊第七分隊的兩艘戰列艦沐浴著清晨的陽光,正停在巴拿馬運河西部出口前方,似乎正等待通行。修長的灰白色艦體映著陽光,就如兩名苗條的少女披著金色的輕紗,顯得異常的美麗,而艦體在背光麵投下的長長的陰影,又顯得是那麽的巨大與巍峨。
這兩艘巨大的戰列艦按照預定的訓練計劃,本來不該出現在這裏,但前兩天,分隊司令官收到了國內的一封電報之後,改變了行程,跑到了巴拿馬附近。
戰列艦旁邊,一架水上飛機緩緩減速,降落在戰列艦附近水域上,隨即便向著戰列艦慢慢滑行了過來,最終很準確的停在了戰列艦的吊架下,幾名水兵很熟練的拋下繩索,把水上飛機固定,起吊機開始工作,把水上飛機吊上了戰列艦。
此刻,艦上的瞭望員打出了訊號,隨之,戰列艦煙囪也開始冒出黑煙,說明戰列艦的發動機運轉了起來,但它們並沒有駛出,僅僅是調整了一下方位,兩艦保持間隔不變,斜斜的對向航道,仿佛在等著什麽船隻。
很快,天邊出現了幾個小點,並逐漸變大,向著這邊開了過來。戰列艦上很快傳出了喧鬧聲,大量的水兵湧上了甲板,開始往那個方向看去。
“上帝啊!”那幾個小點逐步駛近了,一名美國水兵非常誇張的大聲叫道:“中華人難道就靠著這幾條矮小的破船,就能夠橫穿了太平洋,出現在這裏麽?”
“我說,湯姆,你不要這麽尖酸刻薄好麽?”另一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知道,中華人的軍艦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在這裏,它們能夠駛到了這裏,而不是翻倒在太平洋裏麵,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然後他再補了一句:“雖然,他們的船破了一點。”
“no,no,海德,你說錯了,他們的船並不破,你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們的船並不破。”旁邊的另一名水兵插口說道:“隻是他們在桅杆上曬了什麽東西?那是一塊帆布麽?還是一個帆布的大房間?難道中華人會住到上麵去麽?”
此刻他們已經能夠看清楚一些細節了,湯姆嚷了起來:“噢!噢!噢!看吧,那是一個密封的帆布罩子。聽說,中華人有在軍艦上曬內褲的習慣,難道,那是用來曬他們的內褲用的麽?可是,怎麽沒有窗口呢?”
……
在這群水兵的上方甲板上,一名看起來是軍官模樣的人說道:“他們的船很新,絕對是這一兩年內剛下水的。不過,那帆布罩著的是什麽?測距儀?有這麽龐大的測距儀麽?還是他們太落後了,根本造不出小一點的儀器?”
“費爾蘭德!你要知道,中華人都是很落後的。這些拖著辮子的中華人,或許他們還以為自己活在那什麽‘甲午年代’。以為現在的戰艦都是這麽大!”另一名軍官說道,邊說還邊聳了聳肩膀,續道:“真難以理解!要知道,美利堅早在20年前就停止了建造這麽小的主力戰艦。”
另一名軍官笑眯眯的接口道:“史蒂芬,別忘了,他們是很落後的國家,或許他們並不是想造這麽小的主力戰艦,而是他們根本就造不出大的戰艦,一旦造出來了,一下水……”他的雙手合掌,然後從指端開始向手背方向分開,做了一個向上捧的動作,道:“就這麽嘭的一下,就沉到了水下!”
費爾蘭德說道:“no,no,傑克!要知道,中華人是造不出大的戰艦,但他們可以買的,從美利堅、從英吉利、從德意誌、或者法蘭西什麽的,都能夠購買到足夠大的戰艦。”
傑克兩手一攤,聳了聳肩,道:“費爾蘭德,或許是我錯了吧,但別忘了,他們那個貧窮的國家,連從我國購買機器都還要使用我們的貸款,你認為他們有這筆錢購買戰艦麽?”
……
“上帝啊!”還是湯姆在大聲的喊道:“快看!中華人的戰艦怎麽這麽粗又這麽短的?約翰!你快看,是不是有點象你下麵那根玩意兒?”
“閉嘴,湯姆!”仔細辨認了一番中華的艦艇後,約翰惡狠狠的說道:“收回你說過的話!否則,我會把你的屎給打出來!”
在場的諸人都大笑了起來。海德拍著約翰的肩膀,笑得眼淚都幾乎流了出來,說道:“約翰,不要自卑,雖然我知道你的家夥很短,但說不定,短的家夥會更有威力呢……就如這幫中華人的戰艦一樣,或許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威力!”
在場的美國大兵們絕對不會想得到,以後海德所說的話會成為事實,此刻,他們僅僅是出於一種強者俯視弱者的姿態,來看待中華遠洋而來的艦艇,盡情的嘲笑著在他們眼中“被”認為是弱小的中華。
此次李錦江出訪,旗艦就是“北京號”和兩艘商級護衛艦“長治號”、“麻城號”,還有一艘是中德合作研究、德國造的補給艦“鄱陽湖號”。
四艘艦艇中,北京號的航速達32節,鄱陽湖號的航速達27節,但長治號、麻城號的最大航速卻僅有20節,嚴重的拖累了整體,使得編隊在海上航行了將近一個月,方才接近了巴拿馬運河。
此時,中華軍艦的到來,險些令巴拿馬運河上的諸國船隻瞪大了眼睛——中華的艦隊,什麽時候能夠出現在巴拿馬運河上?現在,不但出現了,而且看起來還很新。很顯然,那不是新船,就是保養得非常好。
不過,震驚之後就是不屑一顧。因為中華的軍艦太小了!尤其是兩艘商級護衛艦,在等待通過時,和同樣“途經”運河的那兩艘美國戰列艦一比,簡直是老鷹身邊的兩隻小麻雀——不,是老鷹身邊的兩隻小螞蟻。
而且,中華的這三艘艦艇的艦體長寬比也太過於“畸形”了,尤其是兩艘商級護衛艦,顯得又小、又矮墩墩的。同時由於這一級艦艇還在不斷的改進評估中,加上造船廠在造艦的過程中,正采用一個帶幾個的方法大量培養中華的造船技工等因素,造成了顯然同一級的兩艘艦艇,在細節上卻存在著大量細微的差距。
這幾艘艦艇在外觀上與這個時代不同的粗短,已經夠美國水兵們笑上一壺了,那些細微的差距在這些整天與艦艇為伍的水兵們麵前,又是一覽無餘,不少美國水兵便站到戰列艦一側的船舷,盡情的指著江湖級護衛艦笑個不停。
在駛往運河的途中,一艘美國的戰列艦還似乎有意無意的偏了一偏舵,把船頭對著中華的艦艇所在位置斜撞了過來。對於美國人不懷好意的舉動,右側的商級護衛艦長治號稍為偏了一偏,讓了開去,美國戰列艦就“輕輕地”碰擦到了北京號巡洋艦上。
很出乎美國水兵們的預料,這次碰擦事件中,美國戰列艦並沒有占到多少的便宜,中華軍艦的損傷比起美國戰列艦來說,外麵看上去沒有任何區別。
美國艦長很“善意”的表示了道歉,問是否需要適當的補償。李錦江毫不客氣,張嘴就提了5000兩白銀,令美國艦長看到旗語之後愣得都說不出話來。
這位艦長哪裏會這麽好心的撞了之後再賠錢,他此舉不過是為了羞辱一下中華人罷了。按照他過去的印象,中華人應該是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人,哪怕被車撞得吐血了,都還會死撐著擺擺手說沒事,自己蹣跚著離開。此刻……
最終,這位艦長也沒敢答應下來,美國旗號兵僅打出一個動作就停了下來,隨後半天才打了另一個動作,但沒等結束就又停了下來,顯然那位艦長已經完全陷入了猶豫當中,不能確定怎麽回複中華人的要求。
美國旗號兵的旗號最終沒能打完,最後戰列艦匆匆而去,倒是戰列艦上麵的美國水兵們,他們顯得非常“慷慨”的灑出了十幾個硬幣,叫嚷著:“黃皮猴子們,過來撿吧!”“來吧,過來撈吧!說不定,你們還能撈起一條大魚……”“這些送給你們了,雖然,你們撞了我們的船!”“對啊!上帝是仁慈的。我們不會和你們計較的。”“康爾納,你別傻了,你就算是和他們計較,他們賠得出來給你麽!哈哈哈……”
麵對美國海軍的挑釁,中華的官兵們都克製住了,每一名水兵都把怒火壓了下去,在船舷站得筆直,身軀紋絲不動,似乎絲毫不介意美國水兵們在船舷邊的哄笑與大聲侮辱。
他們仿佛一尊尊莊嚴而肅穆的雕像,又仿佛一個個沉穩而凝重的山嶽,陽光從美國戰艦上掃過,逐步把光芒灑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卻沒有因為陽光的逐漸強烈而皺一皺眉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