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潼關

字數:3828   加入書籤

A+A-




    李岱等人略做憑吊,向下走來,見那數不清的陪葬墓穴,形狀各異,有覆鬥形狀的還有的像山丘,最多的是個圓錐體,還有一些不起封土隻有墓碑。那像山丘的基本都是武將,這是仿照西漢時候為旌表霍去病、衛青對匈奴作戰的戰功而為他們營墓為塚象祁連山和廬山的故事而造,李岱等人也不識得那些駢拚四六的文字,隻是能辨認出比如李靖、李世勣、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爾之類的名諱。李靖、李世勣的大名李岱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兩個叫做阿史那的將軍他就不是很了解了。

    其實阿史那為突厥可汗皇族的姓氏,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社爾都是突厥皇族,歸順大唐之後阿史那思摩被賜姓李叫做李思摩,被封為乙彌泥孰俟利泌可汗為大唐鎮守北庭。而阿史那社爾娶了唐太宗的妹妹衡陽長公主,為唐太宗平定龜茲拓地萬裏,立下汗馬功勞,曾經官至右衛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畢國公大唐西路大總管,掌管整個西域數十萬雄兵。李岱等人也不清楚,隻是撿著熟悉的到處看看。

    這時周平原招呼李岱道:“東嶽大哥你來看看,這個墓碑很奇怪啊。”

    李岱循聲過去,見一塊平平整整的石碑,半人多高,後麵的墳塋高約丈八,奇怪的是碑上所有的銘文字跡都被磨得看不清楚,整個石碑隻有下麵的一行字還能勉強辨認。李岱湊近觀看,見上麵寫著:“大唐故相州都督贈司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左光祿大夫鄭國文貞公魏府君諱徵。”

    李岱不由得肅然起敬,這便是魏征墓了!當年唐太宗的太子謀反,魏征推薦的兩位宰相之才杜正倫和侯君集都牽扯其中,所以李世民曾經一怒之下推倒了這位名臣的墓碑,但是終究還是又把墓碑立了回來。李岱曾讀史書,讀到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奏對總是很感歎。其實魏征的脾氣言語哪怕放到現代,一般領導也接受不了,而唐太宗卻能長期委以重權,對其充分信任,這胸襟確實少見。千裏馬需要它的伯樂,名臣也同樣需要他的聖主才能綻放光芒。

    長安意為“長治久安”,曾經作為中華文明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也是全球著名的都城讓世人景仰頂禮膜拜,它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曆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不同種族不同民族的人在這裏生活。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以及公元580年到公元900年的兩段時間裏長安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長安城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唐長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達官貴人、兵士、奴仆雜役、佛道僧尼、少數民族外,外國的商人、使者、留學生、留學僧等總數不下3萬人。當時來長安與唐通使的國家、地區多達300個。唐的科技文化、政治製度、飲食風尚等從長安傳播至世界各地,可以說那時候的長安就是世界的中心。

    但是經曆了安史之亂,經曆了黃巢進長安,經曆了五代的戰火之後,此時的長安已經不是盛世大唐的那個長安城了,城外當初天子射獵閱兵的上林苑如今隻剩下一片被歲月風幹了的漫漫黃土。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那個有著巨麗之美的上林苑,此時幾乎見不到任何痕跡。

    進得城來,除了裏坊的建築格局沒有變,其他的繁華完全消失掉了,出處破敗,中心處的朱雀大街幾乎沒什麽行人,曾經繁華的長安西市如今人煙稀少,幾乎沒什麽商賈。曾經四方來朝的大明宮已經隻剩下青石鋪就的斑駁宮牆和一片殘垣斷瓦,無數鳥雀棲息其間,鴰噪盤旋在這片廢墟之上更添幾分淒涼。

    此時長安隻是作為一個軍事要塞而存在了,整個城市的人口不超過五千戶,駐軍也不過寥寥千人。相鄰的萬年縣居民更是隻有幾百個人。李岱等人實在沒什麽興致再遊覽這做幾乎已經死去的城市,匆匆住了一夜第二天繼續上路往東。

    古稱關中為“四塞之國”,以前李岱還沒有貼切的感受,這回親身走過一遍才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裏為什麽自古有陸海之稱。放眼望去大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渭水河水係密布其間,曾經的八水繞長安就是指的這些渭水的支流。古人利用這些河流修建的鄭國渠能夠灌溉良田數百萬畝,號稱畝產數石之多。當年關中百姓多賴於此。可惜五代戰亂頻仍,現在鄭國渠已經徹底荒廢掉了,李岱出城一路走來隻是偶爾能看到一些類似石壩的遺跡。也許正是因為失去了這些水利係統的灌溉,關中才會生民調撥失去天下重心的地位吧!

    經過這一路的勘察,李岱對關中的地理有了深刻地了解。整個關中平原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樹葉形狀。渭水河的無數水係如同葉脈,哺育著整個八百裏秦川的土地;南麵挺拔巍峨的秦嶺,僅僅幾條通道可以聯通巴蜀;北麵是李岱剛剛走過的溝壑縱橫幾百裏的陝北高原,那崎嶇難行的山路基本隔斷了外敵在北麵大規模入侵的可能;西麵峰蠻起伏的隴山也就是現在的六盤山,向西北斜插,同陝北高原和賀蘭山脈收束成一個狹窄的通道,就像樹葉的葉柄,一座蕭關就屹立在那裏,隔斷了西北敵人進入的可能。秦嶺、華山、中條山和黃河由南北方向越收越窄,最後就形成關中平原這片樹葉細細的葉尖,而潼關就修建在這葉尖上麵。

    唐太宗詩雲: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

    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

    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雞鳴。

    棄繻懷遠誌,封泥負壯情。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說的就是潼關的景色。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年}始設潼關,古稱為桃林塞,又名雲潼關,亦曰衝關。河水自龍門衝激至華山東也。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大業七年,南移數裏關城,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形勢更加險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關又從塬上北遷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現在的潼關。

    這裏南有秦嶺屏障,南有秦嶺。東南有禁穀,穀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隆要。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李岱等人行了幾日,終於到了潼關,這潼關關城高大,對麵就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在黃河的南麵,有兩條南北走向的河流,西麵的一條叫潼水{這也是潼關得名的原因},東麵一條叫遠望溝,在潼水與遠望溝之間,是一個塬,寬有三四裏,高二百餘丈,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衝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原上隻有一條路可以通行,叫做黃巷阪。這條通路南麵緊靠高原,北麵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一孔道,寬僅丈餘,當地人稱此處為“五裏暗門”,“五裏”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

    遠遠望著滔滔黃河水,李岱不由得想起上一世一本小說中關於風陵渡的故事,兩世為人心中感慨,不由得高聲朗誦起那張養浩所做的名篇來: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正感歎間,旁邊有人大聲喝彩道:“好一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俚曲雖然簡陋意境倒好,不知這位先生從哪裏聽得?”(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