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字數:5978   加入書籤

A+A-




    沈淩接完聖旨後就揮退眾人獨自待了好長時間, 直到繡姨娘在外麵輕聲道,“夫人,佩致少爺回來了。”

    佩致在選秀的前幾天和周妍的小兒子約好去西山遊玩,走時說要去個十來天,沒想到這麽快就回來了。

    沈淩忙道:“快讓他進來。”又喚繡姨娘,“你也進來吧!”

    兩人進來後發現沈淩的神色非常平靜,看不出臉上有什麽表情。

    佩致忍不住道:“母親,玉瑩被選上太子良娣,我們國公府是不是以後就和太子綁到一起了。”

    繡姨娘吃了一驚,她以為沈淩將自己關在房裏是生氣玉瑩的自作主張,沒想到玉瑩被選為太子良娣,還有這樣一層深意。

    沈淩露出一絲苦笑:“早在我買下禦史的田產和鋪子時, 隻怕就已經入了太子的眼了。如今想來,那禦史隻怕是得了太子的授意才會去彈劾皇貴妃的兄弟。我們肯在危難關頭幫助太子的人, 自然會被太子看在眼中記在心裏。如今玉瑩被選為良娣,隻怕是太子的報答之情。”她說完看了兩人一眼, “我本不想國公府卷入皇家的爭鬥之中, 但現在不管是我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 都已經是□□的人。”

    她說完這句話, 臉色忽然肅穆起來,“不過我不後悔當初幫助禦史家。太子仁善好學,將來必是一代賢君。我們國公府追隨這樣的主子,也不算辱沒了祖先。”

    佩致點頭道:“母親說的是。這樣想來就算沒有禦史那件事, 單是我曾經有意想成為太子伴讀一事,落在有心人眼裏,隻怕早已將我劃作了太子一黨。何況,姑姑與我們家又走的比較近。怎麽看,我們都是脫不了關係的。”

    沈淩不由笑道:“沒錯,是這個道理。你能這樣想,也不枉先生對你的栽培。”

    佩致道:“先生和母親一樣都覺得太子會是賢君,隻不過中間會有些坎坷罷了。”

    對天下的讀書人來說,一個仁善好學的太子自然是君主的最佳之選,何況太子是正宮皇後所生,真真正正的嫡長子,又是先帝親封的皇太孫。當今聖上如果想廢太子立福王,最先不答應的就是天下的讀書人。

    沈淩回想起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史實,萬曆皇帝偏寵鄭貴妃,一心想要廢掉太子立鄭貴妃生的皇子為太子,卻被百官阻撓,最終還是讓太子成功即位。

    這樣一想,她覺得未來的道路還是比較光明的,太子即位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隻要當今聖上不是昏聵的不成樣子,太子的地位應該可以保住。

    沈淩想明白以後,心情好了許多。兩人進來之前,她雖已打定主意,要力挺太子到底,但心裏還是有幾分忐忑。如今聽到佩致的先生和她抱著一樣的念頭,心裏不由輕鬆很多。

    她看向佩致,“你回來以後還沒有向先生請安吧!我這裏暫時無事,你下去洗漱一番就去先生那裏道個平安。”

    佩致應下,轉身出了上房。房間裏隻留下沈淩和繡姨娘。

    沈淩揉了揉額頭,“玉瑩現在在做什麽?”

    繡姨娘看了她一眼,小心翼翼的開口道:“玉瑩小姐被蓮姨娘叫走了。”

    沈淩聽了,臉上也沒有什麽表情,淡淡道:“玉瑩從小就比玉如她們幾個有虛榮心,這次選秀獲封良娣,也算遂了她素日的心願。不過說句實在的,當初我從未想著將家中的女兒送進宮裏邀寵,所以即便是從宮裏請來了教養嬤嬤,但也隻是教導她們禮儀,並沒有教她們其他。恐怕玉瑩就算是進了東宮,以她的性子也走不了多遠。”

    她看向繡姨娘,“而玉馨就不一樣了。她雖生的與你有七分像,但是性子卻不像你柔順溫和,而是自小就有自己的主意,這性子和佩致倒是一樣。”

    繡姨娘見沈淩特地留下來自己,又提到玉馨,便有些不明白夫人的意思,迷茫的看著沈淩。

    沈淩笑了笑,繡姨娘說好聽了是柔順溫和,其實就是老實本分,但是老實也有老實的好處,起碼聽話感恩。沈淩救了她父親一命,又將她抬為了姨娘,讓她吃穿不愁,她就對沈淩忠心不二。這些年,即使國公爺再寵她,她麵對沈淩時,也是畢恭畢敬。這點,沈淩看在眼裏,覺得當初買下她這件事做的一點沒錯。

    沈淩溫和的解釋道:“剛才的話,你也聽見了。我們國公府如今已經被太子劃到了自己的陣營。既然這樣,我們國公府也要好生謀劃一番,將來太子登基,我們也不枉受諸般委屈與辛苦。所以我有意想讓玉馨將來進東宮服侍太子。看在國公府的麵上,太子想必會給玉馨一個名分。玉馨自己又生的好,主意又正,我再給她請幾個教養嬤嬤,將來必定比玉瑩走的長遠。等太子登基後,有玉馨在他身邊時時提醒,我們國公府的好日子也就到了。”

    繡姨娘聽了這麽多,往心裏去的就是沈淩說的想讓玉馨進宮服侍太子。她不禁露出複雜的表情來,既覺得女兒生的那麽好,合該進宮博個好前程,卻又怕女兒進宮後會受委屈,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

    沈淩見此,就說:“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若是玉馨自己不願,那便罷了。”

    過後,沈淩親自去問玉馨的意思,玉馨聽了先是吃了一驚,後來低頭想了想,問沈淩若是自己不進宮,將來會嫁到哪些人家。

    沈淩道:“你和玉如都繼承了你們姨娘的美貌,尋常人家是護不住你們的。所以我一早就打算替你們姐妹謀個親王側妃之類的婚事,最不濟也要是郡王側妃。”

    玉馨就明白了,她和玉如雖然是國公府的小姐,但到底是庶出,那些高門大戶是不會娶一個庶女做正妻的。隻有門戶稍低一些的人家才肯娶她們做正妻,但是門戶稍低一些,以她和玉容的相貌,一旦被權貴看中的話,那些人家就如嫡母所說多半是護不住她們的。

    而國公府這邊無權無勢就是想為她們做主也辦不到。

    到時,自己不免落得個夫妻分離的下場,還是一樣要去做妾。既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去東宮做太子的妾侍,一來依了嫡母的意思,全了自己的孝道;二來,自己掙上一掙,說不定能掙出個前程出來,到時也能庇護玉容嫁個好人家,做人家的正妻。

    玉馨轉完這番心思,就平靜的說道:“一切聽母親的。”

    沈淩聽她的意思是願意進東宮,不由鬆了口氣。過後就給周妍下帖子,問她哪裏有那種比較有經驗的嬤嬤。

    周妍因為得知了玉瑩被封為良娣的消息,自然知道她想要請的是哪種嬤嬤。沒幾天,就幫她請來了兩個嬤嬤。一個姓陶,一個姓李。陶嬤嬤熟悉內宅中的種種勾當,人非常能幹。李嬤嬤精通醫術,擅長做各種藥膳。

    沈淩索性讓玉瑩先學,反正玉馨現在還小,還不用急著進東宮。

    玉瑩跟著兩個嬤嬤學了兩個月後,在初夏的一天清晨,被人用一頂轎子抬進了東宮。因為玉瑩做的是太子的良娣,早先給她備下的田產鋪子家具自然是用不上了,沈淩索性給她折成了銀錢,一共是一萬兩銀子,都交給了她。

    玉瑩被接到東宮以後,府裏又恢複了之前的生活。

    家裏如今隻剩下兩個女兒,玉馨和玉容每天跟著嬤嬤們學習各種東西,而佩康因為先天體弱,沈淩打算等他八歲以後再讓他跟著先生念書。所以沈淩現在將一半的時間用來給佩康啟蒙。

    佩康雖然身體不是很好,但於念書一事上極有天賦,記憶力又好。沈淩覺得這就是上天的公平之處,沒有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卻會在其他方麵彌補你。

    佩康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沈淩覺得以他的天賦,想必將來一定能考個進士回來,教他的時候也就很有動力。

    佩康快過六周歲生日的時候,沈淩聽得底下人回報,季姨娘大約快不行了。她便命人將正在花園玩耍的佩康叫回來,讓大丫鬟雲心帶佩康去看季姨娘最後一眼。

    這幾年,她不錯日子的讓佩康月月去季姨娘那裏走一趟。也許是佩康自小養在上房的緣故,他對季姨娘並沒有什麽感情,每個月去那裏走一趟,更像是沈淩交代給他的一項功課。

    但是佩康見了季姨娘最後一麵回來時,第一次流露出了悲傷的神色,沈淩歎了口氣,到底是母子天性。生母離世,他難過也是應該的,不由將他摟在懷裏,好生安慰了一番。

    季姨娘走後,府裏隻剩下三個姨娘,加上三個姨娘已經好幾年沒有生育,沈淩就想著是不是再給國公爺納一個姨娘,好讓府裏再添幾個庶子或是庶女。

    隻是跟國公爺商議這事的時候,國公爺聽了馬上搖頭道:“府裏有三個姨娘也就夠了。我又不是那等好色之徒。”

    沈淩聽了不由暗暗納罕,覺得這話並不是國公爺這種人能說得出口的,後來私下裏叫來繡姨娘一問才知國公爺最近身體不濟,已經很少到她房裏過夜了。

    沈淩恍然大悟,便扔下此事,繼續督促佩康念書,同時盡可能的將府裏的一些瑣事交給雲心和水心兩個大丫鬟處理。她準備等這兩個丫鬟滿二十的時候,從府裏找出兩個聰明伶俐的小廝提做管事,這樣兩個丫鬟嫁過去就是管事媳婦,可以接手府裏的一部分事務。

    沈淩正覺得自己有些忙不過來,讓兩個大丫鬟幫著分擔時,美容坊那邊出事了。

    有一個貴婦用了美容坊的補水液,臉上出現了紅疹,揚言要美容坊給個說法。

    沈淩在玉瑩成為太子良娣後心裏就已經做好了打算,如今遇到這件事,馬上讓店裏賠了一筆銀子,然後直接將美容坊關門。反正這幾年,她通過美容坊的各種化妝品掙了不少銀子,這個時候關門,不過是少掙些罷了。

    那個臉上起紅疹的貴婦是一個沒落勳貴世家的兒媳,與皇貴妃兄弟的夫人是表姐妹。皇貴妃的弟媳十分眼饞美容坊的生意,又因為美容坊的東家是□□的人便動了心思,本想著找個由頭讓沈淩知道自己的厲害,將美容坊的方子弄到手。哪知沈淩直接關門了事,一點沒給她逞威風的機會。

    而美容坊關門後,京中的貴婦們再買不到那些美容的麵膜還有補水液等化妝品,有那消息靈通的,得知那找事的貴婦與皇貴妃的弟媳交好,聯係美容坊的關門,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於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容坊因為得罪皇貴妃的弟媳而被迫關門的事就開始在京中流傳。美容坊之前積攢了一大批忠實的顧客,如今美容坊關門,她們再買不到那些化妝品,就算是皇貴妃的弟媳,明麵上她們不敢對她怎麽樣,但是暗地裏卻把她罵了無數回。

    皇貴妃的弟媳不僅沒能得到美容坊的方子,反而落了個把柄。後來這事傳到皇貴妃耳邊,她是個心存大誌的人,自然不願意讓娘家的名聲受損,便將這個貪財的弟媳叫到宮裏好生訓斥了一番。

    沒有幾天,那找事的貴婦便來國公府這邊賠禮,並帶來了那筆店裏出的賠金,言下之意就是先前都是一場誤會,美容坊可以繼續開門。

    沈淩笑著說美容坊的化妝品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現在自己正在研究中,所以美容坊那邊是暫時沒辦法開了。任那貴婦怎麽說,沈淩都不肯收回自己的賠金。最後那貴婦隻好灰溜溜的走了。

    沈淩看著她的背影冷笑了一聲,既然有膽量欺負他們國公府,就得有承受住代價的準備。指望她能將此事一筆勾銷,做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