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字數:3461   加入書籤

A+A-




    貝絲·伊森特並不清楚這背後的深意,作為一位生活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少女, 她能夠為自己的故鄉爭取利益和平等的地位已經很了不起了, 因此, 當她聽完裴炎的解釋之後,立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她高聲道:“是的,先生。能夠成為公國的一份子,是我的榮幸, 也是殖,……也是美洲各州府的幸運。我也想成為公國的官員。”

    “那您需要非常努力才行。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和書寫。雖然這樣說對您的父親有些不大禮貌, 但是, 我還是要說, 您父親在唐音和漢字上的掌握,實在是一言難盡。”

    如果隻是用異體字代替也就算了, 可連筆畫也弄錯以至於缺胳膊少腿, 讓上官不得不聯係上下文進行猜測,這就太糟糕了。這嚴重地耽誤了公務的進度。

    這個問題不僅僅出自於來自美洲的諸位宣讚舍人身上,也出現在了諸位出身歐羅巴的諸位宣讚舍人身上。

    貝絲·伊森特立刻道:“關於這一點,我正想說呢。我應該到哪裏請家教呢?公國的確建立了很多學堂,但是我更喜歡家教, 可以一對一地針對學習。我聽杜說過, 他在唐國的時候,也是請家教到自己家裏授課的。”

    裴炎先是愣了一下,繼而笑了:“家庭教師?原來如此。”

    貝絲·伊森特立刻發現了不對勁:“怎麽了?我說的有什麽不對嗎?”

    “伊森特小姐。我聽說, 歐羅巴的家庭教師其實就比家裏的女仆地位高一點。甚至還有人說,家庭教師的身份地位,其實就比黑奴略微好一點兒而已。如果這種情況是真的話,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也是抱持同樣的態度去請家庭教師的話,那麽,伊森特小姐,我隻能告訴您,沒有人會去府上應聘。”

    “為什麽呀?”

    就連考尼茨也瞪大了眼睛。

    “因為態度,對老師的態度。按照我們的傳統,老師是學生的另一個父親,比起傳授知識,老師還肩負著塑造學生的人格的重任。而這一點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因此,在唐國,父子、兄弟姐妹之間成為政敵的,很平常,可是老師和學生絕對不會是政敵。這就是文化差異。就跟你的朋友杜芝山那樣,他的啟蒙老師是他祖父的兄弟。這位老大人從政壇上退下來之後,就回歸了家族肩負起了教育家族子弟的重任。即便是我,如果以後我離開了朝堂,回家之後,我也要擔負起教育家族子弟的責任。”

    貝絲·伊森特傻眼了。她結結巴巴地道:“您,您說什麽?您,您將來也會,去,去做老師?”

    在唐國,老師是這麽重要的職業嗎?

    “是的。伊森特小姐。孩子關係到家族的未來,而無數個孩子,那就是國家的未來。”

    考尼茨正想開口,貝絲·伊森特就已經搶著道:“那麽女孩呢?在您的家族裏,女孩兒也能夠讀書嗎?”

    “當然。無論是政事堂還是樞密院,女性占據了一半,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考尼茨動了動嘴唇,不說話了。

    貝絲·伊森特停了一下,這才道:“那麽,請問,我應該去哪裏學習唐音和漢字呢?”

    貝絲不是笨蛋,她自然聽得出來,按照這個說法,既然連樞密院的高官退休之後,也會回家教育家中的子弟,那她肯定是請不到這種超一流的老師了,她隻能退而求其次。

    “各地的福利院邊上都建有學堂,教授各種基礎知識,包括唐音的發音和漢字的書寫。從這些蒙學堂卒業之後,學堂的先生會根據您的表現以及您的個人意願,為您推薦不同的學府。如果不想繼續深造,也可以,基本上,蒙學堂教授的內容,可以讓大多數合格的卒業生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可如果想要成為官員,就必須繼續深造。”

    考尼茨道:“這個學堂要學幾年?”

    “一般來說,隻是學習一些基礎知識的話,在蒙學堂裏學五年就夠了。如果要進更高一級的學府就必須再讀兩年的少學。不過,各人的天賦不同,蒙學堂的先生會根據學生的進度進行調整。”

    “請問這個少學是……”

    “現在還沒有。畢竟,現在福利院的孩子們去年才開始上學堂呢。從各地的反映來看,小學生們的進度落後了至少半年。”

    畢竟是從說話開始學,進度落後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考尼茨道:“貴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讓我想起了普魯士的腓特烈陛下。這位陛下也非常重視基礎教育,在王國境內興建了許多小學。”

    裴炎道:“啊,您說的是腓特烈二世國王陛下嗎?是的,我聽說過他。重視農業,重視教育。再結合他年輕時候的種種,有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懷疑,他的老師之中是不是有我們唐人。畢竟,從他父親堅持的國王和王儲不需要讀書這一點上看,他完全不像是勃蘭登堡家族能夠培養出來的國王。”

    一個不重視兒子的教育,甚至一再燒掉兒子的書籍的國王,竟然會培養出一位重視國家教育建設的繼承人,這怎麽看怎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可事實卻是,腓特烈二世的父親就是這麽一個蔑視教育的國王,而腓特烈二世本人就是這麽一個重視教育的國王。

    曆史沒有邏輯,在這對父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可憐後人還要替曆史去尋找理由。

    考尼茨笑道:“歐羅巴崇拜遠東文明由來已久。腓特烈二世陛下身邊就是沒有東方來的老師,光從他熟讀孟德斯鳩等先哲的著作,就足夠他受用不窮了。對了,說起來,我聽說魁奈先生在不久前去世了。”

    “是的。大公很難過。魁奈先生上了年紀,身體一直都不大好。本來大公還邀請魁奈先生一起巡視領地,也方便大公隨時向先生請教。可是不想因為先生的身體狀況,最終魁奈先生沒能跟我們同行。不隻是魁奈先生,就連米拉波侯爵,也因為國王路易十六陛下的挽留而留下來幫助國王陛下推動改革。”

    達朗貝爾則留在了利穆讚。

    總之,現在這些先生們一個都沒有留在李嫣身邊。

    考尼茨還想說什麽,忽然,大門口那邊傳來了騷動,眾人紛紛抬眼望去,隻見站在宴會的入口處的,不是年輕的方丹勳爵路易·菲利普又是哪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