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小孤女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事情的最後, 宿管大媽讓舒靈換了宿舍,同時還好心地給了她一床新被褥。至於那五人,一開始還囂張得不行,等宿管大媽說要把她們的行徑報上去,就立馬消停了。

    這種學生間的爭執,隻要沒有上升到出人命的地步,學校一般也就真隻眼閉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舒靈並沒有指望那五人會得到應有的教訓,但殺雞儆猴還是要的,即便那五個人說的話沒人相信,但她們沒能在舒靈身上討到好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凡還有人想要針對她, 多少也要掂量一下。

    明麵上看去兩邊都吃了虧,但舒靈損失的隻是幾樣東西, 那五個人表麵看不出傷痕,實際上卻痛了好幾天, 偏偏都是些隱秘的部位, 連她們自己都羞於啟齒,更別說露出來給人看了。她們雖然恨死了舒靈, 但經此一事也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對付她, 隻能在背地裏說她壞話。

    舒靈換了宿舍後,耳邊就清淨了下來,這次的舍友是另一個班級的,大家彼此不熟, 所以也比較客氣。

    住校後,她有了一定的自由,就準備實施一直以來的計劃。以前每天兩點一線,她的作息完全是透明的,齊家人也不可能同意她一個人離開省城,這次她借口留在學校複習,趁著周末去了一趟柳鎮。

    三年過去,柳鎮比起之前有了一些變化,但原本的道路還和記憶裏一樣,她很快來到福利院門口,可腳步卻在這時候頓了下來。

    如果玹鈺知道她的住址,肯定已經去找她了。

    但是沒有,三年的杳無音信,讓她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出了什麽事。

    想到這,她收回了剛剛跨出的那隻腳,轉身去了玹鈺原本的家。

    那裏是一片居民區,樓下有大爺大媽在閑嗑乘涼,他們沒人認得舒靈,聽說她是玹鈺的遠方親戚,就一個個開始搖頭歎息。

    “程家那孩子啊,早幾年就不見了,你要找肯定是找不到了。”一個大爺滿臉的可惜狀。

    旁邊年輕一點的中年男人接口說:“聽人說他卷了親戚的錢跑了,應該是不敢回來了吧?”

    “你聽他們放屁!”先前的大爺啐了一口說,“明明是他們貪那孩子的東西,真是什麽謊話都能編出來。”

    舒靈一聽立刻問道:“還有這事嗎,那玹鈺離開會不會是被他們逼走的?”

    大爺頓了頓,又搖搖頭說:“這就不好說了,我們外人也不知細底。”

    舒靈想了想,問大爺要了那親戚的住址,隨後一路詢問找了過去。

    所謂的親戚,其實是程父的一個堂兄,也就是玹鈺名義上的堂伯父。那人也是個刺頭,隻認錢不認人,還打起了舒靈的主意。

    不過舒靈早有準備,在對方一陣哭爹喊娘後,她終於得知了一點內情。

    原來,玹鈺見她離開了福利院,轉頭就找了這位堂伯。他用程父留下的財物為代價,讓這位堂伯做他名義上的監護人,幫他離開了福利院。

    隻是臨了,玹鈺並沒有兌現承諾,他一離開福利院就跑得無影無蹤,算是讓這位堂伯做了一次無用功,所以對方就死命地給玹鈺潑髒水,說他偷了他的錢。

    自己見利忘義,卻誣陷別人偷錢,這年頭偷竊可是很糟糕的名聲,虧得玹鈺那時年紀小,也沒人真的去追究。

    舒靈轉頭就離開了柳鎮。

    回到省城時已經是深夜,最後一班車早沒了。

    外麵沒有地方可以消磨時間,舒靈隻能回了候車室,然後等明天最早的班車。

    …………

    回到學校時,並沒有人發覺舒靈前一天離開過省城,她給齊家打了一個電話,確認對方毫無察覺就放了心。

    其實她本沒必要這麽偷偷摸摸,但齊家人似乎不希望她和以前的朋友有過多聯係,她幾次提出回柳鎮,都被齊興國拒絕了,所以隻能出此下策。

    確認玹鈺是自己離開而不是被逼無奈後,舒靈心裏懸著的那塊石頭也放下了一半,以玹鈺的能耐肯定能照顧好自己,至於什麽時候能再見,就不是她能決定的了。

    這時候沒有網絡,電話都還沒有普及,至於手機更是天方夜譚,倒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呼機也叫bb機開始嶄露頭角。不過這東西剛出來時,價格比後世的水果機還要貴上許多,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舒靈由此想到了一個賺錢的點子,但考慮到自己現在的身份,又打消了念頭。

    不過她的宿舍裏倒真的有人在想法子賺錢。

    一個挺漂亮的小姑娘,瓜子臉柳葉眉,身量高挑,在同齡人中算是非常出挑了。她家裏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除了小她一歲的弟弟,其餘兩個姐姐隻上過幾天學,就她讀到了初三,看樣子還會繼續念下去。

    舒靈跟她不熟,對她的了解也僅限於宿舍裏談話的內容,而這位小姑娘腦子挺靈活,很快做上了同學的生意。

    她說有個地方的文具很便宜,比她在學校周圍買的要便宜好幾分錢,這幾分錢聽著不多,但對沒有多少零花錢的學生來說也夠買兩顆糖吃了。

    同學聽得多了難免也動心,很多人就托她幫忙代買,後來發現用得不錯,就幹脆一直讓她帶,久而久之,她每次周末回來都要帶上一大包的文具,而按她說的,每件都能便宜一到兩分錢,這一大包也有個幾塊錢的差價可以賺。

    幾塊錢聽著不多,但這時候工人一個月工資普遍也就三十元左右,她一個月下來就相當於賺了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舒靈也在她那裏買了一兩次,當時還順口問了一句“在哪裏買的”。

    但對方似乎很介懷,隻說賣東西的人是出來擺攤的,並沒有固定場所,橫豎不肯說出具體的地點。

    舒靈也不是真想自己去買,見對方如此態度,心裏也就有了數。

    之後的一年時間裏,那位叫李香蘭的小姑娘還給同學帶過發卡、蝴蝶結,以及各種相對便宜一些的小玩意。臨了最後中考的時候,她還不忘在考場外給忘記帶文具的同學“救急”。

    偶然間一次,舒靈聽對方提起她是寄住在親戚家裏的,如果畢業後考上高中就要自己承擔學費生活費,如此一來她先前的舉動就有了很好的解釋。

    不屈服於命運的人,總是能讓人生出好感,舒靈也不例外,她覺得李香蘭就像她曾經經曆過的某個角色,莫名地就多了幾分好感。

    而巧的是,不久的中考後,她們竟是上了同一所高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