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個想法
字數:2123 加入書籤
對於陳愷哥的建議,陳一果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讓他去找張國師求教?這話能從陳愷哥的嘴裏說出來? 陳一果發覺,自己似乎對陳愷哥和張國師之間的關係,有一定的誤解。 兩個人之間的不合,更多在於理念的不合。這一點,從作品上就能看出來。陳愷哥的作品,更加偏重於對於人性的探討。而張國師的作品,往往給人以厚重的感覺,充滿了人文關懷。 或許就是這種理念上的差距,使得二人的關係,在外人看來,很不好。 雖然陳愷哥沒有特別明確的建議,但有一點說的很對,陳一果要從自己最熟悉的方麵入手。 陳一果最擅長的是什麽?改編! 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或者是他把自己給局限住了。他的改編能力,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對劉老六提供的電影作品的改編,同樣可以對真實發生的曆史事件,進行改編。 華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是有著突出貢獻的。有著無數的真實曆史,真實英雄和真實戰役可供改編。 淞滬會戰,打破島國三個月滅亡華國的狂言。 五漢空戰,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史乃至世界戰爭史上,最著名空中戰役之一,挫敗了島國空軍的囂張氣焰。 百團大戰,我黨與島國正麵交鋒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還有飛虎隊,盡管他們是雇傭軍,但也為了幫助華國抵抗島國法西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同樣的,島國也在華國造下了無比的罪孽,殺孽。 比如,島國一直否認的金陵大屠殺;比如慰安婦,比如731,比如三光政策。 想到這,陳一果的心情一下子很沉重。他很想根據金陵大屠殺改編一部電影,然後拿到島國上映,讓他們看看自己造下的罪孽。 但陳一果卻發現自己無從下筆。它,太沉重了,沉重到陳一果連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都找不到。 一直以來,陳一果都太順了。年僅十八歲,就考入了燕京電影學院;20歲,榮獲戛納最佳編劇獎;雖然被上麵點名批評,但有班主任的勸解,有黃三石老師和學姐孫利一直照顧,陳愷哥導演的提攜;還有那個不靠譜的劉老六,雖然給陳一果帶來不少任務和壓力,但也開闊了他的眼界,提供了拍電影所必須的資金。 和其他學長、學弟相比,陳一果真的是太順了。 沒有足夠的生活,足夠的挫折,和足夠的心靈體會,金陵大屠殺這種題材,他是一輩子都無法改編好的。強行寫的話,也能寫,但陳一果認為,這是一種對於曆史的褻瀆。所以陳一果放棄了根據金陵大屠殺改編劇本的想法。至少十年之內,他不會再有類似的想法了。 放棄了金陵大屠殺這種沉重題材,陳一果把視線放在了那些真實戰役上。 毫無疑問,百團大戰肯定會是上麵最喜歡的。但難度也是最大的,原因在於,當時的我黨,太窮了,真的是小米加步槍,火炮有一些,坦克飛機基本沒有。除了人多,就是人多。純粹按照真實曆史資料來寫劇本,上麵估計不會完全滿意,認為我黨太弱了,裝備不應該這麽差。但如果根據要求改了,拍出來了,估計觀眾們又會罵娘,認為與真實曆史差距太大。 而且,這樣的一部電影也就隻有在國內有市場,很難在國外上映。這樣的題材,歐美不會感興趣。東南亞國家也一樣,基本沒有興趣引進。就連寶島,估計都不會上映。 票房,陳一果並不在乎,反正他隻是編劇,又不是導演。他在乎的是,如果電影隻在國內上映,就無法讓更多的人看到島國所犯下的罪行。 真的要拍大場麵,就隻有選擇民國黨那邊了。陳一果尤其看好五漢空戰和飛虎隊兩個題材,是真正能夠排成大片的題材。特別是飛虎隊,象征著華國和花旗國聯合抵抗島國法西斯。這樣的一個題材,是絕對的大製作,場麵也足夠大,還可以邀請好萊塢著名演員加入。隻要拍的不算太差,海外上映肯定不是問題。 陳一果的想法和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拍出一部能夠多個國家上映,反應了島國軍人暴行的電影。讓更多的人看到,島國法西斯在華國領土上犯下的罪行。看到這個國家的政府,是多麽的無恥,至今還在否認自己的罪行。 但這個想法,很不現實。目前上麵對於民國黨方麵的宣傳,審查還是非常嚴格的。信息封鎖雖然在逐步放開,但如果現在把這個本子遞上去,肯定沒辦法通過審核。 難道說,真的要寫百團大戰?陳一果有些糾結。 一直以來,華國拍攝了不少主旋律電影,其中有很多都可以算是反法西斯題材的。如《雞毛信》,《小兵張嘎》,《地雷戰》,《地道戰》,都可以算作是反法西斯題材的優秀電影,國內的反響也一直都很不錯。這些電影的重播率很高,至少陳一果小時候就看過不止一次。 上小學的時候,每逢八一建軍節,學校就會組織觀看這一類的電影,電視上也總是重播。現在想起來,滿滿的都是回憶啊。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電影都是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電影了,還是黑白電影,而且都未能走出國外,在國外上映。 而國外的一些反法西斯題材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美麗人生》,都是風靡全球的好作品。拿獎拿到手軟也就罷了,觀影人數多,票房也很高。 作為一個電影人,雖然目前僅僅隻是一個編劇,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夠寫出或根據證實的曆史事件,改編出這樣一個經典劇本。 忽然間,陳一果怔住了。《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似乎讓陳一果想到了什麽。似乎,前幾年看過報道,關於二戰期間各國外交官拯救猶太難民的英勇事跡。其中,似乎就有一位華國外交官。 想到這,陳一果立即就在網上搜索起來。很快,他就找到了這個人-何鳳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