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字數:3274   加入書籤

A+A-


    反觀通天教主這裏,他對於前來拜師的人能擠滿半個昆侖山,這也讓通天教主來者不拒,不論你是妖族還是異類,他都統統都可以前來聽到,雖然沒有都收為親傳弟子,可是這一眾異類修士依然還是口稱老師,通天也不管,依舊講自己的道。聽的雖然妖族異類居多,但是也有不好資質豔豔,根基深厚的弟子,通天也不猶豫,直接收了九大親傳弟子,剩下的眾人在平時不講道的時候,就留給自己的弟子打理,這就人正是:

    多寶道人

    金靈聖母

    無當聖母

    龜靈聖母

    長耳定光仙

    烏雲仙

    金牙仙

    虯首仙

    金箍仙

    這九個人,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截教內門之人。截教因為門人眾多,固有內外門之分,這些以後在介紹,反正眼下看來,這九人的根基實力不必闡教的那十二個門徒差勁,反而因為皆是異類成道,戰鬥的意誌更加的旺盛。原始見此卻也,隻是不屑的對他的一眾徒弟說道,“那些不過是卵出胎生之輩,不修道德,隻修法力,確實不堪聖道教化也。”

    殊不知這話就傳到了通天教主的耳朵裏,這還了得,顧著三清的麵子,不曾去找原始的麻煩,但是卻對門下的弟子說道,“原始欺我太甚,爾等等努力修行,為為師爭口氣。”

    雖然通天的弟子多為妖族異類,最重情義恩怨。這通天是什麽人啊,是他們的授業恩師;原始是什麽人啊,是辱罵他們的出身的人。聖人他們鬥不過,但是聖人的徒弟呢,再加上通天的首肯,頓時就是在一片火油上狠狠再倒上一桶火藥似的。

    雖然這些事情兩位聖人都沒有注意到,但是兩教的對抗就自此開始了。

    所以到了後來,兩教的弟子基本上,見麵就是冷嘲熱諷,甚至有幾次差點點動手了。但是卻因為截教的弟子眾多,就是一人罵一句闡教的人也得聽上半天,雖然都是弟子之間的事情,可是時間長了,老子聖人的臉上就不那麽好看了。

    老子端坐在蒲團上,聽著原始和通天的唇槍舌箭。不由得微微皺眉,老子是喜歡清靜的人。奈何自己的兩位師弟要光大教派,卻是不好阻攔的。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就把這昆侖山上就搞的烏煙瘴氣的,老子還是知道這些事情的。但是奈何原始和通天的弟子對於老子的看法卻是作為一個師兄也是知道的。

    “你們兩個都過我靜一靜,你們兩個這樣哪裏還像是師兄弟的樣子。”老子開口勸道。

    “我沒有這樣整天和鳥獸為伍的師弟。”原始現在也正在氣頭上,因為他剛剛嘲笑了通天的弟子還不如一群他嘴裏所說的“卵出胎生之輩”。一時不查,卻是說了一句重話。要知道這三清自出生就在一起,同為盤古元神所化,氣運相連。原始說他沒有通天這樣的師弟,卻是有些過火了,“師弟,你過了。”老子止住衝動的通天向原始冷喝道。

    原始現在也知道自己剛剛確實是失言了,就連忙向老子道罪。老子揮揮手,“罷了,我們三人,三清一體,應以和氣為重,以後切莫如此。”然後就沉默了許久,老子身為大師兄,威嚴自然是有的。原始、通天看大師兄在深思,也不敢打擾,隻好在一旁默坐。

    許久之後,老子再次開口說道,“既然兩位師弟所立的教義不同,你們門下也是時有衝突這也是是自然的。這也是天道所趨,這昆侖山一山三聖人會遭天妒的。我們還是需要個找個的府邸,分家。”原始、通天惶恐,畢竟是他們兩個人挑起來的事端,如今嚴重到要分家的底部,卻不是他們能夠相見的。但是聽老子說會遭天妒,兩位聖人忙演算天機,三清分家勢在必行。

    “既然如此,師弟我自領門人另尋寶地。”說著也不在多言,轉身就去招呼自己的弟子了。倒是走的瀟灑。原始其實是不願意離開的,這昆侖山的多年經營,洞天福地。但是通天卻已立刻了,按道理來說自然是老子大師兄留在這不周山,原始正要期期艾艾的說出要走的時候,老子卻是深深的看了原始一眼,看的原始心裏咯噔一下,“二師弟,你弟子眾多,為兄就一個人,還是你留在這不周山吧,我另尋地。”原始趕緊開口,“這怎麽使得,還是師兄留下吧,師弟我出去找福地才是正理。”

    於是老子也擺擺手,駕著雲飄然而去了。

    不多時,昆侖山上一朵祥雲之後也跟著數千的白雲、黑雲、綠雲------真是形形色色,巍然壯觀。真是帶著徒弟外出尋找福地的通天教主。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在洪荒之中尋找仙山大川,可是通天教主的眼界太高,一個都沒有能夠看的上的。最後,多寶道人向通天教主建議,“師尊,弟子曾聞,海上多仙山,想那鴻蒙四師叔也是在大海之上尋得洞府,雖沒有去過,但是想來也是不差,如今師尊為何不上海上一尋。”

    這多寶道人委實的精彩豔豔的人物,後世能夠肉身硬抗廣成子翻天印的角色。拜在通天教主的門下,短短數年便從當初的天仙水準升到了現在太乙金仙的水準。通天教主對這個大徒弟可是滿意的很。聽的多寶道人這麽說,心想,“這樣也好,離得洪荒遠一些,也免得吵鬧。”想罷便帶著一眾徒弟在茫茫的東海之上尋找。

    最終尋得一處福地,當真不比昆侖山差,通天教主也是大喜之餘,起名“金鼇島”並建宮殿碧遊宮,自此,便在,碧遊宮中宣講上清大道,號上清靈寶天尊。自有無數的水族和洪荒上的異類修士不遠萬裏裏前來聽道。通天教主憐其赤誠,不分出身,一律可在碧遊宮中有一席之位。前來的修士卻是愈加眾多,截教漸漸的興盛。

    話說老子在離開昆侖山之後,就在洪荒世界之中慢慢尋找,最終在首陽山與自己有緣,故留在了首陽山,立府八景宮,並收的一個人族的修士。這修士向道之心甚堅。不知神仙仙山何處,這道人便在洪荒中一座山一座山的拜去,一拜就是三個月,如是沒有人收留,就再去拜下一座山。待拜到首陽山的時候,老子見之,深愛其誌之堅,故將之收入門牆,賜號,玄都大法師。老子每日與弟子宣講太清大道,自號太清道德天尊。

    而留在昆侖山的原始這個時候卻是將昆侖山的仙府改名為玉虛宮,任廣成子為門下擊鍾之人,雲中子為門下擊罄之人。日日與門下宣講玉清大道,自號玉清元始天尊。

    自此洪荒世界的盤古三清分家完成。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