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評點才子

字數:4321   加入書籤

A+A-




    從鄭家作客回去,沈丹遐並沒有將沈丹迢犯花癡的事,告訴陶氏,但陶氏還是知道了。用過朝食後,單獨將沈丹迢留了下來。

    沈丹遐隨兩個哥哥去了隔壁程家,見到程老爺子,甜甜地喊道:“程爺爺好。”

    “小九兒好。”程老爺子笑,“昨兒玩了一天,教你的東西,可還記得?”

    “記得。”沈丹遐脆生生地道。

    程老爺子捋著胡子,道:“這樣啊,那程爺爺得考考你。”

    “程爺爺請說吧。”沈丹遐笑道。

    “雲。”

    “雲對雨。”

    “晚照。”

    “晚照對晴空。”

    “宿鳥。”

    “宿鳥對鳴蟲。”

    “老爺子。”程老爺子故意說了個聲律裏沒有的詞。

    沈丹遐愣了一下,笑道:“老爺子對小姑娘。”

    程老爺子哈哈笑道:“好好好,老爺子對小姑娘,小九兒聰明。”

    “謝謝老爺子誇獎。”沈丹遐笑得眉眼彎彎。

    “小九兒乖,比那三個臭小子強多了。”程老爺子樂嗬嗬地將沈丹遐抱起來,放在椅子上。

    “祖父,小胖妹是個笨丫頭,我們像她這麽大時,《三字經》都背熟了,她背不出來。”程珝撇嘴道。

    “我妹妹是女孩子,不用考科舉,笨點沒關係。”沈柏寓附和道。

    “我背得出來。”沈丹遐因程玨的關係,夾著尾巴,老實的做她四歲的小奶娃,卻不想被程珝和沈柏寓嘲笑了,爭強好勝心一下上來了。

    “妹妹,別誇大話。”沈柏寓不信她背得出來。

    沈丹遐輕哼一聲,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小女孩的聲音本就清脆悅耳,用固有的節奏讀出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就好像在唱歌似的,聽得幾個人都入迷了。

    沈丹遐把《三字經》全文背誦了出來,程老爺子摸著她的頭,表揚了她幾句後,又告誡沈柏密三人,不可以將沈丹遐能背《三字經》的事,傳揚出去。

    沈柏密三人的年紀到底沒有虛長,略想了下,就明白程老爺子的意思,乖乖應了是。

    程老爺子看了眼坐在椅子上一下一下踢裙子玩的沈丹遐,怕她年紀小不懂世態險惡,道:“小九兒啊,以後不要在外人麵前背書。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你這麽聰明又漂亮的小姑娘,會被壞人拐走的,到時候你就見不著你爹娘和哥哥們了,知不知道?”程老爺子雖然覺得沈丹遐早慧,但看著她稚嫩的小臉,話還是往淺顯的說。有才名,又長得好看的女子,往往會成為旁人爭奪的對象。沈穆軻隻有五品官,他未必能護得住過於出眾的沈丹遐。

    沈丹遐眨眨眼睛,“知道。”程老爺子的好意,她明白。

    “聰明的乖孩子。”程老爺子笑讚道。

    這時,苗氏來送吃食,程玨跟著一起來了。沈丹遐甜甜地喚道:“苗姨姨,程二哥哥。”

    “小九兒乖乖。”苗氏笑應著,“來,苗姨姨喂你吃杏仁八寶膏。”

    “母親,讓我來喂。”程玨端起一碗,走到沈丹遐麵前,舀了一匙,遞到她嘴邊。沈丹遐張開小嘴,啊唔一口接住,滑滑嫩嫩的,還帶著杏仁的香味,好好吃喲。

    程玨喂沈丹遐,其他人各自端一碗吃。下人進來了,手裏拿著兩張拜帖,“老太爺,錦都趙誠之,魯泰縣令之子鄭文韜求見老太爺。”

    程老爺子放下碗,接過婢女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手,拿過兩張拜帖打開一看,微微頷首道:“去請他們進來。”

    稍後,沈丹遐透過開啟的窗,看到了昨日那位絕色美男和那個清秀少年走了進來。今天絕色美男換了身衣裳,深褐色直裰,似乎是想顯得穩重些,可惜他容貌擺在那麽,這麽老氣橫秋的顏色穿在他身上,愈發襯得他唇紅齒白、麵如冠玉。

    沈丹遐素喜美色,昨日在鄭家還有所收斂,今日就看呆了,嘴裏的八寶膏,不知不覺間從嘴角邊流了出來。

    程玨輕咳兩聲,用帕子將她嘴角擦幹淨,抱起來,“別看了。”

    說著,就強行把她給抱出去,不讓她看美男,沈丹遐頗感遺憾地咂了咂嘴巴。

    “他很好看?”程玨挑眉問道。

    沈丹遐轉眸看著他,諂笑道:“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誰第一?誰第二?”程玨追問道。

    “咹,咹,程二哥第一,大表哥第二。”沈丹遐昧著良心道。

    “說謊不是好孩子。”程玨並不好忽悠。

    沈丹遐把頭埋進他懷裏,討好地蹭了蹭。

    “小滑頭。”程玨低聲道,沒追問她,抱著她去園子坐秋千。

    不知道趙誠之和程老爺子說了什麽,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他每天都會過來,鄭文韜沒有再陪他來。一來二去,趙誠之與程家人、沈家兄弟都混熟了。隻是他與同樣才華橫溢的程玨,對事物的看法相左。兩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把四個小的,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一日,兩人又為了兩個詞人相持不下,趙誠之道:“江才子的詞,激昂豪邁,闊大雄壯。”

    程玨道:“楊才子的詞,纏綿悱惻,深沉婉約。”

    “江才子詞中多用典故,純正深婉,格調高遠;楊才子的詞,俚俗浮豔,詞語塵下。”趙誠之出身侯府,嫌楊才子過於市井氣。

    程玨持反對意見,“楊才子即景生情,直抒胸臆,朗朗上口;江才子處處用典,過於雕琢,失了質樸,苦澀難懂。”

    兩人說得各有道理,聽了他們的評點,不由讓沈丹遐想起在那時空裏,對蘇軾和柳永的評價。蘇學士的詞須關西大漢,彈鐵琵琶唱大江東去;柳郎中的詞,是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個豪邁,一個婉約,各有推崇啊。

    “江楊二人都善於將事情融入詞中,江才子大氣磅薄,以清雄韶秀見長;楊才子情辭婉轉,細膩獨到。兩人各有所長,敦高敦低,不能一概而論”程老爺子從外麵走了進來。

    程玨和趙誠之就此打住,停止爭論。

    程老爺子在椅子上坐下道:“四月初夏春未盡,桃花杏花已飄落,梨花芬芳滿枝頭。你們就以梨花為題,浣溪沙為令,作詞一首。柏密你們三個也各謅一首,限時一炷香的時間。”

    小廝點了支夢甜香,插在香爐裏。程玨不急不忙幫沈丹遐剝鬆子,喂給她吃。沈丹遐見香燒到一半,趙誠之提筆在紙上寫詞,急著催他,“程二哥,去寫詞,快去寫詞。”

    “不著急。”程玨又喂給沈丹遐兩粒鬆子仁,這才起身去書案邊,提筆沾墨,一揮而就。

    ------題外話------

    注:因是架空文,所以我盡量爭取不讓曆史的人物出現,但這裏實際說得就是蘇軾和柳永,當然也有一定的出入。若有不妥當之處,敬請諒解。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