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東山

字數:4641   加入書籤

A+A-


    五頂山棋會上出現刺客,這個消息一傳出來,滿朝嘩然,死者大多都是朝中官員的女眷,此時有證據指向五皇子蕭景廉,滿朝文武無不震驚,早朝時分便跪在崇政殿內哭訴,要求皇帝嚴查此事,將幕後主使繩之以法,皇帝下令收押蕭景廉,不許任何人求情,一旦查證屬實,立即處斬。

    後宮內,魏淑儀已經在明德宮外跪了一上午,滿眼含淚,額頭上已經磕出了淤青,眼見容德妃身邊的宮女出來,忙直起腰攔住她,哭道:“棋女官救命!求德妃娘娘救命!求德妃娘娘救命!”

    她邊說邊磕頭,棋女官有些為難地看了她一眼,歎了口氣,將一塊帕子遞給她,勸道:“陛下正在氣頭上,這個時候娘娘萬萬不能求情,何況後宮不得幹政,若是說得多了,陛下一怒之下下令斬立決,豈不是更沒法子了?”

    魏淑儀聞言哭的更加淒慘,不住搖頭,棋女官將她扶起來,低聲道:“淑儀先不要過於憂心,這罪名還未證實,五殿下未必就性命難保,若殿下是冤枉的,他是陛下的親子,陛下總要還他清白的不是?若……這些事真的是殿下做的,陛下也總要查清楚再定罪的,”她說著靠近了些,聲音幾不可聞:“當務之急還是證明殿下無罪要緊。”

    她可以咬重了證明無罪四個字,魏淑儀頓時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停住哭聲,緊緊抓著她的手腕:“這,是娘娘的意思?”

    棋女官笑了笑,將她的手慢慢撥下去:“娘娘並沒有什麽意思,不過是看淑儀您哭的傷心,命奴婢點撥點撥,五殿下與人為善,娘娘是不相信他會做出那些事的,還望淑儀好好想想,莫讓他著了小人的道。”

    她說完便轉身進了明德宮的大門,魏淑儀擦擦眼淚,眼中閃過一抹利芒,早已沒有剛剛哭訴的可憐模樣,她身邊的宮女蔻兒上前,憂心道:“淑儀咱們回去吧,這人來人往的,若是傳到陛下耳朵裏,可怎麽好?”

    話音剛落,一道女聲便傳了過來,帶著刻骨的冷意:“還真是冤家路窄,怪道本宮今日眼皮跳個不停,原來是出門遇小人,當真晦氣!”

    蔻兒一驚,抬頭看見來人,忙向後退了一步低頭行禮,魏淑儀垂下眸子,慢悠悠行禮:“原來是兩位姐姐。”

    “誰跟你是姐妹!本宮母親可從未給本宮生過什麽姐姐妹妹,看來有些人的賤氣真是深入骨髓,做了主子也改不了趨炎附勢,攀龍附鳳那一套。”

    婦人頭簪一對十二寶石掛珠釵,額前垂著一顆水滴形的紅寶石,丹鳳眼,柳葉眉,容貌雖不及容德妃,但也可以稱一句國色天香,即使說著這般刻薄的話,也掩蓋不了通身的鋒芒與貴氣。

    魏淑儀似是聽慣了這些話,臉上並未見怒色,輕輕笑了笑:“英嬪娘娘教訓的是。”

    英嬪冷冷看了她一眼,瞥見她身後明德宮的大門,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真是天道好輪回。”

    她說完收回目光,冷哼一聲便邁步離開,她身邊跟著的另一位嬪妃年紀略大一些,穿著雖不如她華麗,極為簡樸,腕間卻帶著一對通體殷紅的瑪瑙手鐲,陽光透過手鐲,在地上折射出幾點微紅的光暈,走出幾步後勸道:“英妹妹何故與她置氣,不過一個奴才,爬上龍床也不能變鳳凰。”

    英嬪說了什麽,離得遠了沒有傳過來,蔻兒聞言皺了皺眉,不悅道:“淑儀莫要在意孫嬪的話,她不過是為了討好英嬪罷了。”

    魏淑儀輕輕搖了搖頭,淡聲道:“三殿下在五頂山廢了腿,孫嬪自然是心有不快的,何況她與英嬪依附皇後,與我本就不是一路人。”

    隻可惜大皇子太過無能,根本坐不穩儲君之位,她們的算盤終究會落空。

    這話她沒有說出來,快速收拾好表情向毓秀宮走去,她今日來找容德妃,其實並不是要她真的去向皇帝求情,隻是通過容德妃來窺探一二皇帝的態度罷了,若容德妃肯提點她,說明此事還有轉圜的餘地,當務之急,還是先替五皇子脫罪要緊。

    明德宮,容德妃正坐在梳妝鏡前由宮女慢悠悠的梳頭,見棋女官走了進來,淡淡道:“話都告訴她了?”

    “回娘娘的話,都說了。”

    棋女官上前接過宮女手裏的梳子,一下一下替容德妃梳理長發,輕聲道:“淑儀哭的傷心,奴婢勸了幾句,回去了。”

    “哭的傷心?”

    容德妃冷笑一聲,慢條斯理道:“你還是太年輕,她哪裏是哭得傷心,根本就是做個樣子給本宮看罷了,要不是看她有幾分心思,本宮何至於費心費力提點她。”

    棋女官笑笑:“娘娘聰慧,奴婢不過是個小小奴婢,哪裏看得出這些彎彎繞繞呢。”

    容德妃眼中閃過一抹得色,隨後又慢慢冷下目光,宮女將一支金簪在她頭上比了比,她望著鏡子,冷聲道:“可恨蕭景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樣大的事都敢做,做便做了,還被人拿住證據,真是個蠢貨!”

    她說著一把奪下宮女手中的金簪劈手丟到地上,聲音更冷:“若不是這件事處理不好會牽連到景榮,本宮早將他扭送進千刑處了。”

    宮女嚇了一跳,慌忙跪倒在地,棋女官冷下臉,斥道:“糊塗東西,惹了娘娘生氣,還不下去!”

    那宮女忙起身退了出去,容德妃剛剛的怒氣已經很快平息,棋女官撿起金簪用絹帕擦去灰塵,替她簪在髻上,笑道:“咱們六殿下可比五殿下聰慧多了,奴婢聽說,五頂山棋會上三殿下廢了腿,現下大殿下平庸,二殿下是個病秧子,四殿下早亡,五殿下又出了這樣的事,就屬咱們六殿下,得了陛下多次誇讚不說,陛下派遣的差事都做的漂亮妥帖,娘娘不必太過擔心。”

    容德妃臉色緩和過來,眼中閃過深以為然的笑意,嘴上卻道:“別高興的太早,重明宮那位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棋女官笑笑:“憑她如何,恩寵也比不過娘娘去。”

    容德妃滿意了,扶著她的手站起身來:“你倒是會說話。”

    說完想起什麽,道:“本宮聽說,早朝時景榮向陛下提議,提了個人上來,可查到是什麽人了?”

    棋女官聞言想了想,道:“下了朝小順子便傳了信來,此人是平遠伯的兒子林傳義,早年平遠伯家不得聖寵,平遠伯的兒子便離京做了晉南縣令,半年前六殿下曾提過讓他回京,如今陛下下令將人安排進了刑部,做吏部侍郎。”

    容德妃微微蹙眉:“吏部侍郎,那可是個有實權的官職,陛下這是打算啟用林氏了?”

    夏國文官分一相三院,一相便是丞相傅重嵐,三院分翰林院,禦史院與尚書院,其中翰林院是個清閑地方,主管文史編修,禦史院為言官,主管納言進諫,這兩院官職都是沒什麽實權的,而尚書院下分六部,分別為吏戶禮兵刑工,每部由各部尚書統領,尚書下有兩位侍郎,其中吏部主管官員任職罷免,是個真正手握實權的官職,何況林傳義還不僅僅是進吏部任職,而是直接做了吏部侍郎,這就意味著過兩年吏部尚書退任,下一任吏部尚書很有可能就是他。

    “想來是有這個意思,奴婢聽小順子說,陛下不光賞了林傳義吏部侍郎的位子,還賜了平遠伯一座宅子,封林夫人為三品誥命夫人,林傳義的兒子如今已經十歲了,陛下恩典,準許入國學堂讀書。”

    棋女官將聽到的消息一一說了出來,容德妃眉頭微擰:“陛下之前不是不打算用林氏麽?”

    皇帝之前並不想用林氏的人,因為平遠伯的女兒林燕如,便是如今的安國侯夫人,世家與皇族向來關係微妙,安國侯府又正得聖心,皇帝怎麽會在這個時候扶持蘇家的姻親,讓他們抱團做大呢?

    棋女官笑了笑:“許是看在咱們六殿下的麵子上,陛下有所寬容呢。”

    “若真是如此,本宮也不必太過擔心。”

    容德妃壓下心頭那一絲異樣的感覺,抬手打了個秀氣的哈欠,棋女官見狀,忙扶著她進內室歇了。

    卻說皇帝的旨意傳出朝堂,平遠伯府大喜,忙穿戴莊重地進宮謝恩,安國侯府則吃了一驚,回過神來後連忙準備賀喜,老夫人親自去佛堂接出了林氏,又請了太醫為林氏母女診治,消息傳到鎮國公府,玉屏和銀燭臉色都是一變,兩個丫頭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凝重。

    蘇輕寒坐在躺椅上,聞言慢慢眯起了眸子,心中倒沒有太大的意外,她早就清楚,林氏總有一天會東山再起,如今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罷了。

    果然清淨日子總是短暫的,看來,她要盡快回府了。

    ------題外話------

    寶貝們假期快樂呀~今天有三千字哎,四舍五入就是二更了有木有!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