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宴請地方官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沈淩燁歸來,對府裏的人來說,無異於吃了顆定心丸。
趁著邊境還算安穩,暫時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的時間裏,清涵提議,不如在府裏辦一次宴席,請了邊關各府、州、縣的官員過來聚一聚。
聽一聽大家夥的意見,共同商議探討一下如何治理邊境的具體事宜。
沈淩燁去年雖然在這邊呆了一陣子,可始終在領兵打仗,對於民生經濟百姓的生活毫無所知。
如今既然要在北疆落腳,總該對這邊有個大致的了解,才能針對當地的民情,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和計劃,不然清涵跟著來北疆就沒什麽意義了。
清涵的這個提議不錯,沈淩燁非常讚同,於是夫妻兩個商議了一下,把時間定在了七月初九。
如今才六月三十,離著七月初九還有幾天,正好可以派人去各處送信。
北地疆域廣闊,各處城池距離都有些遠,需要一些時間通知眾人。
夫妻倆商議妥當,沈淩燁便起身去書房,親筆寫了帖子,然後命人前往各處送請帖。
侍衛們拿著太子殿下親筆書寫的請帖,各自去其他地方送信。
近的還好一些,快馬不到一日就能送到,遠的差不多要兩三天,還有更遠的需要四五天呢。
請帖送到各處衙門,當地的官員都是一愣,誰也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會下請帖請他們這些小官。
能夠見到太子爺,而且還是太子爺親自邀約,這可是無上的榮耀,好多人連想都沒想,就直接答應了前去。
隻不過,有些人此時又開始犯難,太子來北疆,親自下請帖請大家夥,他們是不是應該預備一份賀禮呢?
可是聽別人說,這位太子冷心冷麵不徇私情,萬一預備的賀禮不合太子心意,會不會反而影響了在太子心中的印象?
好多人都為難起來,不知道應該挑什麽禮物帶去。
這送禮最考驗人,送輕了怕對方不喜歡看不上,送的貴重了吧,又怕惹禍上身,好多人都愁著,不知道送什麽才能最合太子的心意。
這其中,有幾處的官員比較聰明,沒帶什麽金銀珠玉奇珍古玩,反而是帶著所轄地方出產的一些特產。
像什麽牛肉幹、奶豆腐、炒米,還有當地人手工編織的地毯等各類物品,有的幹脆直接趕幾頭牛幾隻羊過去,倒也實在。
眾人算計著時間,都趕在七月初九上午來到了豐州城。
豐州城陳知州帶著差役們在城外迎接,將一眾人等盡數迎到城裏,直奔沈淩燁的住所。
此次是沈淩燁宴請,不好在州衙,索性太子的府邸修繕之後地方還算寬敞,再者來人也不多,府裏可以接待。
眾人來到太子府,被太子府的管事領著來到了前院會客廳中,沈淩燁得知消息也來到了會客廳,一眾官員見了太子,趕忙行禮拜見。
“諸位大人請起,孤此次來北疆,是為了北疆安穩,今日特意請了諸位前來,也是想與諸位共同商議,如何維持北疆安穩局麵,如何安定民心。”
沈淩燁態度溫和,並沒有傳言中那般冰冷不近人情。
“諸位都請坐吧,孤與在座各位,有的去年就見過,有的是第一次見麵。
不管新交還是舊識,今日來到孤的府上就都是貴客,諸位不必拘禮,此地又不是京城。”
沈淩燁笑笑,緩和氣氛,省的一眾官員們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眾人謝過太子,這才起身,然後各自落座,這時府裏的丫頭們送上來茶水點心。
清涵在府裏閑著沒事,又讓人砌了座烤爐,平日裏領著丫頭們捅咕點兒點心。
墨蘭對這些特別有天賦,清涵教了幾回就可以上手了,今天待客所用的點心,就是出自墨蘭的手。
點心樣式新奇,味道香甜可口,北邊根本就見不到,眾人瞧著都覺得新鮮,心裏更是讚歎不已,真不愧是太子府上,隨便出手的東西都這麽精致。
“孤初到此地,對當地民生經濟都不算了解,請諸位前來,正是為此。
孤一直以為,地方安穩離不開百姓安定,假如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地方繁榮富庶,才有實力支持軍事防衛。
否則就算有兵將駐守,連糧餉都難以為繼,如何守城衛邊?”
“諸位都是一方父母官,對當地民情知道的比較多,在孤這裏不用顧忌,可暢所欲言,隻要是對北疆安穩,對百姓有利之事,都可直言。”
沈淩燁等眾人全都坐下之後,便直奔主題,說起此次宴請的目的。
一眾官員這時才算明白過來,太子殿下原來是為了這些事情讓他們來的啊。
官員之中有的人勤於政事,對治下百姓民生頗為了解,此刻倒是胸有成竹知道要說什麽。
不過也有些官員,不過屍位素餐混日子而已,哪裏知道當地百姓都如何生活?
此刻心裏不由得忐忑萬分,心道太子殿下可千萬別點到自己,不然可就丟人了。
沈淩燁的目光一直在廳中眾人間巡視,在座這十幾個官員的神情動作,盡數落入沈淩燁眼中,當即心裏就明白幾分,於是目光專盯著那幾個心虛的人。
“在座諸位都要說說,不如,就從孤左邊開始吧,這位大人孤未曾謀麵,不知是哪裏的官員?還請自己介紹一下吧。”
沈淩燁所指的,正是左手邊第一位,也是眾人中間少數幾個一臉慌張心虛表情之人。
被點名的,是烏海縣的蔣知縣,烏海去年被北遼攻占,原本的知縣被敵軍殺害,等北疆平定之後,朝廷又派了蔣知縣過來。
這位烏海蔣知縣原本在別處做官,動用了關係本打算調個富庶繁華的地方。
不曾想正好趕上去年大皇子變亂,皇帝一生氣打亂了原本的官員調動,就把這位蔣知縣調到了烏海來。
烏海這地方大多都是草原荒漠,風沙大冬日嚴寒,氣候惡劣。
蔣知縣去年還未入冬便來赴任,卻差點兒被凍死,對這邊的氣候極其不適應,哪裏還有心思好好治理地方?
不過是打算混滿了這三年,之後想辦法調往別處而已,連烏海縣下轄多少城鎮,有多少人口都沒在意,更別提當地百姓以何為生了,他能說出個啥?
“殿下,下官蔣昌平,去年九月末從別處調任烏海,下官到這邊時日尚短,還未來得及了解當地百姓如何生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