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又是一年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聽到指揮使的話,沈淩燁點點頭,“走吧,孤隨你一起去軍營瞧瞧。對了,這些守城的將士,什麽時候換崗?”
“回殿下,半個時辰之後,會有兵丁過來換崗,讓守城的這些人回去吃年夜飯。
末將已經吩咐了夥房,留出足夠的飯菜,不會虧待了這些將士的。”指揮使忙說道。
“好,隻要安排妥當就好,走,咱們去軍營瞧瞧。”
沈淩燁還是不太放心,於是邁步下了城牆,跟著指揮使一同到城中大營中查看。
豐州是邊關要塞,以前城中駐紮著一兩萬將士,所以在城北和城南有兩處大營。
自打去年大齊邊境向北推移,豐州不再處於邊境線,駐守的將士被分到北邊的城池去了,這邊隻留了一個衛的守軍,所以就全都挪到了北大營。
沈淩燁等人來到北大營,夥房那邊正好剛把年夜飯做出來。
這麽多人吃飯,自然不會做的多麽精細,不過是大鍋的肉燉了吃而已。
好在數量足夠,夥房幹活的那些人也算用心,做出了好幾個菜,聞著味道也不錯。
大營中沒有那麽多碗盤,將士們就用平常吃飯的大海碗,七八個人湊一起,前麵擺著七八個海碗,裏頭裝著冒尖兒的肉菜,看起來倒是挺熱鬧。
見到太子殿下來了,大營裏的士兵們都趕忙過來行禮。
沈淩燁擺擺手,“今天過年,都不用這麽多禮,孤就是過來看一看,你們今晚上吃的是什麽。
嗯,看著還行。今晚你們可以喝酒,但是限量,不能喝醉,大家夥辛苦一年了,多少放鬆放鬆。”沈淩燁態度溫和,很是親切的說道。
“殿下為我等考慮周全,不但讓人送來這麽多吃的,還讓人送來了酒。
我等在邊關也有幾年了,今年這麽豐盛的年夜飯,還是頭一回吃呢,多謝殿下。”眾將士對沈淩燁都十分感激。
“爾等身在邊關,保衛大齊疆土,護衛百姓安危,勞苦功高,理所應當好好犒勞。
今年孤準備的不充足,北疆百姓畢竟還沒有緩過來,想采買多一些吃食也弄不到。
等以後北疆安穩了,百姓生活富足,爾等的吃住條件,也會跟著再提高些,孤絕不會虧待了各位。”
沈淩燁曾經領過兵,知道這些兵丁不容易,所以處處都對將士們很照顧。
“酒菜既然已經齊全,快吃吧,孤就是不放心,過來看看而已。時候不早,孤還得回府去,就不在大營裏轉悠了。”
沈淩燁過來看一圈,知道將士們的夥食沒有被克扣,也就放心了。
他在這裏,將士們都不能放開了吃喝,沈淩燁不是那種沒數的人,於是擺擺手,便領著人從大營中出來,返回了太子府。
沈淩燁在外麵各處轉悠的工夫,清涵領著人已經包出不少餃子了。
白生生胖乎乎的餃子擺了滿滿一蓋簾,接著蓋上細白的紗布,端到外麵去凍著。
這時節外頭還很冷呢,餃子放到外麵去凍一下,不容易變形,彼此間不會黏住,等會兒下鍋煮就不會破太多。
府裏的女眷一齊動手,幹活自然快,大概一個半時辰,餃子全都包完,外頭空地上擺滿了蓋簾,就等著時候一到煮餃子。
正好男人們也都休息的差不多,於是將人喊起來,沈淩燁領著眾人發紙放鞭炮。
爆竹聲震天響,意味著新的一年來到了,廚房那邊聽到鞭炮聲,立即往燒開的鍋裏倒入餃子。
鍋底的火燒的很旺,餃子下鍋沒多久,便再次翻滾。廚娘點了涼水進去,沸騰的水麵再次恢複平靜,如此兩次,等第三次開鍋時,餃子便熟了。
府裏人多,自然不能全指著廚房這幾口大鍋,其他院子裏的鍋裏也煮著餃子呢,即便這樣,一次也不能全都煮熟,分成了兩次下鍋。
餃子煮熟,外麵的鞭炮聲也停了下來,於是喊了眾人全都進屋吃餃子。
桌椅依舊還在,幹脆也不用盤子,直接用蓋簾端著一簾一簾的餃子就這麽送上來,大家夥圍在桌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每個人臉上都是滿足之色。
吃過了除夕的餃子,這就是新的一年。
如今沈淩燁和清涵身在北疆,自然不用初一進宮大朝會,也不需要辦春宴,反倒比在京城時清閑了許多。
沈淩燁提前就知會了北疆所有官員,告知眾人不需要來豐州拜見,大家夥都忙了這麽久,趁著過年的機會,全都好好歇著算了。
太子殿下都這麽說了,官員們自然不敢不從,那些原本還打算過來拜見的人,也隻能歇了心思。
沒人來打擾,沈淩燁和清涵總算可以安心的休息一陣子緩口氣,自打他們來到北疆,就一直忙忙碌碌,總算這回可以休息了。
這一歇就到了正月十六衙門辦公,沈淩燁自然不能再偷懶,於是帶著人開始到各處巡視。
至於清涵嘛,暫時沒什麽大事,除了瓜子作坊初三就開工之外,其餘地方都等著十六才開始上工,這些也不需要清涵費心思。
府裏更不用說,有鄭姑姑和紫蘇她們,尋常事情不需要清涵費心,所以清涵隻需要哄住了三個調皮搗蛋的娃就行。
瓜子作坊年後初三就開工了,主要做的就是各類花生豆,這自然是清涵的主意,想要趁著二月二的機會,再掙一筆。
年前各地客商都已經定好了貨,等十六之後人家就來提貨了,自然不能怠慢,所以瓜子作坊那頭工人們忙碌趕工,就為了多掙些錢。
到了十六之後,前來進貨的客商絡繹不絕,而各類口味的花生豆被運回去之後,更是被qiang gou一空,商戶和作坊管事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瓜子作坊掙了錢,烏海縣衙一眾官員也跟著沾了光,烏海知縣是個很有眼光有魄力的人,當即便派人去縣裏下轄的各處村鎮,跟農戶定下了今年的供貨契約。
烏海縣下轄農戶,各家除了保證生活的糧食之外,都要多種一些瓜子花生。
到了秋天以市價賣給作坊,不得賣給其他人,以保證今年秋冬作坊的正常運行。
這一點,大家夥也都不反對,百姓巴不得多掙些錢呢,作坊給的價錢不低,去年還多給了一成的利息呢,百姓都不傻,自然是賣給作坊比較劃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