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

字數:9237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早, 辰時,蔣弢等人終於等到李穆的召令, 齊聚在了刺史府的前堂。

    李穆獨自在那裏等著他們。

    案角長燭,燃得已經隻剩下了寸許,燭台上堆疊燭淚,案麵之上, 鋪著一卷地理輿圖。

    他麵帶淡淡倦容,雙目卻炯炯有神。人到齊,便宣布了決定。

    立即發兵北上, 迎戰西金大軍。

    話音落下,滿堂靜悄,一時竟無人接話。

    所有人都被他的這個決定給驚住了。

    他們早就已經做好西金大軍隨時再次來襲的準備, 所以即刻發兵,問題不大。

    蔣弢自信,三天之內,一切便可調度到位, 大軍隨時能夠開拔。

    讓他吃驚的, 是李穆對這個消息做出的戰略反應。

    開渠築壕、廣設阻障、加固城防、廣積糧草。在西金大軍到來之前,抓住最後這段寶貴的時間, 用盡一切手段繼續備戰, 再以逸待勞,聯合仇池, 共同抗擊, 乃至做好最後一步打算, 利用高聳堅固的城牆進行長期守城,伺機防守反擊,以爭取最有利的戰果,這才是所有人以為的當下最合理的戰略反應。

    他沒有想到,麵對洶洶來敵,在兵力不及對方的前提下,不做最穩妥的防守,竟主動迎擊。

    沒有了義成這條退路,便意味著,軍隊一旦北上,便隻能勝,不能敗。否則,之前所有局麵,都將付諸東流。

    蔣弢知他向來謀定而後動。

    短暫的驚詫過後,略一遲疑,便問他策略。

    李穆手指,移到了輿圖上的一點地方,落下。

    眾人循著他的指點,目光投向輿圖。

    順陽郡。

    西金軍從長安出發開至義成,從北向南,沿途要經過魏興、平興、上洛諸郡。

    順陽郡,正位於平興和上洛的中間,距離義成七八百裏的地。大河支流,浩浩湯湯,橫穿郡北,自西向東,匯入洛水。

    正是憑借這條闊河,順陽成為一個軍事要城。如今被西金掌控著,日常駐兵,約有一萬。

    “以最快的速度,發兵北上,務必要在西金大軍抵達順陽之前,攻下順陽,控製渡口,在順陽,等待西金大軍的到來!”

    李穆語氣平穩,和他平日語調相差無幾,更是聽不出絲毫的高亢之音。

    但兩道如炬目光,卻顯露出了他此刻那勃勃的雷霆野心和不可更改的決心。

    蔣弢終於明白了他的意圖。

    倘若遵循常規戰略,在義成等著西金大軍的到來,雙方開戰。西金人絕不可能輕而易舉攻下義成。

    但相應的,義成軍想要速戰速決,擊敗對方,亦是一個不現實的願望。

    最大的可能,便是對峙。而義成,即便最後能夠取勝,逼退了對方,這勢必,也將會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事。

    持久之戰,考驗的,是雙方的糧草和後援。

    一方是國,占了全部的隴西之地,城池數十,兵源不絕。

    而義成,除了這座根基尚淺的孤城,唯一的盟友仇池,在強大的西金麵前,實力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仇池是應援,不是倚靠。

    倘若最後,戰局真的進行到了對峙的地步,那麽全部壓力,毫無疑問都將壓到義成頭上。

    而現在,反其道行之。

    徹底摒棄保守的防反戰略,主動應戰,奪取順陽,再以順陽為基,借了大河,迎戰強敵。

    軍事尚權,期於合宜。

    看似險著,又何嚐不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這是一個大膽的,充滿魄力,卻又進退有據的應戰之策。

    堂中十數人,無一人發聲,皆盯著輿圖中李穆所指的那一點,摒息斂氣。

    半晌,孫放之突然哈哈笑道:“鮮卑人隻想攻我義成,以為咱們如今正在加固城防,又怎會料到咱們上路去迎接他們,要給他們送去個好禮?”

    眾人也都跟著大笑,高聲道:“我等唯命是從!一切皆聽刺史號令!”

    李穆點了點頭,按劍而起,目光從麵前的一張張臉上掠過,道:“知照侯定。三日後,準時出兵!”

    ……

    強敵再次來襲,但這一回,不再像上次那樣,就地防守反擊,刺史要帶領軍隊北上迎擊。這個消息,迅速在全城傳開。

    軍營預備開拔。載著糧草輜重的車,不斷地往來於城門之外。營裏時時傳出的號令之聲,令整個城池的氣氛,變得嚴肅而緊張。

    洛神領著城中婦人,抓緊這最後幾天的時間,終於趕做完了最後一批軍衣和鞋,發放了下去。

    侯定派來的三萬士兵,也已急行趕到,加入了義成軍的陣營。

    李穆留一萬人馬守城。

    明日一早,他便領這剩下的七萬人馬,離開義成,北上狙敵。

    天黑了。刺史府的前頭,燈火通明,門前不斷傳來馬嘶之聲。

    這幾個晚上,前堂一直人來人往。李穆都是半夜才回,躺下去便睡,天不亮起身。

    何況明早要發兵了,洛神猜他今夜必定更加忙碌。

    她隻叫廚娘做了足夠的飯食,送去前頭,讓他和那些與他一起為發兵做著最後準備的部將能吃上一頓熱飯,卻沒有想到,才戌時,便聽到外頭傳來侍女喚他的聲音。

    她正坐在床沿上,收著替他做的那件衣裳上的最後幾針,縫完,抖開,拿在手上,檢查衣襟上的針腳有無疏漏,聽到聲音,轉過頭,見他推門而入了。

    “郎君可是回來取物?”

    洛神以為他到後頭要拿什麽東西,放下衣裳和針線,起身去迎,卻見他笑著,快步朝自己走來,握住她臂膀,扶她坐了回去,道:“前頭已無我的事了,我便回了。”

    洛神明白了。

    他應該很早以前,就開始預備這場戰事了。

    定下了作戰具體方案,安排好重要的人事,其餘雜事,自然也不用他自己全程盯著了。

    “郎君累了吧?我叫人給你送水沐浴,早些休息。”

    她又要起身,雙手卻被李穆握住了。

    他微微低頭,端詳著她手指,看見青蔥指尖上的幾個被針頭紮出的印痕,搖了搖頭,望著她的目光,充滿了愛憐。

    “我不累。倒是辛苦你了。何必自己動手,把手都紮腫了。”

    他輕輕親了下她的手指。

    洛神心裏甜甜的,隻覺便是再多紮十來個洞,也是心甘情願。搖頭說不辛苦,將手抽回,拿起衣裳說:“我剛把衣裳做好,你就回來了。前兩天就想叫你試的,你卻都沒空。快試試,大小是否合身。”

    李穆笑著站了起來,將她親手為自己做的衣裳穿了。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小妻子替他整理衣襟,係著衣帶,又命他張開雙臂,前後左右地檢查,忙忙碌碌,十足賢惠的小模樣。

    衣裳大小,正好適合。洛神仔細檢查了一圈,卻發現前後襟,被她縫得稍稍有些不對稱。後片比前片稍長了些。

    雖然是穿裏頭的,且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但終究覺得不完美。

    她有些懊惱,哎了一聲,立刻要他脫下馬上修改。

    李穆笑著,抓住了她的手:“不用改了,已是極好。我的阿彌做的衣裳最好,旁人誰也比不上。這件衣裳,我要穿它到老。”

    洛神被他誇得臉都紅了,隻好看著他自己脫下新衣,小心地折起,放好。

    “阿彌,你累不累?”

    他放好衣裳,忽然問。

    洛神搖頭:“不累。”

    “我帶你去城外騎馬。教你怎麽讓馬兒聽你的話,好不好?”

    她來這裏這麽久了,他總是有忙不完的事,好像還是頭回,他說要帶自己出城騎馬。

    洛神一下就抱住了他的胳膊,還有點不信:“真的?你沒騙我?”

    “你先前不是想我教你好好騎馬嗎?我都沒教。明早要走了,趁晚上有空,我們出城騎馬。”

    洛神雙目放光,哎了一聲,立刻點頭:“好!我這就去!你等等,我換件衣裳!”

    李穆笑著,看著她翻箱倒櫃地找衣裳,終於好似找到了她滿意的,要換時,回頭見他瞧著自己,又不許他看,推他轉身。

    他隻好轉過身,聽著身後傳來的悉悉簌簌的換衣之聲,過了一會兒,她的聲音響了起來:“郎君,你看我這樣,可以嗎?”

    李穆回頭,見她穿了條鵝黃襦裙,裙長到膝,腰袖束起,下頭是條方便騎馬的胡褲,褲管紮進一雙黑色的小皮靴裏。小胸脯挺了起來,蠻腰一握,亭亭而立,又美,又精神。

    李穆上前,握住了她一隻手,帶她朝外去了。

    ……

    初春,一輪鐮刀似的彎月,掛在遠處山頭。星光燦爛,依稀照出了山頂那層積雪尚未融盡的白頭。而近處的野地,卻到處都已是新發出來的春草嫩芽了。

    這是一個晴朗的夜晚,空氣清新,帶著叫人為之精神振奮的微微寒意。烏騅放開了四蹄,馱著背上的男女主人,奔馳在義成城外那片廣袤的原野裏,最後停在一塊平地上。

    李穆教妻子馭馬技巧。

    洛神很是聰明,很快便記住了。試了幾次,高大雄健的烏騅,果然乖乖聽話。自己要它停,它便停,要它走,它便走。又是新奇,又是興奮,叫李穆將馬鐙升上去些,好讓她能踩住。

    一坐穩,試了幾圈,她就不要他帶了,自己騎著馬,繞著草地,跑來跑去,歡喜不已。

    李穆被強行趕下馬背。起先還有些擔心,怕她坐不穩摔下來,在旁跟了片刻,見她平衡掌握得很好,烏騅也很是溫順,對背上那可愛的新主人,百依百順,便也放下了心。

    夜風裏,不斷飄來她清脆的笑聲,那笑聲仿佛山澗清泉,泠泠動聽。他半臥半坐地靠在一塊石頭上,唇邊含笑,看著她騎馬的身影,片刻後,見她膽子越來越大,跑得越來越快,離自己也越來越遠,便伸手到嘴邊,打了個呼哨。

    烏騅聽到了他的召喚,自己掉頭,馱著她跑了回來。

    洛神意猶未盡,還要再騎。可無論她怎麽驅策,烏騅就是不聽話了。停在他的麵前,一動不動。

    她不高興,埋怨著他。

    李穆一笑,從石頭上站起,縱身一躍,人便飛身上了馬背,坐到她的身後,將韁繩從她手中拿過,附耳道:“坐穩了。我帶你。”

    他亦不用放回那副方才為她升高的馬鐙,雙腿夾緊了馬腹,低低地喝了一聲,烏騅仿佛感覺到了來自主人的愉悅心情,輕快地朝前,奔馳而去。

    他策馬繞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這座城垣,縱馬在郊野裏縱情奔馳了一圈,最後停在一座小山崗前,下馬,將她從馬背上抱下,帶她爬上了崗頂。

    明日便要領軍北上,去打一場於他而言,意義極其重大的戰事。

    上一輩子,在一切終結於新婚夜的那杯毒酒之前,他官至大司馬,指揮著動輒便是幾十萬大軍的大戰。萬千性命,係於他手,得失榮枯,在他一念。

    但從沒有哪一場大戰,能夠像接下來的這場戰事這般,能叫他如此看重。

    他必須要贏,絕不能輸。

    今夜本當是緊張而繁忙的。

    他卻不知為何,一心隻想和她獨處。於是在交代完事後,他撇下了自己的部將,將她這般帶了出來,登上了這座崗頂。

    “阿彌,你瞧,這些,便就是明日隨我北上,發誓要從胡人手中奪回長安的將士。”

    他指著前方,對她說道。

    洛神這才驚訝地發現,就在他所指的山崗腳下,不遠外的那片平地之上,便是明日一早要誓師北上的大軍營地。

    頭頂夜空深藍,繁星點點,天光水色,素波銀河。

    腳下是點點營火,連綿迤邐,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人立於穹頂和營火之間,恍若伸手,便可為君攬下這漫天的銀河。

    洛神眺望著。

    忽然,一陣雄渾的營角之聲,隨風,隱隱地送入了耳中。

    他說他曾向她父親許諾,要以長安聘她,如今該他履諾了。

    但她卻知道,這一仗的艱難和凶險。

    她眼眶忽然發熱,卻不願叫他覺察,便抱住了他的腰身,將臉埋在他胸膛前,趁機悄悄蹭去眼角一點擔憂又不舍的淚意,才仰麵,用歡喜的聲音說:“郎君,去年此時,我記得你帶我去看春江夜潮,回來後,我總想著,哪日若能再去,那就好了。等你取了長安回來,有空,我要你什麽時候再帶我去看,好不好?”

    李穆沉默了片刻,道:“好。我記住了。”

    ……

    次日清早,五更,天還黑著,義成那條從刺史府通往城門的道上,便燃起了點點的火杖。

    城民冒著寒氣,紛紛走出家門,沿著道路湧向城門,送大軍開拔北上。

    晨光熹微。

    洛神披著一件連帽鬥篷,在一隊士兵的護衛之下,站在高高的城頭,眺望著不遠之外的那片平野。

    平野之上,大軍已全部集結,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際。

    接受過刺史李穆的檢閱,誓師之後,即刻出發。

    李穆一身盔甲,腰懸長劍,高高立於點將台上。

    “爾等將士,全部聽好。此戰,乃為驅逐虎狼,匡複長安,應天而戰!”

    “從今日起,你們便有一個名字,叫做應天軍!天之赤子,應天而戰,神必據我!”

    他的聲音,雄渾沉著,充滿了力量,隨風飄送,被身邊的傳令官立刻傳了下去,緊接著,從兩人到四人,四人到八人,八人到十六人,百人,千人,聯聲傳喝,最後,全部數萬大軍,齊齊高呼:“應天而戰,神必據我!”

    雷霆般的呼喝之聲,氣衝霄漢,回蕩在義成城垣外的曠野之上。

    民眾隨聲高呼,歡送著漸漸開拔而去的軍隊。

    洛神心情激蕩,雙眸一眨不眨,凝視著遠處那座高台之上,那個正被部下迎去,即將踏上征途的男子。

    她看到他轉過身,即將要下去的時候,忽然轉頭,目光投向了自己所在的方向。

    她朝他露出笑容。

    他凝視了她了片刻,轉頭,快步下了點將台,跨上馬背,很快,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城門外的黎明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