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蘭氏是匈奴沮渠部的望族,從冒頓單於時期開始就世襲左右大當戶的要職,是匈奴的顯貴。時任左大當戶的蘭格杜雖然已經六十出頭了,卻依然精神矍鑠,因為長於謀略深受單於的信任,被尊稱為智者。
但此刻的這位蘭格杜身上已經找不到任何平時的風度了,突如其來的悲痛已經讓他陷入了癲狂。
“快追上去,殺了他!殺了他!”蘭格杜老淚縱橫的抱著倒在自己懷裏的兒子喊道,一支羽箭深深地插進他的幼子蘭巴根的咽喉,蘭巴根雙眼緊閉,一張臉早就沒有了血色。
“還等什麽,快去追!”蘭格杜再次催促著他的部眾。因為左大當戶的兒子蘭巴根意外中箭身亡而顯得有些茫然的匈奴人這才反應過來,亂哄哄的答應著開始策馬向遠方奔去。
“兒呀!”蘭格杜又是一聲悲愴的呼號,老蘭格杜妻妾成群,前前後後給他生了十多個兒子,但能夠長大的隻有五個,前麵四個已經在和漢朝的曆次戰爭中先後戰死了,隻有這個最小的兒子活了下來。平日裏蘭格杜都是像看待自己眼珠一樣看著自己這唯一的兒子,生怕有所閃失。
可匈奴人天生就是戰士,沒有人會尊敬一個懦夫,所以自己的兒子,未來的左大當戶注定還是要上戰場的。
所以這次單於圍攻李陵的漢軍,蘭巴根也跟隨他參加了戰鬥,卻被蘭格杜嚴格要求不能到交戰的第一線去。所以這十幾天的時間,蘭巴根其實也就是跟著自己的老爹做了一次長途旅行而已。
當發現漢軍突圍之後,單於下令追擊之後,早就躍躍欲試的蘭巴根就鬧著要帶人去追。愛子心切的左大當戶終究沒有抗住愛子渴望的目光,點頭同意了。不過回身就叮囑身邊的人要好好看住蘭巴根,不要跟著匈奴的大隊去追趕李陵,隻要沿途搜索一下漢軍落單的殘卒就可以了。
他們家是世襲的貴族,天生就是當官的命。但也沒有了晉升的空間,抓住了李陵又如何嫩,難道還能當單於不成。跟著大隊伍萬一遭遇激烈的抵抗,自己的兒子出了點事情就什麽都完了。
所以當蘭巴根帶著上百精銳甲騎出發的時候,老蘭格杜還是很放心的,自己帶著幾百人不緊不慢的在後麵跟著。卻不料噩耗還是傳了過來,自己的兒子死了。
射死蘭巴根的是楊墨。
命運的吊詭之處就在於,每時每刻人們都可以有無數種的選擇,但人們永遠隻能去選唯一的一個命中注定的選擇。多年以後,當楊墨回想這一天發生的事情的時候,他還是要慨歎命運的無常,很多時候無論個人如何掙紮,都逃不出命運的安排。故事剛剛開始,但結局卻早已注定。
蘭巴根的追獵十分的順利,沿途四散奔逃的漢軍並不比草原上的落單的孤狼更難對付。他手下帶領的都是本族中最精銳的甲騎,身經百戰的他們對付失去強弓硬弩保護的漢軍實在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很快的,在殺掉了一些零星反抗的漢軍之後,他的隊伍裏也出現了幾十個被浮的漢軍。最初的新鮮感和興奮很快就褪去了,蘭巴根已經開始對這種遠不如圍獵刺激的活動感到了厭倦,他瞟了一眼像影子一樣跟在他身邊的千夫長。這家夥幾乎寸步不離的跟在自己身邊,真是讓人煩透了。
“呼斯楞,這些俘虜走的太慢了,你去帶幾個把他們壓回去交給大當戶。”
“可是大當戶吩咐過要.....”千夫長呼斯楞還要分辨一下,卻被蘭巴根直接堵了回去:
“哪那麽囉嗦,大當戶離這裏又不遠,你速去速回。兒郎們也都累了,就在這裏休整片刻。”
呼斯楞想了一下覺得蘭巴根說的也不是不可行,直接頂回去蘭巴根這麵子上也不是太好看,於是便點頭答應,一邊下令全體休息,一邊撥轉馬頭招呼人去安排押送俘虜的事宜。
蘭巴根看著呼斯楞帶人離開,得意的笑了。堂堂左大當戶的兒子如果隻是抓幾個散兵遊勇,回頭還不是一樣要被人恥笑。他蘭巴根要幹就要幹出點像樣的事情來,抓住李陵韓安國這樣的漢軍主將才值得誇耀一番。隻走了礙眼的呼斯楞,蘭巴根在馬上遙遙的指了一下斜刺裏遠處的一個小山坡,
“那裏似乎有敵軍的蹤跡,兒郎們與某前去看看。”
說罷,蘭巴根縱馬向前直奔遠處的山坡而去,幾個貼身侍衛緊緊跟在一旁。隻是那些他帶領的甲騎原本很多都下馬在休息了,見到蘭巴根縱馬而走,慌忙有重新上馬,等他們亂哄哄的跟上的時候,哩哩啦啦的隊伍已經落後蘭巴根一段距離了。
蘭巴根其實什麽也沒有看到,他隻是隨便找了個借口要把人帶離這裏而已。翻過這個小山坡,他就準備轉頭帶人向東南方向去追趕右賢王率領的追逐李陵等漢軍將領的隊伍,他相信這比轉著圈子的抓幾個俘虜要強得多了。
隻是蘭巴根沒有想到的是,當天騎著馬開始上坡的時候,上坡的另一側,楊墨也正在騎馬上山。
從樹林出來之後,楊墨就在躲躲藏藏中迂回。幾次遠遠看到有大群匈奴的騎兵都被他機警的逃開了,沿途甚至還收容了幾個落單的漢軍,和一小隊匈奴甲騎交了次手,又奪了幾匹馬,等到達了這個小山坡的時候,楊墨身邊已經匯聚了十幾個人,七八匹馬,這其中就包括了原先從山穀突圍的時候跑散了的胡小乙,能在這個時候看到一個熟悉的麵孔讓楊墨也是非常的高興。胡小乙也是拚殺了多半夜才跑到了這裏,身上掛了幾處傷,好在都不是在要害上。楊墨當即把自己繳獲來的副馬給了胡小乙一匹,讓他當坐騎。
小山坡不算高,坡也比較平緩,但橫亙有個幾裏的樣子。楊墨讓胡小乙帶著人在坡下等候,自己騎馬上山,打算登高先看看周圍的情況。雖然匈奴的主力被李陵吸引著追了上去,但在四處都還有規模不等的匈奴隊伍,他們這一小撮人要想從包圍圈的縫隙中逃出去,就要加倍的小心。
楊墨拒絕了胡小乙上山的要求,堅持一個人往山上去。一路過來,楊墨已經發現胡小乙的騎術實在有些平常,加上身上還有傷,他怕等下萬一有情況要跑,帶這個胡小乙不但幫不上忙,還會成為累贅。這也是這些漢軍的普遍情況,都是步卒,平時基本沒有多少騎馬的機會,這個時候的馬具還很不完善,既沒有馬鐙也沒有高橋馬鞍。光溜溜的馬背上捆塊氈子就湊合騎了,沒有好的騎術稍微跑起來就能掉下來。
楊墨登上坡頂的時候,蘭巴根也快要到達坡頂,兩個人就這麽碰到了一起。楊墨登上坡頂的第一時間看到了正在自己左側往坡上來的幾個人,距離自己不到七八十步,光禿禿的山坡沒有什麽遮擋物,更何況自己還騎在馬上,他知道對方幾個人隻要稍微扭一下頭就能看到自己,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了坡下由遠及近快速跟過來的大隊匈奴兵。
電光火石之間,楊墨已經拿定了主意。他鬆開馬的韁繩,從箭袋裏抽出一支羽箭,張弓搭箭對著蘭巴根就是一箭。蘭巴根的衣著鮮豔實在是太醒目了,和周圍幾個人穿的灰袍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看就是個匈奴貴人。
眼看就要到坡頂的蘭巴根聽到了一側弓弦的聲音,扭頭看了過來。羽箭正中蘭巴根的咽喉,他一頭就從馬上掉了下來,屍體順著山坡滾了好幾下才停住。
楊墨放完箭撥馬就跑,一邊往坡下跑,一邊衝下麵的胡小乙等人打手勢。讓他們趕緊跑。胡小乙等人本就抬著頭看著楊墨的動靜,這會自然知道上麵出現了情況,馬上開始往回跑。
等楊墨衝到山坡下麵的時候,胡小乙帶著人已經跑出了快一箭之地了。楊墨回頭看了一眼山坡,沒有看到有人,他怕匈奴人在山坡上放箭,更怕耽誤的久了後麵的大堆人上來被截住,急忙催馬追趕胡小乙他們去了。
其實這個時候,幾個跟隨蘭巴根上來的侍衛早已經亂成了一團,都在忙著搶救蘭巴根,哪裏還有人手顧得上去追楊墨呀。楊墨這一箭差一點就射穿了蘭巴根的脖子,哪裏還有活的可能。
所謂的搶救其實也就是幾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圍著蘭巴根的屍體互相壯膽,他身邊這幾個人雖然是侍衛,卻都職位低微,沒有能拿主意的頭頭。直到後麵的大隊陸續趕了上來,在一個百夫長的嗬斥下,幾個人才如夢方醒的搭起蘭巴根的屍體放到他的馬上,牽著馬往山下去找左大當戶報信。千夫長呼斯楞不在,現場眾人沒有了統一的領導,在場的兩個百夫長商量了一下,決定一個帶人去追,另一個護送蘭巴根的屍體回去請罪。
這一耽誤時間,等追兵翻過山坡的時候,楊墨等人已經跑出了很遠,一時半會追不上了,追人的百夫長隻好催促眾人快馬加鞭,循著楊墨他們的蹤跡就攆了下去。(m.101novel.com)